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籬笆起義,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籬笆”引發的起義

1549年6月下旬的一天深夜,英國諾福克郡溫姆鎮的農民們憤怒地拆毀了一個貴族地主圈地的籬笆。第二天,同村貴族羅伯特·凱特兄弟,不僅支持村民的行為,拆掉了自家的圈地的籬笆,而且帶領大家拆毀了本村所有貴族地主的籬笆,並發動了反對貴族地主圈地的武裝起義。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英國毛紡織業迅速發展,羊毛市場需求急劇增長,羊毛交個暴漲,養羊業成為罌告最為有利可圖的產業。於是,大批貴族地主先是擠佔森林、沼澤、無主荒地等公用地,用來養羊,繼而又採用暴力手段,將租種自己土地的農民強行趕走,用籬笆、木欄等吧墓地圈佔起來,作為養羊的牧場。各地貴族地主競相效法,趨之若鶩。這樣,在英國曆史上就發生了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圈地運動的發展和蔓延,致使大批農民喪失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園,背井離鄉,變成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很多人被迫淪為乞丐和盜賊,社會秩序日益混亂。為此,英國國王頒佈一系列法令,禁止農民流浪乞討!

世界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籬笆起義,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法令規定,只有年老和喪失勞動能力的人才能乞討。凡身強力壯的流浪者,第一次被抓捕,要施以鞭打,然後立下誓言,遣送回鄉;若第二次被捕,出了鞭打外,還要割去 半隻耳朵;而第三次違令者,則將判處死刑。後來,法令的處罰更為殘酷:凡拒絕勞動的人,一經告發,就被判為告發人的奴隸;主人有權用鞭子或鎖鏈強迫其勞動;被處罰著如果逃跑並且超過十四天,抓到後就判為終身奴隸,並在身上打上烙印;主人可以隨意出賣、贈送或轉讓。凡逃亡三次者,以叛逆罪處死。貴族地主的圈地本已使放大農民流離失所,而國王處罰流民的嚴苛法令又把破產農民逼入了絕路。失地農民忍無可忍,只得挺身而走險。於是,在英國各地爆發了反對圈地地運動起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發生在東部諾福克郡的起義!

世界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籬笆起義,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溫姆鎮農民鵝起義,迅速得到附近農民的響應,羅伯特·凱特很快就組織起一支農民起義軍,並大舉圍攻郡守府諾里奇。起義的盛偉影響迅速擴大,諾里奇城裡的貧民和各地破產的農民、手工業者紛紛前來投奔。到7月初,起義隊伍發展到兩萬人。圍攻諾里奇之際,凱特擬訂了一個“二十九條綱領”,要求立即停止圈地,恢復農民使用公有地的權力,減低地租,廢除農奴法庭等,準備通過郡府上交國王。郡守府當局見起義聲勢浩大,一時難以控制,便採取欺騙和鎮壓的兩首策略。一方面假意答應農民的一部分要求;另一方面派人向國王報告,請求支援。不久,國王派人捎回答復,只要起義農民立即解散還鄉,可以既往不咎,赦免處罰,而沒涉及“二十九條綱領”的任何內容!

世界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籬笆起義,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起義農民見國王沒有答應他們的任何要求,憤怒至極。在凱特的指揮下,發起進攻諾里奇城的戰鬥,並於7月22日一舉攻佔該城。英王得知諾福克郡首府被攻陷,驚恐萬狀,急忙派瓦維克伯爵率領15000名外國僱傭軍聯合當地貴族武裝共同鎮壓起義。8月下旬,起義隊伍與瓦維克伯爵的僱傭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瓦維克的僱傭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人多勢眾,而農民起義軍毫無訓練,人少勢弱。經過幾天激戰,起義軍寡不敵眾,3500多人戰死,羅伯特·凱特兄弟和300多人被俘後被處以絞刑。反圈地運動的農民起義失敗了,但它反映了英國農民反抗壓迫的鬥爭精神,有力地打擊了封建統治,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地運動!

世界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籬笆起義,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堅守誠信荷蘭人

大家都知道荷蘭是17世紀壟斷海上運輸和貿易的海上霸主,被稱為“海上馬車伕”。那麼,在那個世界群雄逐鹿的時代,荷蘭人何以能夠稱雄?人們會說:它的那時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他地處歐洲新航路的要衝位置;它的造船技術與航海技術先進發達;它的海軍力量強大這些都沒說錯,但僅有這些遠遠不夠,使荷蘭人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在於當時荷蘭人堅守誠信的品格。1世紀末至17世紀初,一方面為進一步熟悉和開闢新的海上航路,另一方面為謀取鉅額的海外貿易利潤,荷蘭人紛紛組織船隊通向東方海域,進行探險性商貿遠航。有一個名叫巴倫支的荷蘭船長,參與了1596年至1598年的遠航。當時,所有已經探知的去往亞洲的航路,都是經由南面航行,而尚無經由背面航行的通路。於是,他試圖冒險找到一條從北面航行到達亞洲的路線!

世界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籬笆起義,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1596年初秋時節,巴倫支船長率領17名水手,裝好委託人託運的貨物,駕船出發了。在向東北方向的艱苦航行途中,船隊途徑地處北極圈內的三文亞島時,不幸被北極高寒的氣候和冰封的海面困在那裡。於是,巴倫支船長和他的17名水手在三文亞島度過了漫漫8個多月的冬季。為了在零下40度的高寒中取暖、以保持起碼的體溫,他們在島上先是找到了一切能夠點燃、取火的物品作為燃料。最後,能燃燒的東西實在找不到了,他們不得不一點一點拆下船上的甲板,劈開後當作燃料;遠航所帶的糧食不久就吃光了,他們就靠在島上打獵,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食物。在及其險惡的情況下,巴倫支和他的水手們漸漸臨近的生理極限。不久,開始有人因飢餓、疾病死去。8個水手陸續倒下,被飢餓和疾病奪去了生命。然而,就是在這種境況下,巴倫支及其水手做出一件讓人難以相信的事情;他們明知道船上載的貨物中有可以挽救和延續他們生命的物品,包括藥品和衣物,但他們始終也沒有動一下,因為這是委託人託運的貨物!

世界歷史:封建制解體時期的歐洲,籬笆起義,堅守誠信的荷蘭人!

漫漫北極的冬季過去了,巴倫支和倖存的水手們終於擺脫困境,完成此次商貿探險航行,並將託運人的貨物完好無損地帶回荷蘭,送到委託人手中。就這樣,巴倫支船長及其水手們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履行承諾,堅守誠信,創造並踐行了傳之後世的經商理念與法則。而當時的荷蘭人,恰恰是憑藉這樣的誠信贏得了海上商貿的世界市場,成為駕馭世界海上貿易的“馬車伕”。為了使誠信理念得以傳承,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海運博物館,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舉行一個特殊的活動,就是由不同職業的志願者擔任教師,組織孩子們體驗和重溫四百多年前巴倫支船長為首的荷蘭水手和商人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