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哲學教授王德峰教授《資本論》視頻課程翻譯!

《資本論》學說不是經濟學,馬克思給的名稱叫政治經濟學批判。這種新型的學說屬於歷史科學,資本論學說的研究對象是資本這種現代社會權力。”

——這段話出自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德峰老師為三智書院的同學們講授的《資本論及其當代意義》系列課程第一講的內容。王德峰老師在這一講中對《資本論》副標題“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涵義做了解釋,並介紹了馬克思哲學革命中“範式轉換”的背景知識與主要內容。

復旦哲學教授王德峰教授《資本論》視頻課程翻譯!

一、政治經濟學批判

當代資本和技術文明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價值、理性的工廠。以笛卡爾哲學為起點的理性主義文化信念,在歐洲的歷史當中展現為理性的工具化。理性就是為了人類的利益更好地控制世界,但是由於人們的利益並不是單數,而是複數,是多元的並且彼此衝突,理性無法在這件事情上論證出人類共同的利益。在人類多元的鬥爭中,凌駕於鬥爭之上,決定鬥爭趨勢和結局的並不是歐洲近代的理性而是命運。馬克思的資本論學說揭示了這個命運,然後馬克思發動哲學革命,因為馬克思發現了人類社會的基礎是非理性的,是物質利益領域。在物質利益領域當中消滅敵人,要求實現一種社會權力。

社會權力並不是意識形態的產物,不是哲學、宗教,或者法的理性的產物,社會權力就是在物質生活交往關係中形成起來的一部分人支配另一部分人的力量,這是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關係,這關係不是觀念,而是感性的力量,所以稱為它為power。西方的思想經過了馬克思、尼采的環節,有一位法國結構主義哲學家福柯,他明確提出我們要重新理解培根的命題——知識就是力量。福柯認為,培根在說知識就是權力。知識也在產生人與人之間的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因為知識跟資本聯起手來。

我們曾經把技術的進步看成是通向人類解放的途徑,現在我們發現技術的進步並不是創造出人類解放的條件。它同時在鞏固著人與人的統治,所以把知識理解為權力,也是福柯的發揮。

福柯是很重要的當代法國哲學家,他談率地承認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兩個思想家一個是馬克思,一個是尼采。我們已經說過馬克思和尼采共同的地方就是完成了一場哲學革命,建立起權力哲學。馬克思跟尼采的區別在於對權力的起源理解不同。尼采認為權力起源於一部分人的意志,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概念叫“權力意志”;而馬克思認為權力起源於人與人之間在物質生活領域中的交往,這種感性的社會交往所以叫社會權力——這就是他們的差別。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握,歷史唯物主義其實是一種社會權力的哲學。

人類的社會權力在歷史上經過了多次演變。在封建時代,社會權力就是土地所有制。資本誕生之後主導性的社會權力就是資本,資本是現代社會權力。歷史唯物主義不僅是在討論資本,也要討論資本的誕生,也要討論前資本主義時代人類的社會權力怎樣形成和轉變。所以我們知道歷史唯物主義又有一條原理叫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原理。人類社會的生產關係除了原始部落的共產主義外,迄今為止歷史上形成的各種生產關係都是社會權力。所以我們千萬也別誤解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原理是由於人類生產工具的進步帶來了一種使用這種工具所必須採用的新的生產關係,而是在贏得對自然界的每一份自由的同時,都在重建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這叫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人類迄今為止對自然界的自由的每一份贏取都是以社會對抗做代價的,以社會對抗的方式來實現的。

社會權力概念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大廈的拱心。社會權力哲學通常被稱為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就是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的演變和演變當中包含的歷史必然性。

復旦哲學教授王德峰教授《資本論》視頻課程翻譯!

《資本論》的德文版本,包含了題名與副標題

《資本論》學說不是經濟學,馬克思給的名稱叫政治經濟學批判。這種新型的學說屬於歷史科學,資本論學說的研究對象是資本這種現代社會權力。

當代財富的每一種增長方式,都包含著生產和再生產的整個社會權力的過程,所以如何理解capital很關鍵。資本一方面是當代人類財富的標誌,另一方面是當代社會權力。當財富增長的同時社會權力也在擴大,聽上去很不讓人愉快,所以我說馬克思主義學說是可信而不可愛。

經濟學認為自己很重要,他的自信和驕傲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經濟學認為他們所描述的資本運動,以及整個資本的體系是通過理性的方式揭示出資本的整個邏輯系統,而且這個邏輯系統一旦被揭示出來了,資本運動的各種要素之間的關係,比如說立論、立憲、信用等等這些要素都可以構成一個相互補充的關係,形成一個邏輯上自洽的系統。所以經濟學的偉大之處就在這裡,一旦人類的社會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是危機,經濟學家就來幫助人類糾正實際運行中的偏離,把經濟波動的一些要素重新納入到邏輯自洽的系統當中去,問題就解決了。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抱著這種信念,那麼這種信念可靠不可靠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各位就會明白了。

現在中國在著手調整經濟結構,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如果我們委託經濟學家吳敬璉去用三個月的時間做這件事,他一定給得出一整套調整中國經濟結構的理性方案。但是因為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一定要觸動既得或特殊利益集團,觸動許多非市場化的因素,所以這就像一場鬥爭,不完全是經濟學理性和金融學理性的問題。所以馬克思寫的《資本論》是在對經濟學各種範疇進行批判。

批判是澄清前提,劃清界線,不是完全否定。《資本論》的副標題叫“政治經濟學批判”,不意味著馬克思用這部著作否定了整個政治經濟學,而是對政治經濟學的範疇澄清前提、來源,劃定界限。

馬克思《資本論》學說是在既有的經濟學研究的歷史成果上面,對一系列的範疇及範疇所構成的體系進行前提的澄清,界限的劃清。

社會主義科學作為新科學,不是簡單的否定以前的科學。每一個經濟範疇成立於社會運動。整個《資本論》學說叫經濟範疇之批判的學說。

馬克思只完成了經濟範疇的批判,一部《資本論》用了40年的生命時光。這條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社會權力哲學的道路應當有人接著走下去,進入其他的領域,比如政治範疇批判、法律範疇批判等。只有少數幾人做了。

剛才我提到過的福柯,寫過好幾部重要的著作,比如說《臨床醫學的誕生》,要有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修養才能讀得懂。他在書中把支配著我們的範疇先清除掉。我們以為醫學是純粹自然科學的事情,其實歐洲近代社會有一種權力的形成過程,醫學史以外還有癲狂史、考古學等。

一對青年男女到民政局去登記婚姻。民政局的官員熱情的接待了他們,第一句話說“恭喜你們今天來喜結良緣”,這話不是範疇的話。第二句話來了——你們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應當有必要的法律知識,所以我向你們提出如下建議……這樣一對戀人就明白婚姻其實是一場契約,規定了有效期內各自的權力和義務。這叫人被範疇化。我們現在有一系列的範疇,我們大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生活在範疇中了。

我作為大學教師在復旦每個月必須要完成多少任務,發表文章多少都是有數量規定的。我做到了,復旦大學也有義務給我多少薪水,這份合同簽好了。所以我面對復旦大學是經濟和法的關係,但是在我心目中復旦不是這樣的存在。復旦大學培養了我,在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他讓我留校,讓我從事一份非常符合我天性的職業叫教師。他讓我實現了人生的理想,我對復旦大學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覺得他是我的精神家園,他不是甲方。對不對?所以我們回到生活本身吧。

復旦哲學教授王德峰教授《資本論》視頻課程翻譯!

二、馬克思的範式轉換

作為20世紀現象學與心理學運動發起者的德國哲學家胡塞爾提出了一個口號——回到生活世界,就是要求範疇清晰化。馬克思1844年就在做了。但診斷文明病症,不同學科有不同方法。

按照海德格爾,當代文明的根本病症就是遺忘存在,只抓住存在者。哲學家說話了,可是我們聽不懂。按照馬克思的話,大概文明的病症叫異化矛盾,異化式病症。不同的哲學家說法有不同,都是在診斷文明的病症。

勞動本是人類的第一需要,通過勞動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但今天的人躲避勞動像躲避瘟疫一般,這個就出了大問題。這樣我們就一步一步的進入資本論的學說。

我們說它是門歷史科學。理性本身的法則是超歷史的——理性都是這樣去認識它所發現的一切,所以經濟學家認為他們所涉及的經濟範疇和經濟範疇之間的邏輯關係是不朽的。

不管任何一個時代人類的經濟生活怎麼展開,都要服從這些範疇和它們的邏輯關係。在資本主義形成之前,人類的經濟生活長久處於在錯誤和黑暗中摸索的狀態。通過讓每個平等的個人在市場上見面,清洗政治、種族、宗教等範疇的不平等,人類終於為自己建構起理性的資本主義制度。所以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是人類迄今為止找到的最合乎理性的經濟制度。

資本主義在美國得到最充分的展現。弗朗西斯·福山寫了一本暢銷書叫《歷史的終結》,這本書一出版,極大地鼓舞了當時的美國民眾。當時的民眾認為,好像曾經有過的麻煩和苦惱,都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對抗結束之後,方能“天下太平”。

放到歷史中考察,資本誕生時面臨什麼根本性的矛盾?資本越是展開,越是準備好否定自己的力量,這個過程怎樣來描述?

描述這個過程的學說就是《資本論》學說,所以這個學說屬於歷史科學的一種。我們不能超歷史的判斷說經濟是永恆不朽的,但是每一種經濟制度都是暫時的、歷史的,它有自己的來歷和結束。整個過程是有規律可循的。

我們先看《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的跋。第22頁的第3段,馬克思在這裡寫到:

將近三十年前,當黑格爾辯證法還很流行的時候,我就批判過黑格爾辯證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當我寫《資本論》第一卷時,今天在德國知識界發號施令的憤懣的、自負的、平庸的模仿者們,巴黎都是黑格爾平庸的模仿者,卻已高興的像萊辛時代大膽的莫澤斯·門德爾森對待斯賓諾莎那樣對待黑格爾,即把他當作一條“死狗”。你看黑格爾終於被他們超越了,他們多高興。

當然馬克思也批判黑格爾,但是沒有拋棄他對歷史進程的領會,這一點他沒有拋棄過。所以他說我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辯證法在黑格爾手中神秘化了,但這絕沒有妨礙他第一個全面地有意識地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在他那裡,辯證法是倒立著的,必須把它倒過來,以便發現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

辯證法在神秘的形式上,成了德國的時髦東西,當時是這樣。我們都聽說過黑格爾這樣一句話,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每一個事物存在都有它的根據。這就引起了資產階級及其空論主義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個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革命就是範式轉換。什麼叫辯證法?辯證法就是革命的邏輯,所以我們要掌握辯證法,就知道在什麼條件下革命必然發生,而革命意味著範式轉換(paradigm shift)。革命是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進步的唯一方式,一切人類社會的進步無論是在自身文明中的進步,還是在社會制度上進步,都是革命帶來的。原先的範式成為新範式中的一個環節,資本主義社會保存了以往人類社會的文明成果,但是賦予這些成果新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