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接受沒有“共享單車”的生活嗎?

這幾天共享單車的火已經燒到了摩拜和OFO身上,權威媒體開始集體爆料兩家公司出現的各種致命問題,似乎,共享單車的無死角寒冬已經正在降臨。很多用戶也開始退押金,以免車財兩空。

當我把這件事跟朋友講後,他堅定的說,他們不可能倒閉的,因為用戶的需求在這,有需求就有市場。沒錯,自從共享單車出現之後,我們5公里以內的出行,哪怕是去1公里外的地鐵站,都已經習慣了用共享單車,這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絕對是前所未有的。那麼,習慣了的事情,還能再回到從前嗎?如果不再有共享單車,我們能接受嗎?

當然,原來也沒有,不就一直這麼過嗎?沒錯,之前沒有手機,我們寫信也過了上千年,如今沒有手機真的沒法生活。單車也一樣,人們都向往更好的生活,得不到沒關係,得到了再失去,有點殘忍,有點不能習慣。所以,朋友的觀點是對的,需求已經形成,在沒有出現替代產品,甚至是更好的替代產品之前,共享單車不可能退出市場。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道德,即便是企業受到了各種各樣市場規則的限制,但是基本道德會促使整個經濟環境保留這個行業。

有人說,摩拜一輛單車要2000元成本,甚至更高。所以平均每天要消費5.5元,相當於5單以上,一年時間才能收回一輛車的購買成本,還不算維修、停放調度、破損成本。如果一年內車輛需要換新,那麼整個運營就是虧損的,而且是循環虧損。加上兩家企業的價格競爭,不斷推出免費月卡等,更是難以維繫。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些邏輯,所以心裡也都為他們捏著一把汗。

我們能接受沒有“共享單車”的生活嗎?

現在已經在瘋傳兩家公司要合併,雖然各方都在闢謠,但是從之前互聯網合併的各種經驗來說,他們合併在預料之內。之所以遲遲沒有進行合併,或許是因為沒到火候,雙方還在一個僵持的量級上,並且都有強大的後備支持,不服輸,覺得自己還有可能把對方壓倒,到時候是吞併還是合作,都會拿到主動權。而當下,主動權在誰手裡,另外一方都不會同意。

所以,今天我的主要觀點是,共享單車在出現替代品之前,不會倒閉,這是一定的。至於摩拜、ofo兩家企業未來如何,我認為是合併或者是其他結果,但是一定是最後僅剩一家壟斷企業。這既是互聯網行業的慣用做法,並且當前也已經看到了端倪。

那麼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最後市場上沒有共享汽車競爭了,你能夠接受多少錢1公里的騎車消費?比如,你家距離地鐵站2公里,你願意付多少錢騎車去做地鐵?我覺著,這個問題在未來一定是共享單車首先要攻破的難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