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級的活法,是“不合群”

最高級的活法,是“不合群”

成熟的中年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作家雪小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到了一定年紀,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後,三兩知己、一杯淺茶……把生活活成自己的樣。


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裡,有一期請來了很多年輕明星做嘉賓,大家坐在一起聊身邊的過往,其樂融融,但一向以高情商著稱的黃磊卻表現很是疏離,直到老朋友來了,他才喜笑顏開。


夜裡大家圍在一起,以真心話的名義袒露心扉,黃磊才說出了實話:


“你們一堆人來,其實我沒什麼感覺。因為我跟你們也不熟,我沒必要跟不熟的人瞎扯。“


最高級的活法,是“不合群”


這樣“不合群”的黃磊讓觀眾感到有些陌生,可但凡有數十年生活經歷的人,都會理解黃磊。


人到中年,合不合群真的沒那麼重要,有獨立的人格才更為重要。


真正成熟的中年人,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打亂自己的節奏。


以犧牲自我為代價來達到“合群”的目的,會顯得過往生活經歷都是笑話。


餘華曾在《在細雨中呼喊》一書中寫道:


我不再裝模做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意以恥辱為代價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人到中年,時間更顯得寶貴,犧牲時間和精力去維持一些表面的虛假社交,實在是得不償失。


成熟的中年人,都會在漫長歲月裡將自己打磨成獨立而強大的個體。


最高級的活法,是“不合群”

人到中年,

需要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把亞洲中年人稱為“三明治一代”。


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論在工作上還是在家庭中都是頂樑柱,揹負著全家的花銷,肩負難以承受的壓力。


這樣的中年人,似乎是最沒有獨立空間的一群人。


可也正是這個階段的人,才最需要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禮記》有云:“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人到中年,容易被外界的壓力逼迫到喘不過氣,內心最需要的是空間和自由。


陳道明作為老戲骨,不但演技頗受好評,而且才華過人。


他在閒暇時,從不喜在飯局上觥籌交錯,他更樂意一個人待在家,練習書法、彈琴看書,甚至鑽研古籍,寫幾篇雜文。


最高級的活法,是“不合群”


好友馮小剛笑他成天宅在家裡的功夫,倒不如參加一場飯局更有用,他卻不以為然。


如果人生都要追求“有用”,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又有什麼意思。


虛無的社交背後是一群人孤獨的靈魂,而願意把時間和空間留給自己的人,才能夠真正做到自由且充盈。


我們經常會在影視劇裡看到這樣的場景,中年上班族,白天在公司被老闆訓斥,工作中又遇到客戶刁難,回家路上一個勁的堵車,似乎總有一堆的不順心等著他。


而回到家,可能還要面臨妻子的責備和孩子急於尋求陪伴的聲音。


所以當電視劇演到這裡時,我們總會看到,那個滿身不順心的中年人,在家門口的樓下,坐在車裡,點上一支菸,享受這一天當中唯一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


煙滅後,整理裝束,帶著微笑,踏進家門,把一切的不開心關到門外。


中年人,是需要自己的空間的,不管是車裡、書房裡或是某一家愛吃的餐廳,在最煩心的時候,可以有一個空間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可以放鬆下來的。


不需要向家人隱瞞,也不需要像朋友坦露,卸下名為“合群”的標籤,在這一刻,做真正的自己。


最高級的活法,是“不合群”

“不合群”的中年人,

都活出了自己


記得《濟公》裡的主題曲歌詞很有意思:


一半臉兒哭,一半臉兒笑,是哭是笑只有我知道;

一半臉兒悲,一半臉兒歡,悲歡離合人間是常道。


這歌詞的背後,不就是大多數人活了半輩子才明白的道理嗎?


人生這場旅途,會有無數人與你同行,但都不會一直陪你走下去,過了大半輩子才明白,只有活出自己才是最有用的。


能夠無視非議、不在乎他人看法的人,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雖然我們無法阻止歲月在臉上留下痕跡,但我們可以不讓世俗影響自己,變成與路上的張三李四無異的人。


奧運游泳紀錄創造者菲爾普斯,從小輕度自閉,後來長大訓練時,也不喜歡同旁人交流,只是專注於自己的游泳訓練。


著名作家巴金,在創作他的三部曲時,幾乎不與當時主流文化界的人接觸,他不願參加組織,也不關心文藝界的分歧,只是專心寫自己的作品。


朴樹不善言辭,從不喜與圈內人打交道,很少出現在人們視線中,只是默默做著自己喜歡的音樂事業。


他們並沒有因為不合群,而失去自己的事業,相反,因為“不合群”,他們反倒更加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


“不合群”的人,都把時間留給了自己,不斷提升自己,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人到中年,最該省去的就是那些沒有用的社交,只有將圈子縮小一點,才能把最想留的人留住。


把時間給予最珍貴的家人和最真心的朋友,更重要的是,給自己自由。


少了很多叨擾,清清靜靜地生活,才是中年人最有福氣的生活。


人到中年,大半輩子過去了,世間人情冷暖見識了個遍,內心更明白,唯有靠自己才是最現實的。


“不合群”沒有什麼不好,活得高級的人,往往都只享受一個人的狀態。


愛而不得的學會放棄,融不進的圈子不要硬擠,人到中年,要學會“不合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