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女之二:西施、王昭君之疑惑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環肥燕瘦。這些都是在我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貴妃的。每個美女的身後都流傳著一段段精彩絕倫、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與故事,但畢竟其中有許多乃介於歷史與傳說之模糊層面,摻雜著諸多後世文人文化的因子,至今她們也給我們留下諸多疑案,有待進一步解密揭謎。下面樂奀不妨與各位看官梳理盤點一番。

  疑惑之一:西施到底叫啥名?


古代四大美女之二:西施、王昭君之疑惑

圖片與內容無關


  先秦諸子文獻中雖多有提及西施,卻鮮見說明其生平,只將她喻為美的化身。直至東漢的《吳越春秋》、《越絕書》中才對西施的生平作略加詳細的記述。

  西施是越國苧蘿山人(今浙江諸暨市,另有說在臨近的蕭山市),姓施,因住在村西,人稱“西施”。有說她的原名叫夷光,也有說夷光是越國獻給夫差的另一美女;還有說西施與鄭旦是同一人,““西施鄭旦”原本是指“施姓村西頭的女子鄭旦”,系鄭姓男入贅施家所生。

  作為“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本名叫啥呢,乃是個謎,有待解密。

疑案之二:“範施戀”是否杜撰?


古代四大美女之二:西施、王昭君之疑惑

圖片與內容無關


  後世文人編織出一個范蠡與西施的愛情傳說,說這范蠡與西施原本是一見鍾情,為完成越國復仇大業,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進吳宮委身於吳王夫差,終於協助越國滅吳。吳被滅後,她與早有婚約的范蠡泛舟五湖,隱居鄉間。因此西施也被後人譽為中國史上最早的色情間諜。

史載有傳聞說,越王勾踐委派范蠡將錦衣美飾後的西施送往吳國。一路上二人備嘗愛的滋味,由於難分難捨,范蠡有意拖延,送親竟然送了一年多。據說等“語兒亭”,用來紀念西施與范蠡的愛情結晶。唐陸廣微《吳地記》裡有記載,並謂此地“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是西施入吳之前與兒子說話的地方。

  而另一位唐代詩人杜牧曾有詩:“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說的便是范蠡離開越國後,自稱鴟夷子皮,西施隨范蠡而去。

  那這“範施戀”究竟是史實,還是杜撰的呢?


  疑案之三:西施最終下落何處?


古代四大美女之二:西施、王昭君之疑惑

圖片與內容無關


  那麼西施最終的命運又如何呢?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我要很遺憾的告知你,她被越王勾踐命人沉於江中了!

  《墨子》中說到:“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墨子》成書年代與西施時代相去不遠,文中所提其他人物之事與史相符,故“西施沉江””應可信。

  《吳越春秋》說“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鴟夷”即皮口袋,西施是被裝入皮口袋沉入江中。而杜牧則誤將“鴟夷”當作范蠡,故有泛舟五湖之說。

  而西施故里則有說是她自己不慎失足淹死的。

疑案之四:昭君究竟叫什麼名字?


古代四大美女之二:西施、王昭君之疑惑

圖片與內容無關


  《匈奴傳》中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但事實上西漢宮女是不許呼孃家名字的。王嬙的“嬙”,應該是指“古代宮廷的女官”。昭君出塞前,為抬高她的地位,元帝賜封她為“昭君”。

  這樣一來,“昭君”、“王嬙”便成為她的特定稱呼,似乎是“姓王名嬙字昭君”。

  其實,這王昭君的本名至今無人知曉,有待考據。

  疑案之五:昭君為何主動出塞?

  史載昭君在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請求和親時,慷慨應詔。

  其原因一說是漢元帝召幸宮女,只看畫師所畫宮女像。而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意賄賂宮廷畫師,結果畫像很醜,故進宮三年無緣面聖。為擺脫困境,發洩怨氣,才主動請求出塞和親。

  另有說,王昭君雖出身貧寒,卻是憂國憂民,故能明大義,主動出塞,用一己之身換取大漢和平。

  此二說,似乎均讓人感覺有疑惑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