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同樣能解決藩王問題,結果朱允炆不予以採納!

引言

“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削弱諸侯王勢力的一項行政命令,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漢朝大臣主父偃上書漢武帝,建議讓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所謂“推恩”本質上和朱允炆削藩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帝王為了實現中央集權的行政手段,只不過“推恩令”來的相對溫柔,婉約。

朱允炆在即位後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相比經過“七國之亂”的漢朝,明朝的政治生態完整統一,軍事實力空前強大,藩王也沒有直接暴露出政治野心,“推恩”削藩的方式完全可以嘗試,況且朱允炆還年輕有的是時間,他為什麼不選擇“推恩”的方式逐步消化藩王危機?

“推恩令”同樣能解決藩王問題,結果朱允炆不予以採納!

先搞清楚所謂“推恩令”,沒有想象中的高上大。

《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記載: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這部分複雜的譯文意思很簡單,以前只有嫡長子可以繼承的爵位和封地允許庶子也可以繼承,並形成獨立的政治體系。

隨著諸侯王庶子們的地位大提升,原本一個人享受的蛋糕變成人人都可以咬一口,潛移默化的把地方和中央矛盾,轉化成內諸侯王內部矛盾,甚至兒子們之間為了權利你爭我奪,大打出手。間接達到分化諸侯王實力的目的實現中央集權,直到再也沒能力和帝王抗衡。

“推恩令”同樣能解決藩王問題,結果朱允炆不予以採納!

不管漢朝的諸侯王還是明朝的藩王,本質上是都是帝王的假想敵。

漢朝的的諸侯王和明朝的藩王還有很大區別,漢朝的諸侯國是完全獨立的政治體系,諸侯王在封地內擁有獨立的行政權、納稅權和軍勢管理權,除了名義上認可漢朝皇帝管理,實際上已經是國中國,這也是漢室吳楚七國之亂髮生的根本原因,在自我壯大後完全不鳥皇帝。

而朱元璋規劃藩王制時,為了防止藩王形成獨立的政權割據,擬定了一個制度約束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並能世襲罔替。藩王們沒有獨立的封地,不能隨意行動,而且還不能參與地方管理,只享受繼承權。

但總有例外,朱元璋在分封藩王后同時賦予個別藩王守護邊疆的使命,例如:燕王朱棣,秦王朱樉,寧王朱權等,他們除了擁有自己的護衛隊,還有數量可觀的軍隊用來抵禦外地,例如朱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厲害的騎兵朵顏三衛,相比之下明朝的藩王對中央的威脅也不弱。

“推恩令”同樣能解決藩王問題,結果朱允炆不予以採納!

漢朝的“推恩”是否還適用於明朝“削藩”?

明朝不乏有識之士,早在朱允炆決定削藩的時候,高巍和御史韓鬱先後和朱允炆提議:

“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這兩人已經分析透明朝藩王的弊端和優劣,認為以異地任職的方式間接削藩是最好的方式,戶部侍郎卓敬也提議讓朱棣改封南昌:“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他們已經意識到藩王問題的嚴重性,尤其朱棣擁兵自重又不安分守己。

我們關聯朱允炆繼位具有很大的爭議性,藩王和帝王的矛盾也很難調和,但是朱允炆嫡長孫的身份是籌碼,所以削藩一事上朱允炆掌握了絕對主動權,這個蘋果該怎麼削,是朱允炆說了算。而“推恩削藩”是最好的應對方式,也不會激化雙方矛盾,在人事變動中不動聲色的解決藩王威脅。

“推恩令”同樣能解決藩王問題,結果朱允炆不予以採納!

效仿“推恩削藩”這麼好的辦法,朱允炆為什麼不用?

第一,朱允炆太年輕。從小到大習慣深宮應試教育,不知道江湖險惡啊,他單純的認為藩王就那麼回事不值一提。第二,受黃子澄、方孝儒、齊泰的影響。這三個人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輔政大臣,偏偏三個人也是紙上談兵之流,而且還盲目自大,黃子澄就和朱允炆談過:

“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

黃子澄認為藩王充其量能自保,哪有實力造反?受天朝上國的思想影響,這三位輔政大臣也是積極支持暴力削藩。第三,朱允炆自己沉不住氣。朱允炆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就一直擔驚受怕,也請教過爺爺朱元璋怎麼應付藩王問題,現在自己當了皇帝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解決藩王問題。

“推恩令”同樣能解決藩王問題,結果朱允炆不予以採納!

最終黃子澄、方孝儒等人的影響力大於高巍、韓鬱等人。朱允炆決定暴力削藩,在削藩過程中又否定齊泰先從朱棣下手的合理建議,從弱小的藩王開始,周王朱橚第一個被清算,緊接著代王、湘王、齊王等被收拾。這一輪削藩下來,給了朱棣充分的準備時間,而且原本不準備謀反的朱棣看到兄弟們的慘狀,也決定鋌而走險,結果被朱棣打著“清君側”的靖難口號奪掉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