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蒙古教科书是怎样描写历史的?

zlyea


先说下蒙古国是有海军的,他们的海军有7个人、三条船、两门炮、一台发动机,而他们的海军舰长从来没见过海,7个人也从来没有军演过,这些船全都用来运输货物。


(蒙古海军)

至于蒙古国的教科书是怎么写历史的,其实大致和中国所写的是一样的,并不会刻意扭曲一些历史真相,在第一人称肯定是存在变化的,也有一些不同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就和中国的历史一样,很多都是中央记载国家大事,真要到其他地方只能看地方县志。


(位于中俄边境的蒙古国)

我之前在网站看到过一篇关于蒙古国驻华大使介绍他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我相信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大致也是这样写的,不然驻华大使总不能瞎编吧!

一:蒙古驻华大使是这样介绍蒙古历史的

蒙古国最早是被突厥民族统治,后来在公元840年的时候被打败,蒙古长时间处在一个多民族且部落纷争的状态。

公元1206年,一名叫Temujin(成吉思汗)的人将这种情况结束,强有力的统一了绝大多数的蒙古部落。

Temujin在1189年的时候就被称为成吉思汗,他建立的强大蒙古铁骑,一直抵抗(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写的是蒙古侵略南宋)和北方的俄国。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而蒙古国的领域也从北京延伸至里海附近,随后忽必烈带领蒙古人创造出了蒙古历史上最高的成就,蒙古的领土不断扩张,从朝鲜到匈牙利、从南端到达越南,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蒙古人眼里,元朝那段时间是被他们统治的)。


(蒙古帝国)

但是可惜的是,强大的蒙古帝国只维持了不到一个世纪,因为内部争夺汗位,就被中国(明朝推翻元朝)赶回到漠北。(这里要注意的是蒙古历史书中并没有说朱元璋打到了蒙古的祖地)。

最后蒙古一直抵御(明朝)的入侵,自己回到蒙古大草原生活,可是最后还是被(清朝)征服,从此蒙古国开始了被(满清统治)统治的时代。他们抢了我们美丽的大草原,还用和亲政策来麻痹我们,对蒙古内部进行分化瓦解,还有人口的控制,禁止自由迁徙,施行奴化教育,想让我们永远臣服于他们。(这一段在清朝历史上是没有写的,只是用和亲代替)



(清朝疆域)

好在最后满清因为自己的原因,他们自身难保,蒙古人看到了希望,连他们国家自己的汉人开始独立之后,还要说蒙古人也是汉人国家的一部分,要殖民蒙古人那是不可能的。

就这样民国(北洋军人)很快就开始入侵蒙古,逐个吞噬我们的大草原,就在我们快要完全放弃抵抗的时候,是俄国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使他们和蒙古人一起抵抗入侵。

可是1917年俄国社会发生剧变,此时的(北洋军阀)又开始入侵蒙古,因为蒙古政府的无能,与他们签订了条约,终于在1919年蒙古成了他们的附庸国。

1921年又是友国苏联帮助我们,在蒙古革命领袖在乔巴山和苏联的帮助下将北洋军阀赶走,我们重新获得独立。

二:大致的一个近代之前的蒙古国历史就是上面那样,和中国所写的历史差不多,只是双方所站的位置角度不一样,所以用词也不同,但是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

这里要明确说下蒙古国的历史书中还提到国在满清的统治下,满清女真人是禁止蒙古人和汉人交流,还有禁止蒙古人与俄国人交流,还提到蒙古和满清的和亲,这些嫁过去的女子一个个都背叛自己的民族,却甘心为了满清去统治蒙古。


(满蒙的政治联姻)

思来想去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清朝时期很多都是政治联姻,大多蒙古部落的女子都是清朝的皇后妃子。

三:蒙古国的建国历史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发表公告承认蒙古国独立,但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国民政府最后败退。

1950年看见中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国民政府决定废除当年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职责苏联违反条约规定,没有帮助国民政府。

1952年蒋介石拒绝承认蒙古独立。

后来迫于当年苏联的压力,苏联说独立是蒙古国自行投票决定的,当年也和赫鲁晓夫谈过这个问题,但是赫鲁晓夫拒绝谈论这个问题,而蒙古国当时一直采取中立态度,但是后面慢慢倾向于苏联。

1990年,蒙古国派人访问中国,1994年两国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代表着正式承认蒙古独立。


羽评郡主


蒙古国是一个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内陆国,全国人口只有300万上下。蒙古国在历史上曾是清朝领土(乌里雅苏台),是在辛亥革命时才独立出去的。为了与内蒙古相区别,所以也俗称为“外蒙古”。那么,蒙古国的教科书是怎么书写这段历史的呢?

在1911年,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全国各省虽然相继脱离清朝的统治,但仍归于中国的体制内。唯有外蒙古在沙皇俄国的扶持下,驱逐了清朝的乌里雅苏台将军,并独立成国。北洋名将徐树铮曾经趁沙俄十月革命的机会短暂收复过外蒙,但旋即得而复失。此后一直到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之前,中国都没有承认外蒙的独立事实。



在蒙古国的教科书中,所有与清朝有关的历史都被认为是蒙古国的屈辱。蒙古国将清王朝视为侵略者,并且在独立后很长时间里都排斥华人和满人,这正是蒙古国政府长期宣传的“成果”。过去,有许多从东北和内蒙前往蒙古国务工的华人在当地遭受到挑衅和欺凌。许多蒙古国人放不下仇华的心态,但却又离不开中国这辆“高速经济列车”。


蒙古国在教科书中宣称自己是纯正的成吉思汗后裔,但却选择性忽视了他们被苏俄文化和西方文化洗脑的过程。早在上个世纪,蒙古国早就废除了蒙古民族传统的蒙古文,而是改用俄罗斯斯拉夫字母书写新蒙文。其次,蒙古国在苏联的逼迫下废除了藏传佛教,许多人改信东正教。他们可以接受任何西方的文化,却唯独对中国心怀芥蒂。

另外,在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中,有许多蒙古人因为反抗苏联而遭到血腥镇压。当时苏联人不仅禁止蒙古国参拜成吉思汗的雕像,而且还将成吉思汗的雕像全部销毁,直到40年代才解除禁令。但是,这些历史却从未在蒙古国的教科书中被提到过。相反,他们在教科书中一昧宣扬是俄罗斯人帮助他们摆脱了清朝的奴役和殖民,并赞扬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友谊。


中外历史


想当年,爷的祖上也阔过!

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对蒙古国历史主要分为三段式介绍。

第一段,成吉思汗时代前,第二段,成吉思汗时代中,第三段,成吉思汗时代后,从时间跨度来说,第二段最短暂,也最辉煌。

第一段时期完全是一部中原王朝带来的血泪史,在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上,勤劳勇敢善良的蒙古人民世世代代游牧在这里,唯一的不快就是不得不经常面对南方中原王朝的挤压,他们霸占了自古以来属于游牧民族的河套地区,他们修建起阻碍民族沟通破坏生产力发展的长长的城墙,他们挑唆草原群众斗草原群众,所以这个民族一直缺乏强大的表现力,一直在静静等待着一位伟大强人的出现。第二段时期,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草原上的圣人和骄傲、草原人民的长生天——成吉思汗终于降临,统一了各个部落,又把草原人民的精神散播到四方,打通了东西方的文明交流之路,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缩短了陆路商业行程距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
第三段时期,分裂导致了各大蒙古帝国分崩离析,在各被征服地区的民族崛起的背景下,蒙古人民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大部分退回到成吉思汗时代前的状态中,但核心的蒙古高原区域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直到嗜杀的女真人再度出现,以挑唆内斗和残酷征服的方式,再次把蒙古高原和上面的人们纳入到他们的统治体系,这一体系足足持续了三百年。

这一时期的中原王朝也被女真人抹掉,那里的人民与蒙古人民一样可怜,被异族高压统治,都是受害民族。

他们很优秀,居然在二十世纪初推翻了异族的统治,我们也借此机会看到了独立的梦想,但他们有些得寸进尺,把算盘打到了我们的头上。这一段时期,北方恶邻——我们的老苦主沙俄人的国内也陷入危机,我们对这一南一北的两大力量虚与委蛇,互相制衡,一步步的接近梦想。

苏俄成立后,本地区局势更加混乱,多方力量角逐,趁着这个机会,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1919年7月25日,迈出了重大一步,被苏俄承认为一个独立国家。

可惜中国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趁机奉命进入蒙古高原,这个家伙在蒙古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他镇压蒙古人民反抗的罪行可真是“罄竹难书”,他是蒙古国独立史上最后一位来自“外国”的殖民将军。在“入侵”我国后,他胁迫我们的王公贵族,取消了原先的自治地位,我们国家正式进入了被中原政府统治的时代,还好在我们此起彼伏的战斗与反抗下,在白俄、苏俄和日本关东军的大力支持下,两年后,将他灰溜溜的赶走。至此,我们终于搬走了最后的一块绊脚石,结束了这段由中原政府统治的仅有的两年时间,实现了事实独立。(下方对徐树铮将军的描绘图片来自蒙古国电视剧)
1921年3月,我们的临时政府成立,7月,君主立宪政府成立,11月,人民革命政府成立。1924年,我们正式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10月20日,我们在苏俄的帮助下,在独立公投中取得了97.8%的公民赞成票,虽然在1955年入联时横遭无信者的杯葛,但我们已真真正正站了起来。

目前,我们已经有多达2万余人的军队和健全的海陆空军,与两大邻国已经建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为叙述方便起见,某些段落借用第一人称,由此引发的不适感,非常抱歉,概不负责)


历来现实


我去过外蒙很多次,而且都是与我的蒙族师兄一同前往的,我们做资产评估,随行的还有一位地质矿业方面的专家和一位煤业专家。

我们去过外蒙大部分地区,几乎到过所有的矿区。接触过很多外蒙人,老实说一般外蒙百姓也不及我们对整个外蒙了解。

关于外蒙历史教科书的大致内容,也听说过一些,外蒙与内蒙所用的蒙文是不同的,我那蒙族师兄也看不懂。我了解外蒙历史教科书的途径是从外蒙籍华人那里得知的。外蒙大概有二万多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汉人,大概还有四十万左右的哈萨克人,哈萨克主要生活在杭爱山脉以西,阿尔泰山以东的地区。

据外蒙汉人讲,外蒙历史教材神吹成吉思汗,有选择性的强调蒙古的独立性。但是也没太多反华内容。

外蒙历史教材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对青少年也没有太大的启迪作用。无法让青少年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个人觉得外蒙历史教材与外蒙对国家状况的宣传完全一致,都有点脱离实际。这也使得民众变得有点盲目和狂躁。


鬼影147951010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几乎可以适用在任何国家和民族,近代以来,一大批所谓的民族国家取得独立,面对自己过去的屈辱以及伤痕累累,亟待解决的就是民族自信的问题,于是,对于历史的描述便起了很大作用。不外乎两个说法,一是大肆宣扬古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用来增加民族向心力,再者就是换角度解释历史,找出民族的“敌人”,增加民族凝聚力,这两者,蒙古国都做了。蒙古国自己在教科书上描述的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蒙古扩张之前的历史,成吉思汗以及元朝的历史,再有就是曲解的近代史,今天,小史官就和朋友们聊聊蒙古国的故事。

蒙古国历史教材描述的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来看看蒙古国自己描述的历史,最开始是蒙古崛起之前的历史,其实这时候生活在蒙古高原的众多游牧民族,还不知道哪个是现代蒙古人的祖先呢,但是蒙古人认为是,并且认为秦朝是第一个入侵他们的中原王朝,秦朝人抢夺他们的草原,后来的汉朝就更加有“侵略性”了,说是农耕民族入侵他们,使得他们居无定所,部众分裂。后来的王朝记载,大概都是以这个视角记载。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蒙古崛起之前蒙古高原交替出现的游牧民族,蒙古国多是参考我国史料记载。

蒙古国描述的历史重点,就在成吉思汗和后来的元朝,在他们心中,成吉思汗是祖先,是英雄,带领着族人征服了几百个民族,称霸世界,这是他们重点宣传的。而四大汗国更是赞美之词跃于纸上,元朝只是他们的一个殖民地。如此宣传只是他们的舆论要求,为的是所谓的正统地位。当然了,对于成吉思汗的崇拜宣传只限于他们独立之前以及苏联解体之后,个中缘由后文会有所提及。

最后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近代史了,不过我们熟悉的蒙古国人不一定赞成。比如,他们认为徐树铮将军带领4000名士兵进军库伦是对于蒙古的入侵,而苏联是他们友好的伙伴。甚至认为整个清朝他们都是在被殖民统治,还有值得大家玩味的一句话,说是蒙古统治中国一百多年,而汉人统治蒙古高原只有两年。

蒙古国对于历史的描述中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蒙古国对于满族,是抗拒的,纵观历史就知道,满蒙是世仇,当年成吉思汗南下灭金,蒙古人与女真人进行过生死较量,后来明朝末年他们联合女真人,但是中了女真人的计,在他们低迷的时候女真人开始分化瓦解,逐步征服了蒙古诸部。

有两段历史小史官不知道蒙古国如何记载,其一,清朝为了掌控蒙古,强迫蒙古男丁出家当喇嘛,而且定期人口普查,用暴力手段限制人数。其二,蒙古国并不是蒙古正统,真正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在察哈尔,也就是现在的我国内蒙古,网上也经常说,外蒙古只是当年蒙古人的下层甚至是奴隶,真正的蒙古人在中国,不知道蒙古国如何解释。幸好蒙古人没有修家谱的习惯,不然蒙古国人一翻族谱发现祖先是奴隶,那场面真是尴尬。

蒙古国对于各国的态度。

蒙古国对待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就像对待亲哥一样,虽然苏联禁止他们崇拜成吉思汗,把成吉思汗宣传成嗜血屠夫(本来就是),但是这不影响蒙古国对苏联的亲切,于是蒙古国开始了西化,俄化。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开始和美日接触,蒙古国上层有很多亲美分子,支持美国的经济渗透,而日本更是积极,为了得到蒙古国的好感以便得到矿产,更是对其进行无偿经济援助。当然了,作为邻国我们也给蒙古国很多援助,以及众多投资,但是在蒙古国人的眼里,我们依旧不是朋友,而是威胁,甚至是敌人,对我们的污蔑化宣传层出不穷。

蒙古国的位置决定了其招揽大国集聚的资本,位于中俄两国中间,不仅中俄对这片缓冲地带十分重视,美日等西方国家也一样,毕竟能够渗透这样位置的国家对于他们百利无一害。

说蒙古国自己创造阿Q精神也好,说他们以本民族视角描述历史也罢,毕竟我们只能了解,并没有干涉他们记载历史的权力,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历史就摆在那里,任你修改的如何繁花似锦,它依旧沧桑朴素的伫立在那里。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

我是酷爱历史的颍州小史官,喜欢文史野趣的朋友别忘记右上角关注哦!


颍州小史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作为世界第二大内陆国,蒙古国横亘在中俄之间,地理位置和我国近在咫尺,但是国家发展方向却早已和我国分道扬镳,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天的我国媒体中,很少听到关于蒙古的信息,这块土地似乎被国人遗忘。

而因为信息的闭塞,很多国人对蒙古国的现状和历史知之甚少。那么,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的人们,是如何了解自己的历史呢?他们的教科书上,是如何书写自己祖先的光辉岁月呢?静夜史认为蒙古国的所谓“历史”分为两个部分,即:

一是不着边际的辉煌古代史;

二是颠倒黑白的屈辱近代史。

为什么会这样编排呢?静夜史认为这和蒙古国在近代以来受到的侵略有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沙俄趁机煽动漠北蒙古王公独立,当时的最高藏传佛教喇嘛,即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沙俄煽动下,联合蒙古王公喀尔喀四部札萨克,于1911年12月1日宣布漠北蒙古独立。12月28日,哲布尊丹举行了登基大典,自称“大蒙古帝国日光皇帝”。

漠北蒙古的独立意味着漠北蒙古从此脱离我国的轨道,成为沙俄以及后来的苏俄和苏联的附庸,外蒙被带上了俄化的不归路。

一战期间,沙俄等列强西去参战,并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彻底埋葬了沙俄帝国。外蒙失去靠山,北洋政府趁机收回外蒙。

1919年10月28日,皖系将军徐树铮率领4000人杀进外蒙古“首都”库伦,以军事实力逼迫蒙古王公服从中央。11月17日,外蒙上书民国总统徐世昌,请求回归,外蒙古重回祖国怀抱。

但是,随后的苏联政府继承了沙俄时期的对蒙政策,继续扶持外蒙分裂势力,特别是斯大林,一直力主将外蒙作为苏联和民国的缓冲地。同时期的民国政府孱弱,无力顾及此地,外蒙古在苏联的操纵下,成为苏联事实上的“第16个加盟国”。

苏联时代,对外蒙古的控制可谓比之沙俄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在斯大林的授意下,外蒙举行了有名无实的全民公投,从此外蒙彻底独立;

其次,依照苏联大清洗的政策,在蒙古境内实行残酷的阶级派别和民族划分,对阶级敌人进行残酷迫害和屠杀;

再次,培养大量忠于苏联的亲苏精英分子,使其在苏联境内被洗脑后,成为蒙古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苏联对蒙古的控制,苏联和蒙古高层进行联姻,以血脉控制蒙古内政外交;

最后,掌握蒙古金融和经济大权,驱逐所有第三国资本,实现对蒙古的全面控制。

苏联时代,蒙古是地地道道的俄式路线,在亲苏分子的主导下,蒙古原有的文字被废除,开始实施斯拉夫文字,蒙古文明出现断层,至今难以弥合。

苏联政府为有效控制蒙古,有意摧毁蒙古的文化基础,彻底否定蒙古历史,不允许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

关于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蒙古人的问题,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有所阐释。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在今天的察哈尔地区,也就是内蒙古,外蒙一直是蒙古的旁门左系。蒙古人强认成吉思汗为祖宗,和棒子强认高句丽是其祖先是一个道理!

苏联的做法,客观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但是苏联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正本清源。

1991年,苏联解体,外蒙再次失去依靠,此时的美国、日本等圈外国家又开始不断向蒙古渗透。

美国不仅对蒙古进行经济渗透,还对蒙古展开广泛的军事合作,两国关系从90年代后迅速升温。

2005年,美蒙确认双方为邻国。双方的合作规模逐渐扩大,美国将蒙古认定为五角大楼安插在两大国之间的特洛伊木马,所以意在全面控制蒙古。

美国还致力于对蒙古进行民主化改造,国会每年拨款1200万美元用于帮助蒙古进行民主化改造。另外美国还在蒙古扶持亲美精英分子,通过邀请其到美国培训,灌输西方民主思想。

美国的努力导致今天的蒙古亲美分子占到蒙古高层的相当部分!

除了美国,日本也不甘落后,苏联解体后,日本迫不及待进入蒙古。继美蒙关系升温后,日本提出无偿经济援助蒙古的“草根计划”,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对蒙古加大援助;

日本援助蒙古比美国更加慷慨大方,主要是日本觊觎蒙古的矿产资源、蒙古的支持以及蒙古的战略地位。

日本的努力使得今日超过7成蒙古人对日本有好感。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苏联时代还是冷战后的美日时代,蒙古都将我国视为最大的威胁,虽然我国也在蒙古进行投资和援助,但是这被蒙古人解读为我国的经济入侵。

冷战后,蒙古“挣脱”了苏联控制,恢复了对所谓的祖先成吉思汗的崇拜。为了讨好美日,以及顾忌昔日的主顾俄罗斯的感情,蒙古极力扭曲历史,对我国进行污蔑化宣传。

在蒙古国的历史书中,古代历史是以成吉思汗为核心的大蒙古汗国时代,意在强化蒙古人的民族自豪感。虽然使用的是拉丁文,而且成吉思汗也不是蒙古国的祖先,但是这种生拉硬扯确实起到了阿Q精神的作用。

在蒙古国的清朝史中,满清被蒙古认为是最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对蒙古进行了野蛮的入侵,但是他们对蒙古的入侵只有两年时间,剩下的时间,蒙古人地位是和满清一样的,这倒符合清朝满清和漠南蒙古共治天下的史实。

而在1911年以后,因为大量亲苏亲俄精英的存在,苏联和俄罗斯被描述成救世主一样的角色,他们的所作所为并描述成将蒙古从我国水深火热中解救的正义行为,而我国收复外蒙的行为则是对蒙古的野蛮侵略。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前年从北京坐火车到俄罗斯,路过蒙古。而这一路火车最为惊险的经历就是发生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火车在乌兰巴托火车站停半个小时。我和车厢仅有的另外三个外国人,一同下火车,没想到走下站台就几乎出了车站。我们走到马路对面的餐馆吃饭,(大肉串真是便宜又好吃),吃饭有十五分钟。

(乌兰巴托火车站)

可是万万没想到,我们回到站台的时候,我们的K3不在站台了,而护照行李全部都在火车上。而再有五个小时,火车就将驶出蒙古,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在火车到达蒙古与俄罗斯相邻的苏赫巴托车站前,赶到。

幸好找到了一辆出租车奔往苏赫巴托,在乌兰巴托市里跑了一圈,相较于一个国家首都的级别,乌兰巴托真的很落后了,可能也就是我们国家一个三线内陆城市的水平。但出了乌兰巴托,在草原上奔驰,风景非常惊艳,从未见到那种广袤,车子两边的风景完全不同,而且最终赶上了火车。这次追火车之旅,对蒙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会再专门去一趟蒙古。

这也是蒙古目前的一个基本状况:城市化的程度非常低,经济发展状况也是一般,但它的草原依旧是蒙古最宝贵的财富。

而蒙古人对汉人还是有所抵触。蒙古人的民族认同还是在成吉思汗忽必烈时期的蒙古帝国,而对满清的两年入侵一直作为民族的屈辱史,对沙俄乃至苏联的渗透基本没有多少抵触。目前蒙古也是在被西化的过程中,文字是西里尔蒙古文,而蒙古也是在学习西方。

蒙古国现任总统哈勒特马·巴特图勒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而要更为系统的了解蒙古史,推荐找来《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蒙古帝国史》《蒙古帝国的兴亡》翻翻看。

你对蒙古的印象如何?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蒙古在这里指的是蒙古国,在清朝之前,蒙古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因为其游离不定的作战方式使得明朝这个庞大的中原王朝对其头痛万分。

不过在满清崛起之后,这个曾经在世界上创造了辉煌历史的民族却开始被打服了,在打服了蒙古之后,清朝又通过联姻、喇嘛教等方式驱除了蒙古人残暴的本质,使得他们变成了开朗大方、乐善好施的草原人。


然后内外两个蒙古就一直处在清朝的统治下,就这样过了200多年,内蒙古、外蒙古是以一个名叫大漠的戈壁地区为分界限的,内蒙古在古代被称为漠南蒙古、蒙古国在古代被称为漠北蒙古,他们虽然同宗同源,但却并不是一个整体。

外蒙古脱离华夏文明

在辛亥革命之后,全国各省纷纷宣告独立,在这个过程中,外蒙古也看到了时机,然后他们数次想要分裂出华夏文明的体系中,只不过最终都被制止了。

最后是在二战准备结束前,苏联以出兵东北帮忙击垮关东军为要求,才迫使了蒋介石同意外蒙古脱离华夏文明、成为蒙古国的。

然后在艰难的决定下,蒋介石同意了蒙古国的脱离,于是蒙古国就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作为我们和苏联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夹存在了二者之间。


在蒙古国曾经被苏联禁止崇拜的成吉思汗

在蒙古国,人们最崇拜地是他们的先祖成吉思汗,即便过了那么多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旧深深地为成吉思汗当年的“丰功伟绩”自豪着。

因为他们的历史中实在没有什么令自己骄傲的事情了,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成吉思汗就相当于他们的天。



在受到苏联的管控之后,因为成吉思汗的后代曾经在俄罗斯的先土中进行过一段长时间暴虐的统治,给俄罗斯人留下了极差的历史印象,所以在苏联收服了蒙古这个小弟后,他们开始在蒙古各处禁止起了人们对成吉思汗的崇拜。

除了拆毁各种成吉思汗雕像、禁止悬挂成吉思汗的画像之外,他们还在蒙古国的教科书中修改了对成吉思汗的描述。

苏联人在教科书中把成吉思汗回归了真实的历史面貌,将他描述成了一个残暴的屠杀者,这倒不是他们抹黑成吉思汗,因为在历史中的成吉思汗正是以屠杀起家的。


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对我们的态度

在苏联解体之后,蒙古国脱离了苏联的管控,因为南北夹着两个大国的原因,所以他们为了生存,对俄罗斯以及我们国家透露出了善意,不过这仅仅只是外交的态度,蒙古国人实际上对我们是非常排斥的。

在苏联解体后,他们继续和俄罗斯和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俄罗斯人的文字,对待俄罗斯人的时候也非常的尊敬、不敢有所懈怠。

后来更是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建立了第三邻国关系,开始了他们的西方化。

在蒙古国内,他们可以接受其他的一切国家,但是唯独不能接受我们,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去蒙古国打工的,他们就会经常遭受到当地人的挑衅袭击,他们之所以会这么仇视我们,其实跟他们自身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

蒙古国在教科书中对我们以及苏联的评价

在他们现在的教科书中,他们已经恢复了对成吉思汗的崇拜,然后在他们的描写中,清朝与他们有关的历史,就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屈辱史,他们觉得他们和我们都是被满人殖民的,在地位上二者是相等的。

他们觉得满清是可恨的侵略者,压迫了他们将近200多年的时间,给他们带去了无尽的屈辱。

而我们民国史中数次迫使他们分裂失败的举动,也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屈辱史,在这些描写中,他们先人非常英勇地向压迫者发起了反抗,只不过最后因为力量悬殊,只能宣告了失败。

在这些过程中,他们俄国、苏联的友军给他们带来了非常有力的帮助,正是在他们好朋友的帮助下,他们才脱离了我们的侵略压迫。

正是因为有着他们教科书以及各种宣传的影响,他们才极度痛恨起了我们,而在这个“我们”中,他们对满人的痛恨是最深的,其次才是汉人,如果有一个汉人和一个满人走在蒙古的街头,被他们得知身份的话,首先血溅街头的必定是满人。

国内人们去蒙古工作的原因

而国内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去蒙古,实际上跟蒙古丰富的矿藏有关,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没有任何的出海口,被我国和俄罗斯死死地夹在了中间。


他们除了地下埋藏着的丰富矿藏以及自给自足的畜牧业之外,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俄罗斯因为丰富的资源,根本看不上蒙古的矿藏,如果不是我们国家对他们的矿藏有着迫切的需要,根本就不会有国家到他们那里挖矿。

因为没有出海口、被两个大国夹在了中间,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空运的方式运输资源,而这种方式在很多时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如果其他国家采用了这种方式,到时不仅获取不了利益,可能还会赔上不少的钱,因此这种方式只能用在一些稀有资源上。

正因为这些原因,蒙古国人才会一边仇视我们,一边不得不依赖我们的开矿支撑他们的国家经济。


所以说这就是蒙古国教科书中的历史,我们曾经对他们的统治被他们视作了压迫侵略,而苏联、俄国则是给予了他们无限帮助的好大哥、好朋友,如果可以的话,真的挺希望国内少去他们国家开矿的,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尝到穷苦的滋味了,到时候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可以保持现在这种嚣张,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孤客生


以前在内蒙古待过一年时间,跟几个蒙古族上大学的同租住在一个院子里,后来和他们几个混熟了也一起喝酒聊天,有一次,我借着酒意,试探问了一下,你们觉得大蒙古国将来有可能统一吗?(蒙古因为我国内蒙古的原因,特意将蒙古改国号)他们毫不掩饰地说:外蒙养我们不起!。。。所以把内蒙古经济发展起来,外蒙的人心也就往中国转过来。。。


我心永恒YXN


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我是没看过,但我在内蒙上过学,接触过一些外蒙留学生,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接受的历史教育是怎样的,举两个印象深刻的例子吧。

一、对成吉思汗的崇拜。

我宿舍里住着一个纯蒙族(内蒙有些蒙族是汉族改户口的,他们压根不会说蒙语),我们关系不错。有一次他们专业的外蒙留学生来宿舍里串门,到饭点了便一起出去吃饭。

几杯酒下肚,那留学生就开始唱歌,唱的还不错,酒桌上的气氛顿时起来了。这时,那留学生就开始说成吉思汗怎么怎么样(我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蒙语词汇,反正就是一顿海夸),还问我同不同意。舍友一看我一脸尴尬,就帮着解围,岔开话题。

回宿舍后,舍友问我听懂多少,我说只听懂他在夸成吉思汗。他说那不是主要的,他想说的是我国现在发展的这么好,有很大功劳归功于成吉思汗,所以问我同不同意。

我肯定是一脸懵逼啊,所以可以想象他们历史教科书中的成吉思汗应该是人类拯救者这种形象的。

二、对噶尔丹的认同。

有天舍友带回一张蒙古国的电影宣传海报,讲的是噶尔丹对抗康熙的故事,名字叫《阿努可敦》,阿努可敦是噶尔丹的妻子(蓝齐儿是《康熙王朝》的虚构人物)。

嗯,我看了看宣传画,感觉拍的还不错,蒙古铁骑对抗满洲八旗。但忽然一想,这不对啊。外蒙古当时是被噶尔丹侵略的,康熙打噶尔丹是为外蒙古(喀尔喀蒙古)出气的,外蒙古当时是站在康熙这边的。

怎么大清亡了之后,外蒙古开始崇拜当时的侵略者——噶尔丹了。于是乎我认为,不止是我们国家的某些历史观有受虐倾向,隔壁的蒙古国也一样。真是很难想象蒙古国会崇拜一个当时把他们部族屠戮殆尽的人。

其他关于蒙古历史的情况,有大佬回答的很详细了,我就不献丑了。

不过写完这个回答,突然挺怀念在内蒙上学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