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銅錢外流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作為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高峰之一,宋朝的對外貿易可以說達到了高度發達的水平。宋朝時期的對外貿易主要是通過出售各式各樣的手工業產品為主,例如出售瓷器和書籍等等。

但是,在宋代進行對外貿易的過程中,所對外出售的商品裡,可以說銅錢是最為重要的一項了,雖然當時的政府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乃至禁止當朝的銅錢外流,但是這並不能有效的防止民間用銅錢進行交易的行為,這種現象在當時可以說極為特別。

但其實銅錢作為商品,進行外流的現象在宋朝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但在宋朝以前其流通的規模相對有限,並沒有對國家的發展產生什麼較大的影響。

宋朝銅錢外流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但是,到了宋代,銅錢外流的現象變得十分普遍,慢慢地加大了對社會的衝擊力度,銅錢的過渡外流,加劇了宋朝時期的錢荒,也就是銅錢短缺,這也就直接的導致了通貨膨脹,錢不值錢等社會經濟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這一現象成功的引起了宋代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宋朝政府針對銅錢外流的問題,頒佈了一道又一道的禁令,並明確指出禁止銅錢外流,但是由於當時的銅錢收到了海外各國人民的喜愛,出售銅錢可以獲得極高的利潤。

所以,即使統治者的大力打壓,依舊無法阻止民間對外出售銅錢的行為,銅錢外流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宋朝統治者頒佈了眾多禁令來遏制銅錢外流,但銅錢外流的現象依舊很嚴重。

宋朝統治者嚴格禁止民間的商人在海外貿易的過程中進行銅錢交易。曾經宋太祖有下過這樣的指令:

“ 銅錢闌出江南、塞外及南蕃諸國,差定其法,至二貫者徒一年, 五貫以上棄市,募告者賞之。”

到了太宗淳化五年的時候又有規定指出:

“四關以上徒一年,稍加至二十貫以上,黥面配本州為役兵。”

慶曆元年五月更是明確了禁令:

“以銅錢出外界,一貫以上,為首者處死;其為從, 若不及一貫,河東、河北、京西、陝西人決配廣南遠惡州軍本城,廣南、兩浙、福建人配陝西。其居停資給者,與同罪,如捕到蕃人,亦決配荊湖、江南編管。仍許諸色人告捉,給以所告之物。其經地分不覺察,官吏減二等坐之。”


宋朝銅錢外流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無論是嘉佑、熙寧還是元豐年間,宋朝的多位統治者都多次重申了同一個禁令,那就是禁止將銅錢進行外流。

到了宋朝皇室南渡以後,對銅錢外流的的禁令也變得更加森嚴。在紹興年間統治者曾經多次發佈了有關銅錢外流的禁令。

到了紹興三十年統治者還明確的規定了,如果有透漏銅錢達到五貫的人就會被處以死罪。宋朝政府還對民間交易進行了規定,在國內和蕃屬國之間的交易中一律不可使用銅錢,違反此規定的人,其交易金額達到二貫以上就會被流配,如果將銅錢販賣境那懲罰將加倍。

與此同時,紹興時期準備出發的和停泊在此處的海船都會進行臨時點檢查,從而來防止“諸舶船不得夾帶錢出中國界”同時又對商人攜帶銅錢出海的金額進行限制,規定不得超過五百文,但即使宋朝的統治者花費了如此大的精力,宋朝政府頒佈了那麼多的禁令依舊不能有效的遏制銅錢的外流。

二、宋朝時期,銅錢的流傳範圍十分廣泛。

宋朝時期銅錢流向海外各國的速度十分驚人。有關記載‘ 蕃舶巨船艘,形若山嶽,乘風駕浪,深入暇陬。”由於當時日本商人在收購台州城時,曾經沒有一文小錢可以使用,“臺城和日本之間,忽絕無一文小錢在市行用”。因此宋錢流入日本的數額很多,就在今天,日本地區還出土了大量的宋錢。

東南亞地區也是進口宋朝銅錢的主要地區之一。在來往閣婆國的商人中,經常“潛載銅錢博換”。交趾也大量套購宋朝銅錢,在其國內有明確的規定:“小平錢許入不許出”考古人員在新加坡附近、爪哇等地區都有發現宋錢出土。

除此之外,宋代的銅錢還廣泛的流傳於印度、阿拉伯、非洲等各個地區。甚至可以遠至波斯灣的霍爾木茲島,在這些地區都發現了宋代的銅錢。

宋朝銅錢外流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三、宋代,銅錢外流的主要途徑分別是:回賜、博買、走私。

1.回賜

古代中國在進行朝貢貿易的過程中,對那些進貢的地區和國家會進行相應的回賜。其中,銅錢是一種及其很受歡迎的商品。即使這樣,但銅錢依舊只是統治者回賜別的國家和地區的物品中極小的一部分,其數量和金額都是有限度的。

偶爾也會達到上萬緡的數量,但此類現象很少出現。在熙寧十年,宋朝政府為了回賜給注輦國國王,拿出了銅錢八萬一千八百緡。但由於回賜這種方式,是在宋朝政府的直接控制下進行的,同時宋朝政府又嚴格的控制銅錢外流的數量,因此,即使有一定的朝貢交易,但銅錢外流數量並不是不多。

2.博買

在宋朝的前期,博買的方式也在一點程度上造成了銅錢的外流。在宋朝市舶司建立的初期,宋朝一直都是“以金銀、緡錢、鉛錫、雜色帛、瓷器”與蕃國商人建立交易。

但到了嘉定二十年的時候,宋朝的政府有了新的規定,指出了“止以絹帛、錦綺、瓷漆之屬博易”,這項規定的確立,從此將取消了金銀和緡錢等的博買。在博買的過程中,宋朝政府始終佔據了主體地位,因而在博買的時候,銅錢外流就嚴格的受到了政府的控制。

宋朝銅錢外流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3.走私

除了回賜和博買,針對銅錢的外流,最讓宋朝政府感到束手無策的一種形式就是銅錢的走私,這這形式也是導致銅錢大量外流的最主要的途徑。

銅錢的走私可以說是遍及了沿海的各個地區。“自置市舶於浙於閩於廣,舶商往來,錢寶所由以洩。”“福建之錢聚而洩於泉之蕃舶,廣東之錢聚而洩於廣之蕃舶。”蕃國商人“深入暇陬”,他們在市舶司管理不到的地方進行銅錢的販運,逃避宋朝政府的檢查。

宋朝銅錢走私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將銅錢藏在船底。有的將銅錢鑄成銅器,再將銅器運到海外。宋朝走私活動之所以興盛也是有原因的,其主要原因就是銅錢的走私所帶來了豐厚的貿易利潤。海洋上的商人為了謀求豐厚利潤、逃避政府關卡的檢查。

宋朝銅錢外流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每是一貫之數可以易番貨百貫之物,每百貫之數可以易番貨幹貫之物”,“類此之類奸民安得而不樂與之為市”

面對銅錢走私所帶來的高額的利潤,宋朝政府的禁令就顯得極其的蒼白無力。除了帶來豐厚的收益,促使走私銅錢盛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宋朝時期的官商勾結。

官員和商人之間的合作勾結使得銅錢外洩成了不治之症,無論政府頒佈了多少禁令,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海洋商人是地方的豪強,可以稱霸一方,這樣他可以公然的觸犯法令,同時地方的官員還不得不依附於他。

有的市舶官接受了海洋商人的賄賂,或者是付錢給了海洋商人進行走私貿易,從中來分享和獲取利潤。“官吏不廉不公,例有所受而不從實檢放。”正是因為走私所帶來的利潤極其之大,商人們才甘願冒險,形成了官商勾結的局面,由此使得銅錢外流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到了一種不可阻擋的境界。

四、宋朝銅錢外流,加劇了錢荒,不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

宋朝時期銅錢大量外流,嚴重加劇了錢荒。為了能有效禁止銅錢流入海外,宋朝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對其進行明確規定,同時為了阻止銅錢的北流,南宋政府還制定了相應的貨幣政策。

南宋政府下令,在與金接境的地區只流通鐵錢、紙幣,禁止使用銅錢;同時以鐵錢、紙幣兌換銅錢。這樣,通過人為地建造一個貨幣隔離帶,來切斷南北間的銅錢流通,以阻止銅錢北流。

但這些方法並沒有顯現出顯著的經濟效益,在宋朝時期,由於銅錢外流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使得宋朝人民也十分的苦惱,他們也曾想過關閉港口來截斷與海外商人之間的交易,在他們看來這是阻止銅錢外流最有效的途徑,從而來解決因銅錢的大量外流而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的問題。

參考文獻:

《 續資治通鑑》

《中國錢幣》

《中國古代貨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