末代皇帝溥儀乳母,20名女子中僅選一人,還得接受一“屈辱要求”

古代的女子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傳宗接代,相夫教子,在古代還有一種特殊的女子群體,被稱之為乳母,這可是古代皇室成員的標配。古代的時候生活質量是比較低下的,再加上過於落後的醫療條件,嬰兒的出生率雖然高,但是死亡率也是很高的,一些女子在生產完後,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充足的乳汁,當時又沒有奶粉這種嬰兒可以食用的東西,所以就會僱傭乳母。乳母文化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一些史書典籍中就有所記載,乳母這個職業的出現,大大緩解了後宮女子哺育孩子的辛勞。除此之外,乳母的存在也是為了疏遠皇子和生母的關係,這樣可以極大的防止外戚專權,後宮干政。皇宮中的規矩是比較多的,特別是嬪妃和皇子之間,她們見孩子的機會比較少,不管是出於子嗣綿延,還是出於其他政治目的,又或者是親情天性使然,不管是皇后嬪妃還是皇帝,都會挑選最優秀的乳母,餵養自己的孩子。

末代皇帝溥儀乳母,20名女子中僅選一人,還得接受一“屈辱要求”

特別是一些皇子的乳母,挑選起來是非常麻煩的,講究的規矩也非常的多,不僅要長得年輕貌美,身體還要非常的健康,家族成員沒有疾病存在。比如說末代皇帝溥儀,在給他挑選乳母的時候就是非常嚴格的,這也向大家介紹了清朝皇宮挑選乳母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光緒皇帝去世之後,剛剛只有三歲的溥儀被抱入宮中撫養,他在宮中沒有一個親人,乳母王連壽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小小的溥儀非常依賴自己的乳母,把全部的感情都投放在乳母身上。王連壽是怎麼成為溥儀的乳母的呢?這還要回到溥儀剛出生的時候,按照醇親王府的規制,王子出生後是要尋找乳母的,所以很快就傳出王府要招奶媽的消息,條件也是非常好的,不僅包吃包住,每月還有二兩銀子的工資。

末代皇帝溥儀乳母,20名女子中僅選一人,還得接受一“屈辱要求”

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待遇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對於女子來說,工資還是比較高的,而且還能成為王府孩子的奶媽,也是一件很榮譽的事情。這個消息傳出來之後,很多剛生了孩子的女子都前去報名,數量有上百之多,經過嚴格的篩選,王府的管家篩選出了20名條件比較好的人當做備選,其中就包括王連壽。其實王連壽這個名字,並不是她的本人名字,而是後來被溥儀改的。王連壽出生於河南,13歲的時候,因為家裡發生水災逃到了北京,投奔自己的哥哥,在16歲的時候被哥哥嫁給了一個姓王的差役。在她生下一個女兒之後,丈夫就去世了,母女兩人和公婆的生活就沒有了著落,日子過得艱辛起來,所以她只能外出找工作賺錢,來補貼家用。

末代皇帝溥儀乳母,20名女子中僅選一人,還得接受一“屈辱要求”

古代的女子地位低下,又沒有什麼才能和手藝,所以女子找工作是非常難的,就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知道了王府在招聘乳母,她就馬上去報了名,幸運的是成了20名女子的入選者。王府挑選乳母要求是比較嚴格的,百中選一,她之所以能夠入選,主要有兩個原因,除了體貌比較端莊之外,她的乳汁非常濃稠。想要當溥儀的乳母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除了符合必要的條件之外,還要接受兩個殘忍的要求,一個是不允許隨意回家,一個是不允許去餵養自己的女兒。這兩個條件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非常殘忍的,就算是現代女子也難以接受,當時她剛剛生下孩子,女兒正是最需要母親的時候,不僅不允許她探望,還不允許她餵養,這讓他非常痛苦,但是隻能選擇接受。在成為乳母之後,生活條件也變得嚴苛起來,吃的食物裡不能放鹽和醬油,以此來保證乳汁的純正,這也讓她吃盡了苦頭。

末代皇帝溥儀乳母,20名女子中僅選一人,還得接受一“屈辱要求”

溥儀在晚年的時候,給自己寫了一部傳,名字叫做《我的前半生》,其中對自己的乳母就有著很多的描述,記載著乳母不允許吃鹽和醬油的要求,並稱這是最屈辱的要求。溥儀是這樣描述自己的乳母的,用每個月的二兩銀子,將自己變成了一頭奶牛。在諾大的皇宮中,年紀小小的溥儀只能依靠著自己的乳母,可以說兩人是相依為命的。等到溥儀9歲之後斷奶了,讓他傷心的是,太妃們竟然想把自己的乳母給趕出皇宮。溥儀的乳母王連壽,結局還是比較慘的,女兒因為得不到照顧營養不良不久就夭折了,她被趕出皇宮之後,也變得無依無靠起來,後來溥儀成了偽滿皇帝之後,曾把她接到長春照顧過一段時間,但是在日本投降後,她在被轉移的過程中,被日軍俘虜活活折磨而死,不知道她有沒有後悔自己成為溥儀的乳母,不僅失去了女兒,還讓自己有一個這樣悲慘的結局。

末代皇帝溥儀乳母,20名女子中僅選一人,還得接受一“屈辱要求”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溥儀和乳母王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