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成熟,就是不再迷戀自己的表達,開始聆聽

職場成熟,就是不再迷戀自己的表達,開始聆聽

這位高管在員工大會上講得頭頭是道,聽眾也頻頻頷首,時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講者於是愈發的躊躇滿志……

在一陣長時間的掌聲中走下臺來,在眾人崇拜的目光中回到自己的座位,在他落座的剎那,笑著偏過頭去,小聲問身邊的同事:“還過得去嗎?”再次得到一番肯定之後,“客氣,客氣”,看向講臺,謙虛得神采飛揚。

下午,面對自己的團隊彙報時,又是另一番景象:那位下屬還沒彙報多久,就被打斷:“業績達成的差距,是怎麼回事?怎麼做?”於是下屬調整了彙報順序,開始解釋。剛說了幾句話,又被打斷:“究竟知不知道原因?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對方徹底斷片,咕噥幾句,大意是不知道吧。於是一番長長的道理,苦口婆心,臨了:“懂了?”。必須懂啊。還要承諾拿出行動計劃,這算彙報嗎?這不是演講的延續嗎?

別以為這樣的老闆沒有業績,可能恰恰相反,業績可能很好。惟其如此,才尤其值得警惕。這些業績會更加印證他的管理哲學,有了業績的加持,這樣溝通習慣必將更加不可一世。

其實我不是不想聽,只是他們說不出什麼。聽他們說,有時候簡直就是浪費時間。”有位管理者私下裡給出這樣的反饋。

在公共場合,聆聽只是為了表達一種禮貌,耐著性子聽完,只是讓自己的表達的時機顯得更為合理。可是在團隊內部,就完全沒有必要了,放下所有的委婉,變得直截了當。”也有這麼深挖自己的,沒有問題。

也的確不排除這樣的管理者在內部也曾經認真聆聽下屬的彙報,只不過一次次印證了自己的判斷:不值得聆聽,反正聽不到什麼。

這時候,管理者轉而開始反問:“就你所說,如果我在明天的會議上一言不發,你能保證我聽得到有用的東西嗎?”意思是,如果他聽不到什麼,就該停止鼓吹聆聽這種陳詞濫調。

這個問題一下子把人逼到了牆角:你能保證,還是不能保證呢?要不,說一番讓人似懂非懂的道理草草收場?都不是選項。

真相是什麼?

真相是管理者無論在“明天”做出何種改變,早已形成的溝通習慣還在繼續起作用。這就是團隊溝通的既定“程式”。在這個程式裡,任何人都不要高估老闆的某個具體行為帶來的影響。所以,就算老闆在明天的會議上不說話,團隊也不會因此變得更加開放。但這並不影響聆聽的重要性。

聆聽重要,不等於聆聽就帶來什麼驚人的效果,也沒有人刻意去證明。尤其在業績很好,感覺也很好的時候?更何況,誰會說自己不在聆聽呢?

大家都是成人,沒有人會強加什麼概念給誰,怎麼做都是每個人的自主選擇。關鍵是,每個人都逐漸變得資深,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我做事越來越容易,還是越來越不從容?團隊越來越跟不上自己,還是能和我心意相通,高度默契?我感覺越來越有力,還是越來越無奈?

”感覺是騙不了人的。自己的感覺很重要,至於是否有道理,反而顯得無足輕重。

為什麼有時候人明明變得資深了,可偏偏感覺更加困難呢?原因很多,極有可能的原因是成長與成熟的矛盾。成長體現在表達,成熟體現在聆聽。

這個道理,誰不懂呢?不認真聆聽,我們就會自外於他人,自外於現實,自外於環境。當我們與周圍環境變得疏離,刻舟求劍的現象就會發生。這個現象的直接信號就是:我沒做成,但我沒錯。

有人提問說:我也試著聆聽了呀,可是能聽到什麼呢?有什麼用呢?那是因為,聆聽有四個層級,聽到的東西有多大用處,取決於你在哪個層級去聽。層級越高,聽到的也越多。

第一層聆聽,只是聽自己,這是最低的層級

在這個層級,自己心裡有的,就聽得見,自己心裡沒有的,就聽不見。這就是“充耳不聞”的絕佳詮釋。

如果不信,你去一個研討會的現場,你會發現每個人聽到的東西與其他人不同。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有什麼,就聽到什麼;或者,你聽到什麼,你多半就有什麼。一個人能聽到什麼,也是一種更加直白的自我介紹。

如何破解這個層級的聆聽侷限呢?

事先提問:你想聽到什麼?這個問題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你會發現很多人似乎沒有明確的目標。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不過隱藏極深而已,越是初級,越難發現自己的目標。帶著清晰的目標去聆聽,會聽到更多。

回應那位高管的“反擊”:“明天的會議上,你想聽見什麼?如果他想聽見的,今天都知道了,為什麼還要參加會議呢?”他會說,開會的主要目的是傳遞和強調關鍵信息。可是,你以為你想強調什麼,團隊不知道嗎?

第二層聆聽,只是聽對錯

在這個層級,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他對這個標準堅信不疑,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是錯,符合的就對。認死理,得理不讓人,對事不對人,都是對這個階段的詮釋。

聆聽的時候,一手拿著“尺子”,一手拿著對方的“觀點”,反覆比對。一旦發現不吻合,要麼開炮,要麼開溜。

怎麼破解這個侷限呢?

這個階段的人,往往容易丟掉自己的目標。原則也好,標準也罷,緊緊地守護它們,並不是我們的真正目標,而是達到目標的路徑。既然是路徑,方法或者原則就不可能是唯一的。既然不是唯一,為什麼要固守?

多問一句就破解了:你想要什麼?

第三層聆聽,是聽對方

越過紛亂的信息,以及那些林林總總義正辭嚴的道理,開始聆聽對方的時候,我們的確開始接近聆聽的真相。人與人之間,比愛、恨更本質的,是懂或不懂。

所謂人心難測,說明一個人並不容易懂。每個人都有四個領域:

A. 一個是公開的,誰都可以知道的部分;

B. 一個是隱私的,只有少數人,甚至沒有人可以知道的部分,起碼自以為如此;

C. 一個是自己不知道,可是其他人卻看得很清楚的部分;

D. 最後一個是誰也不知道的部分。

我們能聽到什麼?公開的A,不聽也知道;盲點的C,儘管他自己不知道,你也輕易知道;隱私的B,你聽到也只能當沒聽到;反正,誰也聽不到潛力的D。

所以,對方的觀點就不要聽了,那只是人盡皆知的道理而已麼。倒是可以聽聽他是怎麼表達觀點的,以及隱在這些觀點後面的情緒和假設;要聽聽他語言背後的習慣,以及內心在意些什麼,最終是要知道對方的“程序”,也就是目標系統。如果我們能夠聽到對方的目標系統,我們總算是懂他了。

懂了他人之後會發生什麼?一個顯著特徵是共鳴。不能共鳴,都是在自說自話。

好吧,我知道這一段很拗口,因為一提到人,就會變得複雜。可是,如果你真的覺得這一段拗口,那麼很可能會印證一個假設:說不定,你還沒有聆聽的習慣。在平時的接觸中,有一個粗略的印象:人群中能聆聽對方的人,比例是很小的。

破解的辦法是什麼呢?

有一個不是方法的方法,即對別人產生好奇,或者,對別人感興趣。這些話,說了就像沒說一樣。做不到的還是做不到,畢竟絕大部分的人,仍然堅持對自己感興趣。

第四層聆聽,聽未來,這也是最高階的聆聽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大意是:未來已經發生,只是尚未感知。照這樣理解,未來是可以觸摸的,未來是可以聽見的。這句話很玄,也其實很現實。承認這句話的真實,就等於承認我們都受深層規律的支配,接受這一點不難吧?

所謂聆聽未來,就等於是聆聽深層的規律。那麼深層規律被什麼“壓”著呢?是結構。

在進一步闡述結構之前,提個問題:在“結構”之上的那一層,又是什麼?是現象,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熱鬧。結構位於現象(表)和深層規律(裡)之間。

弄清了結構,規律是可以被“刨”出來的。那麼,“結構”是什麼呢?結構就是“力量”的分佈;什麼構成“力量”呢?就是資源,比如市場潛力,人員分佈,業績分佈,資源分佈等等,以及這些分佈的動態變化,或者變化趨勢。這些不就是戰略要素嗎?

戰略預示未來,戰略也決定未來。聆聽未來,實際上是聆聽戰略,或者戰略的依據。

一個人,只要我們能夠知道他的注意力分佈,我們就知道他會出什麼樣的成果,或者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企業,只要我們知道他們的資源分佈在哪兒,業績就會出現在哪兒;一個競爭對手,只要我們知道他們的資源如何分佈,如何調動,我們就知道從哪個角度,可以撬動市場的格局。

聆聽的機會

可惜,就算我們知道聆聽的重要,同時也知道如何聆聽,可也未必就有聆聽的機會,尤其當我們遇到“高手”的時候。

高手總是“逼迫”我們率先表達,而不會給我們聆聽的機會。經常發現,高手似乎總是比我們更忙碌,所以當我們會見高手的時候,對方總會禮貌地,或者強勢地問你:“什麼事?”我們被迫亮明來意,這樣哪有聆聽的機會啊?

如果仍然難以想象,不妨設想一下:你是候選人,在與面試官溝通的時候,會是怎麼個情形?作為候選人,你有聆聽的機會嗎?如果你能找到聆聽的機會,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得體地切換到聆聽模式?下一篇,我們再好好聊聊。

職場成熟,就是不再迷戀自己的表達,開始聆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