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藍田縣概況

藍田縣地處陝西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是西安市轄縣,縣城距市區22公里。東南以秦嶺為界,與洛南縣、商州市、柞水縣相接;西以庫峪河為界,與長安區、灞橋區毗鄰;北以驪山為界,與臨潼區、渭南市接壤。藍田自古為秦楚大道,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之一。公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縣境東西長64公里,南北寬55公里,轄1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519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1964年在藍田縣東20公里的公王嶺,發掘出猿人頭蓋骨後,經考古專家測定:距今約在115萬年左右,藍田地區活動著有亞熱帶特徵的“藍田猿人”,他們過著原始群居生活,狩獵和採集維持生存。據史載:

唐堯:(前50~40世紀)即馬家窯文化到龍山文化期,傳說堯被推為各部落的共主。《竹書紀年》載藍田當時屬雍州,是傳說中的三皇故居。

夏:(約前21世紀~前16世紀)隸雍州屬有扈氏。

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藍田仍隸雍州,屬古豐國。

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畿內,當時藍田稱“弭”。大寨鄉寺坡一帶出土的“弭侯簋、弭侯”等文物證明:戰國時期(前475~前211)藍田屬秦,周安王二十三年(秦獻公六年前379)秦初置藍田縣,距今已2368餘年,治於今縣城西,荊峪溝右岸(具體城址無考)。周顯王元年(前368),有芷陽縣地。秦襄王元年(前249)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食藍田等十二縣(《戰國策》)。

秦:(前221~207)屬內史。

西漢:(前206~前25)改四級制,中央之下設塞國,再下轄渭南郡,內史右內史京兆郡。高祖元年(前206)藍田屬渭南郡,九年(前198)屬內史。文帝劉恆三年(前177)有霸陵縣地,七年(前173)有南陵縣地,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藍田為右內史直轄,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屬京兆郡。

東漢:(25~220)藍田歸京兆郡管轄(26年京兆歸雍州,39年屬司隸,213年又屬雍州)。

曹魏:(220~265)中央之下設司隸,再下轄秦國、京兆國、京兆郡等,魏文帝黃初二年(221),藍田先後屬秦國和京兆國,正始五年(244)屬京兆郡。

晉:(265~420)280年藍田屬京兆郡,更上隸雍州。

前趙:光初二年(319)設司隸,下設京兆郡藍田隸之。

後趙:太和二年(329)年設雍州轄京兆郡,藍田屬京兆郡。

前秦:皇始元年(351)設司隸,下轄京兆郡,藍田隸之。

後秦:藍田隸屬因之。

東晉:義熙十三年(417):改司隸設雍州,轄京兆郡。藍田屬京兆郡。

北魏:始光元年(424),北魏勢力始達藍田,設京兆郡(下轄藍田縣)。初藍田縣有杜陵縣地,太武帝神鹿三年(430),京兆郡上設雍州。藍田屬京兆郡所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並藍田縣入灞城縣。魏太和十一年(487)又設藍田,並有灞城縣和山北縣地,灞城縣取代藍田為時共41年之久(446~487)。

西魏:(535~556)設雍州,下轄藍田山北二縣。

北周:天王元年(557)置藍田郡,下轄藍田、玉山、白鹿三縣。北周建德二年(573)廢玉山、白鹿二縣,轄地入藍田縣,移治嶢柳城,隸京兆郡。

隋:開皇九年(589)設雍州轄藍田(589~607)。大業三年(607)設司隸轄京兆郡,藍田隸之。

唐:(618~907)設雍州轄藍田(畿縣)。唐武德二年(619),分藍田縣為白鹿、藍田二縣。翌年改白鹿縣為寧民縣,又增設玉山縣,統歸雍州所領。貞觀元年(627)廢玉山、寧民二縣,轄地入藍田隸關內道之京兆郡。690年隸京道之雍州。開元元年(713),藍田屬京道下之京兆府。

五代:(梁、唐、晉、漢、周):設雍州。其中後梁開平年間(907~911)藍田屬雍州之大安府中。

宋:至道三年(997)改關西道為陝西路,下設京兆府,藍田屬京兆府。熙寧五年(1068)藍田隸永興軍路,大觀元年(1107)隸永興軍路下之大都督府。

金:皇統二年(1142)藍田屬京兆府路,京兆總管府。

元:至元二年(1265)藍田隸於陝西四川行省,七年(1270)屬四川陝西行中書省。二十三年(1286)屬西安路。二十四年(1287)屬陝西四川行中書省。皇慶元年(1312)屬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1369),藍田屬西安府。

清:順治元年(1644),藍田屬陝西布政司西安府,乾隆四十八年(1783),分藍田南境為孝義川,設撫民同知,為時不久又歸藍田,其後再無變易。

民國:藍田歸關中道西安府管轄,抗日戰爭開始後,全國分若干戰區,藍田先歸商州專區,繼屬咸陽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藍田隸屬五易,1950年屬渭南專區;1956年歸省人委直接領導;1959年劃歸西安市;1961年重歸渭南專區;1983年再次劃歸西安市,為市郊縣之一。

經濟

概況

陝西省藍田縣概況

2011年,藍田縣生產總值達到89億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長13.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12億元,是2006年的3.9倍,年均增長31.6%;藍田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76.5億元,是2006年的4倍,年均增長3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4.3億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長3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6億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長17.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50元,比2006年淨增388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7450元,年均增長19.7%。

產業發展

2006~2011年持續開展產業培育年活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4:37:39。工業經濟迅猛擴張,加快工業園二期開發,新增入園企業41戶,建成福潤禽業、伊利冷飲等一批知名企業;西北傢俱工業園啟動建設,引進企業90戶,被列為陝西省100個重點扶持的工業園區;培育堯柏水泥等過億元企業10戶,發展“兩戶”企業8300戶,改制縣屬企業14戶。

農村經濟平穩發展,糧食年產量保持在30萬噸以上,優質核桃、畜牧養殖等產業不斷壯大,建成12.8萬畝水雜果、8萬畝蔬菜、12.5萬畝優質核桃基地,被確定為藍田省核桃發展重點縣,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262個,年出欄肉雞200萬隻;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8個,創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6個,創立農業產業化品牌41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旅遊商貿不斷繁榮,完成藍田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修編,建成湯峪碧水灣、溫泉水鎮等綜合性三產項目,發展農家樂245戶,“美食、美玉、美景、美湯”品牌影響力明顯增強,旅遊綜合收入累計實現7.9億元;積極推進各類市場建設,發展商業網點358個,城鄉三級商流網絡體系進一步健藍田。

農業

藍田地處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部,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東南群山環繞,北部丘陵起伏,中西部川原相間,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按照地形地貌、農業資源、生產特點的相似性,全縣劃分為四個綜合農業區:即驪山南坡丘陵溝壑保持水土林、牧、農區,河谷川道農、牧、副區,黃土臺原農、工、牧區,秦嶺北坡林、牧、特區。其大部分水資源豐富,土質肥沃,適宜多種作物生長。向以小麥、玉米和豆類為主,兼及水稻、林果和蔬菜,農耕業是傳統的經濟門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下簡稱建國後),中共藍田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領導全縣人民進行土地改革,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1956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增加67.6%,糧食總產增加63.5%,棉花增產65.5%,油料增產73.5%,大家畜增長7.2%。1958年,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一平二調共產風和瞎指揮、高指標、浮誇風等“左”傾錯誤,使農業生產受到嚴重挫折。1961~1962年,全縣糧食和大家畜,幾乎下降到建國初期的水平。1962年貫徹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確立了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農村經營管理體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業生產又得以發展。1965年農業總產值達5972.9萬元,糧食總產量24326萬斤,比1957年分別增加24.9%和34.4%。1966年進行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以下簡稱社教),和“文化大革命”(以下簡稱文革),由於“左”傾路線的嚴重危害,藍田成為重災區,一大批幹部、群眾慘遭迫害,剛剛復甦的集體經濟又遭到嚴重破壞。但由於黨內健康力量和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抵制和鬥爭,堅持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整土地,興修水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使糧食產量保持在1965年的水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農村肅清了黨內外“左”傾錯誤的干擾和破壞,開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藍田的農業經濟又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1989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12077萬元,比1978年增加75.3%,為1949年的2.6倍,糧食總產量39035萬斤,比1978年增加44.4%,比建國初增加1.6倍。牛羊肉、林果等生產基地初具規模,商品率顯著提高。1989年提供商品糧2771萬斤,比1978年增加864萬斤,提供肉類1379.4萬斤,人均25.4斤;鮮奶1404萬斤,人均25.8斤;禽蛋509萬斤,人均9.4斤。農業勞動人均創值,1949年為256元,1989年提高到46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58年為52.6元,1978年為57.2元,1989年達到299元。

工業

據出土文物表明,遠在新石器(龍山文化)時期,先民們已開發使用藍田玉,有玉璧、玉戈等。殷商時,華夏族商支系活動在滋水(今灞河)鹿塬一帶,使用刀、斧、戈、鉞、鋸、削、錛等青銅器具,孟村鄉懷珍坊建有冶銅作坊,冶銅爐灶。戰國時期,鐵器使用,鹿原東香村已生產V型鐵犁鏵,並生產鐵製農具鋤、钁、鐮、鍁、耬鏵等。

秦始皇時,得藍田水蒼玉製為傳國玉璽,李斯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或“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從此,藍田玉受到青睞,藍田逐漸成為玉器加工之鄉。西漢時設鹽鐵官,獎勵鹽鐵生產。孟村鄉雙柏樹村出土文物有西漢早期車水灌溉用的鐵製機械齒輪。中為方孔,排列整齊,並有向右旋轉的16個斜齒,結構合理,表現了西漢早期機械加工工藝水平。漢建元三年(前138)武帝擴秦時上林苑東至藍田,在焦岱修築了鼎湖宮,宮闕精巧,氣勢宏偉,表現了很高的建築技藝。北宋時,縣城北三里頭村南曾建冶鐵作坊。明崇禎年間,鍛造業遍及民間,現存縣文管所一鐵製九蓮燈相傳是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劉宗敏給本縣城隍廟打製而成,九蓮燈工藝精細,造型逼真,表現了較高的鍛造工藝。

清同治、光緒年間,藍田漂染業興起。縣城及東西兩川、焦湯一帶已有染房數十家。漂染原料為絲棉織品。制土靛業也隨之興起,東川農民多以種藍為業。東南秦嶺山區,鄉民多采摘五倍子、橡子賣給染坊,後洋靛輸入,土靛不敵,種藍業隨之蕭條後逐漸絕跡。西川洩湖鄉紡織技術為全縣之首,鄉民用舊式機杼織成土布,以結實耐用受到歡迎,大宗販者曾絡繹不絕販往甘肅、寧夏一帶銷售。清至民國,淘金者曾在輞川河、焦岱老虎溝淘金,終因量少而終止。民國24年(1935),民國29年(1940),焦岱寺溝有煤系巖露頭。煤商張子珍、裕泰公司,先後兩次試採,均因藏量過少而終止。民國時期,厚鎮鄉姜劉溝廖家坪,出產“土子”(錳礦顆粒)。陝西省政府建設廳在展覽會上,曾開闢專欄,對土子以藍田特產進行介紹,並由民間手工開採,行銷秦、隴、晉等省區。

解放前,藍田經濟凋敝,工業生產以手工業為傳統行業。活躍在農村有“八大匠”(木匠、鐵匠、泥瓦匠、銀匠、鞋匠、烹飪、篾匠、陶匠)和“五坊”(磨坊、染坊、油坊、豆腐坊、粉坊),除此無大機器工業門類。民間傳統手工業者分散於城鄉各地,以農為主,兼作手工。多數利用農閒活動於集市自由經營,少數在縣城集鎮開設門鋪自產自銷。當時主要有鐵器、漂染、竹木器、縫紉、磚瓦、釀造、修理、鞝鞋、理髮、皮麻、軋花、彈花、首飾、油坊、木炭、烹飪等行業和作坊。這些行業,設備簡陋,工藝簡單,勞動強度大,資金困難,銷路不暢,行業此起彼伏,變換經常發生,經濟上常處於困頓不前狀態。1949年解放時,本縣私人手工業者470個,資產39.61萬元。從業人員835人。經過三年經濟恢復,1952年,工業總產值62.37萬元,從業896人,比1949年產值增長了57%。個體手工業者462個。1953年國家進入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對私營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行公私合營,手工業合作社逐步建立,1957年全縣有手工業合作社29個,從業人員471人,年產值55.17萬元。縣辦工業始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一哄而起的先後有鐵廠、秦嶺鐵礦、農具修配廠、磚瓦廠、水泥廠、製糖廠、副食廠、麵粉廠、印刷戶、肥皂廠、細菌肥料廠、石灰廠、榨油廠、醬醋加工廠等14個工業企業。從業人員928人,年總產值237.76萬元。以後各社隊也在辦廠熱中,以“躍進”精神辦起了各種類型的工廠263個,由於工業基礎薄弱,產供銷矛盾突出,到三年困難時期,先後下馬225個,1963年僅留下52個企業(其中國營企業4個,縣辦集體企業6個,社辦2個,小手工業者40個)。1964年,貫徹中央“工業七十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工業企業開始穩步發展。1965年全縣工業企業28個,職工565人,總產值186.49萬元,實現利潤14.36萬元。此間,中國航天工業部第四研究院屬向陽公司(以下簡稱向陽公司)來藍田建廠,生產軍工產品,向陽公司遷藍田,對藍田工業外環境改變很大、交通、電力設施、工業佈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儘管向陽公司作為軍工單位自成體系,但在技術上對縣屬工業及以後的鄉鎮工業有很大的輻射和滲透。特別是80年代,向陽公司軍轉民產品和地方工業技術交融,彼此協作,相互促進,對地方工業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人才和技術的相互交流,起到了“借柳成蔭”的效果。80年代中,藍田工業的產值、佈局、產業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66年,“文革”運動開始,工業企業受到衝擊,在批判“洋奴哲學”、“管卡壓”的同時,正常生產秩序遭到破壞,合理的規章制度被批判,不講成本,不講核算,不搞積累,工業企業遭到損傷,經濟發展徘徊不前。196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從上年的202.83萬元,下降到120.84萬元,下降幅度達40.38%。70年代初,縣工業企業開始復甦,各廠礦陸續擴大生產規模,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先後從農村招入工業企業。到1976年,本縣工業企業已發展到84個。總產值949.93萬元,實現利潤39.37萬元(不含社隊企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貫徹“工業三十條”,特別是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執行,各企業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正常的生產秩序逐步恢復。各企業加強了經營管理。又不斷擴大了自主權,使本縣工業由小到大發展起來,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和多門類多格局的經濟產業結構。計有機械、建材、紡織、縫紉、森林、食品、電力、化工、玻璃、光學儀器等工業門類。

1989年,藍田各類企業發展到17497個,工業總產值12624萬元,獨立核算的主要工業企業有176個,總產值10963.7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27個,產值6390.9萬元(中央及省屬企業6個,產值4490.9萬元,縣屬企業21個,產值2033.9萬元);集體所有制企業149個,產值4572.8萬元(縣屬企業11個,產值584萬元,鄉鎮130個,產值3828.9萬元,勞司辦工業8個,產值159.9萬元。)工業總產值佔社會總產值33571萬元的37.6%。職工人數5490人(未包括中央及省屬企業),其中縣屬企業2555人,鄉辦企業2935人。主要產品425#水泥、汽車傳動軸、奶粉,硫化黑,高鉻耐磨鑄鐵球,水晶餅、光學儀器等先後被評為省、市及部屬優質產品。

向陽公司80年代後,也有汽車大梁285架、劍桿帶、石墨化爐、壓力容器、燒結機等投入市場,參與竟爭。

但是,藍田工業從整體上看發展水平較低,拳頭產品不多,競爭優勢不強,沒有形成足以左右經濟形勢的大中型工業門類。縣屬工業仍被計劃經濟卡得太死,統得過嚴,應變能力不強,鄉鎮企業管理水平尚低,資金貸款過多,農副產品、機械加工和礦產採掘工藝水平低,生產能力差。

地貌特徵

藍田縣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各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南部為秦嶺北麓延伸地帶,東部為驪山南麓溝壑區,中、西部川原相間,灞河、滻河等重要河流貫穿全境,藍田地貌類型分河谷沖積階地、黃土臺塬、黃土丘陵、秦嶺山地。海拔最高2449米,縣城海拔469米。山、嶺佔全縣土地面積的80.4%,耕地面積4.04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 1.15萬公頃。

氣候條件

藍田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冷暖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3.1℃,日照2148.8小時,無霜期212天,平均降水量720.4毫米,主要集中於7—9月,佔全年總降雨量的55%。

藍田的氣候在全國氣候分區中屬於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地帶。具有溫暖、雨量適中、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生產潛力大,但氣象災害亦多且頻繁的特點。境

陝西省藍田縣概況

藍田縣

內由於半封閉的盆地地形和山地的影響,氣候的地域類型豐富多樣,為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1)光照:藍田縣多年平均太陽輻射值為114.5-118.5千卡/平方釐米.年,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077.1-1845.1小時。豐富的光照資源及其與作物生長期匹配一致的特點,對形成較高的作物產量和良好的品質是極為有利的。

(2)熱量:藍田縣多年平均氣溫13℃,≥0℃積溫4826.7℃,持續期長達299天;≥10℃積溫4224.6℃,持續期長達204天;≥20℃積溫2488.0℃,持續期長達98天,無霜期212天。宜於喜涼和喜溫作物生長,可滿足一年兩熟作物的要求。

(3)降水:藍田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33.3MM,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為537.9MM,佔全年降水量的72.6%;雨熱同季為其主要特點。此外,降水日數分佈較為均勻,多年平均降水日數107.4天,平均3.4天有一次降水。降水的均勻分佈對以旱作農業為主的區域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大,最多年(1983年)多達1131.7MM,最少年(1986年)僅509.2MM,高低年間相差622.5MM,年際變率高達84.1%,這種變化也亦產生旱澇災害。然而,評價一個地區的降水量是否適宜當地的作物,還主要決定於同期的蒸發與降水之比值,一般認為,當該比值大於1.0時,需要灌溉彌補水分之不足;而小於1.0時,水分則有盈餘,需要排水。據計算,藍田縣≥10℃積溫期內,此值為1.04,這表明,藍田縣是屬於溼潤而微顯水分不足的區域,若無特殊的氣候異常,這種水分條件對旱作農業的需水是基本滿足的。

(4)地域差異:從氣候的區域差異考慮,可將全縣劃分為四個氣候區。河谷川道東部區,年均氣溫12℃左右,年降水高於740MM,為溫和溼潤區,可兩熟而熱量稍顯不足。河谷川道西部地區,年均氣溫13℃,年降水在740MM以下,屬暖溫半溼潤氣候區,作物一年兩熟,但水分略顯不足。驪山黃土丘陵區。因海拔高度的影響,年平均氣溫10-12℃,≥10℃的積溫3500-4025℃,降水量700-800MM,屬光照充足,氣候溫和的半溼潤區,作物可兩年三熟。但該區水土流失嚴重,土壤保水性能差,容易發生旱澇災害。秦嶺高山地區,大部分海拔在1100-15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在8℃左右,≥10℃積溫在3500℃上下,降水800MM以上,屬溫涼溼潤氣候,農業在1500米以下可一年一熟。本區突出的是氣溫低,生長期短,限制了農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