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社群運營的祕密!

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的襯托,是因為我們要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生存。社群運營更是如此,很多人把社群運營成了死群,就是因為缺少了儀式感。

某公司高級社群運營經理曾闡述:一個好的社群運營,必須打造儀式感,而這種儀式感分為三大因素:第一,要有固定的開始、結束的時間;儀式風格要有明確的形式。第二,要有固定的活動週期,讓群員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並逐漸培養出習慣;第三,要不斷設計參與行為、塑造參與感的儀式。

私域社群運營的秘密!

舉例說明:一個分享新媒體運營的群裡,只要通過小程序購買課程後,即可獲得入群資格,緊接著會獲得個人編號,有公告和禁言,有莊重感。核心小夥伴入群,爆照甩節操秀下限,有歡快輕鬆感。

之後,這個群設定的活動週期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8點推送早報、

每週三20:00—22:00開展讀書分享、

每週六下午16:00—18:00進行話題討論。

他們用固定的具體場景讓群員形成依賴。為了提升群員參與度,他們還開展了讀書活動,讀書期間可以設置每日打卡活動,在群內曬筆記、曬心得;讀完書可以組織話題討論,邀請群成員對所讀的書進行語音解讀。並且偶爾,他們還會組織線下活動,讓大家穿著統一的服裝、佩戴統一的手環或胸貼。

私域社群運營的秘密!

1、社群運營中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小時候玩過紙飛機的都知道,擲出去之前,先向飛機頭吹口氣,然後在擲出去,似乎這樣能飛的更高,飛的更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飛更高,飛更遠,但是這個動作卻一直會做。

這,就是一種儀式。

藉由儀式帶來儀式感,來強化某種事情的重要性,暗示自己必須要重視這件事。

2、建立社群運營的“四感”

首先來看秋葉大叔和、敏媽、秦陽在社群營銷實戰手冊上寫到的——社群運營要建立“四感”,分別是儀式感、參與感、組織感和歸屬感。你看到了什麼?你是不是看到了每個案例都很實用。
但是如果你能把這四個感一同結合,互用互通,馬上儀式感就上來了。

私域社群運營的秘密!

在社群運營中,儀式感的作用非常明顯。
別看是一個簡單的刷屏,其實就是一個最常見、最有效的儀式感。

刷屏,這是一件最常見、最有效的儀式感。

比如:用紅包給小夥伴d打call變成某高能小夥伴今天生日,大家紛紛給他打call送祝福,這是一種既讓學員感受到儀式感,又是成員參與感、歸屬感的體現。

再如:特別是用紅包刷屏、用大紅包、有意義的大紅包刷屏的儀式感。

想象一下你老公在情人節給你發520大包的時候。這個場景,是不是很溫暖,是不是感覺他很愛你。是不是還要截個圖發朋友圈秀一下?

3、社群儀式感舉例

羅輯思維:成為鐵桿會員不僅僅有錢就行,還得老會員推薦,構成一種儀式感,還增強了門檻與新老人之間的關係,強化了弱關係。
秋葉ppt:學院購買課程,獲得入群資格後,會獲得個人編號,有公告和禁言,有莊重感。核心小夥伴入群,爆照甩節操秀下限,有歡快輕鬆感。
十點讀書:是十點讀書會的訓練營每次開營都會有開營儀式和結業儀式,給社群參與人員強烈的儀式感,去認真嚴肅地對待100天的訓練。

4、專屬社群儀式感

【案例】打卡交作業,積分儀式感。
最後再加一個經典案例那就是那次【社群運營官特訓營】,每天看著各種高能小夥伴的作業就夠自己飛很久了,還要看一下積分榜。看看自己有沒有上精選,導師有沒有留言,夥伴打call還要一一回復,確保自己有存在過。

為此,很多小夥伴每天半夜廢寢忘食的寫作業,再忙再累深夜不忘佔坑打卡,將作業打卡深深的融入到了骨髓的儀式感。

私域社群運營的秘密!

5、總結

現實生活中,我們被拉入某個微信群之後,最開始的狀態都十分活躍,但是時間一長之後,就會發現說話的人越來越少。後來,只有發一個紅包,才能把群裡的人給炸出來,然後又轉瞬間恢復平靜。知道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

其實是因為,偶然間的一次分享或者心血來潮,吸引大家來討論某一個話題,大家根本不知道這個社群建立起來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到底是做什麼的、什麼時候應該參與、自然更不會對社群的活動產生心理預期。這種社群,一點儀式感的操作都沒有,所以大家最後都不再關注了。

儀式感可以讓社群的成員擁有期待感和幸福感,最重要的是能夠讓他們有歸屬感,這一點社群運營必須重視。

人是社會性動物,儀式感是群居性動物的心理需求,社群本身就是聚集一群有共同愛好的人,他們往往更渴望通過某種儀式來獲得對社群的歸屬和價值。而儀式感恰好在社群運營中能產生價值觀的認同,能形成社群的文化,讓社群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