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最後的朝代不是清朝而是明朝,結局會怎麼樣?

龍湖魯智深


如果是漢人王朝,至少那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的外交政策將會讓自海洋而來的歐洲勢力很頭疼,第一戰可能就是總體戰,舉國總動員規模的,戰況可能不會好看,然後歐洲勢力就要在中國找代理人,分裂中國各地域,這時候就考驗中央、皇帝、內閣的執政能力了,如能挺過去,成功維護全國團結,則中國民族意識將被激活,戰爭總會停止,歐洲也不會是鐵板一塊,有十到二十年左右的平穩發展期,中國就將是個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美國那樣的存在。


zxswqaz


清朝後期給我們的印象就是腐朽無能,可以被外國列強隨意的欺凌,最後不是割地就是賠款,直接將我中華大地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社會。您今天提出明朝取代清朝的假想題,雖然歷史不可以重演,但打開我們的腦洞設想一下也不是不能,下面我將我自己個人的一點看法說一下。

閉關鎖國的影響

清朝和明朝都熱衷於關起門來蝸居,後期清朝整的洋務運動,也沒有大的起色,閉關鎖國長時間與外界脫節是個重要原因。明朝的整個生存期,基本上也處在閉關鎖國的狀態,由於沿海日本倭寇的侵擾,自朱元璋時期就開始了海禁策略。大家可能會想到鄭和下西洋,朱棣主導的鄭和下西洋意圖不明,甚至有人猜測是為了尋找失蹤的朱允炆,再說鄭和下西洋只不過是曇花一現,之後明朝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關門的狀態下。一直到明穆宗上臺,明朝才正式開關,明朝海禁閉關鎖國正式宣告結束,這一年是公元1567年。明穆宗解除海禁的策略,讓個體戶鋌而走險暗地裡的海外貿易,可以得到政府承認擺在明面上做,這有效促進了明朝經濟的大發展。以明朝放開海關的時間節點,對照工業革命開始於公元1750年左右,從這個時間上來看,如果明朝那時候能堅持對外開放,科技發展水平最起碼不會和外界脫節。解決閉關鎖國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打開窗戶,哪怕進來一兩個蒼蠅,只要屋裡的東西能出去,外面的東西能進來,這個問題基本上就算解決了,從這方面來看明朝比清朝有優勢。


大的框架和制度

清朝取代明朝之後,並沒有將明朝的所有制度推到重來,反而沿用和明朝大部分的制度,從大方向來看整體大框架沒有改變。其實在那個年代,清朝沿用明朝制度沒大毛病,畢竟明朝統治了二百多年,其不斷完善的管理經驗必定有可取之處,所以不能說清朝這樣做就錯了。比如後來國外一些西方國家玩的內閣制,最早內閣制的雛形就是明朝研究出來的,雖然清朝後來沒有繼續使用這個制度,但也不能說它一無是處。咱們再反過來看清朝再次包裝明朝的制度,它肯定有很大的缺陷,明朝後期混亂的情況,足以說明了這個問題。如果明朝不開展大刀闊斧的改革,到最後會和清朝一樣走向滅亡,這是從制度層面的一個猜想。

內政問題

一個朝廷的內政是否良好,決定著整盤大局的發展趨向,明朝中後期曠日持久的黨爭,讓明朝的內政情況很糟糕。甚至後來大明王朝滅亡後,為了延續香火的南明小王朝,也沒能剔除這一弊病,最後直接將明朝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把持大權,她才是幕後真正的掌權者,慈禧這個女人玩弄陰險手段有一套,咸豐留下的八大顧命大臣都被她順利拿下,但她絕對沒治理好一個國家的能力。明朝和清朝的內政情況都不容樂觀,從這個方面來看,倆個朝代中樞問題都很大,所以換那個主政都不會有好結局。


追記歷史


歷史沒有假如。如果真要假如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是明朝而非清朝的話,那或許因為沒有了明清易代數十年的戰爭破壞和初期滿洲貴族落後而野蠻的統治,中國會與同時期的西方一道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從而避免像晚清那樣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當然也或許會因腐朽明朝的朋黨之爭、宦官專權等把明帝國的中央集權和國家機構搞垮,以至於面對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時抵擋不住他們的船堅炮利,從而還是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更多的國家主權和領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