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最近一段聊天截圖,在家長朋友圈刷屏。一位家長髮現,老師發在家長群的視頻裡沒有她的孩子,和老師溝通才知道,自己孩子總是搶小朋友東西,而且道理講不通。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同時,評論區裡也炸了鍋:


“總打別人的孩子,就得單獨隔離。”


“這就是從小被寵壞了,自私。”


看到這些評論,我不由為孩子感到心疼。因為一件事情就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公平嗎?


理查德·泰普勒曾說:“沒有心懷惡意的孩子,只有心懷樂意的行為;沒有自私的孩子,只有自私的動作。”


對話里老師說的好:“孩子是心理成長引導比較弱。”

心理成長引導弱的孩子,勢必會用行為的強勢來彌補,而孩子在行為上的強勢和獨斷專行,就會導致跟其他人相處困難,不合群。


如果此時家長只知道給孩子貼標籤,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孩子的不合群,而不是耐心探究其中原因,孩子一生就會斷定自己是個自私的人,是個不合群的人,從而影響一生的人際交往。


因此,身為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心理成長引導,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融入群裡,成為一個有好人緣的人。

1.心理成長引導弱的孩子,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超級育兒師》中有個4歲的孩子桐桐,凡事不合心意就用暴力解決。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在幼兒園,看到想要的玩具,直接上手搶。

集體活動時,從來沒有先後順序,一旦被擋道,直接推倒面前小朋友。

更可怕的是,傷害了別人之後他從不道歉,因為他從沒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

一位育兒專家曾說,凡事都以“我”為先,這是孩子的一種自我意識,此時“打”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在孩子眼裡,這只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專家同時指出,如果這種“打”的行為得不到正確引導,孩子只會強化這種行為。

桐桐是傷害別人,《baby大講堂》中另一個4歲孩子,佳佳,她是傷害自己。

每當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的時候,佳佳都會獨自跑到一邊玩。

玩的方式則是自己摔跤,或是製造噪音。

她用另一種暴力的方式,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

不論是對他人暴力,還是對自己暴力,都是“我”的意識太強,忽略別人的感受。

而這種能“推己及人”的意識,是需要在孩子自我意識形成期,家長運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形成的。

引導不好,心裡只有“我”,引導好,我眼中也有他人。


2. 心理成長引導弱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

心理成長引導弱的孩子,通常不善於用語言表達。

著名教育學家蒙特利梭曾說:“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孩子,與人交往能力也差”

我家小區有個5歲的小女孩,特別不愛說話,唯一說的就是:“爺爺,那個那個。”

說這話的時候,通常是她想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

此時,她爺爺就會上前詢問小朋友能不能換著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小女孩也從不說謝謝。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小女孩則會放聲大哭,甚至會哭到喘不上氣。

在我看來,小女孩正用她哭的方式,代替語言,表達自己的強烈需求。

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哭喊和精神緊張都是他們獲取特權的手段。”

因此,家長面對孩子的哭喊沒有及時發現原因,不進行恰當的心理引導,孩子則會默認哭喊就是交流手段,這樣勢必導致孩子不合群。

而不合群的孩子,語言鍛鍊的機會會更少,這樣惡性循環,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乾脆不表達。

不表達的孩子,通常一生都活在壓抑中。


3.心理引導好的孩子,更容易和他人融洽相處

電影《奇蹟男孩》裡的奧吉因為天生面部缺陷,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

但他的父母給堅持給他非常好的心理引導。他的母親經常對他說:“你天生與眾不同,不會淹沒在人群中。”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他的父親教導他:“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有印記,但它們不醜陋,因為它們是地圖,記錄了我們經歷過什麼,我們在何處。”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父母的教導,讓他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存在的意義,以及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

正是這種健康的心理引導,讓奧吉可以原諒那些嘲諷他的人,甚至是幫助他們。

當奧吉的善良,為他人著想的舉動感染到周圍人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很多朋友。

《論語》中有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奧吉正是有著這種,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的心理,才會很快融入群體。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父母正確的心理引導。

因此,父母給孩子正確的心理引導,是開啟孩子融入集體大門的鑰匙。是孩子一生能夠有好人緣,有貴人幫助的關鍵助力。


4.如何正確進行心理成長引導

心理學教授,瑪麗·泰勒曾說:“孩子是小小心理學家,他會逐漸意識到別人跟自己有一樣的各種想法,而且能總結出人類心理的規律,這就是孩子心理理論能力。”

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暴力表達,哭來表達的孩子,應當做的是正確培養他們的心理理論能力。

01. 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情感

研究發現,假如母親跟孩子說話時,經常引導他表達願望,描述情緒,那麼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會更強,則會更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需求。

同時,父母也需要改變自己言語表達方式。

《育兒大作戰》中,育兒師就讓家長用具體言語,比如“把橘子端給小朋友。”而不是“和小朋友分享”,這樣抽象的詞語,來引導孩子交朋友。

孩子不合群被幼兒園勸退:孩子不懂表達,家長不會引導

果然,很不合群,不善表達的孩子,把橘子端給了小朋友,開啟了交友之門。

因此,家長應多教孩子一些表達情緒的詞語,同時把自己的語言簡單化,兒童化,讓孩子真正理解。

02. 和孩子玩假裝遊戲

一本心理學著作曾提到,有假象同伴的兒童,更懂人心,也就是更善於猜測別的心思,感受和行為。

這就是為什麼,一般小女孩更善解人意,因為她們經常玩過家家遊戲,她們心理理論能力更強。

過家家就是一種假裝遊戲,孩子假裝自己是媽媽,需要做飯,照顧寶寶。

孩子在遊戲中會更理解媽媽的辛苦,也會猜測寶寶有什麼需求。

同時,假裝遊戲,還是很好的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因為,不同角色需要相應的對白,而對白一定是孩子根據那個“別人”想出來的。

家長不僅要支持孩子玩假裝遊戲,更要積極參與其中,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表情或者語言表述,猜測和理解自己的狀況,從而鍛鍊孩子心理理論能力,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03. 停止過度代勞

父母過度代勞的結果就是,孩子指一指,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東西。孩子一哭,就可以出門玩耍。

就好像上面5歲小女孩,她指一指,爺爺就會幫她跟別人交流;她一哭,就能滿足要求,她當然不需要運用語言,不需要理解他人。

這就是為什麼通常二寶會比大寶更會說話,惹人喜歡。因為大寶不會幫二寶代勞,二寶必須通過察言觀色,然後用恰當的語言,才能從大寶那得到他想要的。

因此,只有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自己主動去交流,才能真正鍛鍊孩子心理理論能力,解決孩子不合群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有自我意識發展階段,如何不用暴力和哭的方式表達自我意識,需要家長言語的恰當引導。

如何理解他人,鍛鍊心理理論能力,從而獲得好人緣,需要家長耐心陪伴,不要過度代勞。

借用《奇蹟男孩》里奧吉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瞭解別人的想法,就會知道,沒有人是普通的。每個人都值得大家站起來為他鼓掌一次。”

只有家長正確的心理成長引導,孩子才能順利開啟交友之門,這是孩子融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