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荒城纪》中的新生活运动,在历史上是怎样的?

芯愉


新生活运动的起因,有两则轶闻。


一说是在福建战役期间,蒋介石把司令部迁回南昌时,看到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正在街上抽烟,蒋大为震惊,他从车上下来,要求见小孩父母,并批评他们放纵自己的孩子。“吸烟男孩”就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线。


二说是美国传教士在庐山牯岭对宋美龄说,在中国实施社会福利计划,可以使蒋介石获得外国政府的支持和贷款。因此,便有了“新生活运动”。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发表了题为《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演讲,标志着新生活运动的揭橥。

此后,这场声势浩大的新生活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横跨了八年抗战。


运动主要以"礼义廉耻"为重要思想,目的是让人民改头换面,具备"国民道德"和"国民知识"。

但就蒋向德国、日本学习的意思,这场运动的诉求是西化现代化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糅合了传统礼教与旧式道德,“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所以朱熹哲学成为了“新生活运动”的大旗。

“领袖”号召,自然底下的人都积极响应,学习宣传如火如荼,撰文、演讲、开会、比赛,热闹非凡,但就国民党的政权属性,这场运动很难深入到基层。


尤其是彼时国家贫弱,内外交困,政令不通,“新生活运动”难免神形分离,最后荒腔走板、面目全非,甚至引出了很多荒诞的笑话。


《荒城纪》的故事背景便发生在此时。

1949年,国共内战失利,国民党退出大陆,新生活运动最终"暂停办理",这一暂停就没下文了。


1960年,新生活运动在台湾得到延续推广,被称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