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为什么没有成为历史上的古都?

阁中论史


放到今天,这个提问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放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个题目还是一个真命题。因为经过多年的讨论,1988年在安阳市召开的中国古都学年会上,会上通过决议,把安阳列为古都,从此有七大古都之称。

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流传“四大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上个世纪20年代,经过学术界的讨论,把开封列入古都行列,当时有“五大古都”之称。上个世界30年代,又把杭州加入古都行列,从此有“六大古都”之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六大古都的提法,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的陈桥驿出了专著—《中国六大古都》。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谭其骧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下,安阳列入古都行列,从此有“七大古都”之称。直至今日,“七大古都”之说的认可度依然较高。

那么,在众多古都当中,为什么安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讨论,能够加入古都行列呢?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一文中有过详细的分析,他认为:“邺(包括商代的殷)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不下于杭州。尤其在公元6世纪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安、洛阳相颉颃(xié háng)的,我们讲历史不能只讲6世纪以后,所以不能不提它”,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谭其骧先生把安阳的地位提的很多,可以与长安、洛阳相媲美,换言之,它的地位在北京、南京及杭州之上。

安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很长一段时间未能评为古都,还有一个原因是其它六大古都都有遗存,而安阳是一片废墟,所以得不到学界的人口。但是谭先生认为:“但是我们讲历史,就不应该由于今天已经不存在这个城市,就不提它在历史上曾经几度统治华北广大地区的首都”



谭其骧先生提出的看法,得到了学界的人认可,所以把沿袭了近半个世纪的“六大古都”之说,改成“七大古都”。

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阳未能列入古都行列,后经过谭先生的论证,最终把安阳列入古都的行列,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安阳是谭其骧先生“抬进”古都行列的,如果没有谭其骧先生的努力,安阳进入古都的行列可能会推迟,或者未能列入。作为安阳人,亦或河南人,应该感谢谭其骧先生。


参考:《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选自《长水集》。

我是“沙漠孤狼2017”,欢迎诸位关注、交流。


沙漠孤狼2017


事实上,自商朝盘庚迁都于安阳,在这里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起,安阳仅做为商朝的都城的历史就有近300年。自商以后,又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所以安阳又有“七朝古都”之称。

还有,安阳还是我国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都出土于安阳,我国的文字博物馆也在安阳。大家熟知的周易也发源于此。

客观的讲,安阳与本省的洛阳、开封,陕西的西安这些古都相比,知名度是差一些,和本省的商丘一样,在经济和旅游发展上相对来讲没有西安、洛阳、开封这些城市发达,但这并不能掩盖安阳作为我国古都之一的事实。

另人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安阳的旅游事业发展还是有长足进步的,殷墟、红旗渠、太行大峡谷这些景区近年来的知名度得到近一步的提升,去安阳的游客也逐年增多。旅游的带动,对安阳整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相信安阳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安阳的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会越来越好!


风景故事


安阳是历史上的古都啊!

除了有名的殷墟外,一直到隋末,安阳地区都有当首都的历史.

尤其是在曹魏到隋朝初年,邺都在中国北方是和长安、洛阳并列的大城市,在国际上也是有影响力的。

实际上,安阳所在的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北南部)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隋朝初年虽然将邺都毁掉,然而一直到北宋末年,这一地区在北中国有特殊地位。唐末藩镇割据,这一地区的军阀一直在军阀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可以动摇唐朝社稷的。北宋时,这里是北京大名府所在地区,也是很重要的地方。

只是在北宋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南移,和长安、洛阳、开封一样,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才变得无足轻重。

说道安阳发展不起来,我以为现在安阳的地理位置被人为边缘化了。别的不说,历史上的安阳地区被分给了河北、河南好几个地级市。尤其是临漳县在河北,而殷墟在河南,仅这一点,就将历史上的邺都四分五裂,别的不说,这几个地方要发展旅游业就会互相攻击,内耗很严重。

如果能将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一部、山西一部单独划成一省,有古城邯郸、安阳等估计会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