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老子,孙子和孙子,老子非老子,孙子非孙子,你能读准吗?

先看一个对子。

骑青牛,过涵谷,老子姓李;

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

这是两个秀才利用双关互骂呢。对中的老子既是道家老祖老子[ Lǎo zǐ ]李耳,又指俗语中骂人的老子[ lǎo zi ](比对方高一辈)。其实两个词指义不同,读音也不同。老子[ Lǎo zǐ ]是古代对人尊称,现代老子[ lǎo zi ]就不敢恭维了。孙子[ sūn zǐ ]和孙子[ sūn zi ]也与此类似。偏有些居心叵测的人拿这来做文章,在口头上占些便宜。

老子和老子,孙子和孙子,老子非老子,孙子非孙子,你能读准吗?

那么“老子”、“孙子”在古代为什么是对人的尊称呢?

那要说到周代的分封制了,据先秦文献记载,周代有公、侯、伯、子[zǐ]、男五等爵位。“子”本来是其中的一种爵位,后来作为一种称谓被保留下来,成为对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之人的尊称。

像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孔丘)、孟子(孟轲)、老子(李耳)、孙子(孙武)、荀子(荀况)、庄子(庄周)、墨子(墨翟)、列子(列御寇)、曾子(曾参)、惠子(惠施)等 ,他们都有姓有名,人们之所以在其姓氏后加“子”来称呼他们,其实是对他们表示尊敬。

后来又出现了“夫子”的称谓,它是在“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更郑重的称呼,是对年老的有德行、有声望的人的尊称,多用来指老师。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所以也被称为“夫子”“孔夫子”,如《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中的“夫子”。

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也称大诗人孟浩然为孟夫子。其有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足见当时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拜之深。

现在你应该会读题目了吧,也请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不要再用自己的无知来亵渎先人了吧。

老子[ Lǎo zǐ ]和老子[ lǎo zi ],孙子[ sūn zǐ ]和孙子[ sūn zi ],老子[ Lǎo zǐ ]非老子[ lǎo zi ],孙子[ sūn zǐ ]非孙子[ sūn zi ]。

老子和老子,孙子和孙子,老子非老子,孙子非孙子,你能读准吗?

我是@帮你玩转初中语文 ,专注初中语文教学,有兴趣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