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的“活下去”告訴你的事

談賣房談回款,談“活下去”,也談新業務。沒回避熱點,也懂點太極。

11月30日下午,鬱亮在媒體交流會上舉重若輕的表現,像他的馬拉松成績一樣出眾。

萬科的“活下去”告訴你的事

2019年1月1日,已經舉辦了5年的萬科新年馬拉松,將從深圳轉移到雲南撫仙湖。這個萬科一手打造的明星賽事,變更地點的原因,據說是深圳修路。但通過知名賽事,讓撫仙湖的知名度更大些,也是萬科樂見。

2個月前,萬科南方區域月度例會上,會場上巨大的“活下去”三個字,給這個行業帶來的衝擊波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萬科的“活下去”告訴你的事

恰逢市場由熱轉冷的敏感期,行業大佬的“活下去”,戳中更多房企神經,求生欲迸發之下,不少房企的降價多米諾骨牌就此公開推倒——這個原先就處於集體焦慮的行業,瞬間將這三個字放大,並演變成情緒的宣洩口。

彼時關於萬科“活下去”的段子解讀:

1,自己:要活下去;

2,同行:你們活不下去;

3,給國家看:我們快活不下去了,救我!

4,給群眾看:我們活不下去了,別罵了!

5,給銀行看:如果我們活不下去,你看著辦

萬科的“活下去”告訴你的事

針對外界對“活下去”的解讀,鬱亮覺得有些冤枉。按照他的理解,“活下去”實際上是“活得好、活得久”的意思,萬科的內部戰略檢討被外界放大誤讀。

站到更高的位置看行業,是萬科有別於其他房企的一貫獨特氣質。無論是“拐點論”還是“活下去”,即使規模不是第一,萬科的一舉一動還是會被視為房地產的風向標。

鬱亮將萬科形容為一個充滿憂患意識的公司,一直將每一天看作最後一天。“同樣半瓶礦泉水,有人認為還有一半可以喝,有人覺得只剩一半了,應該想想別的辦法。”

萬科的憂患意識,在今年的三季報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對存貨提計41.4億跌價,不但是萬科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一次提計跌價,也是房地產企業罕見的提計跌價動作。

他重複之前的觀點:城市化還在繼續,房地產行業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比如萬科今年完成6300億元的回款目標,總體問題不大,即使比6300億略少點也無礙。“但房地產行業過了大魚大肉的階段,要改吃乾糧了。”

萬科用一場媒體交流會,緩解外界對房地產、對萬科的焦慮。但交流會所展現出的另一面則是:萬科,還是那個一貫謹慎的萬科。可即使是先行者,萬科對新業務也依然處在努力探索中——房地產企業的“去地產化”不是簡單改個名字就能解決的,在新業務模式真正賺錢之前,或濃或淡的焦慮,將與這個行業如影隨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