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日本二戰時九六式轟炸機,航程很遠,但裝甲薄弱

九六式轟炸機,是日本上個世紀30年代研製的一型遠距離的岸基轟炸機。在上個世紀30年代,遠在亞洲的日本已經策劃在英美開戰後的構想,當時的日本認為,海軍必須要有一種遠距離作戰的岸基大型轟炸機。

淺談日本二戰時九六式轟炸機,航程很遠,但裝甲薄弱

在1930年日本海軍開始提出新的戰機的開發任務書,在經過篩選後,當時三菱公司的G3M非常符合日本海軍的要求,於是這型飛機就被日本海軍採用,而G3M就是後來的九六式轟炸機。九六式轟炸機在服役後,可以說是當時航程最遠的轟炸機,它的最大航程能達4000千米。

淺談日本二戰時九六式轟炸機,航程很遠,但裝甲薄弱

九六式轟炸機它機長16.45米,翼展為25米,機高3.68米,最大起飛重量能達8000千克,最大速度為375公里/小時。它的乘員有七名。除了搭載魚雷和航空炸彈外,它搭載還有3挺7.7毫米的機槍,它總共產了1048架。

淺談日本二戰時九六式轟炸機,航程很遠,但裝甲薄弱

九六式轟炸機對日本來說,它是一型劃時代的產品,其最大航程的4000千米,讓當時許多國家都不敢相信,這是日本能研製出來。在侵略中國的時候,這型戰機一直都是主力戰機。

不過雖然它的航程比較遠,但是在特別強調航程的同時,它的機身裝甲也是非常的薄弱,在太平洋爆發後,這型戰機就變成了空中靶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