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猫妖传》张榕容饰杨贵妃

杨贵妃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他和唐玄宗的故事被多次搬上荧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可即便是这样,杨贵妃的声望在中国远不如在日本厉害。在日本,杨贵妃是被当成神一样的存在!

在日本人心目中世界历史有三大美女,一个就是杨贵妃,一个是埃及艳后、一个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小野小町。

2002年,一则新闻让好多中国人感到震惊,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居然称自己是杨玉环的后代,看来日本人对杨贵妃的崇拜还真是不虚。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日本对杨贵妃的崇拜和痴迷

▶在日本各地都建有杨贵妃的祠堂,供奉着杨贵妃的画像、京都御庙泉涌寺就有“杨贵妃观音堂”,供奉着“杨贵妃观音”木像。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老家山口县的二尊寺,就有一座杨贵妃的墓。这里被日本人民称为“杨贵妃故里”,当成是杨贵妃的第二故乡。油谷町地区还用“杨贵妃故里”做标识,还把特产大米称作“杨贵妃之梦”,还真是梦幻的感觉。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传说杨贵妃爱吃桃子,山口人民还专一从山东引进三十棵桃树在二尊寺种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我们所知道的杨贵妃是喜欢吃荔枝的呀,如此看来,是不是当初大唐的贵妃用桃子招待过日本使者呢?

每年十月,二尊寺都要举行“炎之祭”来祭拜杨贵妃。他们认为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坡,死的只是个侍女,而杨贵妃金蝉脱壳随使团东渡来日本了。这说法倒也不是没道理。

▶从隋朝开始,日本人就派人来学习中国文化了,到了唐朝时期这种状况就达到了高峰,更多的日本使团、留学生来到中国,他们学习中国的文化、政治、军事,建筑,服装等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因此,他们有理由相信杨贵妃去日本了,而日本学者也愿意把这考证成事实,日本作家渡边龙策就曾写过《杨贵妃复活秘史》一书。书中详细描写了杨贵妃大难不死,漂洋过海的经历,好像真的一样。

也许看了这本书,我们的读者也会疑惑,杨贵妃真的蒙混过关没死,东渡去了日本,不然她为什么在日本这么出名呢?

对于杨贵妃在日本如此受崇拜,看法最多的还是大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力深远。即便渡边龙策想编故事,他也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啊。而杨玉环出身官宦世家,诗书自是少不了,还精通音律,又是个绝代佳人,崇拜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但说她到了日本也只能当作是个美好愿望了,绝不可能像日本民间和学术界说的那样:他们认为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坡,死的只是个侍女。

杨贵妃被高力士和禁军将领陈玄礼救了下来,由陈玄礼亲信护送逃了出来。然后,交与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藤原刷雄护送出海,于日本油谷町久津上岸。

他们还说当时杨贵妃受到了女天皇孝谦天皇的接见,并被安排居住在奈良附近的和歌山上,还让她嫁给了给藤原刷雄为妻。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去世后葬在久津的院内,至今当地还保留着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墓前木板上记录着杨贵妃和唐玄宗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这种说法不成立,高力士和陈玄礼都是兵变策划者,是不可能救杨贵妃的。《新唐书》、《旧唐书》中都记录,李隆基被迫赐死杨贵妃之后,回到宫中是悲痛欲绝;若杨贵妃活着,哪怕是去了日本,唐玄宗否也不可能如此伤心。

即如此,那日本又怎会编出这样的故事呢?原因在于白居易。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日本对杨贵妃的热衷,源于白居易诗词文化的影响

白居易的诗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平时代,日本人写诗都把白居易的诗当作样板。

当时,就连日本嵯峨天皇都把《白氏文集》压在枕头底下,视作宝贝,日本汉学家都良香用“集七十卷,尽是黄金”来形容《白氏长庆集》。有人为了得到白居易的一首诗,不惜千金,也就是说白居易成了全日本的偶像。

▶特别是一个叫紫式部的女子,对白居易的崇拜真是五体投地,后来她写了一部近百万字小说《源氏物语》,日本人对《源氏物语》的热爱,就像我们对《红楼梦》那般痴迷。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此书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

紫式部在这部著作中,引用白居易的诗154处,要占汉语典籍引用总数的59%,应该说是白居易的诗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

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她多次引用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也可以说,没有《长恨歌》就没有《源氏物语》,当时,这首《长恨歌》风靡日本。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猫妖传》黄轩饰白居易

▶这么说来,我们是不是更感到骄傲呢,因为,白居易是我们中国的呀!那么,杨贵妃怎么和白居易扯上关系了呢?这还是源于白居易的这《长恨歌》。

白居易在诗中“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对此,日本古今学者就猜测,既然在马嵬坡泥土中没发现有杨贵妃的尸骨,那就不能证明她死了。白居易还在诗中写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句诗的意思是杨贵妃死后去了仙山。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其实这只是诗人的一种浪漫的写作手法,包含着诗人对杨贵妃之死深深地惋惜,这才会幻想她能够灵魂升天成为神仙。这座仙山,被中日学者认为是蓬莱山,古时候称之为瀛洲,也就是今天的日本。

因此,就推断杨贵妃逃离马嵬坡之后就去了日本,并且终老日本,为此还煞有介事为杨贵妃建墓立碑。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日本人民和白居易的心情一样,因为喜欢杨贵妃,不愿意承认她已经死了,就用这种方式来祭奠她,慢慢也就变成了传说中的样子。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白居易是诗人,创作的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实。杨贵妃被赐死这件事在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资治通鉴·唐纪》上,也记载了杨贵妃是被太监高力士带到佛堂缢死的,细节上的情况《唐国史补》也有记载,说明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

从这些史料来讲,杨贵妃是不可能活着出去的,只能说是白居易的作品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远,人们更愿意接受美好的愿望。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日本杨贵妃的文化现象中,足可以说明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之深远。杨贵妃的故事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了,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却永远闪耀着光辉。

我们要时刻清醒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之光,文化源头和文化信仰带给我们更多的荣耀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白居易的《长恨歌》,让杨贵妃在日本“复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