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苦不堪言?减负 怎么减呢?

一、教育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一个农民耕种十亩田地,负担过重,怎么办呢?耕种一亩,荒其九亩,负担一下就减下来,这种减负方法我们称之为“绝对减负”。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苦不堪言。怎么办呢?减负。怎么减呢?于是各种各样的减负的方法相继发明出来了:有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准超过八个小时的;有规定不准老师给学生布置过量课外作业的;有规定学校不准给学生购买教辅读物的...... 如此的减负措施可谓良苦用心!但它给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减负了呢,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技知识、文化财富积累越来越丰富,尤其今天,我们已跨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每一代人都必须掌握比其上一代人更多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才能生存下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因此,教育的任何“绝对减负”措施都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中高考的指挥棒仍操纵着中国教育的方向。



教育“相对减负”是减负的唯一出路。一个农民耕种十亩田地,负担过重,怎么办呢?耕地用拖拉机,播种用播种机,收割用收割机......提高其耕作能力,负担自然减了下来。这种减负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相对减负”。面对今天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通过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相对减负”是实现真正减负的唯一出路。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许多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唯独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这一行业仍不令人满意。教育改革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也喊了很多年,但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新措施和成果。



从1999年6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来看,我国教育正面临从观念到制度一次根本改变。一提高人的素质,重视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素质教育是改革传统教育的新尝试。

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1998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讲道:“素质教育要开发右脑,开发右脑比开发左脑的作用还要大,现在再不进行素质教育,就到了一种极为危险的地步,这里,我用“极为”两个字。我们很多的应试教育开发的是左脑,现在到了开发右脑时候了。深层次的思考,深层次的记忆,永久性的记忆靠右脑,而我们恰恰忽视了右脑的开发,多用右脑,多训练右脑可以事半功倍,所以从事教育工作者要很好地研究右脑。有人说下个世纪的十年是大脑开发的十年,哪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哪个国家就会有活力。而我们中国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我们是形象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用的右脑,但是,我们没有自觉地开发。


学校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教育最根本的是改革学校教学,改革学校教育最根本的是改革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大脑思维方式,提倡开发大脑进行全脑思维教育。

其实,学习包含“学什么”(教材)和“用什么学”(大脑)两个问题,教育改革现在比较重视的是学生“学什么”这一个方面的改革,诸如教材的不断革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忽视了学习的另一个根本的方面“用什么学”(大脑)或者说是根本不知道教育学生怎样用脑去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改革教材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教材无论怎样更新,新一代人总是要学习掌握比上一代更多的知识、技能的。所以,今天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历史的必然,而且会越来越重,中国是这样,其他国家也是这样。所以,改革教材上来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效果是不大的。



知识信息的爆炸,使学生学习不堪重负,彰显了几千年传统教育的弊端,人们又自然的转向了全脑教育。对学生进行右脑开发,实施全脑教学,正是对学习的“用什么学”(大脑)这一学习根本问题的改革。

凡是教育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其授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能力来学习,其实这就是一种右脑开发。教育名家魏书生在这方面是做的很好,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学生智力不仅是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根本出路,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出路。传统教育注重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应用,而全脑教育不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里素质和行为素质,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


二、大脑进化与右脑开发

通俗的讲,开发右脑的潜能就叫右脑开发,右脑开发一是开发右脑的“才”;二是开发右脑的“能”,合称开发右脑的“才能”。

人类今天作为自然界最高级的物种,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自原古的爬虫动物的出现到今天已有二亿多年的进化史。进化是物种为了生存与大自然和自身不断斗争的结果。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今天称雄自然界靠的不是肉体,而是智慧。一个人拥有的智慧不全是后天学来的,其中有些是靠遗传生来就有的,是数万年的老祖宗智慧的遗传。这种遗传主要是本能的遗传。

美国马里兰州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大脑进化和行动研究室的伯尔.D.马克林博士在总结有关文献以及对动物人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于1970年发表了他的“三重脑理论”。他指出人类的大脑按进化史来划分为爬虫类的脑(古皮层即脑干)、哺乳类的脑(旧皮层)、人类的脑(新皮层)三重构造、爬虫类如蛇、蜥蜴、乌龟等动物,这类动物的大脑仅仅一个小脑干,它们也不具有像人类一样的语言交流能力,但是他们有别的通信手段,能够知道同类的意思,这就是“心灵感应”,现代科学把它们这种思维活动称为波动语言。这类动物能够感知即将要发生的自然灾害,靠的也是这种波动思维功能。人类大脑首先是由脑干部分(古皮层“爬虫类的脑”)开始进化的,所以人类的脑也是应具有这种波动思维功能和波动语言交流能力的,只是长期不用退化和潜藏了。



现实生活中,“心灵感应”的波动语言交流现象是每个人都会遇见的,尤其在亲人之间时有发生。当一个孩子有生命危险时,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都会有所感应的现象(莫名其妙的不安),在生活和电视剧中常常可见。

在爬虫类的基础上,哺乳类动物的脑发展起来。这类动物的脑在爬虫类动物的基础上又发育出新的一层,新的一层脑神经中也有通信手段,能够记忆和思考,这个通信手段就是想象(想象心像化和波动心像化)。爬虫类的大脑和哺乳类的大脑之间有一条很宽的信息传递通道,所以哺乳类动物能够自由灵活的运用心灵感应和想象,狗和猫等哺乳类动物虽然没有语言,但是他们能够明白同类的意思,就是因为能够使用心灵感应语言和想象语言。这类动物对自然灾害的预先感知比爬行动物更强更准确,他们不仅能感知,而且能判断是哪种自然灾害。

人类大脑的旧皮层的想象思维功能要优秀于动物的大脑的想象思维功能,人类不仅拥有想象心像化和波动心像化思维功能,在想象思维的基础上又进化出声像(把声音、文字心像化)思维功能,即它可以把听到声音和看到的文字的心像化。同时,人类在百万年的运用大脑声像思维的过程中记忆储存了丰富的自然图像和声音(音乐),并代代遗传了下来,这种遗传下来的“音像智慧”一旦在某一个人身上发挥作用,这个人便可在音乐或者美术领域无师自通。这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无师自通的智障天才们大多是音乐天才和美术天才,而其他领域几乎无人的原因。右脑开发较好的学生往往在听故事或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能看到图像,听到声音,有时还能听到动听的优美的音乐(佛教不明白这种音乐来自何方,称其为天外来音),这也是人类这种“音像智慧”遗传的现实证明。



人类的大脑新皮层与左右半球之间有一脑沟,沟底有无数神经纤维束连接左右两半球。因为在脑干(爬虫类的脑)的右半球中存在着一条粗大信息传递回路,可以和旧皮层进行通信,而旧皮层(哺乳类的脑)的右半球中存在着一条细信息传递回路,可以和新皮层(灵长类的脑)进行通信,所以右脑具有下位层脑的声像思维和波动思维功能。而左脑由于与旧皮层之间没有相同的信息回路,所以左脑没有下位层脑的机能,所以,右脑和左脑的本质功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开发右脑可以开发大脑潜能的根本原因。

可以推测,最早的人类应该是会使用右脑思维或以右脑思维为主的右脑人类,他们会运用大脑波动思维和声像思维功能。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产生,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产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语言化、概念化、抽象化、逻辑化、数理化,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左脑自然的承担了起来,于是,原始的右脑思维逐渐转化为今天的左脑思维。随着语言文字的丰富和发展,语言交流逾来逾方便、快捷、准确,人类原始的右脑的波动思维和想象声像思维功能因慢慢不用而逐渐退化和潜藏了起来。

人类值得庆幸的,一是人类的右脑种种思维功能并没有完全退化,而是潜藏了。现实生活中仍自然的出现了个别会运用右脑思维功能的人,他们就是生活中被我们称颂的神童,天才。事实上,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天才,只是后来他们自然的会用右脑思维,发挥了他们天生的才能,而我们只动用了我们拙劣的左脑思维,荒废了我们天生的右脑思维能力而已。

三、右脑潜能的开发与表现

开发右脑潜能,主要是开发右脑所具下的下位层脑的声像思维功能。从生理角度来讲,左脑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大神经系统,所不同的是二者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脑的五大神经系统的语言文字思维功能因其进化的时间很短,所以其语言文字思维能力是低效的。而右脑因与大脑的旧皮层、脑干有传递信息的回路相通,具有下位层脑的功能。脑干、旧皮层脑思维功能的进化史已有数百年,其图像、声音思维记忆能力是惊人的,具有超能力,而且其五大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的和谐能力已达到了“自然共感”的地步,尤其是“声像共感”更为优秀,即右脑能给看到的图像配上声音和音乐,给听到的声音和音乐配上图像。



右脑还能够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快速转换,看到文字后能够将它变成图像,或者能够把图像变成文字。能够把声音变成图像或乐谱。它能够把图像变成数字,或把数字变成图像。能够瞬间把点的集合(点集)变成数字,或把数字变成点的集合。能够把声音变成颜色,把气味变成图像等。

右脑的声象记忆能力更是惊人的,他有“录音音像、过目不忘、过耳成诵”的本事。在生活中,我们平常人对右脑声像思维功能的应用往往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我们经历的一些刺激性较强的场景和声音会被我们的右脑记忆下来,当夜晚左脑休息时,右脑脑细胞便活跃起来,储存在右脑中的场景和声音便呈现出来,这就是做梦。有时候我们白天苦思冥想的事情夜晚也会以梦的形式再现,甚至是出现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也是右脑音像思维功能起作用的结果。

事实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艺术家的不朽作品都是他们进入右脑思维状态后悟创来的,这从这些“家”的个人语言中可以找到多处证明。

右脑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媒体思维”的大脑。多媒体教学手段之所以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因为他技术的先进,更主要的是它充分调动了右脑的声像思维记忆的积极性。

四、右脑开发、全脑教育的内涵



英国作家亚多里在他的《超人类》一书中写到:“人类的头脑中深藏着处于沉睡状态的进化机制,随着意识的进化,将会出现和我们具有不同意识的人类。现在的人左脑异常发达,而未来人右脑的功能将得到进化,左右脑讲处于平衡状态。”

在人类没有语言文字的时代,人类主要依靠大脑脑干的波动思维和旧皮层的声像思维功能来进行思维活动,脑科学研究证明,右脑与脑干和旧皮层之间具有传递信息的回路,具有这两部分的思维功能,这个时代的人类可称为右脑人类。

语言文字产生以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产生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数理思维,这种新的思维活动自然的有左脑来承担,所以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学校教育的产生,人类左脑愈来愈发达,而人类的右脑功能因长时间得不到运用而退化和潜藏起来,右脑人类逐渐进化到今天的左脑人类。

由于成年人的右脑长年不用,其功能已经退化或潜藏较深,进行开发比较困难。而幼儿、中小学生进行右脑开发就很容易。今天的右脑功能开发绝非是右脑的原始思维记忆功能的机械复活和简单应用,而是一个右脑的天生的原始思维功能和左脑的语言文字思维功能完美融合的全脑思维过程。所以说右脑开发的过程优势一个全脑教育的过程。

当然我们开发右脑并不是要右脑功能取代左脑功能。而是唤醒被人们忽视的拥有巨大潜能的右脑,给人一个完整的智慧。所以我们提倡全脑教育。

妈仔智教致力于让全脑教育惠及中国亿万家庭,让中国孩子走出沉重负担,轻松学习、快乐成长,铸造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