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經典《故鄉》:從魯迅的鄉愁,看到生活的信仰

Ninety-eight

作者|今夜

重讀經典《故鄉》:從魯迅的鄉愁,看到生活的信仰。

其實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重讀經典《故鄉》:從魯迅的鄉愁,看到生活的信仰

這是魯迅先生的《故鄉》之中最後一句話,1921年1月,魯迅先生寫下了《故鄉》這一篇文章,5月的時候發表在了《新青年》之中。

這篇文章寫的是魯迅回到自己的故鄉,變賣了自己的老宅,到其他的地方去謀生的事情,其中講述的就是存在於記憶之中,那一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鄰居朋友,比如閏土,楊二嫂。

這篇文章之中透露的是魯迅對於故鄉的留戀和不捨,而在留戀的背後,其實潛藏的是魯迅對於生活悲觀絕望的痛苦和對於人生新生活的追尋,以及精神裡面存在的希望。

在這一篇文章中,有三點貫穿了始終,這三點也是文章的靈魂,分別是:故鄉、人物、希望。

故鄉

這一篇文章出彩的地方,就是魯迅對於故鄉的愛恨矛盾。

在魯迅的情感世界裡,故鄉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溫暖,還有一絲荒涼和冷漠,因為這源自於魯迅的人生經歷:他父親生前家裡光景不錯,朋友親戚都非常和氣,家庭遭遇變故之後父親病重,他的少年生活便在白眼和嘲諷之中度過。

對於每一個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會明白,一個人突然落寞之後,自然會看到人情冷暖和世間涼薄。

重讀經典《故鄉》:從魯迅的鄉愁,看到生活的信仰

就好像魯迅在《吶喊》之中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故鄉對於魯迅來說,也是一個溫暖的曾經,但是也是令人傷感的過去。魯迅在最初描寫故鄉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我冒著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字裡行間之中,透露的都是故鄉與自己的距離感,而下面對於故鄉的描寫更是有一次荒涼: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所以魯迅對於自己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眷戀,更有著一絲淒涼,故鄉承載的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但是在魯迅的文字中,卻沒有那一次溫暖,所以魯迅接著說: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

人物

小時候讀《故鄉》,我們總以為自己是魯迅這樣一個少爺,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我們只是閏土,或許是楊二嫂,是那一個在平凡世界之中被歲月蹉跎和被生活壓迫的平凡人。

在這一篇文章中,留給人印象最深的,自然也是閏土和楊二嫂。

閏土從一個靈動的少年,最後變成了一個呆板的中年人,除了封建社會對於人的壓迫,還有困苦生活,讓人生充斥著無奈。

小時候的閏土,在深藍的天空下,在海邊的沙地中,手拿一柄鋼叉,項帶銀圈,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

重讀經典《故鄉》:從魯迅的鄉愁,看到生活的信仰

在魯迅眼裡,閏土的小時候是自己羨慕的生活,可以和大海,和動物,和西瓜,還有那些鳥雀親密接觸,自己多麼羨慕這樣的生活,但是長大之後,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

對於魯迅來說,閏土不僅僅是閏土本身,也包含著他對故鄉的希望和眷戀,閏土也是他精神世界裡的唯一希望,當魯迅看到閏土從一個靈動少年變成呆板中年的時候,也看到了內心深藏的絕望。

而楊二嫂則是另一個被生活蹂躪的人,楊二嫂從最初的“豆腐西施”,又變成了凸顴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圓規”。

而最可怕的並不僅僅是樣貌的變化,而是楊二嫂本性的演變。

楊二嫂年輕時被稱為“豆腐西施”,別人大老遠都會跑來買楊二嫂的豆腐,用現在的話來說,也是一個能吸引別人從大老遠過來拍照的網紅。

這樣一個人自然也是被生活優待,而且也對未來充滿無數幻想,更希望演繹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但是當經過時光之後,卻變成了一個看到別人搬家,都要想方設法去佔點小便宜的俗人。

從一個備受歡迎的“網紅”變成了一個佔小便宜的小人,這樣的演變即便對於楊二嫂本人來說,也是未曾想到的人生現實。

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去看楊二嫂這個人物的時候,不應該鄙視,而應該同情,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或許都有楊二嫂的影子。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從不吝嗇財物變成了學會佔小便宜,當自己從年少大方變成了學會在菜市場砍價,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已經有了楊二嫂的影子。

重讀經典《故鄉》:從魯迅的鄉愁,看到生活的信仰

希望

希望是什麼?

不管是對於任何人來說,希望都是自己精神和靈魂的支柱,當希望消失的那一刻,世間的一切都會變得黯然無味。

希望也是每個人的精神寄託。

閏土身上的希望,在他的名字中,在他頭帶的小項圈之中,也從閏土向魯迅要了香爐和燭臺之中。

“他是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

“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

當魯迅的母親答應送給閏土物品,讓他自己去挑選的時候:他便挑選了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副香爐和燭臺,一杆抬秤。

對於魯迅來說,希望不僅僅是自己從故鄉搬到了新的地方,而是自己從被壓迫的舊社會看到每一個人能獲得真正自由的新生活。

他的希望是即將奔赴的新“故鄉”,是宏兒和水生,也是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生活。

所以在文章的最後有這樣一句話:“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透露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我們沒有資格去嘲笑任何人的信仰,哪怕很卑微,那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重讀經典《故鄉》:從魯迅的鄉愁,看到生活的信仰

正如魯迅說的: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而信仰,是每個人都必須有的精神支柱,少了信仰,人生便真正少了靈魂。

-end-


今夜情感,給自己的靈魂找一個文學的歸宿,用文字與您溫暖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