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僅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有神奇的人文、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尤其是那廣袤、壯美、充滿野性力量的西部,更令我向往之。
從香港到舊金山,飛行約11個小時。乘坐的是香港航空的空中客車A350客機,它機體寬大、設備一新,服務、供餐,還都盡心。香港航空成立於2006年,可謂後起之秀,它竟然能以香港航空冠名,貌似正宗,名頭居香港老牌的航空公司國泰之上,其能量之大、發展勢頭之猛,不可小覷。
浩瀚的太平洋,在飛機發明前,乘船橫渡需要一兩個月,如今,可以騰雲駕霧、朝發夕至,近一百年來,人類真是了不起!尤其是當今的人們,是多麼地幸運!不僅享受了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而且正經歷、見證著這個時代的飛速變化,每天都在為新的生活體驗而歡欣鼓舞。似乎人類有史以來所有的智慧、文明積累都在這個時代突然集中大爆發。這是神奇的一百多年,是人類智慧集大成的一百年。你說,趕上這樣一個時代,能不幸運嗎?當然,科技越發達、物質越豐富,越需要“惜福”,越要懂得感恩和敬畏自然。
抵達舊金山後,過關很順利,海關人員耐心友善,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麻煩難纏。
☆☆☆☆☆☆ ① ☆☆☆☆☆☆
因時間有限,一出海關,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那些耳熟能詳的熱門景點,像金門大橋、漁人碼頭、藝術宮、九曲花街,在電視報刊上已屢見不鮮了。
金門大橋,世界著名橋樑之一,建於1937年,橋身全長1900多米。美國一些電影大片中,經常出現大橋的身影。餘暉或迷霧中,大橋更獨具魅力。駕車從北向南過橋費6美元。橋兩側有人行道,可以騎行。
惡魔島監獄,位於舊金山灣中央。此監獄森嚴恐怖,關押過很多重刑犯。據說自建成,只有5個犯人脫逃,但落水後都下落不明。目前此監獄對外開放,有情景體驗遊。
漁人碼頭最明顯的標誌---大螃蟹,附近有各色商店、餐廳,從這裡可以遠眺惡魔島、金門大橋,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在眾多海鮮餐館中,Grab House主打的螃蟹菜餚,很有特色。
說到吃,在舊金山漁人碼頭還有一家與Crab house齊名的Fog harbor fish house。這家餐廳人氣超高,晚餐常常需要提前訂餐才行。很多人之所以首選這裡就餐,除了食材新鮮、做法獨特之外,就是這裡的環境優雅,並且瀕臨大海。黃昏時臨窗獨坐,海風輕拂,帆影點點,在醉人的斜陽陪伴下,一杯葡萄酒,幾樣美食,將是何等的愜意和享受。
舊金山漁人碼頭附近有很多美食,其中,擁有百年曆史的Boudin Bakery,就很出名。它推出的酸麵包每天吸引了無數的粉絲前去捧場。在自然發酵的麵包裡裝滿奶油蛤蜊濃湯,酥脆的外皮加上柔軟獨特的餡料,口感和味道都是一絕。愛嚐鮮的朋友不妨前去一試。
九曲花街,興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在一段很短的陡坡道路上,有八個急彎,據說是為了讓繁忙的道路有所喘息而特意設計的。道路兩旁,有臺階可以上下。登高遠眺,整個街區,盡收眼底。
舊金山的街道,有點像山城重慶。道路依山而建,起伏頗大,開車穿行,猶如波濤行舟。
在這裡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所有沿斜坡停放的車輛,前輪胎均向右打偏貼在道牙上。據說是為了防止車輛失控後不致於衝向路中央。法律規定之細,市民素質之高,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確,在美國的這些日子裡,道路上很少看到警察,也看不到有多少監控攝像頭,全靠的是市民的自覺遵守。駕車者也是不急不躁,遇到擁堵便耐心等待,幾乎見不到亂插隊變線、隨意鳴笛者。
17英里,位於蒙特利半島上,是加州一號公路最美的一段,距舊金山,約有2個小時車程。其名氣之大,早聞名遐邇,深圳的一家樓盤,就以17英里命名。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寶貴的道路資源,竟然是私人產業。1880年,德爾蒙特旅館開業,與之配套的就是一條環繞蒙特利半島、鋪滿碎石、有17英里之長的道路。試想當年,客人坐著馬車,穿行在山海林間,與大自然相伴,將是何等的愜意。如今,17英里早已成旅遊勝地,是遊客、自駕遊者必到之處。
這裡除了碧海藍天,沿途還有成片的鮮花、嶙峋的礁石、不懼人的松鼠、飛舞爭食的海鳥、懶洋洋的海獅、千奇百怪的松樹以及掩映在林間的私人別墅豪宅,構成了一幅幅精彩迷人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到達的時候,天色陰沉,海面霧氣茫茫,氣溫也驟降,時值六月,頗有寒意。大海上,波濤洶湧、海鳥翔集。遠處景物,時隱時現,一幅絕佳的黛墨山水圖,引得遊人頻頻拍照。
假如,能有時間在這停留幾日,什麼也不想,每天就是看看海,讀讀書,聽濤而眠。或林間漫步與野鹿為伴,或仰望星空聆聽內心,絕對是一種難得的放鬆和心靈淨化。這就是旅行的好處。朋友問我為什麼喜歡旅行,我說我喜歡乘飛機不斷爬升、日行萬里的感覺;喜歡坐在火車上,看著各種景物從眼前不斷飛馳而過的感覺;喜歡在異國的大街小巷漫無目的閒逛的感覺;當然,更喜歡揹負行囊,行走在高山峽谷、讓身心徹底融入到大自然的感覺,每每此刻,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造物之神奇、宇宙之久遠、生命之精彩、人類之渺小,才能進一步領悟蘇軾“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含義。
之前說到,去舊金山旅遊,除了參觀金門大橋、漁人碼頭、九曲花街等景點外,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到附近的硅谷、蘋果總部大樓去看一看,如果是果粉的話,更不應該錯過機會。新的蘋果總部位於加州的庫比蒂諾市,距舊金山約一個小時的車程。新的蘋果總部大樓由喬布斯生前所設計,外形像一個著陸的宇宙飛船,美國的一些媒體則將它比喻成“巨型玻璃甜甜圈”。它耗時八年才建成,總花費達50億美元。目前,總部大樓Apple Park僅有限開放,遊客只能在遊客中心訪問。遊客中心主要分成四個部分:一間Apple Store,一家咖啡店,一個觀景平臺,以及探訪Apple Park整個園區的增強現實體驗區,遊客通過AR,即可逼真瀏覽整個園區的內外。
☆☆☆☆☆☆ ② ☆☆☆☆☆☆
從洛杉磯沿海岸向南開車兩個多小時,便到了與墨西哥接壤的邊境城市聖地亞哥。聖地亞哥之所以成為著名的旅遊城市,除了它有舒適的氣候和迷人的海岸、有濃郁的西班牙風情和古老的建築外,還因為它是一座重要的軍港,也是美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據說,這裡也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和辛普森夫人的定情之處。
聖地亞哥在歷史上曾幾次變換主人。它先是西班牙人的軍事要塞,後歸墨西哥,再後來又到了美國人手裡。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許多現役的大型艦艇,有航母、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等,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浮出水面的潛艇。
在軍港附近,有一座舉世聞名的雕像----勝利之吻。以它為背景,成了遊客拍照留念的首選。它既是歡慶二戰結束的一個標誌,也是人們追求幸福浪漫的象徵,其經典的造型,略帶難度的親吻姿勢,一直被無數情侶們所模仿。這座雕像,取材於真實事件,發生地雖在紐約,卻讓聖地亞哥這座城市佔了便宜和出盡了風頭。
1945年8月14日,當聽到二戰結束的消息時,一個年輕的水兵情不自禁將一個陌生的女護士,攬在懷裡親吻,而這一幕,恰好被《生活》雜誌攝影師艾森施塔特及時捕捉到,並取名《勝利之吻》登在了雜誌上。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著照片上的兩個主人公,但直到近幾年,才有了結果。照片上的女護士名叫格蕾塔·弗裡德曼,戰後一直保守著這個秘密,直到年老,才承認了她就是那個人們一直在尋找的女護士。而男主人公,則始終如迷霧一般。儘管後來有不少人紛紛認領這個角色,說得有鼻子有眼,但都難以讓人徹底信服。對此大家還是寧願相信,也許另有其人吧!
女護士格蕾塔·弗裡德曼,2016年離世,享年92歲。她回憶說:我沒有看見他走過來,在我知道之前,他就把我緊緊抓住了。
在雕像的後面,停泊著一艘巨大的航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中途島”號航空母艦。
看到它,人們就會想到著名的中途島戰役。那是二戰期間關鍵的一戰。美軍以少勝多,不僅成功擊退了日軍對中途島礁的進攻,還取得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此後,日軍便變攻為守、開始節節敗退。有一部電影《中途島之戰》,就生動地反映了這段史實。
不過話說回來,此艘航母雖然以“中途島”命名,實際上跟那場戰役一點關係都沒有,僅僅是取名紀念而已。
中途島航母1945年9月10日服役,此時日本宣佈投降已快一個月了。儘管如此,它還是創造了很多第一,在當時也是海上最大、最先進的航母。二戰雖然沒趕上,後來的朝鮮戰爭、越戰、海灣戰爭,都出現過它的身影。退役後,該航母就長期停在港灣,供遊人參觀。
想領略軍港的全貌,乘船遊覽是最佳的選擇。
遊船頂層甲板視野最好。站在上面憑欄瞭望,港口景色,盡收眼底。遠處海天一色,帆影點點,橫跨海灣的科羅拉多大橋如長龍在天際蜿蜒。近處大小戰艦,列隊排開,似乎在迎接著你的檢閱。
聖地亞哥是世界十大觀鯨聖地之一 ,在聖地亞哥千萬不要錯過出海觀鯨的好機會。每年12月開始至次年4月,有超過2萬頭灰鯨,從阿拉斯加到下加利福尼亞瀉湖開始往返,行程達1.6萬公里。母鯨在下加利福尼亞瀉湖產下幼鯨後,幼鯨通常在溫暖的海水中度過幾個月,等到春天后再返程北上。聖地亞哥擁有112公里的灰鯨遷徙海岸線,是觀察灰鯨這龐然大物的理想之地。
聖地亞哥的美食,在世界有名。《漫旅》雜誌稱之為“美食家最愛的美國城市之一”。這是因為,它地處美國和墨西哥的交界,瀕臨大海,有豐富的海產資源,又曾經是西班牙的 殖民地。因此,不同文化和傳統、不同的飲食習慣,在這裡碰撞和交融,孕育了不同美國其他城市的飲食文化。它既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不論你來自何處,豐儉由人,完全都可以滿足你旺盛的食慾和好奇心。
☆☆☆☆☆☆ ③ ☆☆☆☆☆☆
這次美國西部之行,令我最期待的還是遊覽大峽谷國家公園。
大峽谷,被譽為“地球上一道最美麗的傷疤”。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好萊塢很多著名的西部片,都取景於它。
大峽谷,位於亞利桑那州境內的科羅拉多高原上,是科羅拉多何的傑作。經過幾十億年的沖刷,形成了大大小小無數的峽谷。大峽谷全長446公里,總面積2724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6公里,最寬處13公里。
大峽谷不僅景色壯麗奇特、氣勢無與倫比,而且植被豐富、生物多樣、地質年輪清晰,有“活的地質史教科書”之稱。據說,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地殼變動史都被它深深地刻在峽壁上。對地質工作者來說,大峽谷就是他們一生需要去朝聖一次的地方。
大峽谷國家公園分為南緣、北緣、西緣三個區域。西緣屬於當地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不歸公園服務處管理。遊客主要集中在南緣和北緣。北緣因為地勢較高,相對偏遠,而且每年只有5月中到10月中才開放,也不提供免費巴士,所以大部分遊客都會選擇在南緣遊覽。
在南緣,自駕者最多,不論車上人數,門票都是25美元,且7天內有效。非自駕者,門票每人15美元,園內可以搭乘免費巴士到各個景點。
南緣有東、南兩個入口。南邊車輛較多,常常需要排隊進入。東邊入口不存在這種現象。如果時間寬裕,從威廉姆斯(Williams)途徑旗杆鎮(Flagstaff),再沿著89、64號公路多開車兩個多小時,從東門進入,一路向西,沿途會經過幾個主要觀景點。
趕上傍晚時分,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滿峽谷。山巒或明或暗,交相變化;谷底霧靄升騰,煙霞萬道。遠處地平線上下渾然一體,似乾坤顛倒,分不清是雲海還是大地,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彩繪的世界。
到大峽谷遊覽,最好能在附近住上一晚,如果不看看日出或日落,實為一大憾事。園區裡面住宿,觀景方便,但需要提前幾個月預定,外面可選擇的有很多。
在大峽谷,乘坐直升飛機,能夠從空中來感受大峽谷的壯美,的確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儘管價格不菲,但我還是咬咬牙掏了腰包。一般情況下,乘坐直升機需要在他們的官網或旅行網站提前預定,當時去很難有空位。
這次我很幸運,不僅隨即拿到了機票,而且坐在了副駕駛位置、一位美女飛行員的旁邊。
飛機起飛後,先越過一片望不到盡頭的綠色森林,很快就來到了大地突然下陷的峽谷的上空。從空中俯視,下面溝壑縱橫,山巒起伏;兩側壁立千仞,如刀削斧砍。不同年代的岩石,層層疊疊、色彩分明。科羅拉多河,猶如一條玉帶,蜿蜒飄逸,時隱時現。
最震撼的是,當飛機降低高度,在狹窄、曲折的峽谷穿行的時候,一座座突兀的山峰、巨石迎面而來,腳下是湍急奔騰的河水、周圍的峭壁彷彿近在咫尺。緊張刺激,難以言表。
此時此刻,只有身臨其境,你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偉大、宇宙的久遠、時光的漫長和人類的渺小。
☆☆☆☆☆☆ ④ ☆☆☆☆☆☆
離開大峽谷,當晚住在了旗杆鎮。
第二天一早,竟然下起了小雨,氣溫也陡然下降,略有涼意。今天要去馬蹄灣和羚羊谷兩個景點,聽說羚羊谷一旦下大雨,就不再接待遊客。為此,我一路都在擔心。從旗杆鎮(Flagstaff )到佩吉鎮(Page),約三個小時的車程。
這次美國之行,我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美國的高速公路,在中間隔離帶的設計上與中國的明顯不同。中國高速公路中間,大多數都是一條窄窄的水泥墩或綠化帶將左右兩條道路分開,而美國高速路中間的隔離帶則要寬得多,目測大概有七、八米的距離。高度基本與路面持平,上面種有草坪或長滿荒草。據說之所以這樣設計,一是給車輛失控後提供一個緩衝地帶;二是為將來路面拓寬時留有餘地。反觀我們,每次道路拓寬,就會面臨著徵地、拆遷、賠償、釘子戶等一系列的麻煩事,有扯不完的皮、打不完的官司。而美國則是一勞永逸,提前把問題給解決了。
馬蹄灣,位於亞利桑那州佩吉鎮附近。從佩吉往南,行駛不到十分鐘,就看到沙漠裡的一個簡易的停車場。將車停好後,翻過一座山丘,眼前便豁然一亮,正前方不遠處就是著名的馬蹄灣。
馬蹄灣是科羅拉多河在亞利桑那州境內的一截U形河道,也是格蘭峽谷其中的一小段。由於河道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它便因此而得名。
站在高處瞭望,整個馬蹄灣景色一覽無餘,在陽光下它熠熠生輝,閃耀著一種金屬的光澤。這是因為它的土質中含有大量的鐵和錳等金屬元素所致。
走到近前,則立即被它的氣勢和獨特的美所征服。馬蹄灣四周都是垂直的懸崖,深度約有300多米。周圍沒有護欄,遊人在邊上拍照,只能手扶地、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每看到一些遊客坐在懸崖邊上或做出其它危險舉動進行拍照時,我便心驚肉跳,不敢久視。據說,每年都有遊客因為不小心而掉下去。
我注意到,遊客想要把馬蹄灣的全貌都拍進去,就得儘量往懸崖邊上靠近,但這樣勢必會增加危險。其實,只要有廣角鏡頭或者把自拍杆舉起來,就能拍出好的效果,真沒必要冒那麼大的風險。
馬蹄灣的景色,四季不同,四時也不同。正午的時候,是一灣碧水,波瀾不驚;而到了傍晚,當水面與四周的巖壁交相輝映時,則流光溢彩,呈現出另外一種景象。
佩吉鎮附近還有一個重要的景點就是羚羊峽谷。羚羊谷有上下之分。上羚羊谷進去後地勢稍微平坦,行走不太困難,遊人較多,而下羚羊谷,則需要沿著陡峭的扶梯,一步一步深入到地下。年紀大的、膽小的,常常會望而卻步。我去的正是下羚羊谷。
羚羊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它屬於印第安納瓦荷原住民保護區。據說,這個地方過去經常有羚羊出沒,羚羊谷的名字大概起源於此。
納瓦荷是印第安族群中人數最多的一支。二戰時期,有些青年曾被美軍徵召為報務員,人稱“風語者”。他們的語言外族人很難聽懂,在戰場上即使明碼通話,敵人也只能乾著急、奈何不了。
近些年,到羚羊谷的遊客日益增多,門票收入也很可觀,這些收入都歸了當地居民。現在的印第安人,與他們的祖輩相比,生活狀況有著天壤之別。他們不僅享有較高的社會福利,政府在各個方面也很照顧他們,並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或減免。當然,這都是他們的祖輩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幾個世紀以前,當第一批殖民者登上美洲大陸後,他們就開始了對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驅趕和屠殺。可以說白人的擴張史,就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到羚羊谷遊覽,得聽從當地印第安人的安排。十幾個遊客編成一個小組,由印第安導遊帶著進入峽谷。出發前,導遊與大家“約法三章”:一、下臺階時不能拍照;二、跟著自己的隊伍,不能前後亂竄,與前面的遊客保持距離;三、說走就走,說停就停。凡是違反者,將被取消遊覽資格。
對此,我很擔心有些遊客能否切實做到。果不其然,前面隊伍中一個同胞被請了出來,勒令他原路返回。
沿著扶梯,我小心翼翼地向下走了大約五十多米,才到達了峽谷的底部。下面有無數大小、高低不一的縫隙,大的可容納十幾人,小的僅一人能容身。裡面道路狹窄曲折,有時需要低頭、彎腰、側身,手腳並用才能通過。
環顧四周,造型奇異的各種岩石,錯落有致,令人目不暇接。有的像平緩的瀑布,有的像舞動的絲綢,有的則像閃爍的火焰。岩石表面,奶酪般光滑細膩,彷彿被精心打磨過。另外,清晰可辨的岩石紋理脈絡,迴旋飄逸、綿延不絕。正午時分,當陽光從上面的縫隙裡直射下來,洞穴石縫頓時成了一個夢幻世界。橘紅色的巖壁、變換的光影、躍動的線條、繽紛的色彩,構成了一幅幅千變萬化的立體圖畫。難怪攝影愛好者是如此鍾情於它,即就是同一個角度、同一個構圖,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季節,拍出來的照片也不相同。
這次這美國西部之行,橫跨四個州,行程三千多公里。一路雖風塵僕僕,辛苦異常,但依然樂此不疲,意猶未盡。有些地方,需要多次去才能充分領略。美國西部之遼闊、景色之奇特、民風之淳樸、科技之發達、物價之便宜、好看好玩的之多,均出乎我的意料。儘管美國也有不盡人意之處,但總的來說,瑕不掩瑜,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借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