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寫作文?閒書看的太少了

1


孩子不會寫作文?閒書看的太少了

前一陣,大姐說侄女的作文成績低,讓幫忙找幾本作文書。我說好啊。一個星期後,她很生氣地跑來問我:“要作文書,你怎麼寄的全是故事書?”

似乎在很多家長眼裡,作文書才是孩子學習的教材,其他課外書都是閒書

魯迅曾說:“必須如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

孩子寫作文也是如此。看作文書裡的範文,雖說也是學習,但收穫的僅僅侷限在,如何拆解文章的框架,對於寫作更多的思考、詞彙、表達,只讀作文書還遠遠不夠。

相反,過多的讀作文書,還會影響孩子的寫作


孩子不會寫作文?閒書看的太少了


2

寫作文意為鍛鍊孩子的表達力、邏輯思維力、想象力,表面上是文字的堆砌,實質展現的是思考力、觀察力。

所以看再多範文,懂得再多的框架變換,缺乏思考和感悟,寫出來的作文始終是沒有靈氣的,讀起來自然也不會好。

我們小時候就有過這樣的感觸,開始寫作文時,冥思苦想不知道怎麼開頭。於是呢就找來幾篇範文,照著它的開頭寫。人家開頭寫白雪皚皚,凜冽寒冬,我也跟著加上。殊不知,我要寫的作文主題是秋季,結果被老師批語亂七八糟。

現在的學生,也遇到過類似的窘境。習慣了作文書,讓他丟掉書自己寫,他忽然腦子裡就一片空白了,好像從來沒寫過作文一樣。

上回,在網絡上就有家長吐槽,沒收了孩子的作文書,孩子半天沒憋出一個字。

作文書看多了,孩子是會漸漸有依賴性,因為他習慣了從範文裡找靈感,找參考。

當然,不排除孩子掌握了範文的套路。儘管如此,孩子頂多是徘徊在會寫的邊緣,與寫出好的作文還相差甚遠。

試想千篇一律的作文,這樣的作文又有何意義呢?


孩子不會寫作文?閒書看的太少了


3

與其讓孩子苦苦研究如何寫作文,不如讓孩子多讀幾本閒書。

閒書看似是漫無目的的閱讀,跟課本知識不著邊,其實這些所謂的閒書,能激發孩子的思考、想象力,幫助他們積累大量的詞語、素材以及不同的情感。

譬如故事類的書,往往有人物、內心描述、情節,透過看這些人物事,孩子能吸收到不同的詞句、情感和思考。這是最能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方式。

如果把看書比喻成營養餐,作文書是肉湯,閒書就是高湯,營養更全面。就如梁曉聲所說:“書裡有做人的營養”。

梁曉聲小時候就很愛看閒書。那時候他家境貧瘠,父親和鄰人都反對他花錢讀閒書,可梁曉聲的母親卻始終支持他,為他擠出看書錢。

當年學校佈置的電影觀後感,梁曉聲說從來未完成過,因為實在沒辦法為了一篇觀後感花掉五分錢,但是他卻可以寫讀後感。

後來在《朗讀者》節目中,梁曉聲朗讀了一篇時期創作的《慈母情懷》,言語間充滿了感謝和愛。

是的,如若沒有母親的堅持,可能也成就不了如今的作家梁曉聲。

是母親給的“閒書”改變了他。


孩子不會寫作文?閒書看的太少了


4

閒書是好,可什麼樣的閒書才叫好呢?

對於孩子來說,太功利的閱讀不見得是好。所謂的閒書應該是自主選擇的閱讀,孩子感興趣最重要。

楊絳先生嗜書如命,她管看書叫“串門”,聽起來似乎非常放鬆愜意。其實孩子讀書就該如此,允許他們在浩瀚書海中,自由穿梭,感受領悟。要知道,每一個類型的書都有屬於它的特殊營養。

不少人提到讀書,想到的是名著和經典,值得一提的是,除非孩子感興趣名著和經典,否則不要強塞,讓孩子保持對閱讀的興趣很重要。

至於書的好壞之分,可以給孩子一些時間,孩子讀的多了自然能分辨出書的優劣之分。

親子教育家魯稚說,培養孩子寫作文,實際是培養孩子做人。

作文得分只是一個結果,而學習閱讀寫作,是對孩子人格、心智的全面提煉,真正好好經歷這個過程,孩子的感受力、思想力、表達能力都會有所提升,這將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