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態化我們怎麼辦?張文宏:中醫“治未病”值得借鑑

疫情常態化我們怎麼辦?張文宏:中醫“治未病”值得借鑑

東方網記者解敏4月24日報道:“一直以來在網絡上,中西醫兩派的支持者一直以來分歧較大。這其實是由於兩大體系評價指標存在差異。”在今天舉行的“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作用與傳承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張文宏這樣表示。

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在新冠肺炎的防控、診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成為中國抗疫鬥爭的顯著特點和優勢之一。

張文宏表示,中醫發展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西醫則在最近幾百年中的發展較快。用兩種不同的“語言”進行交流難免產生誤解。但是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的主導思想落實得很好。雖然用了兩種不同的治療療法,但大家用的都是同一種語言來說話。中、西醫專家互相謙虛地向對方學習,學習的過程中也使得各自學科中優秀的東西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張文宏指出,中西醫對疾病機制的評價各有不同。中醫在理論和實踐上,有獨特的優勢,用循證醫學的方法進行中醫臨床研究,將有助於中藥現代化走得更科學。

在今天的論壇上,大家都在關注將來有沒有可能從中醫藥中提煉有效的成分,研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就像屠呦呦從單味中藥青蒿素中化學提取有效成分,這一過程就是用最高級別的中醫語言闡述了成分的有效性。

中醫以預防為主,如何阻止輕症病人變成重症病人,這是中醫中非常獨特的“治未病”治療思想。張文宏表示,中醫藥幾千年來積累的經驗有很多寶藏在其中,值得大家去挖掘,同時中醫本身的特色也不應當捨棄,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在防控第二波疫情的過程中,應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此次論壇由上海市科協、中國中醫科學院、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上海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上海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

研討會採用網絡視頻會議形式,特邀參與武漢、湖北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一線的院士和專家,以及有關中醫藥院校的領導和專家從多學科、多角度探討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控、診治中的臨床實踐和實際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