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戰國時代,諸侯爭霸,紛爭百年,最後被秦國一統天下,秦國掃六合後,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始皇實施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修建靈渠、修建長城等重大的基礎設施,為華夏文明的繁衍生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但與此同時,大秦帝國在剛剛建立時,就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耗費了秦國的財力,物力和民力,再加上,秦始皇所推行的法治政策與山東六國曾推行的政策,不相融合,導致原屬山東六國遺民的不滿,最終秦朝僅建立十幾年,便二世而亡,成功的果實被漢朝摘取。

從秦孝公商鞅變法起​,一個奮鬥了百十年從貧弱到富強的諸侯國,一個經歷幾代人(奮六世之餘烈)努力變法,韜光養晦,謀求東進,持續發力才統一天下的王朝,最終經過短短十幾年的光陰便被歷史的風沙所湮沒。後來人,對秦王朝的批評越來越多,對秦王朝統一和滅亡的原因,分析的也越來越多,比較著名的著作,有賈誼的《過秦論》,有蘇洵的《六國論》,有杜牧的《阿房宮賦》,也有柳宗元的《封建論》。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賈誼、杜牧、蘇洵關於分析秦朝興亡的著作

這些都是在歷史上對於秦王朝研究比較著名的論述,他們的觀點也表達的非常犀利,同時論證起來,也是環環相扣幾乎找不到破綻,但這些文章的立足之處卻也大有不同,那麼,他們論述的觀點真的符合歷史嗎?真的就是秦王朝統一或者覆滅的根本緣由嗎?

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過秦論》、《六國論》、《阿房宮賦》等等論證的背後,是否有著其他的目的?這些觀點又是否真的能夠證明,秦王朝統一和滅亡的根本?

  • 《過秦論》核心觀點,秦朝“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首先,我們來看《過秦論》;這是漢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所書寫的,《過秦論》的中心觀點在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但在《過秦論》中,上篇所重點敘述的是地理上的因素,也就是秦孝公據崤山之故。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 秦孝公藉助秦國地理優勢,贏得變法圖強的機會

意思是說,秦孝公之所以能夠在商鞅變法當中強盛起來,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秦國的地理方面的優勢,因為崤山和函谷關易守難攻,讓秦孝公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變法,變法強盛起來之後,秦國的實力更勝於山東六國,所以最終秦國能夠一統天下。但在天下統一之後,沒有實施仁義的政策,導致人民感受到了壓迫,所以才導致了秦王朝的滅亡。

我們通篇來讀《過秦論》時,其實覺得作者的論述相當的條理且環環相扣,但《過秦論》卻有一個漏洞;賈誼所言的這種“仁義不施”放在實際的歷史當中,應該是說秦始皇所推行的法治政策或者說修建各種設施而導致的勞民傷財。

  • 只靠道德約束不了國民

可是現實情況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本身各個諸侯國的人來自於不同的政治體制所塑造的模型,他們所接觸的思想不同,體制不同,就會導致他們對於規則的接受能力不同,一個過慣了懶散生活的人,一個在自由的條件下習慣了的人,讓他突然的去遵守強硬的規則一定會感受到壓迫,但這種壓迫能說是錯誤的嗎?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當然不能,因為單純地依靠自覺和道德根本無法約束所有的人,道德只能跟有道德的人來講,道理也只能跟講道理的人來論;所以,對於那些沒有道德又不講道理的人,只能夠通過規則的硬性約束來規範行為,因此,規則方面的壓力是在所難免的。

秦國修長城、靈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而像是長城、靈渠等其實屬於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都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的,賈誼可能站在大漢王朝的角度上,感覺到了黃老政策的無為而治使社會比較安定,但賈誼卻沒有想到,如果沒有長城的阻攔,匈奴南下的次數一定會增加,大漢王朝也不一定就能夠獨善其身,同時沒有靈渠等等水利設施的建設,農業的發展就會滯緩,百姓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社會生產力,大漢王朝的強盛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到來。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所以,賈誼所說的“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不實施仁政而實施苛政,必然會導致民心不穩,但秦王朝的仁義不施,其實並不在於它真的推行苛政,而是在於太過於急切的想要為王朝打下根基,太過於強硬的將法治政策推行到了全國,導致原屬山東六國的很多人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所以才有了動盪。

  • 沒有秦國打下的基礎,漢朝無為而治,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賈誼之所以會提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在於他肯定他所經歷的政策;漢朝在建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推行黃老政策的,講究無為而治休養生息,賈誼作為一個漢朝的臣子,接受這種思想的薰陶是很正常的。

而事實上,漢朝所推行的這種韜光養晦的政策,確實也給王朝帶來了很多的好處,但休養生息是有基礎的是有條件,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長城等防禦工事的存在,如果沒有靈渠等水利設施的存在,漢朝就相當於無米的巧婦,哪怕想要休養生息也不可能很好地恢復社會生產力。所以賈誼的觀點也是立足於提煉大漢王朝的政策影響而進行敘述的。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杜牧《阿房宮賦》真實目的並不是揭露秦王暴政,而是勸諫唐玄宗

再者,我們來看杜牧的《阿房宮賦》,從表面上看《阿房宮賦》的觀點也沒有問題:如果六國的人能夠愛自己的臣民,那麼不至於被秦國消滅,如果秦國的人能夠愛自己的臣,那麼也不至於二世而亡,這個觀點其實與賈誼的“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秦朝統一與滅亡,與苛政和愛民沒有太大關係

但《阿房宮賦》也有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說,難道秦王朝作為一個諸侯國時是愛自己的子民的,當成為一個王朝的時候就不愛了嗎?難道嬴政在做秦王時是推行仁政的?當成為一個皇帝的時候就推行苛政了嗎?這肯定是站不住腳跟。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但秦王朝推行的政策確實讓很多人接受不了,這就說明秦不僅是作為一個王朝的時候不愛子民,作為一個諸侯國的時候也是不愛的,那麼,不愛自己子民的秦國,能夠消滅同樣不愛自己子民的山東六國,是不是就很能說明問題呢?

所以,秦王朝之所以能夠統一,並不在于山東六國不愛自己的臣民,秦王朝之所以會滅亡,也不在於它真的就實施苛政;還是如同我們上述所說的那樣,秦王朝的不愛其實是沒有考慮到大多數民眾的接受能力,或者說沒有給他們一個緩和的階段,就讓他們強制性的接受沒有體會過的政策。

  • 燕國、楚國遺民短時間不適應秦國的法治和郡縣制

就比如說,原屬燕國的子民那樣,他們本身接受的是一種王道的政策,生活的比較輕鬆也比較自由,沒有硬性的規定來約束他們,可是當燕國覆滅之後,他們必須接受秦國的強制規則的約束,這自然會讓他們感覺到苛刻。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再比如像原屬楚國的子民,楚國是一個在分治制度下成立的國家,楚國的很多大貴族在楚國國內是享有很高的權利的,這些貴族至於楚國就相當於諸侯國之於西周一樣,可是當秦王朝成立之後推行的是郡縣制度,不再有貴族這一說,一個家族也不可能享有很高的權利,這自然會讓楚國的原本貴族感到不滿。

所以說,其實秦王朝的統一和滅亡與愛不愛臣民沒有太大關係;而杜牧之所以書寫《阿房宮賦》也並不是為了去論證秦王朝到底是不是實施苛政,而是在於勸諫當時的君主。

  • 杜牧秦朝阿房宮,來勸諫唐玄宗不要營造華清宮

杜牧生活的時代是唐玄宗時期,唐玄宗為了心愛的楊貴妃,不惜大興土木建造華清宮,不惜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不遠萬里為楊貴妃運送荔枝,這是一種勞民傷財的行為;而杜牧本身作為一個沒有太多話語權的學者,他不能直言極諫唐玄宗,所以只能夠以阿房宮來類比華清宮,以建造阿房宮而導致滅亡的秦王朝,來勸諫一意孤行建造華清宮的唐玄宗。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他只是想告訴唐玄宗一個道理,秦王朝不顧民生執意建造阿旁宮,過著窮兇極奢的生活最終導致了滅亡,如果唐玄宗真的執意要將大量的財力物力花費在楊貴妃身上,花費在建造華清宮身上,那麼唐王朝也會岌岌可危。這才是杜牧的真正目的。

蘇洵《六國論》核心內容:六國滅亡原因在於賄秦

此外,我們再來看一下蘇洵的《六國論》。《六國論》的核心觀點在於“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說的是山東六國之所以會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強,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與秦國對抗的力量,而是因為他們將精力都放在了賄賂秦國身上。

賄賂自然會導致自身實力的削弱,要麼是財富上面,要麼是土地上面,當將自己的國土割讓出去,當一點一點地將自己的財富贈送出去,與秦國的發展差距就會拉的越來越大,最終當秦國發動戰爭的時候毫無招架之力。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 山東六國賄秦,是因為實力差距過大

此外,《六國論》還重點論述了齊國滅亡的原因,說齊國沒有賄賂秦國,但終依舊滅亡是因為其他國家都將精力花費在了賄賂秦國身上,對齊國的發展置之不理,最終不賂者因賂者而亡;那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其實並不是,山東六國在對抗秦國這一方面其實還是比較積極的,尤其是當趙國進行了胡服騎射變法之後一直遊走在抗秦的前線,而山東六國也屢次進行合縱抗秦,但山東六國的實力確實與秦國有差距,也就是說不是他們不想打而是真的打不過。

試問有哪一個國家在實力均衡時,願意通過賄賂另一個國家來謀求生存的?想必大家都不想,但當實力的差距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想要保障宗廟社稷就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他們不想為也不得不為。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 齊國的置之不理,是其他國家被秦滅亡的原因之一

再者齊國真的沒有賄賂秦國嗎?其實也不是,當山中六國舉行合縱的時候,秦國提出了連橫政策來應對,連橫政策的主要目標就是齊國,因為齊國加入了連橫而導致合縱被大幅度削弱。

戰國後期,齊國也是秦國的盟友,在秦國的邦交政策當中,齊國一直都是需要較好的對象,而且齊國也認為只要依附於秦國就不會滅亡,所以,他對於其他的五個國家所面對的戰爭置之不理,因此,事實上並不是齊國因為其他國家的不聞不問而滅亡,而是其他國家因為齊國的置之不理而被消滅。

  • 蘇洵以山東六國與秦國,類比遼國、金朝、西夏與北宋對峙的局勢

所以,《六國論》的觀點其實也是比較片面的,而蘇洵之所以寫《六國論》也是立足於勸諫這個目的上的;蘇洵所處的宋朝對於遼、金、西夏等等的勢力都採取一種求和的態度,企圖通過財富和土地換取和平,蘇洵對這種政策非常的不贊同,他是寫給宋仁宗的。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但是蘇洵並不能直言進諫,所以,他只能以山東六國來類比宋朝,告訴宋朝的君主,六國因為賄賂秦國而滅亡,如果宋朝一而在再而三的採取求和的態度,那麼宋朝最終也會被消滅。所以蘇洵並不是真正的想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他只不過想尋找一個勸諫的理由而已。

討論

  • 柳宗元《六國論》,參雜個人情感因素少

那麼哪一個觀點,能真正站住腳呢?個人認為是柳宗元的《封建論》,柳宗元在這篇著作中,並沒有參雜太多的王朝觀念,而是從制度方面進行論述,他說六國滅亡,是亡在制度上,雖然秦國的法治政策被後來的很多人認為是苛政,但法治卻有著很大的好處,它能夠約束人們的行為,能夠為人們的生存規劃一個底線。

  • 漢朝推行儒家學說,沒有拋棄法律,外儒內法

像是漢朝,哪怕是漢武帝推行儒家學說,但也是外儒內法,是披著儒家學說外衣的法治政策,而對比法治,那些王道、吏治、術治、軍制、分治等等就顯得落後,因此,秦王朝之所以能夠統一,是因為制度上的優越性。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而秦王朝為什麼會滅亡?那是因為它雖然有著比較具有優越性的制度,但卻沒有在合適的制度之下采取正確的政策,就比如我們上述說到的那樣,它沒有經過一個過渡階段,就強硬地推行它的制度,導致政策與國家的發展狀態不相符,最終才會滅亡。

這種觀點是比較客觀的,就如同我國的近代史一樣,當我們推翻封建帝制時,並沒有接著找到一個適合的發展道路,而是經過了上百年的紛爭,並且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終才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 優越的制度,必須有合適的政策和過渡階段相配合

我們也實施過資本主義,可是卻發現它並不能真正的拯救我國,所以,這是一種制度上的比拼,其實,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裡,其實也是一種制度比拼;制度有了優越性之後,才能夠談論統一,而當制度有了與其相匹配的政策之後,這個王朝才能夠很好地延續。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

總之,確實是盡信書而不如無書的,很多時候歷史中流傳的一些觀點,並不能夠真正地站穩腳跟,他們有著自身的目的,而我們現代人也需要擦亮眼睛去尋找事件的本質,對於歷史事件來說,更要從歷史的角度,客觀,公正地看待。

這真是,勸君少罵秦始皇,百代皆行秦政法,賈誼,杜牧,蘇洵,柳宗元論秦朝統一與二世而亡,千古名篇背後有玄機,無為而治離不開秦朝打下的基礎,唐玄宗為楊貴妃營造華清池與阿房宮如出一轍;山東六國局面與金朝,遼國,西夏與北宋對峙局面相似;秦亡於的法治,卻被漢朝所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