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危害大,一文让你全明白

正常血清磷浓度为2.7-4.5 mg/dL(0.87-1.45 mmol/L)。高磷血症指血清磷浓度> 4.5 mg/dL(1.45 mmol/L)。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且与血管钙化、内皮损伤和死亡率增加相关,因此,CKD患者有效控制血磷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危害大,一文让你全明白

经饮食、肠道、骨代谢吸收的磷主要由肾脏排泄(70%),少部分经粪便排泄(30%)。而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减退,肾脏排磷减少,磷吸收、排泄平衡异常,即出现高磷血症。多数高磷血症患者无明显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皮肤瘙痒、动脉钙化、不安腿综合征等。

一、高磷血症的病因

1、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20~30ml/min时,肾排磷减少,血磷上升。继发性PTH分泌增多,骨盐释放增加。

2、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原发性、继发性和假性):肾脏排磷减少,导致血磷增高。

3、维生素D中毒:促进小肠及肾对磷的重吸收。

4、磷向细胞外移出:急性酸中毒,骨骼肌破坏,高热,恶性肿瘤(化疗),淋巴性白血病。

5、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促进溶骨。肢端肥大症活动期生长激素增多,促进肠钙吸收和减少尿磷排泄。使用含磷缓泻剂及磷酸盐静注。高磷血症易导致异位钙化,包括皮肤钙化,并刺激局部肥大细胞,造成组胺释放,引起皮肤瘙痒。

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危害大,一文让你全明白

1、限制磷摄入:K-DOQ1指南推荐CKD患者每天磷摄入应<700mg。由于食物中的磷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过少的蛋白质摄入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故透析患者应强调含磷低的优质蛋白饮食。

2、充分透析:3次/周、4小时/次的常规血透对磷的清除并不够充分,增加透析剂量或使用血液透析滤过等其他血透方案有助于控制血磷到目标水平。

慢性肾衰竭患者高磷血症危害大,一文让你全明白

3、口服磷结合剂:钙磷结合剂(包括碳酸钙与醋酸钙)最经济最常用,但有升高血钙的副作用;含铝磷结合剂有铝中毒风险,仅可短期使用;新型磷结合剂,如司维拉姆、碳酸镧等,可以有效降磷,且无高钙副作用,但价格昂贵。

4、持续性存在高磷血症伴严重继发性甲旁亢的患者,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甲旁腺切除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