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分餐制並非舶來品,也並非是西方“文明與先進”的產物,而是我國古已有之,早在商周時期便以初具雛形,但是隨著歷史的演變,古人的會食習慣由分餐而食變成合餐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們不禁思考,分餐方式有必要改回來嗎?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分餐制對人們飲食生活有許多裨益,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分餐制可以預防各種經口、唾液傳播的疾病並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更有效的防止傳染病的傳播。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人們和家人朋友吃飯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也許不覺有什麼,但是有時候出席酒宴或者大型聚會的時候,各種不熟悉的人紛紛把筷子伸向同一盤菜,尤其碰到有些人用筷子把菜亂攪一氣,各人的津液在菜中“昇華”,心理會不會出現不適感?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王力教授在所寫的《勸菜》中,對這樣的“津液交流”有十分深刻的諷刺。他說十多個人共一盤菜,共一碗湯,酒席上一桌人同時操起筷子,同時把菜夾到嘴裡去。一碗湯上桌,主人喜歡用自己的調羹去把裡面的東西先攪一攪;一盤菜端上來,主人也喜歡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一件山珍海味,一人一筷子之後,上面就有了五七個人的津液。

我相信這種情況老祖宗肯定是碰見過的,但是為什麼會把今人認為是科學健康的就餐方式改成合餐制呢?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我國分餐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它經過了不少於三千年的發展過程。最早《周禮》有載:“設席之法,先設者皆言筵,後加者為席。筵長席短,筵鋪陳於下,席在上,為人所坐藉。”這便是針對筵宴的規格標準。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在商周,一般是天子五重席,大夫二重席。貴族們還講究列“鼎”而食,鼎的多少表明主客的身份、筵席的規格和食物的豐盛程度。地位越高,使用的數量也就越多,享受的肉食品也就越豐富。天子食九鼎、王食七鼎、諸侯食五鼎、大夫食三鼎,這就是古代的列鼎制度。在進餐時,身份地位不同的人所使用的餐具及吃的食物也不相同,其中容積小的鼎所盛食物僅夠一人食用,這正是早期分餐而食禮俗的最好見證。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但在隋唐以後,這種飲食禮制的約束開始弱化,而宴飲時追求和諧熱鬧的心理傾向加強。隨著服飾、坐具、坐姿的改進,合餐逐漸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習慣。而到了宋代,現代意義上的合餐方式已經成型。在宋代,現代式高大的桌椅已取代唐代低矮的桌凳,成為各階層普通的傢俱。舉個例子,《清明上河圖》中,汴京餐館中擺放的就都是高桌大椅。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幾次下江南,沿途宴飲無數。據史料記載,當時除皇帝由於其特殊地位而一人一桌獨餐以外,其他隨從人員都是圍桌合食。客觀上,這也促進了南北飲食文化的融會貫通,滿漢全席也在這一時期出現,這些都標誌著飲食文化的發展,一種延續至今的“合餐”新傳統便逐漸形成了。

以上主要是我國古代飲食方式變化的歷史。

其實說到這裡,不論分餐制有多少好處,合餐制國人已經遵循良久,和家人朋友一起聚而食之,氣氛熱烈地分享很多美食也沒什麼不好。長久以來形成的合餐制也體現了國人的豪爽大氣與內心的團結。在每一次的艱難險阻面前,尤其在這次疫情防控攻堅戰中,中國人上下一心,共渡難關,體現了國人巨大的團結精神。

老祖宗用五千年將分餐制變為合餐制,疫情之下有必要改回來嗎?


當然,在病毒侵襲之下,對合餐制糟粕的地方予以改進,比如運用公筷來夾取菜,既保留了中餐會食的熱鬧,也秉持了科學飲食的理念,何樂而不為呢?

你們覺得應該把合餐制改為分餐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