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親手發明的這餅,製作工藝被傳承了2000多年

西施餅,顧名思義,是與中國古典四大美女分不開的。相傳,當年越國滅吳之後,范蠡攜西施隱居陶山,來到羊莊鎮,看到此處山清水秀,喜歡這裡的鳥語泉聲和清澈泉水,便選擇在此經商、農耕、牧羊。羊莊有一處高臺,是昌慮到滕國的必經之路,見這裡商品流通,范蠡決定在此開闢市場交易,主要是買羊賣羊。

西施親手發明的這餅,製作工藝被傳承了2000多年

為了交易方便,因此,范蠡尋人栽了很多木樁和石莊,把羊拴在上面(羊莊因此而來)。每到集日,遊人如織,商家雲集。而范蠡同時還在此講經,吸引了很多慕名而來的學者,從早晨一直聽到天黑。

西施在家用面磨成粉做了麵食給他們充飢。餓極的學者感覺餅香噴噴,而且還很好看,像西施的玉手一樣漂亮。因此給餅起名叫“西施五指餅”。後來每家每戶都學著做這種麵食,一直流傳至今。

西施親手發明的這餅,製作工藝被傳承了2000多年

西施餅的製作方法是用農作物秸稈做燃料,造成一種文火狀態,鐵鍋中手杖狀的麵食出鍋後非常好吃。當地人說,要做出好的西施餅需注意兩個關鍵,即文火和用好鹼。鐵鍋中手杖狀的麵食出鍋後非常好吃。羊莊西施餅被譽為“魯南特色地方名吃”、滕州十大美食之一。

民國時期羊東村李氏改良了西施餅的做法,由原來的手工和麵,改進為用槓子碾壓,使西施餅的原料更加有筋骨,用作物秸稈做燃料,造成一種文火狀態,相比其他麵食更易入口。

西施親手發明的這餅,製作工藝被傳承了2000多年

李記西施餅到李繼勝師傅這一代,麵食做法更加嫻熟,公道的價格,良好的口感,現在基本每天光用面就得兩袋左右,西施餅基本供不應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