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化痼疾”下篇:歧視與優越感

歧視(Discrimination)

歧視一詞出現在17世紀初的英語中。自美國南北戰爭以來,“歧視”通常用於種族偏見,後來廣泛用於社會中的不同群體。歧視是指根據群體、階級或其他類別進行不合理的區分對待。歧視的類別主要包括:種族、性別、年齡、殘障、宗教、區域、性取向。歧視性的傳統、政策、思想、做法和法律在世界各地存在,尤其是不重視歧視的國家。

在西方,歧視他人的言行會受到很重的責罰。尤其針對社會的精英群體。以下是在英國發生的歧視事件:

案例一:一位男性企業高管,評價女性下屬的膚色,被責罰當眾道歉。

案例二:一位女教授,酒後乘出租車,對印度司機出言不遜,被大學開除。

案例三:一家中國企業,在招聘廣告中,對性別和年齡提出要求,被警告罰款。

在中國,大眾對歧視的態度淡然,懲罰力度很小,很多中國人對此不以為然。因此,不少剛剛出海的中國企業“交了學費”,因中國管理者的言行不當,被當地員工投訴。究其根本,大部分是由於中國管理者的無知,因為其言行在國內司空見慣。

語言是思維的體現,思維又受語言的影響。漢語以評判詞彙為主,中國人也通常被評判性思維主導。中國海外企業的高管,英文水平很高,有的堪稱第二母語,但受制於思維定式,難免以評判式的英文表達,因此被當地員工認為歧視。例如,中國人認為六十歲就是老人,出於尊老,會說:You are old, let me do it.(你是老人,讓我做吧。)不曾想,在西方,這是典型的年齡歧視。“安全”的說法是:You are older, please let me do it.”(你年齡比我大,請讓我做吧。)

總而言之,在海外的中國企業管理者,需要警惕以下歧視行為:

1)對他人發火、吼叫、謾罵,他人包括同事、合作方、供應商、服務人員等;

2)對他人的外貌和個人背景評頭論足;

3)強行要求下屬加班;

4)法定工作時間以外打擾同事;

5)有關種族、性別、年齡、殘障、宗教、性取向的玩笑和負面評論。

如果你對此不以為然,你已然是“歧視重症”患者了。

優越感(superiority)

“歧視重症”惡化的結果是優越感,這幾乎是“絕症”。當一個人“患上”優越感,會形成一種根深蒂固的自我意識,情不自禁的自負、高傲、固執、自戀,並毫無掩飾地蔑視他人。

優越感“患者”通常包括兩類人群,一類是擁有優越的個人背景,如: 職業、外貌、家庭、財力、智力、國家、民族。他們自視天之驕子,仗勢欺人。

另一類,稱為優越情結“患者”。優越情結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術語,其“病根”是自卑。優越情結是一種防禦機制,以幫助“患者”應對痛苦的自卑感,並過度補償自卑感。這類“患者”總感覺別人傲慢,對其鄙視,因此他們自視很高,並以霸道、攻擊性的態度對待他人,從而誇大自我重要性。

患有“優越感絕症”的企業家和管理者日漸增多,其中不乏精神崩潰和英年早逝之人。預防這種絕症,我們只有防微杜漸,從刻板印象入手,避免對他人評判,頭腦開放,用客觀積極的態度與人相處。在此建議四項“防病措施”:

1)組建多元化團隊,成員包括不同種族、膚色、國家、地區、教育背景、思維方式;

2)平等對待他人,包括各級同事、各個部門、外部合作伙伴和供應商;

3)包容多元文化,邀請各種背景的人員參與不同項目;

4)創造歸屬感,為團隊成員提供安全感,建立輕鬆開放的氛圍,讓大家保持本色,暢所欲言。

人性使然,我們的內心獨白是:“我看待事物和做事的方式最有道理,如果別人可以理解,事情就好辦了!"

在此就大不敬,有請古今中外的聖人和怪人,以他們的價值觀和認知回答一個“無厘頭”問題:“小雞為什麼過馬路?”

孔子:給人面子,保持和諧。

亞里士多德: 過馬路是小雞的天性。

論“文化痼疾”下篇:歧視與優越感


馬基雅維利: 關於小雞過馬路的問題,誰會關心原因? 過完馬路就已經證明了動機的合理性。

卡爾.馬克思: 這顯然是歷史性因素。

愛因斯坦: 無論是小雞過馬路還是雞爪下的路面在移動,都取決於你的參照物。

特朗普: 它們是一群非法移民 。

由此可見,這般“弱智”問題,已然是見仁見智見淫,在人文世界裡,任何事物都是“大象”,我們都是“盲人”,只能觸及一面而已。

綜上所述,作為各行各業的領導者,需要接受自我認知的侷限性,保持謙卑心態,以求知慾去看待“異類異族”,摒棄評判,發現美好,才會遏制偏見“病毒”,避免歧視“重症”和優越感“絕症”。

最後,謹記古人遺訓:“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論“文化痼疾”下篇:歧視與優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