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纠结不定,是意志薄弱的体现,家长谨记"骂不得"3原则

教孩子初次尝试去做事是一门学问,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要经历这一关的考验。

有的孩子就被教育得很好,做事情很有主见,长大后也偏向于成为一个领导角色,能让人不由自主地依靠。

但有的孩子就成为了依靠别人的那一方,做事情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让家长着急上火,但是怎么教育孩子也"做不到人前面去",让家长屡屡失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孩子犹豫不决的做事方式,还是在于家长前期的教育方式,在初次让孩子尝试做事的时候如果方法不得当,很容易把孩子培养得没有主见、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些都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孩子做事纠结不定,是意志薄弱的体现,家长谨记

案例:5岁小男孩买块橡皮足足30分钟。

这是我在亲戚家的幼儿园亲眼得见的一件事,这个5岁的小男孩平时非常安静内向,老师总是鼓励他去自己做一些事情,但是小男孩总是不敢,一问就是害怕被妈妈骂。

后来这天他妈妈给了他钱让他买橡皮,他放学后在小卖部里一直纠结,老师路过发现了他,看到他在几种橡皮面前纠结不知道该买哪一个。

老师建议他喜欢哪个就买哪个,可是孩子却被逼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说"不能随便买,万一买错了回家妈妈会骂我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不仅汗颜,于是去和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谈话,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发现这位家长真的是"油盐不进",就连买一块橡皮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能给孩子提出种种要求。

比如嫌孩子买的不是最便宜的,嫌孩子卖得太大了用着不方便,又说小孩子的文具就爱弄丢,买这么好的没用,回头肯定就丢了,唠唠叨叨把孩子数落了一通。

老师好话说尽,讲了许多教育孩子的理念,也没让这位家长动摇她的错误教育方式,最后这位家长还把孩子又骂了一顿,说这么大点事情还让老师找家长谈话,孩子真是没用。

孩子做事纠结不定,是意志薄弱的体现,家长谨记

这样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有无数家庭中的孩子都在承受着这样的数落,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于是在做事的时候纠结不断,决定能力非常差,行动力也很差,总是害怕被家长训斥而一再往后拖延。

这就是家长们给孩子养出了"意志力薄弱"的原因,有教育研究者发现,意志力薄弱的人大多都是童年时期遭受了过多的来自家长的否定和挑剔导致的。

意志薄弱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意志力薄弱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缺点,成年之后有很多人延续了这种做事犹豫不决、畏手畏脚的毛病,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做事有拖延症、经常反悔自己的决定、做事容易冲动,事后又不断后悔自责。

意志力薄弱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让人很难下决心去完成一个目标,并且将事情落实到实处,很多人空有远大的目标,但是在一天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给自己打退堂鼓,也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那些所谓的"甘于现实"的同时,又哀叹着自己曾经也是有梦想的人,很多曾经也有制定过详细的计划想要完成自己的理想,但是在行动的过程中即使没有太大的困难也半路放手,通常就是意志力薄弱导致的。

综上所述,家长们在孩子4-5岁时的早期教育一定要做好,尤其是在让孩子尝试独立做事上,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牢记"骂不得"3原则,给孩子培养出独立自主做事的能力。

孩子做事纠结不定,是意志薄弱的体现,家长谨记

"骂不得"3原则家长应谨记在心

1. 孩子第一次做事不能催,思考时不要打断

孩子在第一次尝试做某件事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比如第一次买东西、第一次学做饭、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等等,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做事的时候会忍不住干预。

其实很多孩子在第一次进行尝试的时候都会反应迟钝、做错,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就算是成年人在第一次做某件事的时候也会做错,更何况是孩子呢?只不过孩子年纪太小,做错的几率更高,更容易犯低级错误罢了。

很多家长在自己的角度觉得孩子简单的事情都能做错,属于"笨",这就很没有道理了。

孩子做事纠结不定,是意志薄弱的体现,家长谨记

另外,孩子在第一次做事的时候往往会很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容易心情激动忐忑,脑袋里也容易混乱一片,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平复了心情之后才会勇敢起来做事。

很多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喜欢催促孩子,嫌孩子做事太磨蹭,次数多了还会打骂孩子,觉得孩子这样非常没出息,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会让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2. 孩子的选择不如家长意,这不是"错误"

我们都知道一件事的做法可能会有很多种,一个物品的选择也会有很多种,孩子可以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讨厌的东西,作为家长要接受孩子的独特性,不能因为孩子的选择不符合家长心中期待的目标就认为孩子做错了,更不能因为这种事而骂孩子。

有些家长的思维就比较奇特,对孩子的占有欲非常强,甚至延伸到了孩子的意识,觉得孩子就该喜欢什么样的东西才是亲生的,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可笑。

曾经我就看到过这样的一个真实事件报道,某位宝爸大言不惭地说出"我的儿子就该如何如何,喜欢的东西必须符合我的品位"这样的话来。

在生活中家长们对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控制欲和占有欲,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感情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和自由权利。

孩子做事纠结不定,是意志薄弱的体现,家长谨记

3. 接受孩子的成长和初步独立,克制对依赖的需求

上文中谈到的占有欲还会产生一些其他的负面影响,就是大多数家长们都会中招的"依赖需求",家长们接受到孩子对自己的依赖,这种情绪加深了家长对孩子的爱意。

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给予的依赖不应该转变为一种需求,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家长的依赖度会降低,这是必然会经历的一个改变,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会如此成长,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

但是一些家长无法接受这样的改变,孩子茁壮健康地成长反而让家长感觉到了空虚,被依赖的感情降低甚至让这些家长烦躁不安。

现实中有不少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的成长,但理智上又因为孩子的成长而欣慰,这种矛盾而复杂的感情让家长做出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对孩子的说话做事进行挑剔,甚至到了"找茬"的程度。

历史上还有个别极端的案例,国外某个宝妈因为不愿意接受孩子的成长,亲手将自己的孩子杀死,这就是家长对孩子依赖的需求太过强烈而导致的极端行为。

孩子做事纠结不定,是意志薄弱的体现,家长谨记

我们现在也经常谈到家长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应当接受孩子的不断成长,也接受自己的老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并不能成为一种"绑架",任何一种约束他人的行为都会导致双方的关系变差。

另外,即使孩子长大了,家长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依旧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为了自己的私心而不断否认孩子的成长,用语言打击他们,依然会给孩子造成一系列强大的伤害,不利于他们的生活和成长。这些行为家长一定要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