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答妻子,他带着家中6人同时考中进士震惊朝野,却挽不回妻子

众所周知,古代人如果想要出人头地的话,需要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古人考取功名是非常困难的,有的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中进士。北宋嘉佑二年,一名39岁的儒生,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夫,一家六口人风尘仆仆的赶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科举注定不凡,因为当时集齐了唐宋八大家其中的5家,欧阳修是当时的主考官,除他之外,还有苏轼三父子。一家6口人参加科举,全力以赴,结果也让人震惊,这6个人全部中了进士,震惊了朝野。而这一家人的带头人就是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20多岁的时候就接过了父亲的责任,拉扯着4个弟弟和9个妹妹,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在他快到40岁的时候,本来已经过了参加科举的年纪,但是他仍旧参加了,不但是为了自己,也为了为自己付出全部的妻子。

为报答妻子,他带着家中6人同时考中进士震惊朝野,却挽不回妻子

少年神童

曾巩的出生并不普通,他的家族在当时也非常有地位,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曾经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贤臣,他的家族也是当时的儒学大家。曾巩从出生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当时他的家族也很显赫,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全力教导,父亲对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他也没有辜负父亲和家族的期许,从小就被称之为神童。他小时候的记忆力非常厉害,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这种特殊的技能,也让他的文学素养远超同龄人。在他20岁的时候,就已经有着很大的名气了,甚至还传遍了大江南北,结交了很多有名的文学大家,比如说王安石和欧阳修,就连范仲淹,也是他的笔友。显赫的家世,顶级的资源,过硬的朋友圈,这样的配置,让曾巩考取功名就像探囊取物那么简单。但是命运弄人,每次参加科举的时候,考试的题目都和他擅长的领域有着很大的差别,好几次都名落孙山,这也让他非常的难过。

为报答妻子,他带着家中6人同时考中进士震惊朝野,却挽不回妻子

家道中落

在科举考试中连连受挫的曾巩,家庭上也遇到了很大的打击,这也让他雪上加霜。在他年纪轻轻的时候,父亲就骤然去世了,抛下了一个偌大的家族,没有了家里的顶梁柱,这让他的家庭面临着分崩离析。没过多长时间,他的哥哥也去世了,家族一夜之间就这样败落了,除了他之外,家里还有4个未成年的弟弟,9个需要保护的妹妹,还有一个等待他赡养的母亲,这也让曾巩迎来了极为艰难的人生。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是要凭借自己养活十好几口子的家人还是非常困难的,这对于一个书生来说,就像一副千斤重担一样,压在自己的瘦弱的肩膀上,他很多次都想要解脱自己,随着哥哥和父亲离开,但是看着家中老的老,小的小,都离不开他的照顾,就又咬咬牙坚持下来,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离开的话,他的家族就彻底败落了。他咬牙坚持着苦闷的生活,努力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也没有心思成亲成家,再说他家中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姑娘愿意嫁进去。

为报答妻子,他带着家中6人同时考中进士震惊朝野,却挽不回妻子

求娶贤妻

直到他35岁的时候,一个18岁的姑娘喜欢上了他,这个姑娘的名字叫做晁文柔,并不是出生于小门小户,而是因为大家闺秀,是官宦之女。她仰慕曾巩的才华,被他的才气所吸引,不嫌弃他家道中落,想要嫁他为妻。嫁到曾家之后,还挽起纤纤素手,洗手作羹汤,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奔波劳碌,为了让丈夫能够有时间学习,她承担起了家里大大小小的琐事,是邻居眼中有名的贤妻。她毕竟出生于大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待客人也不卑不亢,每到家里来了亲戚朋友的时候,她都会杀鸡宰鸭,维护丈夫的尊严。曾巩的朋友,都羡慕他能够娶到这样的贤妻,说他这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今生才可以娶到这样一位贤妻。曾巩也发誓,就算是为了报答自己的妻子,也一定要出人头地。

为报答妻子,他带着家中6人同时考中进士震惊朝野,却挽不回妻子

悼念亡妻

他带着一家6口参加科举,一门6进士震惊朝野,家族也快速兴盛起来,但是他的妻子晁文柔却不能够跟着他享受荣华富贵了。常年的劳累,让她的身体败坏的很严重,虽然年纪轻轻,但身体非常虚弱,在她26岁那年一病不起,这让曾巩非常的难过,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一直悉心相伴,把自己的时间和柔情都给妻子。但是,就算是再深的感情,依旧抵挡不住病魔的折磨,就算是荣华富贵,也挽救不回妻子的健康,没过多长时间,妻子就因病去世了。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悼念妻子,经常夜里流泪到天明,为了纪念妻子还写下了《秋夜》,看到的人无不感动的流泪,就算是为了妻子,他也要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抱负,就算是妻子死了,也让她死后也能享受这份哀荣。

为报答妻子,他带着家中6人同时考中进士震惊朝野,却挽不回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