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通過年紀判斷中醫水平

長久以來人們對於中醫的認識便是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水平越高。這是一種嚴重的偏見與誤區。

人們對中醫的認知是經驗越豐富,治病越厲害,這是完完全全的將中醫視為經驗醫學,而拋開了中醫的根本。

不要通過年紀判斷中醫水平

中醫不是經驗醫學

中醫雖然不同於現代醫學(西醫),但同樣是以人體為基礎建立起完整理論的醫學體系,中醫治病必須是以其理論體系為基點對人體、疾病、方劑、藥物的深刻認識和理解。

對人體的認識:不同於現代醫學的解刨學靜態的、剝離的認識,而是對動態的,統一的,鮮活的人體生命的認識。

對疾病的認識:不同於現代醫學的微觀認識,而是立足於中醫學理論的正氣、邪氣的狀態。

對藥物的認識:不同於現代科學的分析成分,而是基於中醫對人體的認識,研究藥物作用的部位和對人體氣機的影響。

如果一箇中醫不能正確的認識到這些,便不可能有很高的水平,無關年齡。

天才是努力加天賦的產物

什麼樣的中醫才是高水平的中醫呢?

愛迪生的那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用來形容中醫再合適不過。

大多數人更願意相信汗水,其實天賦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尤其是對中醫。

不要通過年紀判斷中醫水平

一箇中醫的汗水和天賦我們是看不到的,哪怎麼判斷中醫水平呢?

門診量和複診率代表中醫水平

有的青年中醫已經是門庭若市,單日超過百人次,有的老大夫反而門可羅雀。

不要通過年紀判斷中醫水平

看中醫的門診量是判斷中醫水平的重要途徑;但是門診量可以通過宣傳、打廣告來提高,這個時候就要看病人複診率,一般情況下治療有效果才會去複診。

打破對中醫傳統認識的窠臼,不要因為年紀錯過了高水平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