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這幾天的“徐暢”事件在知乎上迅速發酵之後,阿里的“錦衣衛”部門“廉政部”,又一次被推到了大眾視野之中。

阿里官方的那句回應:“阿里在貪腐問題上一貫絕不手軟。”在吃瓜群眾看來無它,只是一句政治正確的官方回答,但是阿里員工和熟知阿里反腐歷史的人一定深知其含義。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阿里的“錦衣衛”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時間回到2009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35週年的時候,阿里巴巴正式成立廉政部,是較早專門成立自身反腐部門的互聯網公司。

其主要職能為腐敗調查、預防及合規管理,該部門獨立於各業務線內審及內控部部門,只向集團CPO彙報,調查權限上不封頂,阿里“廉正合規部”也有公開的舉報平臺,網址為

jubao.alibaba.com ,供商家舉報阿里小二的違規行為。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我們先來盤點一下“錦衣衛”中的幾員大將。

“姐姐”蔣芳

阿里CPO一直是由十八羅漢擔任,並且歷任皆是女性,分別是童文紅、彭蕾、蔣芳。現任CPO蔣芳是馬雲的學生,馬老師在請她掌管“阿里廉正合規部”的時候還傳過一則頗為有趣的軼事。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2016年馬雲準備將“阿里廉正合規部”交於蔣芳時,後者並不是太情願。原因是馬雲一開始說,“蔣芳可以調查任何阿里員工,除了自己之外。”

蔣芳聽後不語,沒有明確答應。沉默半晌,馬雲明白了蔣芳的意思,把這句話改為:“蔣芳可以調查任何阿里員工,包括我自己。”

由此,蔣芳才欣然答應。因此在外界來看,蔣芳權力大到了就連馬雲也能調查。不過蔣芳為人隨和,公司都稱其為“姐姐”。

“郭靖”邵曉峰

阿里的的反腐是多種組織與形式並行的,除阿里“廉正合規部”外,每個部門、每條業務線也有內審、內控部門。阿里還有“首席風險官”一職,第一任首席風險官由集團秘書長邵曉鋒擔任。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在加盟阿里前,邵曉峰是一位天才刑警,曾任杭州市公安局刑事偵察支隊一大隊大隊長,有著極為豐富的刑偵經驗,並且榮譽等身,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8次獲得上級嘉獎,還獲杭州市十大破案能手稱號和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3年7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稱號。

邵曉峰和馬雲的相識是在30多年前的一個圖書館裡,當時他在備戰高考,馬雲瘦小的身材和獨有的氣質吸引了他。2005年,邵曉峰離開警隊加入阿里巴巴刑警出身的他,當年始終覺得自己與互聯網挨不上邊,直到阿里巴巴推出交易安全系統時,邵曉峰才覺得有了用武之地。

警察和互聯網兩個領域似乎相去甚遠,但邵曉峰卻總結出當警察的三種能力是可以應用於互聯網的:第一是蒐集信息的能力,第二是獲取信息後分析和梳理的能力,第三是協調利用各方面資源的能力。他在阿里巴巴負責鑑別和防止網站欺詐,包括領導淘寶網打擊假貨等重要工作,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網絡安全部總監。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2010年3月19日,馬雲免去邵曉峰支付寶總裁一職,調任其為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全力協助馬雲協調發展各子公司之間的業務,並直接向馬雲彙報。2016年,邵曉鋒擔任阿里影業董事會主席,接著陸續被委以重任,擔任了阿里巴巴集團黨委書記和首席風險官。

按照阿里巴巴的武俠文化,邵曉峰給自己起了個花名“郭靖”。在《射鵰英雄傳》裡,疾惡如仇又正直善良的郭靖與邵曉峰還頗有幾分相似。但邵曉峰決然不像郭靖那樣木訥老實,其在阿里內部有著極高的威嚴,數次貪腐案件都由邵曉峰帶頭偵查辦理,阿里內部給他的評價是“隱忍剛毅”。

“滅絕師太”鄭俊芳

除了廉正合規部和首席風險官,阿里又為自身加了另外一道鎖,2015年,阿里又增設了“阿里首席平臺治理官”一職,由阿里合夥人“滅絕師太”鄭俊芳擔任。滅絕師太麾下的“平臺治理部”,專職電商平臺的規則、知識產權保護、打假、打擊信用炒作等管理事宜。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2017年12月,“滅絕師太”又從“郭靖”手裡接任了首席風險官一職,身兼首席風險官、首席平臺治理官兩個職位,滅絕師太對內打擊腐敗,對外治理假冒偽劣,權柄頗大。

不過也正因為阿里這種嚴如鐵桶的內外反腐制度,才能夠讓一直和錢打交道的阿里能夠在多年的發展中沒有出現大的紕漏。

但嚴苛的制度之下,卻擋不住人性之貪。

阿里反腐往事

在成立到現在,阿里廉政合規部的成績如下:

2011年2月,阿里巴巴B2B公司大批欺詐事件被曝光, 100多銷售員內外勾結進行欺詐,涉及1000多客戶,涉案金額佔到了阿里巴巴當年盈利的4%,阿里巴巴將全員開除,永不錄用,公司CEO衛哲、COO李旭暉因此引咎辭職,阿里“好兄弟”自此一拍兩散,“衛哲事件”當時一度沸沸揚揚。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2012年可以說是阿里史上力度最大的反腐政治,事件源於聚划算的火熱:2010年起,藉助淘寶已經培育起來的龐大商家與買家群體,聚划算迅速膨脹,佔據團購行業52%的市場份額,超過其餘所有團購網站交易額之和,確立國內最大團購網站地位。執行招商審核的“小二”則自然成為商家集中攻陷的對象,聚划算滋生了非常嚴重的腐敗情況,大量送禮受賄縈繞著這個部門。

當時馬雲與蔣芳面臨著兩個選擇,第一是調查聚划算並且冒著阿里自斷一臂的風險,第二則是息事寧人以企業的發展為重,如果說他們沒有為此糾結並煩惱過,想必大家都是不信的。

最終阿里的廉政合規部雷厲風行地出手,蔣芳沒有半點手下留情,5位小二被刑拘,聚划算大量的高層被警方帶走調查,時任總經理的閻利珉被判入獄7年。

高速發展的聚划算經歷了這次巨大的人事震盪之後一蹶不振,錯失了最好的機會,這也給了美團等企業後來居上的機會。

2014年,阿里集團人力資源部原副總裁王某因受賄260餘萬元被法院判處八年零六個月有期徒刑,而行賄者李某乃其早年同窗好友,也因行賄被判四年有期徒刑。

2015年3月24日,阿里巴巴對26家淘寶店鋪永久關店,因其不正當謀利。

2016年12月1日,阿里影業副總裁、淘票票總經理孔奇因貪汙受賄被警方帶走,其貪汙受賄事件因運營商對阿里巴巴的費用返現而東窗事發,受賄金額預估在千萬元以上。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2017年4月7日,阿里巴巴集團廉正合規部公佈處罰公告,宣佈永久關閉平臺上36家以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的商家店鋪。這是該部門連續第三年發佈此類封殺令。

除了這些被犯案被刑拘的人,從2016年阿里的“月餅門事件"中也可以一窺阿里內部嚴苛的紀律風氣。

2016年中秋節前夕,阿里的5位員工用編寫的腳本在公司內部公開秒殺月餅的活動中“秒到”了133盒月餅。事發後,阿里巴巴集團以其行為不符合公司的“價值觀”為由,對上述員工作出了勸退的決定。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彼時行業內一片愕然,如此小題大做是否應該?但阿里的內部意圖明顯,這麼龐大的公司,嚴格的紀律和正確的價值觀督促,便是前行之尺。

十八年前創立阿里巴巴至今,“永不行賄”就是馬雲的人生格言,也是阿里巴巴企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承擔這個重要職能的,做好內控的部門就是阿里的廉政合規部。

仔細梳理阿里的反腐之路,有幾個特點:

1、2012年是里程碑式的時間節點,此後,阿里在組織和架構上,做了充分的準備;

2、隨著阿里反腐制度的落地以及反腐工作開展,阿里無論是公司治理抑或是企業效應、平臺生態,都在逐漸攀升、強化;

3、阿里反腐的負責人,都是阿里巴巴合夥人。

阿里巴巴的合夥人相當於對董事會的監督,不是取代董事會管理企業,最重要的是推動實現阿里巴巴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要成為合夥人,基本條件要達到——“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並且對公司發展有積極性貢獻,願意為公司文化和使命傳承竭盡全力”。

由阿里合夥人負責反腐,一方面是體現了阿里對腐敗的零容忍,也因為合夥人的特殊影響力,能夠真正做到反擊腐敗“無論層級”,做好內控,另一方面,也是強化阿里文化與價值觀的某種象徵——捍衛底線。

至此,阿里巴巴的內控和反腐系統日臻完善。

公司越大,越重視內控

不僅僅阿里。現在的互聯網巨頭公司都在積極做好內控,杜絕腐敗滋生。

企業通過發公開信、內部郵件等方式來通報反腐事件,警示企業員工勿越紅線。但跟事發後警示相比,提前設計相應的規章制度,治病救人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聯想“孫宏斌事件”

在這方面,聯想當為典範。當年聯想也爆出了著名的“孫宏斌事件”,「挪用公款」這一條,讓孫宏斌走進了監獄。

但柳傳志善於胡蘿蔔與大棒的管理組合,借給出獄之後的孫宏斌一筆啟動資金讓他東山再起、,駕馭人心,柳傳志是絕頂高手,這就是所謂「改過之心不可無、治病救人最重要」。

華為“反腐宣誓”

讓聯想尊重的對手華為,則是早在2005年就開始動員內部的管理崗位一致宣誓——通過一份書面的自律宣言——試圖杜絕貪腐行為。風氣之敗壞仍是軍人出身的任正非最痛恨過的事情。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華為後來力推「特赦方案」,鼓勵員工主動交代經濟或賬目問題,結果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選擇「坦白從寬」的人數高達「四五千人」。

華為的反腐政策寫得極度明確: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除了明文規定的反腐措施,華為還推出了【除名查詢】系統。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小米“五條高壓線”

小米也有5條“高壓線”: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京東“最狠”的內控合規部

8月23日京東集團在“廉潔京東”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了《京東集團反腐通知》:

從這則通知中得知有4人因貪汙、行賄、受賄被辭退並被刑拘帶走,還有12人因為貪汙而被辭退!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在京東,最“狠”的部門就是內控合規部。他們的職能是:

1. 內控合規部是京東集團唯一被授權從事腐敗行為調查的專職部門,直接向京東集團 CEO 彙報,從治理結構上保障了舉報受理和調查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2. 內控合規部將舉報的保密工作放在首位,對於舉報受理和調查有嚴格的管控制度和流程,對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及舉報人提供的所有舉報資料均嚴格保密。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京東規定了7條具體的反腐條例: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百度內部,由百度的職業道德建設部負責規範員工行為、強化價值觀建設等工作,該部門具有高度獨立性,在進行腐敗案件調查時,不必經過相關業務部門領導即可直接展開調查,直接向最高管理層彙報工作。

美團“重案六組”

12月3日,美團發佈生態反腐處罰公告:包括內部員工、生態合作伙伴人員以及共犯社會人員等89人受到刑事查處,其中外賣渠道高級總監因觸犯公司高壓線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美團這次公告披露的數據也相當驚人:2018年2月至今,美團“重案六組”在業務、HR、風控、技術、IT、內控、內審等團隊支持下,調查違紀類刑事案件29起,移送公安機關查處89人。其中,內部員工貪腐及其他違紀刑案11起,涉案員工16人,社會人員14人。

萬達審計:讓人聞風喪膽

萬達審計部門的反腐力度在業界也是十分知名的。據多家媒體報道,8月1日上午,建國門的萬達總部,兩名萬達高管尹建武、金震因涉嫌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被朝陽警方帶走。舉報並查證的正是萬達的審計部門——這個讓很多萬達人聞風喪膽的部門。

名稱如何,他們的目的都是一個:審計內部員工的行為規範!我們發現公司越大,越重視公司的內部審計體系,杜絕腐敗行為的存在。

騰訊六條“高壓線”’

騰訊有六條所謂的公司“高壓線”。每一位騰訊員工在入職的第一天,都會被告知這六條高壓線。一旦違反,輕則免職,重則移交司法機關。

這六條“高壓線”分別是:

1. 故意虛假報帳。

2. 收受回扣。

3. 洩漏公司商業機密。

4. 從事與公司有商業競爭的行為。

5. 違法亂紀行為。

6. 打聽或洩漏薪資等保密敏感信息的行為。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阿里“員工行為準則”

阿里也有14條員工行為準則,其中就有禁止員工受賄、拿回扣,基於反腐這一點,更給出了詳細說明: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在外人看來互不相讓的百度、阿里、騰訊,實際上每年都會有一次從財務到內審還有反腐部門的聚會,三家輪流坐莊,互相交流。

名稱如何,他們的目的都是一個:審計內部員工的行為規範!我們發現公司越大,越重視公司的風控體系,杜絕腐敗行為的存在。

據相關報道,阿里的廉政部成員佔員工數量的比重,幾乎是所有民營企業中最高的。

招聘網站上阿里廉政合規部門的JD是這樣的:

1. 五年以上工作經驗,有在阿里工作三年以上者優先考慮;

2. 原則性及保密意識強,善於溝通及團隊協作,對事物敏感度高,有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抗壓能力好;

3. 有某方面業務專長,如調查、法務、審計、內控、數據分析工作經歷的優先。

盤點阿里“錦衣衛”反貪史「阿里廉政部」

每一個企業都有它的生命週期,這個週期包括了萌芽期、生長期、壯年期以及老年期,阿里並非是一家不可能倒閉的公司,這一點馬雲早有提及,但是馬雲希望儘量延長它的生命週期,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延長企業生命週期?

對馬雲來說,這個問題很好解答,它的答案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並堅定自己的信仰與企業文化,企業為了發展可以用各種手段,然而不能不擇手段。不能踩的紅線並不是說著玩的,它們能讓員工觸之則死,沒有第二個選項。

也唯有嚴苛的制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才是治本之藥,“阿里的名義”這部互聯網貪腐劇但願就此能劇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