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副產品愁銷路 幫扶幹部當“中介”

華聲在線5月7日訊(通訊員 彭世民 曹文龍 毛拔群 記者 康蒙)“老餘,您今天送過來的大米189.2斤,每斤價格2.2元,總共是416.24元,您再算一下,看是否對數?”

“對數,對數,我又不是一回二回來送貨,從來沒有算錯過。”餘漂南接過錢,一臉笑呵呵。

餘漂南是岳陽平江縣木金鄉平坳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便已脫貧出列,但2020年初,因疫情影響,家裡積壓的農副產品遲遲找不到銷路。木金鄉人口不到三萬,距離縣城有74公里,與中心集鎮長壽鎮也有15公里,14個村都分佈在偏遠的山溝裡,鄉村裡像餘漂南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

農副產品愁銷路 幫扶幹部當“中介”

餘漂南為木金鄉木金中心小學食堂送大米。

村民手上的農產品綠色、環保,價格比市場稍低,為什麼銷不出去呢?木金鄉黨委書記王掌義想到鄉鎮幹部、職工、教師、學校等,這個幾千人的固定群體,是個很好的消費市場。3月初,他便在會上發起倡議,號召幫扶幹部為建檔立卡戶當“中介”。

“學校有在校學生561人,400多人在學校就餐。”木金中心小學林初安校長介紹,以前學校採購要到長壽鎮街上或縣城,而現在本地就可以採購到綠色環保的產品,大大節約了運輸和人力成本,也降低了採購人員和車輛風險。目前,為學校供應農產品的貧困戶有20多戶,每個月有1/3的農產品由貧困戶提供。

農副產品愁銷路 幫扶幹部當“中介”

木金鄉的幫扶幹部為建檔立卡戶當“中介”。

據瞭解,通過這種“中介”助銷,自今年3月份以來,共為貧困戶銷售鴨蛋2000多枚,雞蛋3500多枚,稻穀4000斤,蜂蜜220斤,同時機關、學校食堂與貧困戶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成交額已達4.6萬元。

【來源:華聲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