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芋包子是客家人有名的特色小吃,每年的重陽節前後,家家戶戶都會做外酥裡嫩,口感細軟,吃起來香噴噴的芋包子。我小時候只要吃上這美味我就知道有什麼節日到了。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人民生活條件也很差,能吃上芋包子別提有多幸福了。現如今就不同了,想吃隨時都可以動手滿足。現在的生活條件和以前比可謂翻天覆地了,經歷過苦難的人,對現在的生活就會更加珍惜,也更加企盼穩定。

幸福的人才能做出幸福的美食,因為做出來的美食中有他的感情,有他的內涵。吃起來才更能細膩品嚐出裡面更細微的滋味。人和人是相互的,人和食物也是相互的,這點誰都不能否認。

芋包子的做法也不難,如果你想學或者你想吃,那往下看,我保證你能學會。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芋包子的製作方法:

要準備的材料有:芋子、蒜葉切碎、生薑切末、辣椒粉、鹽、雞精、油。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芋子的處理方法:

先把芋子洗乾淨,一定要洗乾淨哦!因為芋子上面會有很多泥巴,你現在不洗乾淨,煮好後就沒有機會讓你洗了。

然後倒進高壓鍋,加水沒過芋子,壓制50分鐘。

一般個頭比較大的叫芋頭,個頭小的叫芋子。

製作芋包子時,一般都是選用芋子,口感上會更好。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壓制好後,讓鍋內的水稍微冷卻些,再把芋子的皮剝掉,這個時候的芋子皮可以很輕易的剝掉。而且芋子已經完全熟透了。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然後找個合手的工具把芋子壓成泥。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芋糊的調製:

芋子壓成泥後加入鹽、生薑末、蒜葉碎、辣椒粉,然後攪拌均勻。

生薑末和蒜葉碎不能少,缺少這兩樣,炸出來的芋包子香味就少一半,一個失去靈魂的芋包子不是好芋包子。

那辣椒粉呢?我不吃辣你不會說一定要加吧!

別擔心,不吃辣的可以不放或者少放。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加入麵粉攪拌均勻。不能馬虎了事哦!必須攪拌均勻。

注意,整個過程不需要加水,芋子本身的水分就可以。開始攪拌的時候感覺有點幹,你多攪拌情況就不同了。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芋子和麵粉的比例是1:0.4配比。如果按1:0.5的比例來就更成型,更好看。但吃起來還是1:0.4更好吃。

做給自己吃的,肯定是按1斤芋子配4兩面粉來做哦,自己吃,又不是要拿出去賣。怎麼好吃就怎麼做。你說是吧!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油炸:

熱鍋下油,多下點油,因為芋包子比較吸油,油溫7成熱改小火,

準備一把調羹和一碗水,調羹先蘸下水,這樣芋糊就不會粘住調羹。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一個手捏出圓形的芋包子,另一個手用調羹挖出芋糊下鍋。

這個步驟其實很簡單,左手挖一把芋糊,然後握住,從下往上輕輕一擠,虎口位置就跑出1個小圓球。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一次不要放太多,要留一點空間,這樣下鍋的小圓球才不會擠到一起,也就能避免相互粘在一起。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小圓球下鍋後不要急著去翻動,前面幾次等1分鐘後翻面,後面隔半分鐘翻面,讓兩個面都能均勻的接受高溫油的洗禮,從而蛻變成美味的芋包子。

炸至表面金黃就可以起鍋。

注意,全程炸制的過程都是小火哦!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復炸:

如果要外面更酥脆的話就再復炸一次,這樣吃起來的口感就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一個足以讓人陶醉的高度。

改大火,油溫至十成熱,就是開始有冒煙的程度,

下炸好的芋包子,讓芋包子在高溫的油鍋裡翻滾10秒後起鍋控油。同樣的,一次不要下太多,也要讓每個芋包子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復炸出來的芋包子才是完美的。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芋包子外焦裡軟,吃起來小芋頭的香氣撲鼻而來!芋頭的軟糯口感經過油炸後十分香脆,融合姜蒜香的香味,真的好好吃,非常美味!

教你做客家特色名小吃,做法簡單易學,口感和香氣都太讚了

帶著陽光,帶著笑容,帶著幸福的心情吃著人間美味,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