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災163」瘋狂的胡人,以及比胡人更瘋狂的漢人軍隊

417年四月,已經在黃河岸邊興致勃勃的玩了近一個月耍猴的北魏騎兵,突然發現河對岸的晉軍舉止有些失常。

晉軍就是他們耍猴的對象,他們仗著自己馬快,撩撥得晉軍七竅生煙,每時每刻都能欣賞敵人無奈的暴怒,這讓他們無比的快活。但是這一天,河對岸的敵人,卻一反常態的非常安靜。

晉軍放出了一條船,向北岸駛過來,然後所有人都靜靜的注視著它,完全沒有了往日的聒噪。

這條船上的東西,讓北魏騎兵也十分不解,因為船上裝的除了一些士兵之外,其它全部都是……車子。

同樣都是交通工具,你見過用船運車子過河的嗎?

北魏人沒有見過,所以他們也很好奇,並沒有第一時間擠到河邊發動進攻,而是注視著這艘古怪的船靠了岸,古怪的士兵們下來,把古怪的車子卸下,擺成了一個古怪的造型。

一百輛車,首尾相連,緊挨著河岸,圍成了一個半月形,晉軍士兵們把自己圈在了這個半月形的裡頭。

北魏人根本看不懂晉軍在做什麼,他們也並不著急,這麼一支小小的軍隊,還全部都是步兵,根本扛不住騎兵的一次衝擊,所以他們繼續像看猴戲一樣,看著這些晉軍忙活。

然後,他們看到河對岸再次開過來了一條船,這一次沒有車子,船終於發揮出了它本來的功能,運來的全是人。

兩千名晉軍士兵,被船運進了這個半月裡面。

這些晉軍開始往車身上搭防禦盾牌,並且推上來了許許多多巨大的弓弩,大到北魏騎兵們前所未見,每張巨弩都從車廂的縫隙裡指向北魏軍陣營。

原來是在建營壘。

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造型的營壘,但北魏軍並沒有放在心上,同等人數下,步兵不是騎兵的對手,這是常識,跨河而來的兩千多名晉軍步兵,不可能扛得住己方千騎奔騰的衝鋒,不管弄出個什麼奇奇怪怪的陣形都不能。

看完了熱鬧的北魏軍,打算開始幹活。以往他們只能撈一些掉進河裡的晉軍來殺,現在一次過來兩千多,這就是送上門來的軍功。

北魏騎兵開始集結,並且試探性的向這個半縮起來的刺蝟陣前進。

刺蝟陣裡射出來一些稀稀拉拉的小箭,一看就是用軟弓射出來的,軟弱無力,大部分都落在了兩軍中間的空地上,小部分勉強飛到人身上,根本刺不透盔甲。

看來躲在這些車廂後面的,都是一些軟腳蝦南人,連弓都拉不開的那種。

笑個半死的北魏騎兵,呼號著發動了進攻,這些羸弱的南人,根本用不著小心防備,只要衝過去,把他們的腦袋砍下來,這場戰鬥就結束了,一份戰功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到手。

然後,他們就看到那些擺在晉軍陣前的巨大弓弩集體動了一下,一支支大到像木棍一般的箭射了出來。

這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看到的東西。

巨弩一次齊發,立即將衝在前排的北魏騎兵一掃而空。這東西是漢族工匠的智慧結晶,威力之大,甚至無法用人力來操作,而必須用重錘敲擊才能擊發,足可以將一個重裝騎兵連人帶馬射個對穿。北魏騎兵引以為豪的衝擊力,在這些巨弩面前,猶如小孩子面對巨人一般。

這些車、這些弩、連同晉軍擺出的奇怪陣形,就是後世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卻月陣,是劉裕軍事才能的最高呈現。卻者,缺也,這個形似缺月的戰陣,脫胎於幾年前劉裕征討南燕的臨朐城之戰,那一次,他用四千輛戰車圍成的戰陣,讓九萬南燕騎兵束手無策,只能一次次在車陣上撞得頭破血流,但啃不下一絲一毫。經過幾年的醞釀,劉裕為北魏騎兵推出了量身訂做升級版。

這個升級版比臨朐城外的烏龜殼更加兇悍,因為是臨水佈陣,北魏騎兵能攻擊的方向從四面變成了一面,晉軍的反擊能力得以高度集中,力度高到可怕,一百張巨弩,讓衝擊路上的北魏騎兵,隨時可能連人帶馬被釘成一個整體。

而在戰友屍體的掩護下,頂著集束火力衝到晉軍陣前的北魏大兵又發現,自己衝過來根本幹不了什麼,難道把馬刀照著車廂砍下去嗎?

晉軍好整以暇的躲在車陣後面,用長矛把少數硬衝上來的兇悍騎兵一個個戳下馬,非常輕鬆。

就是這一圈戰車、一列巨弩,組成了北魏人的死亡線,讓北魏大兵根本無法對晉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晉軍收穫了巨大的戰果。

不過,晉人小看了北魏軍的彪悍。

鮮卑騎兵是天下至強,當年鮮卑鐵騎一出,連石勒這樣的戰神都只能退避三舍。而北魏人則是鮮卑人中的至強,他們從草原上的一個小小鮮卑部落,一路打敗了所有的同族,連統治過幾乎整個北中國的慕容氏也被他們一掃而空,這樣的軍隊,嗜血程度是難以想像的,他們遇強則強,再厲害的對手,也壓不過他們的瘋狂。

在發現這裡已經流了太多的血之後,北魏軍的統帥長孫嵩完全沒有退兵的意思,而是第一時間向這裡派出了足足三萬騎兵,迎著中者必死的箭雨衝上去,誓要將這個扎嘴的刺蝟咬下來。

三萬多騎兵,進攻不到三千名步兵,不論是軍種還是人數,都懸殊到不可思議。

但是,北魏人同樣小看了晉軍的鬥志。

這支以北府兵為主的軍隊,在狂人劉裕的率領下,將自己處於冷兵器時代最巔峰的戰鬥力徹底發揮了出來。在北方胡人眼裡,南方人都是柔弱不堪的,但這種柔弱肯定不包括劉裕麾下的這支軍隊,他們個個都堪稱瘋子,擁有比嗜血的胡人更加恐怖的瘋狂。

這兩千餘名晉軍的統帥朱超石,就是一個陰險與瘋狂並存的怪物。

開戰之初,用軟弓向北魏軍發射小箭的陰招,就是他想出來的,這一招大大的坑了北魏人一把,讓他們錯誤的判斷了晉軍的戰鬥力,等到發現上當時為時已晚,已經被晉軍扯進了泥潭無法脫身。但這個人在戰場上不只具有奸詐的美德,當熱血上頭之後,他的瘋狂程程度也令人咋舌。

在發現對面的北魏軍隊突然變得密密麻麻,一眼根本望不透敵方軍陣的厚度之後,朱超石明白,自己所帶的弩箭已經完全不夠用。而一旦弩箭射完,己方就失去了最大的攻擊能力。

這是極其危險的信號,當年大漢朝的李陵以五千步兵戰八萬匈奴騎兵,就是在箭枝耗盡之後,被匈奴人慢慢磨死。

帶刺的刺蝟,也只是刺蝟,如果團成一團不動彈,天敵總能想辦法要了它的命。

瘋子朱超石,並不甘心慢慢的變成一隻刺蝟,哪怕還有任何一枝像箭的東西,他也要發射到北魏人身上。

他帶了一千多根長矛。

這些長矛的標準用法,是給晉軍士兵近戰用的,奇長無比,當敵人衝到卻月陣前的時候,用來把敵人從馬上戳下來,可以說,這就是晉軍最後保命的武器,如果沒有這些長矛的話,等敵人到了跟前,晉軍就只能靠車廂來略微抵擋一下,而完全失去了進攻能力,只能擠在一起等敵人來砍了。

朱超石拋棄了這個最後的保命絕招。

他命令把這些長矛全部砸斷,截成三四尺長短。

就是跟箭枝那麼長。

他要把這些長矛,全部變成弩箭,發射進北魏人的身體裡。

這是求死的一招,如果留著長矛,當箭用完之後,他就能多活一刻。但是兇悍絕倫的朱超石放棄了這一刻,而是打算用來多換幾條敵人的命——把長矛放在殺傷力巨大的弩上,無疑是能多殺死幾個敵人的。

不過,當這些“矛箭”射出去的時候,朱超石才發現自己錯了,錯得異常的離譜。

「五胡災163」瘋狂的胡人,以及比胡人更瘋狂的漢人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