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出至暗時刻,房企仍難言樂觀……

4月8日,武漢“解封”。隨著這個房產“零成交”城市逐漸恢復正常經濟生活,中國房地產市場也走出了至暗時刻。

地產人的朋友圈正不斷播撒各種“好消息”:從深圳的2000萬級豪宅半天賣54套,到上海、杭州土拍市場“小陽春”,再到銀行下調房貸利率。所有這些信息都在暗示樓市正在加速回暖,似乎又到出手抄底的時候了。

筆者認為,樓市的確已走出最慘淡時期,但卻是乍暖還寒。即便是半天賣出54套豪宅的深圳,也難掩推盤量少,總成交量平平的事實。對於絕大多數城市而言,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3月的成交量仍低於去年同期,只是環比今年2月有所回升罷了。

地產人鼓譟市場加速回暖有點給自己撐腰打氣的意味,因為大家都清楚今年會很難。截至4月7日已公佈2019年年報的124家房企,平均銷售額增速較2018年明顯放緩。其中50家房企全口徑銷售規模總額同比增幅為17.6%,較2018年下降了19.8個百分點。屋漏偏逢連夜雨,原本希望在2020年“扳回一城”的房企,又逢新冠肺炎疫情,一季度銷量遭遇滑鐵盧。近日公佈的2020年一季度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榜單,年度銷售目標完成率僅為12.41%。

回想一年前萬科高喊“活下去”之際,業界很多人還在嘲笑譏諷。而當萬科年報正式披露時,人們才意識到就連“領頭羊”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活下去”不再是萬科的矯情,而是擺在所有房企面前的大難題。一方面,銷售受到疫情影響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償債高峰卻悄然而至。數據顯示,2019年房企需償付債務總金額約5000億元,2020年增至7500億元,而2021年高達1萬億元。顯然,償債增速遠高於銷售額增速。賣房難,催債緊,這就是房企當下面臨的現狀。

近兩年房企的生存壓力逐漸加大,即便萬科不喊“活下去”,也會有其他頭部企業道出類似危機感。今年的特殊性在於,全球疫情將原本的生死考驗提前了。

面對危機,有兩種心態。第一種心態是等,等待疫情之後市場出現V型反轉,重新回到黃金時代。在地產圈之外,亦有財經評論者預言,疫後的消費會“報復性反彈”。然而,當人們看到歐美主要經濟體如多米諾骨牌般紛紛倒下,原本樂觀的預期就變得悲觀起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近日撰文稱,我們恐怕回不到從前了——本次疫情將深遠改變世界。後疫情時代,人們將重新評估資產,重估經濟增長,重估未來。如果是這樣,房產和房產股的價值都將被重估。

後一種心態是變——既然舊格局一去不返,那就只能主動求變。自恆大打響線上賣房第一槍,已有數百家房企跟進,就連網絡帶貨女王薇婭也被房企請來賣公寓。傳統的房地產營銷方式正在經歷顛覆性改變。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居安思危者,亦敢為天下先。疫情全球蔓延,考驗著所有房企的危機意識和應變能力。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優質內容推薦

  • 最新!福州多所中小學做好開學準備
  • 合肥省府概念圖曝光!4大節點、3大中心助力濱湖起飛
  • 合肥天鵝湖下穿隧道:主體已經基本完工,以後一分鐘穿越天鵝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