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打死不做汉奸的真汉子?

生猛历史


汉奸,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从相对狭隘的意义上来说,古代蒙元灭宋、清明易代时期,现代抗日战争时期都涌现了一大批宁死不屈,铁骨铮铮的汉子(蒙元灭宋和清明易代时投敌叛变的人,今天未必可以定位为汉奸,但人格上确实存在污点)。我敬重这批汉子,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1283年),江西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市),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公元1275年,蒙元大军南下,文天祥散尽家财募兵5万抗元,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1277年5月,元军进攻江西,文天祥组织抵抗,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1278年12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1283年1月9日在大都就义,终年47岁。

陆秀夫

陆秀夫(公元1236年—1279年),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蒙元灭金后大军南下,陆秀夫与众大臣共同拥立卫王,直至崖山兵败,陆秀夫考虑到难以逃脱,于是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下海去,自己背着卫王赴海而死,当时他年仅四十四岁。

史可法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抗清名将、开封府祥符县人(今开封市双龙巷)。 北京城破崇祯自缢后,史可法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史称南明弘光政权),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大学士、兵部尚书。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围攻扬州城, 4月24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被擒住后,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

阎应元

阎应元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抗清,战斗中,汉奸将领刘良佐向城中守军劝降,。面对刘良佐的劝降,江阴军民丝毫不为所动。阎应元更是怒道:“大明有你这样投降的将军,却绝没有投降的典史!”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阎应元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阎应元临终前留绝命联:“宁愿留忠发,不肯剃女干头,穿戴汉服死,不做旗装奴”

本问题特邀独立撰稿人,历史爱好者刘叶平回答。


盛唐豪歌李艺泓


其实民国的许多军阀都不愿意做汉奸的吧,最典型的就是段祺瑞。

段祺瑞在历史上以“六不”出名。这“六不”是哪六个呢?分别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一生秉承这六大戒律的段祺瑞算得上是民国时期官员中的一股清流了,他为人处事原则性极强,别人拍他马屁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拍到马蹄子上。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不论如何威胁都没办法请他出山的原因。

1926年,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的段祺瑞下台后,独居在天津租界里,自号“正道居士”,过起了吃斋念佛、远离政治的生活。然而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为了避免中国出现太过强烈的反抗,日本人开始在北方寻找自己的傀儡,伪满洲国的溥仪,伪蒙的德王都因日本的这个战略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么华北要交给谁来管呢?日本人将目光投向了独居天津的段祺瑞。
为了请段祺瑞出山,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特务机关首领土肥原贤二曾经多次上门拜访,想通过他建立一个华北的傀儡政权,然而面对日本人的威胁也好诱惑也罢,段祺瑞都丝毫没有动摇。随着日本人的耐心不断的减少,为了自身的安全,1933年初,段祺瑞突然对外宣布,将南下看望在上海读书的二女儿段宏彬,并往浙江普陀山拜佛。名义上是探亲,实际上段祺瑞只是想尽快逃离日本人的控制范围,以避免受到日本人的控制。
段祺瑞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甚至不惜逃离天津,看到这样的情况最高兴的其实是蒋介石。段祺瑞之所以敢大张旗鼓的离开天津,全程都靠蒋介石的策划。1933年1月22日,段祺瑞南下上海,当他到达上海时,他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段祺瑞的名声之盛,甚至远超他当总理的时候,他到达上海之时,蒋介石曾下令南京少将以上军官一律戎装过江赴浦口车站迎接,蒋介石本人更是全副戎装亲到下关码头恭迎段祺瑞,行师生礼,并询问健康。当晚,蒋介石设盛宴招待段祺瑞,南京的军政要员全部出席作陪。

生猛历史


阿斗解读《民国风骨真汉子,北洋宁死不做汉奸》

汉奸这一词语,形容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才广为人知。那么抗战时期,有哪些人是知名的硬骨头,我们一一来看。他们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军阀流氓们。反而是汪精卫,如此人物成啦汉奸。

不做汉奸,知名的包括,徐世昌,段祺瑞,可谓佼佼者,还有就是上海滩大亨杜月笙。


先看徐世昌

徐世昌下野后,一直住在天津老家,不涉及官场政治,专心从事著述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徐世昌老朋友曹汝霖(汉奸)从北平到天津,游说徐世昌:南京是亲英美派当权,日本因此权力受损,才和中国打仗。如大总统出山,代表政府和日签订亲善条约,日本就会撤兵。”   

徐世昌说:“我老了,这事不能干”曹汝霖走后,徐世昌对下人交代:“以后曹汝霖若再来,就说我不在家。”

天津汉奸市长潘毓桂让徐世昌的侄子徐一达转告徐世昌,只要徐世昌答应任华北的领袖,就把北平市长的位置给徐一达。硬气的徐一达谢绝传话,徐世昌最后知道了。对徐一达说:好孩子,“国破了,让我去当华北领袖,不就是当汉奸。那是要留千古骂名的。”

徐世昌叮嘱侄子,不要去当北平汉奸市长。徐一达离开天津去了上海,以躲避就任汉奸职务。

  

1938年,日本板垣师团长和土肥原约徐世昌定期见面,徐世昌以有病为由,拒不见面。土肥原找到徐世昌的学生金梁去拜见徐世昌,对徐世昌说:“板垣师团长和土肥原想拜见老师,请老师出任华北领袖,只要你同意,就再请宣统皇帝正位。请徐大总统千万不要失去这个机会。”   

徐世昌说:“我多年有病,精力已衰,不能就任那个什么华北的领袖。”   金梁说:“我来是为了老师的晚景,人人都个晚年,望老师有以自见。”   

徐世昌听到金梁这样说愤慨大骂:“金梁,你就是个混蛋。”然后徐世昌老泪纵横说:“没想到遇到这样的学生,没想到这个年纪,还有汉奸学生让我当汉奸。”说罢拂袖上楼,从此再也不见学生金梁。   

1939年春末,徐世昌得了膀胱炎,需要动手术。天津医院设备较差,请来北京协和医院的美国医学博士诊断,建议到北京动手术。徐世昌恐怕日本扣留他,决意不去北京协和做手术。1939年夏天病故,享年85岁。   

一个民国大总统,宁死不当汉奸,不出任汉奸职务,也是可敬可佩的。

在看段祺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为避免中国出现太过强烈反抗,日本人开始在北方寻找自己的代理人,伪满洲国的溥仪,和其他一些人,都因为日本的这个战略,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

那么华北要交给谁来管呢?日本人将目光投向了独居天津的段祺瑞,为了请段祺瑞出山,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特务机关首领土肥原贤二,曾经多次上门拜访,想通过他建立一个华北的傀儡政权。


然而面对日本人的威胁和利诱,段祺瑞都丝毫没有动摇,随着日本人的耐心不断的减少,为了自身的安全,1933年初,段祺瑞突然对外宣布将南下,看望在上海读书的二女儿段宏斌,并往浙江普陀山拜佛,名义上是探亲,实际上呢,段祺瑞只是想尽快的逃离日本人的控制范围,以避免受到日本人的控制。

段祺瑞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甚至不惜逃离天津,看到这样的情况,最高兴的其实是谁呢?

那就是蒋介石,段祺瑞之所以敢大张旗鼓的离开天津,全程都靠蒋介石的策划。

1933年1月22日,段祺瑞南下上海,当他到达上海的时候,他坚决不和日本人合作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段祺瑞的名声之盛,甚至远超他当总理的时候,他到达上海的时候,蒋介石曾下令南京少将以上的军官,一律戎装过江到浦口车站去迎接他。

蒋介石本人呢更是全副军装,亲自到下关码头恭迎段祺瑞,行师生礼,并询问健康,当天晚上,蒋介石设宴招待段祺瑞,南京的军政要员全都出席作陪。

最后看看杜月笙

日寇侵华上海沦陷前后,日本人千方百计拉拢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黄金荣,让他们为日寇效力。

1937年8月13日上海淞沪战争前后,日本人就想方设法拉拢杜月笙,先是物质利诱,后又恫吓威胁,要求杜月笙留在上海为日本人出力。然而,杜月笙却主意已定,决定离开上海逃往香港。

11月下旬的一日,他乘坐法国邮轮离开了上海码头。 之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

八一三抗战时杜月笙个人出资1万多元买了1辆装甲汽车送给淞沪战场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而且,他送这汽车不留名,张发奎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这汽车是杜月笙一人赠送的,八一三抗战后期杜月笙得知驻守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缺乏食品时,仅用了一天时间即向谢团送去了光饼20万只。

8月19日他在报纸上发布征募救国捐和金银物品的告示。仅月余时间杜月笙主持的筹募会就筹集得救国捐150余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战。杜月笙还主动将杜美路的私宅借给财政部“劝募委员会”作办公地点,自任上海市民劝募总队队长、上海商界劝募总队副队长。


经杜月笙等人全力奔走,上海共认购了救国公债7500万元,几占全部发行量的1/6。 当前线军情紧急时,杜月笙还亲自组织自己的门生参加战斗,他的部队称为别动队。

11月10日日军在浦东登陆后猛攻南市,次日夜间国民革命军撤出上海。别动队曾在南市及上海近郊阻击过日军,有一位支队长战死得非常英勇,当他双腿被炸断以后,还匍匐在地上投掷手榴弹,最后手榴弹没了,还抱着日军一齐滚入苏州河。

然而,这支别动队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利,一部撤入法租界,另一部撤出上海,后改组为忠义救国军。 上海沦陷后,战局急转直下,蒋介石制定了一个秘密计划,要将这时候停泊在长江内的日军军舰封锁在内陆,然后遣空军全部炸沉,给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计划的关键是用沉船封锁江阴要塞,密令下达之后,又是杜月笙顾全大局,率先指令自己的大达轮船公司开出几艘轮船行驶至江面偷偷凿沉。

在杜月笙的带领下,其他轮船公司也纷起响应,凿船沉江,阻塞了大半长江航道。然而这一秘密计划被一个汉奸黄秋月,出卖给了日军,使得日军趁着江面还没有完全堵塞的时候,连夜逃出长江,此一计划功败垂成。

后来黄秋月被砍头示众,连带有十七位汉奸被枪毙。 在抗日面前统一战线年前,杜月笙一改之前作风,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1000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并表示决不使部下妨碍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他同时要求在上海的全权代表姚惠泉为中国共产党募集教育文化经费,并且掩护过周恩来的堂弟。

杜月笙在上海沦陷后以市各界抗敌委员会负责人的身份仍在租界内坚持了一段时间。他曾不惜巨资买了不少中共党组织设法出版的《西行漫记》、《鲁迅全集》等进步书籍,烫上“杜月笙赠”的金字送给租界内的各大图书馆。

在香港,他还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活动。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

1940年他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这是在国民党支持下的中国各帮会的联合机构,杜月笙为主要负责人,由此实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

他为蒋介石立的一大功是将汪精卫手下两位大将高宗武和陶希盛拉过来“反水”,而且让他们偷出了汪精卫和日本谈判的绝密文本,在香港《大公报》上刊登出来,让汪、日秘密交易曝光,显出了汪精卫的卖国嘴脸。

不仅如此,杜月笙还安排自己的门生留在上海,支持戴笠的军统“锄奸”,为此他的手下也做出了不少牺牲。比如他的总管万墨林就被76号汪伪特务机关诱捕,在牢里被打得皮开肉绽,后来到医院里躺了将近半年,吃了不少苦头。但万墨林没有吐漏任何重要信息,也算是一条硬汉,为杜月笙挣足了脸面。

1942年3月上海统一委员会书记长吴开先被日军逮捕后,杜月笙均尽全力打通关节进行营救。

杜月笙,不仅不做汉奸,还为抗战事业竭尽全力,可谓铮铮铁骨硬汉子。

无论以上所有人做过什么,在大是大非年前都做到啦坚持原则,坚定信念,用生命抗争。他们都是中华好儿女。


阿斗不傻


北洋系的军阀,应该最具代表性了,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好人自然有坏人,有硬汉自然会出汉奸

作为历史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人物,这些都属于老旧派的军阀,多数都是大老粗,典型的武人形象。殊不知这些人大多都是硬汉,是绝不做汉奸走狗的真男儿

反倒是部分口口声声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所谓的革命党人,却经常出现叛变投敌的情况,比如臭名昭著的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

东北王张作霖——与日本人周旋一生,也决不妥协

张作霖是个大老粗,自有出身贫寒的张作霖,生父是个赌徒且死于非命。后来落草成为土匪的张作霖,凭借着自己的圆滑处世和钻营,成为雄霸东北的一方军阀

在尚未被日本人炸死之时,张作霖在东北发展了大量的军工业,拥有数量众多的兵工厂。除此以外还有飞机、军舰。单单是飞机数量,就比整个中国当时所拥有的总数还要多,而他的发展离不开日本,但他也有底线——绝不做汉奸

试图吞并东北的日本人,希望张作霖成为他们在东北的代言人,而张作霖毅然拒绝,表示绝不做汉奸走狗。面对强硬的张作霖,日本人深知策反无望,只能选择刺杀他

张作霖在自己的专列上,被日本人提前设好的炸药炸成重伤,当天即不治身亡。作为名震一时的大帅,张作霖决不妥协,绝不退让

只是,他的继承人不太争气,在9.18事变中表现的极为窝囊,若是张大帅泉下有知,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一代枭雄吴佩孚——失去一切仍不妥协

如果说,张作霖是有资本有实力拒绝诱惑,那么吴佩孚则是真真正正的硬汉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

已经失去一切的吴佩孚,拒绝出任日本人提供的伪政权高官,面对送来行贿的大量金钱,他照收不误,但绝口不提出任一事,以至于日本恼羞成怒,阴谋将其杀害

因吃饺子被碎骨硌坏牙齿的吴佩孚,在日本人授意下,被医生所开药物害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可叹可敬!

风云人物段祺瑞——民国时期官员中的一股清流

恪守“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六大戒律的段祺瑞,曾任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随着下野,独居在天津的段祺瑞仍不忘修身养性,远离政治漩涡的段祺瑞开始吃斋念佛,不问政事,过起了与之前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

对于一个政客来说,终结他的政治生命要比杀了他还难受。抱有这种幻想的日本人试图劝说其在华北建立伪政权并出任总统,并派出土肥原贤二进行劝说,面对威逼利诱段祺瑞不为所动,随后启程南下,前往上海以避日本人

此事传遍全国,国人为之震动,纷纷感慨段祺瑞之气节,连蒋介石都亲自前往迎接段祺瑞,并要求国民党官员戎装接待,蒋本人也亲自到场以师生之礼相迎

当然了,北洋军阀之中,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铮铮铁骨。比如签订21条时就被骂为卖国贼的曹汝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汉奸,再如北洋政府中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的江朝宗,还有齐燮元、王揖唐等人,也都是臭名昭著的汉奸

汉奸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毕竟面临生死富贵,有的人宁可玉碎,而有的人只求瓦全,这是一个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的选择题

我们应当记住这些选择了第一个选项的人,无论他们功过如何,至少他们坚守了做人的底线,至少他们坚守了中华民族不可侵犯的气节!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日军当时刚到中国不久,希望借北洋名望让他们代管中国,以实现他们的以华治华,我个人在这批人中最欣赏的是北洋里吴佩孚,这个我觉得是真汉子。



吴佩孚:中过秀才,后来因事被革去秀才,在北京天津一代靠写对联算命为生,1898年在堂兄吴亮孚资助投军。1901年考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后来该学校牵往保定,后被袁世凯改为“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吴佩孚后来被袁世凯选入联合侦探班,帮助日俄战争中的日本人收集情报,期间在东北被俄军抓获,拒不承认 ,被判了死刑后跳火车逃命,后因功授予上尉军衔,日本人还亲自为他授勋。应该说他与日本人交情从他没有发迹起就开始了,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投靠日本人。

吴佩孚重情重义

1.吴最早是因为郭绪栋才发迹的,后来吴佩孚发迹,郭绪栋提出想衣锦还乡,几天后,北京公文下来了,郭绪栋就任山东盐运使,面对这样的肥缺,郭绪栋叹气,问吴佩孚,难道我就不能当一个省长嘛?吴佩孚犯难,当时的山东省长是曹琨的参谋长,难道曹琨的参谋长不如你吴佩孚推荐的一个人?郭绪栋叹气说,我就随便说说,别在意。结果,吴佩孚软磨硬泡曹琨半年,终于将山东省长送给了他。

2.吴佩孚在北洋起来完全是因为曹琨提携,所以吴佩孚对曹琨十分忠诚,及时在他能量达到了足以和曹琨匹敌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取而代之,到了曹琨贿选,手下纷纷反叛之时,吴佩孚都集结兵马要为曹琨出头。



吴佩孚在被北伐军击败后到北平受到张学良优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日本人谋划要华北五省自治,拉拢吴佩孚做华北王,吴佩孚愤怒说,自治不就是自乱嘛?并写诗明志“国耻传来空有恨,百战愧无国际功。无泪落时人落泪,歌声高处哭声高。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日本要他当北平维持会会长,吴佩孚拒绝,1938年日本人土肥原贤二希望华北与南京伪政府合并,希望他做中国王,并愿意给吴佩孚武器和钱已经物资资助,吴佩孚说当然可以,但日本兵要全面退出中国,包括东北。后来日本人逼吴佩孚开记者会,吴佩孚推开日本人的演讲稿,对记者说一、和平者,要和必先有平。平,就是平等,为了做到平等,日军必须撤出北平。二、华北是中国之领土,要解决华北问题,必须由东京与重庆谈判。1938年低,汪精卫派人和吴佩孚谈合作,吴佩孚破口大骂"谁与汪精卫合作,谁就是下贱之人"并送汪精卫自己手写的(正气歌)。吴佩孚和日本人说"我祖父告诫我父亲,再难不能当汉奸"他骂汉奸江宗朝老而不死,说齐燮元“死无葬身之地”

1939年12月,吴佩孚因为牙病日本医生非要看病,随后吴佩孚逝世,虽然历史上说他死因成迷,但很明显个人觉得是让日本人害死的。

吴佩孚逝世后,蒋介石亲致唁电给北平什锦花园吴公馆:“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许国,比岁以还,处境弥艰,劲节弥厉,虽暴敌肆其诱胁,群奸竭其簧鼓,迄后屹立如山,不移不屈,大义炳耀,海宇崇钦。先生之身虽逝,而其坚贞之气,实足以作励兆民,流芳万古。”

重庆方面专门为吴佩孚开了追悼会,蒋介石亲自送去挽联: “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国民政府与最高国防委员会还分别决议,追赠吴佩孚为一级上将。

重庆的报纸上,将誉吴佩孚为“中国军人的典范”。



吴佩孚真的是"中国军人典范"


慕容祁连山


汉奸是个蔑称,而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汉奸也有,但是总归没有背叛中华民族,而在近代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汉奸更多,但这些人却背叛的是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有给日俄当汉奸的、有给美英当汉奸的,当然也有手握大权宁死也不当汉奸的。



北洋政府时期,最后一位实际掌权者张作霖就是被日本人炸死于皇姑屯的,而这日本人杀张作霖还是因为其不愿出卖国家的利益,而日本人要把他们侵略中国东北的第一个障碍清除掉,所以张作霖也算一位宁死不当汉奸的汉子,尽管其好利,但却不忘本,也算可贵。



而还有一位北洋名人,他就是吴佩孚,做为直系的首领,他在势力巅峰时期控制了大半个中国,而吴佩孚呢,也算一位爱国者,在下野之后,日本人想要利用其名声招俘汉奸,请其出山,但都被其断然拒绝,后来被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派人谋害掉了。



所以我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像这一类的人物还是非常多的,大多都是非常有骨气的英雄。而像汪精卫、周佛海等等,就比较让人气愤了,做为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投靠日本,实在让人难以费解。


历史之绝唱


三造共和段祺瑞,东北王张作霖,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冯玉祥,阎锡山,韩复渠,等等。

上述的这些北洋军阀们,他们曾经权倾一时,也曾经无奈通电下野做寓公,也曾屠杀革命党人镇压劳工,手上沾满血腥,也逃脱不了那一时代军阀割据意识的局限。

但是,于大多数的北洋军阀而言,还是并没有打破底线,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面前,咬紧牙关,终保大节无亏。

三造共和段祺瑞,北洋龙虎狗之虎,在民国这样纷乱之世,却能做到六不,人送六不总理,可见私德之高。段祺瑞一生,虽然志大才疏,无知人之明,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绝对不含糊,个人品行严于律己。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威逼利诱他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祺瑞严词拒绝,终保大节无亏。

东北王张作霖,北洋军阀奉系领袖,掌权东北,他的发迹和日本人在其背后的背后是分不开的。

但是,张作霖的老谋深算和精明腹黑,使的那些年的利益交换,张作霖并没有做出什么有失底线的事情。

可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地盘之争,郭鬼子郭松龄功高未赏引发倒戈反奉,张作霖节节败退为求自保,以签订丧失东北主权日奉密约的代价,请求日本关东军出兵,平息郭松龄之叛。

事后张作霖反悔授之以柄,再也没有办法做到无可指摘,日本人见张作霖如此跋扈控制无望,便动了杀机,想要除之而后快。

最后,张作霖在皇姑屯,终被炸死。

人称“玉帅”的吴佩孚,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更是被美国人认定是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物,可见其评价之高。

五四运动爆发,吴佩孚通电声援学生,反对政府《巴黎和约》上签字,论迹不论心,这一举动,被国人称为爱国将军。

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倒戈,吴佩孚大败,而后再败于北伐军,无奈通电下野做寓公。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在华北找一个有声望的人做代理人,曾经叱咤一时的吴佩孚,自然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而一向以关二爷,岳飞为偶像的吴佩孚,断然拒绝。

当时的日本驻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等人,带着大批汉奸登门游说,吴佩孚咬紧牙关,严词拒绝,终保大节无亏。

1939年12月,吴佩孚因吃羊肉饺子引发疼痛,经日本人强行介绍的牙医诊治后猝死在家中。

根据吴家人介绍,吴佩孚很有可能是被说服无望恼羞成怒的日本人,故意害死。

曹锟,冯玉祥,韩复渠,等等这些有着鲜明烙印的北洋军阀们,虽然他们手里并不是干干净净,但是国难当头,他们还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不卖国求荣,不见利忘义,不做汉奸的。


以上。


木剑温不胜


“俺李向山没当过一天亡国奴”

李向山原名李瑞林,字祥山。桓仁县铧尖子乡人,办事果断。平时好穿长袍戴礼帽,骑匹大青马,一副学者绅士风度。


当时 许多农民只顾养家糊口,不想让孩子读书,他到处劝学,讲道理不听,抡起马棒就打,人称“李大马棒”。

“九一八”事变后,李向山在铧尖子组织大刀会,在坎川岭阻击战中,大刀会重创日军。

鬼子占领桓仁后,李向山拉队伍上山,在桓仁、兴京一带活动。这种队伍,日本人则称之为“政治匪”。

自李向山拉队伍抗日后,为了躲避敌人抓捕,他的家人就开始流离逃难,1936年4月,日本人抓住了李向山的儿子李再野。

李再野是大学生,“九一八”事变后随父抗日,日本人严刑拷打,也没打听出李向山的下落。特务就把李再野放了,经过9个多月的秘密盯梢,发现李向山的行踪后,同时把李再野逮捕,点“天灯”,填了浑江的冰窟窿。


李向山被捕时躲在兴京县黑瞎望的一个地窖里。腊月天,里面冰窖似的。听到外面有动静,未等他把手枪抓到手里,鬼子就扑了上来。

在日本宪兵队,敌人软硬兼施,一无所获。日本人对杨靖宇悬赏是1万元,李向山是5000元,用飞机把他送到奉天,什么手段都使了,仍是枉费心机。


在行刑的那天,被绑在汽车上的李向山,向老百姓喊道:乡亲们,同胞们,俺李向山没当过一天亡国奴!俺死了不要紧,东北有三千万同胞,中国有4万万人民,中国不会亡!


花近高楼1


民国军阀混战就像是轮流坐庄,只是给你打服争地盘不会至于死地,很多都是兄弟,大多都出自天津武备学堂和袁世凯的小站练兵,袁世凯是一个可怜的人,战绩累累,若没有后来的复辟他差不多也会千古流芳,段祺瑞耿直,冯国璋圆滑,王世珍老狐狸,最惨的是窝囊总统黎元洪,辫帅张勋冥顽不灵一心复辟,曹锟贿赂国会竞选总统,张作霖东北王,吴佩孚孚威将军,第一个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但这些人在民族大义面前,没有屈服列强,即便个别军阀有诸列强背后的扶持,在那样的时局不过是相互利用。当然我最喜欢的是段祺瑞和吴佩孚,耿直铁骨铮铮的汉子


扛著上帝去流浪


历史上当奸细的全是唯利是图的小人,正人君子宁死也不会当汉奸,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汉奸也就是流氓·贪官·不共产的党员,它们是强盗在慰安所内作乐时的产物,它们台上说人话,台下不干人事,同胞们一定要警惕这类人,它们都有一颗兽心。中国一旦有事,它们就是墙头草,有奶便是娘,谁给好处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