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和陌生人說話,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重要


對孩子安全意識的教育,孩子幾個月時候樹先生就開始進行著。

比如每次出門,必須把孩子放在安全座椅上,樹先生覺得這件事非常重要,絲毫不肯讓步。

比如,在孩子面前有意識的把家庭住址說給孩子聽,比如孩子想要去小區玩,會故意問,什麼小區,哪條路。

如今1歲八個月,小姑娘不僅知道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名字都已經爛熟於心,小區地址也同樣可以清晰輸出。


學會和陌生人說話,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重要


樹先生告訴木小姐一件小事


下午樹先生帶孩子去超市,路上遇到小區一鄰居,兩家原本相識,便停下來聊兩句。

可這個時候,孩子突然抱著樹先生放聲大哭,並且目光緊緊盯著鄰居。

樹先生意識到,肯定是鄰居的打扮嚇到了孩子。

當時鄰居戴著黑色口罩,穿著黑色衛衣,並且把帽子扣在頭上,整個人包裹著嚴嚴實實。

如果不是熟人,估計根本不知道是誰。

後來,鄰居把帽子拿下來,口罩摘下來,小姑娘才算消停了,並且臨走的時候也友好的告別。


學會和陌生人說話,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重要


平常小事,大部分孩子都會這樣,

遇到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本能就會往後躲,並沒有什麼大不了。

我們也經常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也不要輕易和陌生人打招呼。

有了孩子之後,最怕的就是孩子被人販子盯上,所以寧願在外面做一個高冷的美少女,也不要變成見人就問好的社交小天才。

可這是有問題的!


孩子真的知道什麼叫“陌生人”嗎?


2~3歲之間的孩子,其實根本無法分辨出什麼是陌生人,跟無法分辨出誰是危險的、誰是安全的。

4~6歲的孩子,會根據本能來判斷。可如果面對的這個陌生人非常友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同樣無法分辨。

7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更多的生活空間,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陌生人。


學會和陌生人說話,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重要


如果孩子只知道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卻不知道如何跟陌生人說話

那這就不僅僅只是社交問題,缺失的還有“自我保護意識”


和陌生人說話,要穩準狠


父母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主要就是害怕孩子被人販子誘騙。

可如果我們仔細看看那些拐賣的報道,會發現很多都是直接衝到大人面前去搶孩子。

如果你真的碰上了這種,其實和他有沒有和陌生人說話,毫無關係。


學會和陌生人說話,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重要


孩子不見,更常見的情況是,走失。在公園,在商場,我們一定都聽過孩子走失的廣播。

而這種情況,我們才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準確的和陌生人說話。

  • 穩:不要害怕,不要緊張到支支吾吾
  • 準:準確說出自己的需求,準確記住父母的手機號碼以及家庭住址
  • 狠:如果還解決不了,不要跟陌生人兜圈子,打電話找警察。


你儘管和陌生人說話,父母給你警戒


儘管,小孩子的警惕性低,可人販子之所以能夠得手,利用最多的還是大人的疏忽。

孩子獨自在街邊玩耍;

孩子獨自放學回家;

帶孩子去公共場合,卻沒有看管好孩子

家長容易輕易相信陌生人

……


學會和陌生人說話,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重要


大部分的報道中,幾乎都脫離不開家長的“不小心”、“沒注意”。

有很多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文章,看一看就好,別當真

更別覺得孩子真的學會那些,你就可以放心大膽讓他們自己勇闖天下。

當壞人開始偽裝,別說孩子,大人有時都無法分辨。

所以,除了讓孩子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危險之外,更應該加強意識的,是所有監護人。

老人不要扎堆聊天,放任孩子到處亂跑了

父母帶娃,也不要盯著手機,滿腦子全是工作了

一些小便宜,能不要就不要,人多且雜的地方,幹啥非得帶著孩子往裡面擠?


父母“過度保護”的後遺症


什麼叫過度保護,簡單解釋,就是孩子對危險,沒有明顯的認知。

閨蜜家的孩子,來木小姐家玩,二人在廚房洗水果,孩子自己在客廳裡

木小姐疑惑就這麼放心,閨蜜說沒事,他在家都是自己玩。

沒說完幾分鐘,就聽到砰的一聲,孩子從沙發上直接摔到地板。

原來這熊孩子喜歡從沙發上往下跳,可閨蜜家沙發周圍鋪滿了軟的保護墊,上面還蓋了一層防滑毯

木小姐家直接就是瓷磚招呼,這摔一下,疼痛的感覺,可截然不同。

後來,熊孩子再爬沙發,都會小心翼翼的觀察,確定安全之後才敢下來。

那個時候木小姐始意識到

家長因為害怕孩子磕碰,在家包各種軟保護,就會讓孩子失去對危險的判斷。

後來,我自己帶孩子的時候,會下意識讓她自己認識疼痛。

孩子不可能永遠在我們的保護之下,哪些東西有危險,孩子需要自己知道。


學會和陌生人說話,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更重要


拒絕和父母說實話的木小姐


木小姐本人,從小就是受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教育長大的。

除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父母還告訴她,

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上陌生人的車,不要和陌生人走

如果被父母發現,回家之後會被嚴厲批評。

有一次放學回家,因為天降暴雨,木小姐又沒有帶傘

恰好當天班上另一位同學的父母開車來接她,於是木小姐就跟同學一起上了車。

同學父母首先把木小姐送回家,由於開車的關係,比平時回家的時間提前了十幾分鍾。

她害怕爸媽會在這個問題上跟我糾結

索性在家門口玩了一會,然後看時間差不多,就衝到雨裡,假裝成淋雨的樣子。

發現了沒

因為父母的過度強調,反而讓孩子在和陌生人接觸之後,不敢告訴父母。

現在想來,這才更恐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