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曹操,你觉得东汉末年的王者会是谁呢?为什么?

富元制作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混乱。可等到黄巾之乱平息以后,由于何进无谋,又引发了董卓乱政。于是天下的有识之士,以及各路诸侯纷纷崛起,组成了所谓的十八路诸侯,开始讨伐董卓。在董卓被消灭之后,真正的乱世即将来临,群雄争霸拉开了序幕。这里面的玩家,有实力雄厚的袁绍,有实力一般的曹操,还有兵微将寡的刘备。经过了无数次的大浪淘沙,天下被曹操、刘备和孙权所瓜分,其中曹操地盘最大,实力最强,称其为当时的“王者”,也不为过。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没有曹操,那么谁会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诸侯,建立起曹操那样的霸业。由于孙坚以及长子孙策都因为早亡,故排除在外,不过继任者孙权,算是一代明主,具有争夺天下的实力。在一众诸侯中,最有可能成为曹操那样的人,应该非刘备莫属。因为若没有曹操,刘备或许能够牢牢地占据徐州。鉴于吕布有勇无谋,又常常不听取陈宫的建议,以至于刘备极有可能把他除掉,从而会出现刘备与袁绍争夺北方统治权的一幕。

其一:原先投奔曹操的人才,应该会投靠刘备。

曹操之所以能够扫除群雄,统一北方大地,除了与自身的谋略有关,还离不开手下文臣武将的辅佐。文臣里面的郭嘉、荀彧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武将里面的张辽、徐晃等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这些人都具有聪慧的眼光,会选择明主来投靠,而北方的几大诸侯中,袁绍、刘备、吕布、以及西凉马腾等人,显然刘备会鹤立鸡群,从而成为他们投靠的对象。因为刘备不仅具有仁义之心,而且还拥有争夺天下的优良素质。在拥有了这些王佐之才后,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岂不是易如反掌。

其二:刘备不仅会实现昔日曹操的霸业,还极有可能完成中兴汉室的梦想。

在刘备与袁绍的争夺中,不出意外,刘备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一来,刘备就统一了北方,天下形势也变得对他极为有利,只要打败了南方的一些诸侯,就可以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与历史上的曹操所不同,刘备的劲敌几乎只有孙权一人,当年的曹操还要面对刘备与孙权,这两位强悍的对手。现在刘备只要等待时机,刘表一死,就立马率军南下,直接夺取荆州,然后再集中力量,打败孙权。同样地,孙权仅凭一己之力,很难与刘备相抗衡,要么俯首称臣,要么被刘备所打败。这样一来,刘备不仅统一了北方,还成功统一了天下。

总之,就像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所说的那样,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若是没有曹操,刘备会立马脱颖而出,扫平其它诸侯,只是时间问题。可以反过来想一下,若是没有刘备,曹操也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曹操与刘备,可谓是一生之敌。


子正寻道


曹操在东汉乱世开始时,并不惹人注目,甚至是默默无闻,曹操起兵是从陈留募兵开始的,在卫兹和张邈的支持下,曹操成功招募到一支五千人的部队,但在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曹操的这支军队在汴水之战全军覆没,曹操本人也差一点被徐荣所杀,幸得曹洪让马相救,曹操才得以继续招兵打天下。

曹操一生有数个转折点,这些转折点既预示了曹操的崛起,又代表了曹操的与众不同和能力超凡,试想下,如果这些转折点没有曹操的话,历史会如何发展呢?可以从这些转折点来切入没有曹操的历史,这些转折点有:

曹操

一、曹操击败犯境兖州的青州黄巾军。

发生于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虽然在当年就被东汉政府军扑灭,但黄巾军余党一直都存在,比如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的战争,如果没有曹操,情况会如何发展呢?

当时的兖州刺史是刘岱,刘岱在与黄巾军作战时,在战场上被杀,于是兖州群龙无主,兖州的北面是占据冀州的袁绍,兖州的东边是徐州牧陶谦,兖州的东北边是北海相孔融,兖州的西北边是河内太守张扬,没有曹操的话,只有袁绍、孔融、陶谦、张扬与兖州相邻,也同样只有他们来争夺兖州的地盘,这些人当中,只有袁绍最有能力,也最有实力来争夺兖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袁绍能占据兖州并击败青州黄巾军,收复兖州、青州。

公元192年天下局势

孔融当时只是个文人,没有军事经验,陶谦当时已经老了,2年后就死了,只想守着徐州度过余生,张扬实力太弱,又隔得太远,因此袁绍拿下兖州没有问题。

二、曹操迎天子以令诸侯。

如果没有曹操,那么谁会迎天子以令诸侯呢?公元196年的天下,能够有实力并且有条件迎奉天子的诸侯只有袁绍、袁术与刘表,当时的张绣依附于刘表,实力太弱,没有自主权,张扬没有实力,吕布不会被陈宫迎立到兖州,只能当个流寇,孙策离得太远,袁术只想着自己称帝,根本不会迎立汉献帝,而刘备会在哪里呢?

如果没有曹操,将是袁绍占据兖州,袁绍暂时不会攻打徐州,只会攻打北方的公孙瓒,徐州牧陶谦自然不会向刘备求救,刘备也不会到徐州来,更不可能占据徐州,刘备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投靠袁绍,所以没有曹操的话,将会是袁绍迎立汉献帝,虽然刚开始袁绍不想迎立,但是袁绍就是反应慢,他最终还是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袁绍手下的人才最多,而且多是出自世家大族。

曹操挟制皇帝

三、曹操兖州之战败吕布,下邳之战杀吕布。

没有曹操的话,就没有曹操与吕布的兖州之战,吕布很可能被袁绍击败,因为袁绍的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相比较的话,袁绍的能力比吕布是强多了,所以作为流寇的吕布最终会被占据冀州、兖州,并在河北击败公孙瓒的袁绍所杀,而袁绍一下子就成北方最大的势力。

四、曹操官渡之战败袁绍。

五、曹操赤壁之战败于孙刘联军。

如果没有曹操的话,第四项和第五项就不会存在,那么天下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还会不会三国鼎立?袁绍会统一天下吗?

袁绍与袁术兄弟

如果没有曹操的话,当时天下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有:袁绍,占据河北四州和中原的兖州,会继续扩充到豫州和关东部分的司隶州,也就是洛阳一带都归袁绍;其实是袁术,占据淮南一带;再其次是孙策,占据江东六郡;再就是刘璋,占据整个益州;最后就是关中诸侯,有马超、韩遂、张横、梁兴、杨秋、侯选、程银、李堪、马玩、成宜等十部军阀,而中原地区还有个陶谦的徐州,不过自从陶谦去世后,徐州已无明主,应该会投靠袁绍,所以还是袁绍的势力最大。

其实整个天下就变成了袁家两兄弟的争霸战,由于袁术的能力比袁绍还要差,并且袁术愚蠢到称帝的地步,所以袁术根本就不是袁绍的对手,因此会被袁绍击败,收其地盘、人口、军队,这样的话,袁绍就成为整个东汉末年的一个超级军阀集团,没有任何人与势力能跟袁绍相抗衡。

公元196年天下局势

至于张扬、刘备、张绣这些小势力,要不投靠袁绍,要不南下投靠刘表, 这样的话,天下进一步接近统一,而袁绍这个时候已经坐拥天下八州之地,占据了整个河北及中原,这可是华夏的核心地区,然而最重要的是:袁绍获得了士族的支持,而当时的士族阶层是彼此影响的,河北士族与中原士族都支持袁绍,因此袁绍集团的政策也倾向于士族,所以天下士族归心,很可能是袁绍统一天下。

因为曹操的失败有一个原因是:没有获得天下士族支持,以至于在赤壁之战大败而归,如果是袁绍,他根本不会亲自出战,而是选派有能力的大士族率军平荆州、收江东,荆州刘表和江东孙策、孙权等人无法抵挡袁绍的军队,所以最终袁绍收复这些地区,那么接下来剩下的益州刘璋、汉中张鲁,以及关中那些不齐心的军阀十部,迟早统一天下。

袁绍

如果袁绍统一天下,他是一定会篡位的,自己当皇帝,或者他看不到那一天,让他的儿子当皇帝,那么历史上就没有三国,而是统一的朝代,同时这个朝代是士族最辉煌的朝代,也是士族最强盛的朝代,但是,袁绍的成功是依靠士族的,将来袁家建立的朝代同样会因为士族而失败,这就是成也士族、败也士族。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东汉政府被迫下放权力,允许地方练兵平叛,并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军阀割据之势渐成。

等到黄巾之乱平息以后,由于何进无谋,又引发了董卓乱政。于是天下的有识之士,以及各路诸侯纷纷崛起,组成了所谓的十八路诸侯,开始讨伐董卓。在董卓被消灭之后,真正的乱世来临,群雄争霸拉开了序幕。这里面的玩家,有实力雄厚的袁绍,有实力一般的曹操,还有兵微将寡的刘备。经过了无数次的大浪淘沙,天下被曹操、刘备和孙权所瓜分。

若没有曹操,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

孙坚与孙策早亡。

刘表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袁术的地盘会大很多,但他,再多地盘也没用。

袁绍面对的是弱化的敌人,成王者的可能性很大。

袁绍出身好,威望高。四世三公,反董联军选举出来的盟主。实力强,老曹还没崛起前就已经冀青幽并四州之地。能力强,袁绍的土地是打败了韩緮和公孙瓒夺来的。曹操官渡之战取胜,有很大运气成分。曹操内部战前,很多人不看好都叛逃了。袁绍官渡失败后,曹操还是处于防守态势。袁绍被灭是因为他死后,家族内讧。

吕布,应该可以横行四方,成就一番霸业,但他不是当王的料。

刘备可以会整合混乱的兖州和徐州,有一定崛起的机会。

最后在中原应该是两袁的交战,而且袁绍大概率取胜。

孙权,面对袁绍,他也最多是割据一方。孙权,只是守成之君,不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

综上,就像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所说的那样,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若是没有曹操,刘备会立马脱颖而出。但是,袁绍实力太强,大概率会成为最后的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