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前一天终于下雨,三伏天也不会太热

立夏前一天终于下雨,解了燃眉之急。

今天中午吃饭,还在和老妈说今年特别热,还没入夏就38℃了让人受不了,老妈问啥时候立夏?我说明天5月5日就是立夏,结果老妈说出一句农谚:“立夏不下,犁耙高挂”。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前一天终于下雨,三伏天也不会太热

这句农谚是在北方广泛流传的,很有群众基础,说明也是有一定的准确性的。谁知道刚吃罢午饭没一会儿,就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让很多农民措手不及,因为老家农村的油菜已经收割,大家都摊开晾晒准备打油菜,结果被淋了雨,遮盖也来不及了。

但酷热天气终于降温了,这一会儿真的感觉身体凉爽不少。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前一天终于下雨,三伏天也不会太热

咱们来说说“立夏不下,犁耙高挂”,有没有道理?

在以前农村人种地,是靠天吃饭,是望天收,因为没有兴修水利,不能保障旱涝保收的,于是对天气变化很是上心,时间久了就总结出来很多实用的农谚俗语,就这句“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就是其中的一句。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前一天终于下雨,三伏天也不会太热

它的意思是说,立夏当天不下雨的话,农田里面就没有墒情了,没墒的土地也就没办法翻耕旋耙因为土层板结变硬犁耙不动,农民只好把犁耙高高挂起,等待下雨后再翻耕旋耙土地。

还有一句农谚也能佐证“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的准确性,就是“立夏不下,旱到麦罢”,试想如果干旱那么久,土地早就干的裂口子了,根本犁不动啊,累死牛也犁不动,现在的旋耕机也旋耙不动。

立夏下雨的好处或者坏处有哪些?

凡事儿都有好的和不好的一面,比如说这几天天气热的反常,很多人都受不了那么立夏下雨,就能很快变得凉爽起来,这是好处;但晾晒油菜准备打场,或者已经打场的农民不喜欢,下雨太突然了收场不及,容易造成油菜籽的泡水霉变。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前一天终于下雨,三伏天也不会太热

有的地方农民也忌讳在立夏这天下雨,因为还有一种说法叫“立夏晴,好年成”,不过大多是对南方农村地区说的,南方地区立夏以后下雨多,意味着雨季来了,如果立夏下雨以后雨水会多,对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病虫害增多等。

不过在北方农村而言,立夏下雨反而是有好处的,农谚说“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所以农谚俗语和农村老话,没有普适性,大多是具有地域性的农谚,因此如果出现看起来互相矛盾的农谚,不要先否定说不对或者不准确,要看农谚指的是哪些地方?

我眼中的立夏是什么样的?

农谚很多,“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下雨了就不用高挂犁耙了,也不用担心三伏天会热的受不了了。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会如此准确吗?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前一天终于下雨,三伏天也不会太热

我认为不会,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是在太大了,每个地方的农民,对节气和天气的理解不会一样;我们老家的冬小麦已经进入灌浆期了,有的地方的冬小麦才刚开始扬花期;老家热的要命,有的地方还在飘雪,这就是差距,对农谚理解有差异也就见惯不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