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的小年糕

只要是产米的地方,就会出产年糕。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那种年糕,那是因为地域和地域之间的差异;每个人也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年糕做法,那是因为家庭和家庭之间的不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莆田年糕——白粿。

提起美食“白粿”时,便油然而生一段广告词:山里的“白粿”,最是好吃。

山里人家,做“白粿”的米,就是选择优质的冬季稻“白谷”。制作白粿,要先把“白谷米”浸泡,在蒸笼炊“熟透”后,上面撒少许盐巴,放到石臼里捣碎,并不时地往臼里喷点熟的花生油,反复三次就可以了。最后趁热在案板上印模成型。

据山里的老人说,按照山里人风俗习惯,“白粿”是山里人送礼最高规格的礼物,是不能随意送给人家。人们一般都选择在正月初三“出行”时送“白粿”,意味人情之间关系密切,像兄弟姐妹一样,也像年糕一样黏着彼此的心。

同时送“白粿”很有讲究,送白粿要成双,并且在“白粿”上点红,祝愿好事成双,来年生活越过越红火。

我喜欢白粿,是喜欢那种单纯的味道,尤爱炒白粿,让白粿在锅里打了个滚儿,让你最爱的汁水挂了它一身,最后吃进嘴里,则是越嚼越香,越嚼味道越有层次,如此纯粹,如此经典,回味无穷。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