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本期学员

学员:祁女士

年龄:38

职业:服装设计师

平均每天练习时间:1-2小时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六岁半,小女儿一岁零一个月,目前全职在家。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平日公婆也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的父母往年都在外地,今年早早回到了北京,本打算一家人好好欢庆和团聚。没想到这场疫情像风暴一样席卷了全国,原本热闹的年,变得到处都静悄悄的,还弥漫着紧张和惶恐的情绪。


在这个全民在家抗疫的大环境里,如何让从老到小的八口人都身心安住,成了我面临的最主要课题。


从“厨艺小白”到编写“私房菜谱”,只为传承父母的爱


可能因为我母亲爱干净,家里也总是打理得整洁漂亮,而且母亲还做得一手好菜,所以自从我父母一回来,我的大宝就赖在姥姥家不走了,才住一个星期,孩子的小脸就圆润了不少。可惜我没继承母亲的这些优点,厨艺还是小白水平,也烦做家务。所以在这两方面,不光大宝,我母亲也很嫌弃我。我曾经跟母亲开玩笑,说都是她的爱,让我这方面能力没有成长起来。


除夕的时候,我父母又做了很多老家特色美食,大家吃得都很开心,也自然聊到了以前过年的温馨场面,包括什么菜特别好吃等等,回忆的过程让我感觉特别美好。这也让我不禁想起央金老师文章里曾提到过,她小时候过年,她的妈妈都会做些什么,家里有些什么传统,而且还要传承给自己的孩子。我由此得到了启发,感觉我也可以做点什么,让这些美好的感觉能延续下去,让我的孩子未来也能体验到这种温暖。


我希望未来孩子们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想起小时候妈妈有个什么菜特别好吃,也会自然浮起温馨的回忆。而且我父母亲已经老了,他们现在还能为我做饭菜,等体力各方面达不到的时候,我也希望自己能做点他们顺口的饭。哪怕以后父母离开我了,我自己再做这些菜的时候,也依旧能够感受到还有父母爱的温度在。


于是我就给自己命题,决定做一本“祁家私房菜谱”,以记录父母爱的味道,把他们擅长的、我印象中最好吃的、大家吃了都很满意的、还有我孩子特别喜欢吃的那些饭菜都统统记录下来。我老公、公婆都很支持这个计划,他们理解我渴望陪伴父母的心,当然也有对家中伙食改善的共同期待。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从此,这个春节,我过上了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上午在自己家,下午去父母那里。父母家和我家相隔不远,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下午陪父母和大宝,学做私房菜。现在疫情期间最好吃得清淡些,所以我们以素食为主,已经列了十几道菜。


学做菜的整个过程里,家里的氛围自然而然到了另外一个频道,很温馨,好像回到了我自己小的时候,就只是作为一个孩子和父母很单纯地在一起的那个感觉。这对我是个意外的收获,让我重拾了很多年来都忘记了的单纯的开心和幸福。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而大宝也被吸引,时不时就跑过来主动要求参与。之前在家我如果叫她帮摘个菜,或做些别的,她就嫌好麻烦。现在她看到我和姥姥两个在厨房有说有笑的,好像挺好玩,就主动要求加入,时不时也跟着切菜参与。她也找到了新的创造空间,那天做面食的时候给全家人做了各种各样有创意的面点,因为小宝属狗,她还给妹妹专门做了一只小狗。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家务变成了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把全家人带到了当下,放松、喜悦自然而然出来了。老人很开心,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孩子很开心,我也体会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好像点了一支很舒服的香,让人有一种平实、平和、舒服的幸福感。


成为家庭稳定的能量中心点,给家人稳稳的幸福


老师经常说,把放松、喜悦、平和、宽广的感觉,带到生活中去,做什么事情都带着那个状态,你周围的磁场就会变,会有一种圆满的感觉。这次春节,由私房菜谱开始,我把心沉下来,带着觉去做每件事,同时练习觉,让自己更稳定。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每次做菜,我都带着觉,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就是带着觉做好每个环节。切菜就是一刀一刀在切,洗碗就是一点一点在洗刷,打扫卫生也是一样,在做的过程中,保持觉在当下。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我把这些都当作了练觉练心的机会,做的时候,没有任何情绪,没有觉得自己不该做、或者别人该做。因为身心很放松,所以全身很畅通,一点也不觉得累。


或许因为我散发的是放松、平静、愉悦的能量,大宝的状态也自然发生变化。比如课业上,原来我对她是有要求的,她必须做什么,她不按照我的计划做,我就难受。现在我也放下了,尊重她,给她空间,就按她自己的节奏,作业她自己看着写,比较没有压力。做饭也是,她愿意参加就参加,随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她自己安排。像姥爷喜欢写毛笔,她就跑过去一起写,两个人像玩一样,一点也没有之前我让她写毛笔字时的抗拒。她自己安排的也OK,我也就放松下来。


觉性练习生 |(别看“深夜食堂”了!)有一种爱叫“老妈食堂”


特别意想不到的是,刚一岁个月的小宝,现在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扫地,一个小小的人儿,还没有扫帚高,扫得特别欢乐。我想小宝现在的状态,应该和大宝一样,看到我们平稳、平静、放松地打扫,她认为这一定是个很有趣的游戏,就自己开始想要去做了。而且她的有序性,自然就生发了,像水壶的盖子知道要盖上,看完书也会自己放回到书架上去。


像老师说的,每只羊生下来都自带一口草。孩子们自然会遇到她们的人生,没必要像个盆景似的扳孩子,非得把她扭到一个自己认为好看的姿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过会遇到觉性科学,没想到我的人生会发生这么多改变,也没想到自己会从那个容易暴躁、掌控、焦虑的状态,调整到现在这个温柔了多、平稳了多、包容了多的频道。


现在我就稳稳地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手头的每一件小事,尤其现在的阶段,无论外面有多大的风暴,自己带着觉,不被负面的情绪卷进去,自然地,也就知道该如何照顾好家人。


当自己能在风暴之中稳定,家人就会稳定。像现在疫情期间,每天我老公都会看新闻,当他和我播报一些最新的数字、消息的时候,虽然心里是有个理性判断的,北京几千万人口,目前这样的比例,已经控制得非常好、概率也很低了,但我还会认真去听,和他简单交流一下。出门的时候,也会很认真地按照老公的叮嘱做好防护,让他放心。在家里,我也尽量想办法减少父母看手机的时间,减少手机上过多负面消息对他们的干扰。除了通过学做菜陪伴他们,还找了本书,每天读一段给他们听, 我相信还有更多方法。


能力有限时,就让自己成为正面积极的一点微光


这个春节过的真的很特别,对那些正在经历痛苦的同胞,我知道我现在能力有限,首先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不要成为传染源,帮助家人能够健康平安地度过这个阶段,不让过多负面新闻带给自己和家人焦虑。


同时我也坚信,只要自己的心是稳定的,就能够升起智慧,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可能经由这个渠道或者通路,向身边的人传递出爱。


以前我也很爱家人,但那种爱只是在心里想,通常也是用自认为“好”的方式去表达,并没有考虑对方的需求。现在不一样了,我会主动去体会对方的需求,自然而然会升起智慧,找到合适的方法;更不会总在自己的感受得失上打转,而是能看到别人更多的好。


以前我可能还会觉得陪伴是需要一些耐心的,现在我发现都不需要刻意耐心了,就是很自然而然地开心地在一起。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很舒服,没有半点需要去忍耐的。自己欢喜、平和,就会在家里形成一个稳定的场,让家人也喜欢呆在这样的环境里。


这个春节,让我更深地体会到,爱是可以被传承的。姥姥的味道,妈妈学会了,未来女儿可能也想学,也会想起姥姥和妈妈当年的那个感觉。虽然外面的世界在不停变化,岁月在不停流转,但透过吃饭这件事,就可以把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那些温馨的记忆,以及爱的味道,传承下去。


有爱就有光。愿自己能成为正面积极的一点微光,先照亮亿万普通家庭中的一扇窗。也相信所有的点点微光将汇聚成片,最终消融一切苦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