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姓氏历史上出过最有名气的人是谁?

陈波162074800

何姓。

对于这个问题,我要思考一下啦。

本人姓何,历史上有过的名人都有谁呢?

尴尬了几分钟。

我自己也不清楚,看来要到网上了解情况了,不然无颜面对何氏祖宗了。

历史上姓何的名人还真不少。

第一,何武,字君公,西汉人,历任御史大夫、大司空等官职。

第二,何敞,字文高,东汉人,水利学家,出任过汝南太守。

第三,何进,东汉大将军。

第四,何熙,字孟孙,东汉人,官御史中丞。

第五,何承天,南朝宋天文学家。

第六,何仙姑,神话人物了。

第七,何景明,明朝文学家。

第八,何叔衡,近年革命家。

第九,何香凝,当代杰出画家。

第十,何应钦,国民党人士,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还有许多没有补上,姓何的亲们,如果看到了,记得补充完整啦!

我是竹斋子。


竹斋子

【我的祖先是周武王姬发,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首】

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姬昌之子,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5年。公元前1050年文王崩逝,长子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受命十一年(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武王克殷三年后(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时年四十五岁,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藉此机会,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上古八大姓”,八姓如今已消失三个,剩下五个传承了五千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中国姓氏数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宋代《百家姓》收入628个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个姓氏。中国最古老的姓是上古八大姓,即,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其中妘、妫、姞三姓已经被历史湮没,极为罕见。

1.姬姓

姬姓为黄帝之姓,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姬姓周朝的国姓,有近5000年历史。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2.姜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以姜为姓。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3.姒姓

姒姓的祖先是大禹,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由于分化成了许多个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不足2000人。姒姓衍化出去了有夏氏、曾氏、相氏、鲍氏、欧阳氏等。由于绝大多数姒姓都随氏姓,所以现在姒姓极少,而且主要集中在绍兴禹陵村,他们的职责历代以来主要是守护禹王陵。

4. 嬴姓

嬴姓是一个古老的姓,始于尧、舜时期。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伯益得姓后,担任了重要官职,成了舜的重臣。嬴姓为秦国及赵国国姓。现今嬴姓人在江苏、山东、云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个省份均有分布,总人数大约5000人左右。

5. 妘姓

妘姓是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是祝融八姓之一,周朝的鄅国、夷国、逼阳国都是妘姓。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称为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此姓至今极为罕见,基本消失。

6. 妫姓妫姓源于有虞氏,出自上古有虞氏后裔舜帝的封地。妫姓始祖是舜帝,因舜帝出生于姚墟所以以姚为姓。当舜还是个平民的时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领尧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于妫水之边。后舜帝随父亲后母迁居妫水,舜就加以妫为姓,之后舜帝部分后代也以妫为姓。妫姓至今极为罕见,基本消失。

7. 姚姓

姚姓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姚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名义上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国百家姓氏名义上排行第51位。

8. 姞姓

姞姓源于传说中的黄帝王朝开创者姬轩辕, 是直接由黄帝所赐姞姓。《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引用了《国语》中胥臣对重耳说的前两句,即“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姞氏即黄帝十二姓其中之一,即黄帝之子伯鯈所承受姓,与《国语》、《史记》中所云是一样的。伯鯈的后代有改姞成简写吉。时至今日,从女旁的带有母系氏族社会标志的“姞”姓已经很少了,基本消失。


甲历史

不邀自来。感谢大师兄所提问题。羌人山里汉本姓罗。

罗姓: 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为罗国(又称 罗子国)。至周朝末期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罗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三百三十八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左右。

据唐·贞观年间,左骁卫将军、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罗君副墓志铭:“升龙之族,有熊之胤”,明证至少在南北朝、隋唐,罗氏即奉黄帝为始祖。罗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认同原则,可追溯至黄帝。其世系:黄帝——昌意一一乾荒——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季连(芈)——附沮——穴熊——鬻熊——罗。 罗氏从秦汉时期到今时为止,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政治、军事、文学、绘画等方面,可谓人才辈出,星如璀璨,并与其他兄弟姓氏一起为中华文明传承和崛起作出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先古:罗珠】字怀汉,号灵知,称大农令,又称洪崖先生,君用次子;黄帝108世孙,郐公四十一世孙。为罗姓始祖。

【晋代:罗企生】晋代政治家,豫章南昌人。多才多艺,曾任武陵太守,为官刚正为人忠直,“企生尽忠”为一代佳话,与其弟的罗遵生被世人称“忠孝一门”,是最早为罗氏赢得巨大声誉的人。

【隋唐:罗通】唐朝军事家,隋朝镇守辽东名将罗艺之孙,为唐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传下“罗通扫北”的佳话,赠封护国舍人,一生故事多编剧为中国各地方戏武戏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宋代:罗辉】宋朝名将,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壬戌科擢进士。仕湖北咸阳县令,升抚州太守、桂林太守,累官至朝善大夫。

【元朝:罗良】元朝名将,福建长汀人,在闽为福建省右丞兼广东道宣尉司使都元帅。后进封晋国公,镇守汀洲、漳州两府。

【明朝:罗贯中】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其代表作《三国演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清朝:罗聘】清代著名画家,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现代:罗荣桓】湖南衡东县人。现代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罗姓,这一姓氏从古至今涌现出了无数有名有姓的人物,我无法一一列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罗氏,在中华民族交溶中,以宽大的胸怀,历经几千年磨难,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继往开来。

无论是秦汉时期还是新时期的中国,罗氏儿女依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着自己的激情和鲜血。

文/羌人山里汉,图片/来自网络,涪城,4.19


羌人山里汉

本人姓孙,百家姓中排名第三的姓氏。这里我说孙姓里比较有名气的几个人,排名有先后,仅为一家之言。(把两个孙姓的得姓始祖也排了进来)

第十名:孙乙

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周文王的后裔。

周文王的儿子姬封被封在卫,建立卫国,被称为卫康叔,卫康叔的后代中有卫武公的儿子惠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乙开始以祖父的字做为氏,即孙氏。

第九名:孙书

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舜的后裔。

妫满在周武王时期受受封于陈,建立陈国,后来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陈完跑去了齐国,开始在齐国建功立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田氏代齐”,成了齐国的执政者。孙书即为陈完的四世孙田无宇的儿子田书。因为在齐景公时期征伐有功,赐姓孙氏。

第八名:孙坚

长沙太守孙坚是东汉末年吴郡人,是征讨黄巾军的名将,也曾参与征讨董卓,被称为“破虏将军”,然有勇无谋,在与刘表的对战中,被敌军一不知名的士兵射中头部,中箭而亡。他是孙吴政权的奠基人。孙策和孙权都是他的儿子。

第七名: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活跃于隋唐时期,是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一名道士,曾在终南山隐居修行。留世著作为《千金要方》。据说一直活到一百多岁。

第六名:孙策

孙坚的儿子,孙权的哥哥,割据江东,被称为“小霸王”。却在26岁的年纪被刺身亡,在一次狩猎途中,行至无人处,被几名刺客所伤,最终身亡。

第五名:孙膑

原名孙伯灵,活跃于战国时期,和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徒弟,却遭庞涓迫害,遭受膑邢,固称孙膑。后来孙膑去了齐国,著名的“田忌赛马”即是孙膑的安排。他在齐威王时期得到重用,成为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第四名:孙武

孙武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经好友伍子胥的引荐,孙武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带兵打仗,屡有高见,破阵杀敌,出奇制胜。被尊为孙子,著有《孙子兵法》。

第三名:孙权

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孙策被刺身亡后,十八岁的孙权执掌江东,他沉着冷静,有勇有谋,迅速稳定局势,并开疆扩土,最终建立吴国,与魏国和蜀国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二名:孙中山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后来因换癌症去世。

第一名:孙悟空

齐天大圣孙悟空,嗯,这是个神话人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因为一部《西游记》,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萧晓四姑娘

梅姓

商朝第二十九任君王太丁之弟梅伯为我梅家始祖

估计你们听到过这个姓氏比较少,关于梅姓,最近你们有点印象的可能也就是电视剧《琅琊榜》里胡歌扮演的梅长苏。这毕竟是虚构不存在的。

梅姓虽然有点冷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梅家闻名于世。

以前古代的梅氏名人就不多说了,下面说说当代比较出名的梅氏名人。

梅兰芳

这个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中国旦角创艺立派的第一人,四大名旦之首,京剧梅派艺术创始人,世界闻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教科书级别的人物,梅家的骄傲。京剧作为我大中华国粹,梅兰芳大师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戏剧史册。

梅汝璈

当年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梅汝璈先生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首席审判官,对日本甲级战犯定罪量刑作出贡献;在对日本审判开庭前排列各国入场顺序时,美国第一、英国第二、中国第三,因英国排在中国前,当即遭到梅汝璈先生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接着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以示抗议,最终各国法官妥协,梅汝璈先生终于为我国争得了应有的位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梅艳芳

香港超天后级别艺人,若梅姐还在人世,其地位名声是和成龙周润发星爷等一个级别的(甚至可能超越),郭富城、陈小春、陈奕迅和谢霆锋等人出道时都曾得到过她的指点,可惜天妒英才。在她短短40年的人生中,有36年的时间都在舞台上。梅姐有一尊铜像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她是唯一一个“香港的女儿”。

以上几位是当代较为出名代表性的梅氏名人,纵观中华几千年历史,梅氏一族人才辈出,从古至今,还有许许多多的梅姓能人未列举出来,身为梅氏一员是我的光荣。


爱听民谣的美工

我姓李,说到李姓的历史名人,那可还真不少,因为自古以来李姓便是一个大姓,直到现在,李姓更是成为了当今世上数一数二的大姓!下面我便和大家说几位非常著名的历史李姓名人,至于谁是最有名气的,我实在说不准,因为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对他们的看法不一!你认为下面那位是最有名的呢?

最有名的李姓思想家

说到思想文化领域的李姓名人,最有名的那绝对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了。想必老子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出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道家的哲学思想在现代更是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值得一说的是道家思想的影响以扩展到了全世界,据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

最有名的李姓帝王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在中国历史上共建立了数十个政权,当然,谈到最有名的李姓帝王,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实至名归。唐太宗的丰功伟绩想必大家都熟知,这里便不再多说了。

最有名的李姓将军

李姓将军实在太多,如若要说最有名,最有军事才能的一人,还得属有着大唐第一战神之称的李靖。

最有名的李姓改革家

谈到古代的变法改革,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商鞅,但商鞅之法实际上有许多是借鉴了此人的变法改革措施,他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行变法改革的人——李悝,李悝在魏国进行的那场变法,不仅使魏国成为了当时的第一强国,更对后世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最有名的李姓水利专家

都江堰,一个造福了成都平原数千年的伟大工程,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而李冰之名,也从此名垂青史。

最有名的李姓医学家

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花费了尽三十年的时间著就了传世名作《本草纲目》,如今《本草纲目》更是成为了一部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他便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


灵魂的感触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能混同。

鄙人祖先姬尚父,是周宣王幼子,之后被封为杨邑。姬尚父后代便是姬姓杨氏。

类似的有:鲁国大夫季孙肥,是姬姓季氏。纸上谈兵的赵括,是嬴姓赵氏。汉代之后,姓氏的区分,才开始模糊。

我们姬姓杨氏在历史上的第一个名人,也是最有名气之人。就是先秦时代三大显学之一,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杨朱。


杨朱

集百家思想为一身的《吕氏春秋》共约120篇,儒家思想占八十余篇,墨家思想仅有两三篇,而杨家思想多达十余篇。显然,杨家影响远胜过墨家。

一:杨子的主要言论与思想

杨子的核心思想是“贵生”,“重己。”主张“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外物伤其身”,“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与也;奉天下与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总之,与墨家为了救天下,甘愿腓无拔,胫无毛,甚至献出生命形成鲜明对比。杨家极其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一毛不拔的成语,就出自杨朱思想

二:杨子的师承

冯友兰认为早期的道家以“避世”而“欲洁其身。”便将杨子归于道家,对此鄙人不敢苟同:

鄙人以为,杨子师承自儒家。

《吕氏春秋·孝行》与《礼记·祭义》中,都记载了乐正子春的一则事迹: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人问其故。乐正子春曰:“吾闻之曾子,曾子闻之仲尼: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


《吕氏春秋·孝行》中,还有曾子之言:“父母全之,子弗敢缺。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肢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礼记·曲礼》亦曰:“不登高,不临深。惧辱亲也。”

以上诸多言论,皆与杨朱的“不入危城,不处军旅”如出一辙。

《礼记·哀公问》中,亦有孔子之言:“君子无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孔丛子·抗志》篇中,更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子思曰:“明于死生之分,通于利害之变。虽以天下易其胫毛,无所概于志矣。”这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与也”一脉相承。

考虑杨子所处的时代,其当为曾子的再传弟子,或师承自乐正子春,或师承自子思。杨朱继承了儒家的孝行,珍爱身体,而不以天下易其胫毛。并将其发扬光大,创立了诸子百家中,最珍视个人生命和权益的学派。


三、法家的头号死敌

杨家学派表面是与墨家针锋相对,在实质上是法家的头号死敌。

杨子有一套完善的克制法家的措施,杨子曰: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位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人不衣食,君臣道息。

杨朱认为,如果欲望有利于我保全自己,就提倡。如果欲望容易被统治者利用,就要压制。不贪财,不贪名,不处军旅,不入危城,不为君主尽忠。

而法家则是通过赏赐和诛杀,使人民致死为君主尽忠。杨子可谓气死法家。

最后,韩非子亮出了撒手锏,《外储说右上》有曰: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

为什么焚书坑儒,唯独杨朱学派的著作全部灭绝,这绝非偶然。杨家弟子都珍爱生命,不以外物而伤其身。断不会冒生命危险而私藏本学派的著作。杨家学派著作必然在焚书坑儒中全部焚毁。

先秦时期,孔子作《九章算术》,之后《九章算术》随《周礼》一起毁于焚书坑儒。汉代儒家大师张汤重修《九章算术》。鄙人作为杨朱八十一代后人,几年后也要重修《杨子》,重建杨朱学派。

附录:除了杨朱外,我们姓氏的名人还有宋代的杨无敌杨业,及其长子杨六郎杨延昭。


杨朱学派

本家姓郭,历史也曾出过不少名人,但最有名气的人,有三个人:三国鬼才郭嘉、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唐安史名将郭子仪。

1、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禹州人,生于公元170年,死于公元207年,终年38岁。郭嘉是曹操帐下著名谋士,是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



郭嘉眼光独到,善于人物性格分析,善出奇谋,神机妙算,多次在曹操犹豫不决时,能善谋说服曹操,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

郭嘉21岁出山投靠袁绍,一眼看出袁绍非成大业之人,于是离开正处事业辉煌时期的袁绍。27岁经荀彧介绍投奔曹操,为曹操出谋划策,平吕布、战袁绍、征乌桓,屡次出奇策,为曹操帐下核心谋士,无一败绩,只可惜英年早逝,于207年征乌桓途中病死。

2、郭威。五代十国后期后周政权建立者,邢州尧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生于公元904年,死于公元954年,终年51年。



郭威原为后周前朝后汉的将领,因军功过大引起后汉隐帝的猜忌,后汉隐帝派人刺杀郭威,郭威得知消息后起兵反叛,打败后汉隐帝的军队,立幼主,后被手下士兵黄袍加身,遂称帝,建立后周,死后传位于柴荣。黄袍加身是郭威发明的,后被赵匡胤学去,夺了后周的江山,建立宋朝。

3、郭子仪。唐代名将,华州郑县人,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生于公元697年,死于公元781年,终年85岁。



郭子仪在武则天时代,以武举第一名进入仕途,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朔方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郭子仪率军勤王,中途两次被解除兵权,后再掌兵权,会同李光弼等唐将,平定安史之乱,为大唐中兴名臣。

郭子仪一生历经七朝,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古今罕有,获得‘’忠武‘’这个武将最高封号,历史上仅此一人。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赵:赵匡胤。这个没什么问题,百家姓之所以把赵摆在第一位就是因为是在老赵家当皇帝的时候编纂的,赵家人丁现在这么兴旺,也很大程度上要拜三百年宋朝所赐。

钱:钱学森。在这里顺便提一句,之所以“钱”排行第二,是因为当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是吴越王钱俶。而钱家最有名气的,就当属两弹元勋钱学森教授了。

孙:孙权。本来应该说的是孙悟空,但是想想孙悟空首先不是人,其次也没这么号角色,所以就只能是孙权了。

李:李世民。天可汗、唐太宗、贞观皇帝,已经足够了吧。

周:周恩来,周总理,不解释。

吴:吴佩孚。三大军阀之一吴佩孚,每本讲民国的历史书都得讲他,不过说句实话,作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他真的没那么不堪。

郑:郑成功。毫无争议的民族英雄,尽管混了点日本血统。

王:王朗。王司徒,不解释,大家都懂。

冯:冯玉祥。著名的“爱国将军”,西北军的创立者,老蒋的拜把子兄弟。

陈:陈独秀,这个题主已经说了,陈独秀都没你秀的存在。


青言论史

中国自进入奴隶社会后,王朝实行宗法制,即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于是,后代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新媛君姓杨,现今人口排行第六,下面就说说杨姓历史上的名人吧。

1.皇帝

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能够成为国姓,这是杨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不过很遗憾的是二世而亡。

2.杨家将

以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的贡献可谓居功至伟。虽然后人为了纪念杨家将,加入了演义色彩,但杨家父子的确是杨姓历史上的名人。

以上是代表杨姓,并没有具体到个人,下面就说说个人吧。

3.杨国忠

唐玄宗时期,国舅杨国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是历史上奸臣的代表人物,也算得上是杨姓历史上的名人。

4.杨贵妃

能够让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着实不简单。

5.杨慎

也许你没听过杨慎,但是你绝对听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没错,《三国演义》开篇词就是大明朝第一才子杨慎所作。

......

以上就是新媛君简单列举的杨姓历史上的名人,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