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历史上有个小兵得到项羽一条大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其后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是真的吗,当时是怎样的情况?

来自王者峡谷的射手




(项羽)

一条大腿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只因为这条大腿是项羽的。

拿到大腿的人,姓杨,叫杨喜。不是一个小兵,是个郎中骑,这是个什么官呢?其实,就是一个管理宫廷车马门户的武官,同时,经常晚上值班,负责夜间安全。

因为拿着项羽的大腿,所以杨喜被刘邦封了个赤泉候,从此枝繁叶茂,家族得到了大的发展,后人中出了二个有实权的皇帝,12个宰相。

接下来,我们聊聊这个杨喜,聊聊他的后代。

杨喜是如何得到项羽大腿的?



杨喜人生的崛起,是在乌江边上,就是项羽自杀的地方。

当时,刘邦下令:凡是,能取得项羽首级者,封万户侯。能取得身体的一部分,也能封官加爵。

项羽那么勇猛,还是有些不怕死的,一直紧紧追击项羽。在乌江边上,项羽看大势已去,遂有了自杀的念头。于是对追击的几个人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说完,一阵大笑,举起宝剑,就地自尽。接下来,汉军众人一哄而上,王翳取了项羽的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分别取得项羽身体的一部分,作为郎中骑的杨喜取得了一条大腿。

就是这条大腿,让杨喜发了家,封了赤泉候,家族实力开始逐渐增大,成为大的世家。

杨喜的后代,英雄辈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



(杨敞)

杨喜到了第四代,出了个叫杨敞的,此人后来做了西汉宰相,比杨喜的官还大。虽然,杨敞官大,但名气一般。不过,他岳父名气很大,就是写《史记》的司马迁。

东汉晚期,杨家又出了四个牛人,分别是:杨震、杨秉、杨赐、杨彪,被世人称为“四世三公”,此时的杨家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杨家的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杨彪生一子,就是那个著名的天才人物杨修,只是因为过于聪明,被曹操所杀。杨修是杨喜的十一世孙。



魏晋时期,杨家实力非常庞大,在晋武帝时,杨家又出了两任皇后,杨家多人在朝为官,杨家就此成为晋朝第一大族。

虽然,五胡乱华后,全国大乱,但杨家并没有“家道中落”。弘农杨氏出了个杨忠,先后做了西魏和北周的高级官员,而且是北周八柱国之一。



杨忠有个儿子,叫杨坚,这就是隋文帝,老杨家此时达到了权力的顶峰。杨坚去世后,儿子杨广继位,这是杨家的第二个皇帝。但,可惜,杨家的江山仅仅坐了两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之后虽然有杨家子孙被人控制,立为了傀儡皇帝,但无权无势,算不得数。

进入唐朝,李世民的杨妃也是杨广之后,而杨家人继续活跃在政坛。整个唐朝,杨家出现了十一个宰相,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之家”。

唐朝之后,杨家开始衰败。但是,一条大腿,换得杨家千年的繁荣,也算是厉害了。


蓝风破晓


项羽乌江自刎以后,汉军蜂拥而上,争相抢夺项羽的遗体。因为汉王刘邦曾经许下承诺,谁能够取得项王的项上人头,谁就可以得到千金封赏,并封为万户侯。

在对项羽遗体的抢夺中,有五个人得到了遗体的大部分。其中,王翳夺得了项王首级,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人分别得到了项王的躯体。五人向刘邦请功邀赏,刘邦履行诺言,分别将他们封侯。

这五个人里面的杨喜,原本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骑将,得到项王大腿以后,被刘邦封为了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户,成为了一方大族。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杨喜后人逐渐成为中华望族,杨氏族人更是遍布天下。其中,杨喜的十七世孙杨坚,更是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

杨喜封侯以后,成为了华阴的贵族。此后,杨门名人辈出,而华阴杨氏后人也在历史上有过众多的出彩表现。在西汉、东汉、曹魏时期,杨喜直裔后人均有封侯。东晋十六国时期,随着晋室南迁,华阴杨氏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不过,杨喜十四孙杨铉投靠慕容燕国,担任过燕国的北平太守。杨铉以后,杨家在北方的盛威复振。

到了杨喜十六世孙杨忠的时候,杨家成为了西北最大的望族之一,受封北周随国公。后来,杨忠之子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隋朝一共诞生了六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以外,还有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隋世宗杨昭、隋越王杨侗。不过,除了杨坚和杨广,后面几个皇帝都是权臣所立,并不掌握实权,在位时间也非常短暂。

隋朝及隋朝以后,杨喜后人在历史上封侯拜相的人也就更多了。在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就有杨素、杨国忠等人。


苏绽


小兵得到项羽一条大腿,因此被刘邦封为赤泉侯。他的后人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这是真的吗?


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为了褒奖出生入死的兄弟,都会采取封侯的措施。比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他的旗下就包括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人。

一条大腿改变的命运!

但是大家可能不了解的是,除了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之外。还有几个无名小卒,只是因为抢得了项羽的一部分身体,因此得以拜将封侯。

这5个人分别是: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而其中的杨喜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虽然他只不过是赤泉侯。但是他的后人出了两个皇帝,十二位宰相。

原来当年刘邦在追击项羽的时候,见到项羽只有二十八骑,于是对周围的人说道:只要能够杀死项羽,或者可以得到他身体一部分,归来都可以拜将封侯。

其实当时很多人当了一辈子兵,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谁都想有朝一日可以靠军功鱼跃龙门变金龙。于是有了刘邦的这句话,这些人卯了劲的往上冲。



等到项羽走到乌江畔的时候,看到身旁基本上没剩几个人,于是生了自杀的心思。恰好在这时项羽的同乡吕马童,前来对他进行劝降,并且告诉他刘邦说过:“得项羽人头者赏万户”。

当时项羽听后哈哈大笑,对吕马童说道:想不到我的人头如此值钱,念在你我是同乡的情谊上,我就把这个便宜让给你了。说完这句话就挥剑自刎。

众人看到项羽自刎之后,于是所有人一窝蜂的涌了上来。有的人拉他的大腿,有的人扯他的胳膊,有的人去砍他的头颅。不过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五人,得到的最多。

其中杨喜在混乱当中,砍掉了项羽的一条大腿。于是这5个人带着各自的战利品,来到刘邦面前求赏赐。刘邦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他们平分食邑万户,各自封侯。

两个皇帝,十二个宰相!

杨喜在之前只是郎中骑,最多相当于一个骑兵队队长。不过因为获得像一条大腿,最后从那里分来了1900户,在汉朝排在开国功臣当中的第103位。


不过杨喜毕竟是靠机缘巧合才获得的侯爵位置,所以他在这之后没什么表现。而且他儿子孙子也是籍籍无名,不过出了一个曾孙杨敞。

很多人可能并不认识他,但是他是司马迁的女婿。而且为人才能卓越,在汉昭帝时期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弘农杨氏的第一世祖。

等到了东汉时期,杨家后人出现了杨震、杨秉、杨赐、杨彪等几大名人。其中的杨镇号称是关西孔子,留下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名言。

他们四个人也被史书记载为四世三公,所教的门生也是遍布天下。后世当中记载:“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意思是位列极臣者有十人。

等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幕僚杨修也是出自杨喜后人。不过因为口无遮拦,最后被曹操随便找个理由杀了。不过这并没有断掉杨家人的地位。


等到了魏晋时期,杨家地位又再次变得声名显赫起来。因为当时晋武帝的两个皇后就是出自杨家,因此朝政也开始被杨家把持,号称是当时第一大家族。

等到杨震的第十四世孙杨忠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北周时期。可能有些人对于扬忠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儿子是杨坚。

由于父子二人辅佐宇文泰起义有功,杨忠被封为国公,父亲死后子承父位,杨坚在朝廷当中的势力越来越大。

宇文邕退位之后,杨坚以宰相的身份,辅佐年仅7岁的宇文阐。

直到后来杨坚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宇文阐禅让退位。杨坚曾经假惺惺的三次推脱,最后定下国号隋,他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

可惜隋朝二世而亡,也只不过是传到了隋炀帝。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杨家已经出了两位皇帝,建立一代王朝。不过这并不代表杨家就此没落。


等到了唐朝的时候,杨家仍然靠着在后宫当中的地位,稳坐唐朝大家族之一。当时李世民夺位成功之后,为了获得杨家的支持,曾经霸占弟弟李元吉老婆。

不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更是因为她是杨家的女儿。不仅如此,李世民后来还迎娶了杨淑妃。就连武则天的母亲,也是杨家的人。可见杨家在当时的地位。

这几百年的时间,林林总总加起来超过了11个宰相,其他大大小小的官职就不再细说。即使到了宋朝的时候,杨家还出了一个杨万里。不过在这之后,杨家基本上就籍籍无名了。

一条大腿的机缘,竟然改变了几十代人的命运。很多人说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但是有的人生下来就在终点。


史之策


这个小兵叫杨喜,即汉赤泉严侯。

杨喜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项羽垓下之战及以后,第一次是追击项羽时。

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可最终却在垓下陷入刘邦的重重包围之中,损兵折将,粮草消耗殆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项羽连夜率数百骑兵突围,成功带着百余人突破重围而去,至黎明时分汉军才发觉此事,派灌婴率五千骑兵前去追击。

按照速度论,项羽先走这么久,他逃出生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好死不死的,当项羽率众渡过淮河以后,他迷路了。

古代又没有导航,不知道项羽出来带了地图没,不过就算带了也没用,古代地图偏差很大,许多小地方根本没画甚至画错。正在项羽焦虑不已之际,正好看见一个老农赶早出来干活,于是前去问路,老农回答:“往左边走。”

项羽按老农说的往左边跑,结果在路上陷入沼泽,等到一行人好不容易才从沼泽地里摆脱出来,已经耗了很多时间了。而灌婴的五千汉军趁这个时间追了上来,项羽所部再次折损,最后只剩下二十八人,逃生希望渺茫。

在与汉军搏杀中,赤泉侯的镜头比较多,司马迁记载:“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赤泉侯为何能封侯,原因司马迁很快就给出来了,“(项羽)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在这争夺项羽尸首的一种士兵中,就有杨喜,在一番争夺后,他跟吕马童、吕胜和杨武各得项羽身体的一部分,再算上王翳,五人均被刘邦封侯,杨喜获封赤泉侯。

再说杨喜的后人

看了《史记》的记载,会不会感到疑惑,大家都是士兵,都是抢项羽尸首,为何杨喜能多次出境,杨武等人就露了一次面,难不成他跟司马迁是亲戚?

没错,这两人还真是亲戚,杨喜的曾孙杨敞就是司马迁的女婿,所以司马迁有意多提了杨喜几次,奈何杨喜真的没有太多大事迹,不然还真能好好写一番。

杨敞跟他的祖辈不同,杨喜能够封侯更多是靠运气,他的封地在汉初功臣中是排在百名开外的,还曾被汉文帝废过一次,虽然又恢复了,但之后到杨敞这代,也没出什么名人。

杨敞才能卓越,获得汉昭帝时期权臣霍光的赏识,成为霍光的军司马,之后又担任长史、搜粟都尉等官,并进位大司农,成为九卿之一。

杨敞为人谨慎,上官桀谋反时,稻田使者燕仓探到消息,向杨敞报告,杨敞却装病不出门,没有举报。燕仓又去找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直接举报,因功获得封地,杨敞什么都没捞着。

不过杨敞的才能还是有的,御史大夫王欣被封为丞相后,杨敞接替为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王欣去世后,他更是成为丞相。

汉昭帝去世后,霍光选定昌邑王刘贺继位,但不到一月,霍光就想废掉刘贺,他派人告知杨敞,让杨敞一起行事,杨敞吓得半死,废立皇帝,这诛九族的大罪啊。

关键时刻,还是杨敞的妻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有胆识,直接鼓动杨敞不要犹豫,当断则断,大将军(指霍光)都想好了,你还犹豫什么,找死吗?

杨敞这才表示同意,霍光得知后,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废掉刘贺,改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有拥立之功的杨敞自然被封侯,虽然杨敞很快就去世了,但这个侯爵却形成了一个世家,即弘农杨氏,杨敞是弘农杨氏的第一世祖。

值得一提的是,杨敞的次子杨恽跟外公司马迁关系很好,《史记》更是司马迁边写他边学,对史学有浓厚兴趣,在收藏和保管《史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东汉,弘农杨氏正式走上台面,出了杨震、杨秉、杨赐、杨彪等几大名人,四人正好是四世,又全部官至三公,即四世三公,在他们的铺路下,弘农杨氏这一世家彻底形成。

弘农杨氏是我国历史上的顶级大家族之一,它有多显赫就不需要多讲了,反正什么三公九卿、侯爵儒士、皇后贵戚都是一抓一大把。

重点是,弘农杨氏出了皇帝吗?

根据隋朝的官方说法,隋文帝杨坚就是出自弘农杨氏,但这一说法受到史学家质疑,很多史学家认为杨坚只是普通汉族杨氏,扯大旗傍上了弘农杨氏。

如果杨坚是出自弘农杨氏,则杨喜后裔不止有2位皇帝,单单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是大一统皇帝,傀儡皇帝则有杨侗(王世充立)、杨侑(李渊立)、杨浩(宇文化及立)三个,那么算起来就是5个。

如果杨坚不是出自弘农杨氏,则杨喜后代并无皇帝。

那么杨坚到底是不是弘农杨氏呢?不好说,因为并无铁证证明从杨敞到杨坚的世系,我们只能说杨坚可能是弘农杨氏,也可能不是。

总的来说,杨喜跟着刘邦打天下,功劳并不太大,却凭着项羽身体的一部分(不知道是不是腿)翻了身,封了侯;其后人更是努力,成为历史上最顶级的门阀大家族,12个宰相可能都是少的,2个皇帝则存疑。


平沙趣说历史


郎中将是一个小兵吗?

多么“唬人”的标题,一个小兵分得项羽一条大腿?《史记》记载是项羽挂了之后,身体一分为五,至于是怎么五分的,杨喜得到的是哪一部分没有细说。而且太史公清清楚楚写的是郎中将杨喜,什么时候郎中将变成一个小兵了?估计晚上杨喜会找你来问一问的。


标榜郡望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形成了一股风气,喜欢标榜郡望,这股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宋。所谓的标榜郡望就是得有一个显赫的门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族谱都是用来决定你能当什么官的直接凭证,所以那时候谱学就发达了起来。

一地出三王

清朝的学者赵翼说,武关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天子之气”异常的兴盛,竟然一下子走出了北周、隋、唐三朝皇帝(这里赵翼把北周算作一朝),确实是了不起。



再来回到这个标题,看看这个杨家,就知道为什么会有弘农杨氏一说了,而弘农杨氏真正出名的不是杨喜,而是他的后代杨敝,做了西汉的丞相。之后更是名人辈出,所以到了讲门阀出身的魏晋南北朝,这就是一张非常好的名片。杨素应该是弘农杨氏出身,而杨坚一脉到底是真的出自弘农杨氏还是自己伪造,如今谁也说不清楚,不过隋炀帝的牙齿被发现了,有关部门有没有用DNA去比对一下目前也不清楚。


淡看天上月


孙悟空是猴子,猴子不是孙悟空

不是每一只猴子都叫孙悟空,历史上真有赤泉候,也真有弘农杨家,但弘农杨家和赤泉候不一定是一家,或许是,或许是牵强附会,能确认的只有他们都姓杨。后来的十二杨姓宰相和两个杨姓皇帝,道理一样,和弘农杨家的关系只能确认一点,他们都姓杨

是十二个姓杨的宰相加上俩姓杨的皇帝成就弘农杨家,还是弘农杨家成就十二个宰相俩皇帝,这个很难说清楚,用当代的话说,弘农杨家被古人制成了大IP,品牌化了

关于赤泉候

当年楚汉争霸,刘邦下了一条命令,杀项羽者封万户侯。结局大家都晓得,项羽兵败被杀,刘邦成就大汉高祖。至于谁封了万户侯,项羽本纪有记载

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这里的杨喜,就是题中的赤泉候,在136位有功诸侯中,战功排名103。他本来是韩信手下郎中骑后来转投到灌英,因为夺得项羽躯体一部分,在汉高祖七年,和另外四人平分万户侯,领1900户,封为赤泉候,建赤泉国

杨喜本来是杜县人,后来建设赤泉国,据考证杜县和赤泉国都在当今的西安,大约是鄠邑区(户县)和周至县附近,在西安西边。到了汉武帝时期,他的孙子杨无害因罪被除爵销国,赤泉国以及赤泉候就这么没了,后人猜测被迁徙到茂陵

在汉宣帝元康四年,大汉优待了百余家因罪除爵家族,其中杨喜五代孙杨孟尝从刘病己那拿了点钱,复家。一直延续到八代孙,元始二年,又上书求复家,皇帝没允许,史书再无记录

截止八代孙,赤泉候一系和弘农一系并无瓜葛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赤泉严侯杨喜,元康四年,喜玄孙茂陵不更孟尝诏复赐黄金十斤,复家

关于弘农杨家

弘农是弘农郡,弘农杨家住在华阴,所谓华阴就是华山北面,其实叫山后比较合适。华阴离赤泉候家还蛮远的

弘农杨家最初的记录,是杨敞,杨敞是弘农杨家一世祖,也是杨家十二宰相中的第一任宰相,他的成就依赖于霍光,早期为霍光随从。汉书六十六卷有记载

杨敞,华阴人也。给事大将军莫府,为军司马,霍光爱厚之,稍迁至大司农……后迁御史大夫……封安平侯

到东汉时期,崇尚儒学,杨敞孙子儒学大家杨震开始发力成为东汉太尉,然后他的嫡脉,杨秉、杨赐、杨彪一个接一个都是达官显贵,成就两代帝师四代太尉四世三公威名,直到史书记录的杨彪唯一儿子杨修被曹操杀掉

杨修虽死,但杨家还是那杨家,不过后来两晋时期,杨家遭受两次灭族打击,让弘农杨家的传承开始扑所迷离,让后世杨家人有了傍祖宗操作空间……后面的杨家不一定是弘农杨了

第一次灭族是西晋贾南风干的

司马炎临死之前托孤国丈杨骏和司马亮,不过杨骏和他闺女皇后杨芷假传圣旨,自封为太尉、太子太傅等官衔独揽朝纲,和他的两个弟弟肆无忌惮。只是时间不久,291年,外孙媳妇贾南风就发动宫廷政变,灭了杨骏三族,牵连几千人

第二次灭族是东晋桓玄干的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杨家出仕北方胡族姚羌部,并与之通婚,后来桓温击败姚羌,杨家回归,但名声臭了,不得东晋待见。不过因为能力出众,后人还是得以镇守襄阳。大约399年,杨家传人杨佺期和荆州土豪桓玄闹翻,杨家兵败,再次被灭族

两次灭族,弘农杨家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后续剩余的大猫小猫,又被刘裕搞死

所谓的两个皇帝,就是杨坚杨广父子,他们和弘农杨氏扯不上什么关系,杨坚的爹叫杨忠是有史可查公认的,可弘农一世祖杨敞他有个儿子,也叫杨忠……

大约两次灭族之后吧,后世有了傍大腿空隙,出了名的杨家,都把祖宗挂在弘农杨氏身上

综上

赤泉候和弘农杨家没什么关系;弘农杨家很牛;两晋之后的弘农杨家多是挂靠


灵石蕴珠宝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首先说明这个事情是真的,而且其后人不仅仅出了2位皇帝、12位宰相。还出了中国历史上极为出名的许多文人墨客,甚至许多历史大事件后面都有他们的背影。这个家族就是著名的弘农杨氏!



以史为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弘农杨氏的历史大家就知道此言不虚。

一、礼乐崩坏,小兵翻身

弘农杨氏的祖上可以考到刘邦麾下将领杨喜。在楚汉相争到了最后阶段,项羽被围垓下。刘邦下令杀了项羽者可封万户侯。

项羽眼看失败在即,也不肯过江再战,于是挥剑自刎。刘邦士兵看到霸王自刎于是纷纷争抢尸首,最后项羽尸体被五人抢走。王翳取其头,杨喜、吕马童、吕胜、杨开各得一块。

回到汉营,刘邦因其五人追杀项羽有功,干脆把奖金和侯爵平分给5人,于是杨喜被封为赤泉侯。

楚汉相争之时,六国的旧贵族已经被淘汰殆尽,而像刘邦、杨喜这样的新贵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只不过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的时间,杨喜虽然被封为赤泉侯,但是在他之后,杨家并没有出色的人才诞生。直到汉昭帝时期。

二、弘农杨氏之祖,丞相杨敞

汉昭帝时期,杨家出了一个人才名叫杨敞。杨敞运气极好,跟了一个特别牛的人:霍光。

昭帝初,霍光当大将军的时候,杨敞就是霍光的军司马。等到霍光专权的时候,杨敞也跟着当了丞相。等到昌邑王刘贺继位27天,霍光就准备把刘贺给废了,找了个人去通知杨敞。杨敞刚开始还支支吾吾不同意,但是杨敞娶了个好媳妇-司马迁的闺女-劝到:霍光是来通知你的,不是征求你意见的!你要是不表态,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杨敞一拍大腿,恍然大悟。于是赶紧表示同意。于是也就坐稳了丞相的位置。从此之后杨家就开始崛起,成为豪门。杨敞也被尊为弘农杨氏之祖。


三、四世三公,诞生杨修

到了东汉,杨敞玄孙中又出了一个大人物,这就是当时的大儒杨震。因为其学问、品德、弟子都很多,人送称号“关西孔子”。

杨震官至太尉,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半夜向他行贿,杨震不收。这位朋友说:现在夜半时分,根本没有人知道,你就收了吧。

结果杨正义正言辞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来没人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四知”典故。弘农杨氏还建立了四知堂作为传家座右铭。

而杨震的儿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子杨彪,竟然都继承了杨震的遗风,且均官至太尉,于是成为了东汉时期著名的“四世三公”之家,和汝南袁氏相当。

杨彪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杨修,杨彪还娶了袁术的姐妹当媳妇,后来杨修被曹操所杀,理由除了杨修站队曹植外,还有一条就是杨修是袁术的外甥。

但是虽然杨修死了,弘农杨氏却依然是豪族,果然没多久杨氏重新崛起了。



四、外戚专权,导致灭族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后,皇后杨艳就是弘农杨氏的人,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就是在杨艳和自家妹妹杨芷的保护下,以及杨氏外戚的支持下才得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弘农杨氏的杨骏与弟杨珧、杨济三人因为辅佐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有"西晋三杨"之称。后来因为司马衷的白痴,导致天下大乱,西晋杨骏被灭三族。这也是弘农杨氏的第一次灭族之祸。



五、乱世纷纭,诞生皇帝

弘农杨氏虽然经历了灭族惨剧,但在后续历史上在北方慕容氏、拓跋氏当权时期都出了许多弘农杨氏人才,成为当时的高官。

据陶新华教授的统计,弘农杨出仕北魏的就凡三十人,位至三公的三个,光禄大夫者八个,曾任九卿者七人。

更不用说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以及在野史中更著名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了。隋朝的著名宰相,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也都是弘农杨氏的后人。



六、弘农杨氏,人才辈出

隋代以后,弘农杨氏依然有极为出名的人物诞生,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武则天之母杨氏都是出自弘农杨氏。

隋代弘农杨氏到了唐代有了新的发展,据统计家族成员拜相十一人,登科近九十人。可见其影响力。

对了,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是出自弘农杨氏。

写的很长了,大家看看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对中国历史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实最早就来源于一个战士抢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可以说极为传奇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当年楚汉战争打到末尾阶段,项羽被包围在垓下,虽然率领残余部队完成了突围,但汉军穷追不舍,刘邦下达了死命令:“谁能将项羽杀死,赏万金,封万户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汉军将士杀红了眼,终于在乌江追上了落难的项羽,在汉军眼里,眼前站着的那就是万两黄金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可大家都知道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谁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时项羽看到了自己的同乡吕马童,他笑着对吕马童说:听说刘邦要我的头颅,赏万金,封万户侯,那我就成全你吧老朋友。于是一代英雄项羽拔剑自刎,看到项羽的尸体,汉军炸了锅,争相上去抢夺尸体,自相残杀者数十人。

最终抢到项羽尸体的五个人吕马童、王翳、吕胜、杨武和杨喜。五个人分别扛着胳膊抱着腿去向刘邦请功,刘邦也不食言,让他们五个人分得了万户的封邑,都被封为列侯。

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就是抢到项羽大腿的杨喜,最终被封为赤泉侯,他就是弘农杨氏的鼻祖。


杨喜因为一条大腿而飞黄腾达,但他本人也就这么点功劳,在历史上并不出名。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了杨喜的曾孙杨敞时,弘农杨氏开始被人们所熟知。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在汉昭帝时期担任了宰相,并被封为安平侯,这也是弘农杨氏的公认始祖。

到了杨敞的玄孙杨震时,在光武帝时期,人称“关西孔子”,这位“清白吏”官至太尉,他的儿子杨秉,杨奉,孙子杨赐,曾孙杨彪,都做到了“三公”,大名鼎鼎被曹操所杀的杨修就是杨彪的儿子。人们都知道袁绍、袁术号称“四世三公”,而杨修也是低调的“四世三公”家族的一员。

到了西晋时期,晋武帝的皇后就是出自弘农杨氏,生下了大名鼎鼎的“白痴皇帝”司马衷,杨氏一门依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到了南北朝时期,其后人杨忠因为帮助宇文泰建立北周而被封为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忠的儿子杨坚后来自立为帝,开创了隋朝,传了二世,到隋炀帝时期灭亡。

在唐代,杨氏仍然声名赫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了弟媳齐王妃,而齐王妃就是杨氏后人,李世民可能贪恋他的美色,可能更看重她背后的身世。而武则天的母亲也是杨氏一族,以及后来的杨贵妃,在整个唐代,杨氏与统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了著名的“唐十一宰相”。加上之前的杨敞,共计十二位宰相。


弘农杨氏人才辈出,不但有著名的政治家,还出了不少大才子,如初唐四杰杨炯,宋代的杨万里。弘农杨氏至今香火不断,后人一提起先祖也是无比的自豪。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不全真,有夸大成分,但这个人的后代确实很厉害,而且这个人在当年也不是普通兵卒而是汉军的郎中骑都尉,他叫杨喜,杨喜用自己的故事向后人证明了他才是史上第一“抱大腿”之人!


公元前202年,历时四年的楚汉大战随着项羽兵败垓下最终自刎于乌江而落下帷幕。一代名将就此陨落,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项羽死后其尸体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是被人为分尸!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结局也是源于刘邦曾允诺“杀项羽者,赏千金,封万户侯”,所以当项羽自刎后,众人一哄而上争相抢夺其尸体,其自相残杀而死者达数十人!最终项羽尸体被五人分割所得。

这五人分别是杨喜,吕马童,王翳,吕胜和杨武。吕马童就是项羽临死前所嘲讽的那位自幼相识的“朋友”,项羽临死前说过要把这天大的赏赐送给吕马童,后来吕马童分得项羽身体的一部分而被刘邦封为中水侯,世袭罔替。王翳当时分得项羽的头颅而被封为杜衍侯,世袭罔替。吕胜被封为涅阳侯,杨武为吴防侯。

以上四人虽然被封侯,但其后代并无出彩之人,所以史书也没有详细记载。只有杨喜,他当年因为分得项羽尸体的一条腿而被封为赤泉侯,由此奠定日后弘农杨氏这个千百年来盛世家族的无上地位与荣耀。


杨喜死后,其后代依次承袭爵位,到了杨喜曾孙杨敞这一代,杨家开始在朝廷上显露,杨敞在汉昭帝时期先后做到了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位居三公,他还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并深受当时权臣霍光的赏识,所以杨敞成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

杨敞之后其玄孙杨震做官累至太尉,之后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做到太尉一职,使杨家成为当时真正的名门望族,“四世三公”,杨震出仕20多年,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且教子有方,其后代子嗣成就都颇高,从他这一代开始,杨家每一代都是人才辈出,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都能做到朝廷上的显赫之位。像后来的杨修,辅佐晋武帝司马炎的“三杨”,隋朝宰相杨素,唐朝文学家杨炯,北宋杨家将,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等均出自弘农杨氏。

由于弘农杨氏的地位之高,影响力之大,导致唐朝出现了“李武韦杨”四大家族联姻的局面,像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就是后来被李世民霸占的那位),武则天的母亲,唐玄宗的杨皇后均出自弘农杨氏。


至于题主所说的皇帝,应该指的是隋文帝杨坚一脉吧,那杨坚是不是出自弘农杨氏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杨坚当年为了提高自己称帝的筹码而刻意篡改的,毕竟在古代这种“乱认祖宗”的事情并不少见。


咸鱼闲聊


福垊想说的是杨喜不是小兵得到的也不是一条大腿,其后人出的不是2个皇帝而是6位皇帝(算上追尊的有11位) 、51位宰相,将领就更多了——还记得杨家将吗?就让福垊拨云见日位您揭秘杀死项羽的最牛侯爷和他的后裔的那点儿事吧。

《史记.项羽本纪》 载:公元前202年1月底(或2月初),史上最牛的西楚霸王项籍,在车骑将军灌婴部的追杀下兵败东城。项羽被逼无奈,当着好朋友骑司马吕马童的面自杀,要送人情给老友。刘邦曾有言在先,得项羽头(福垊按:《史记》记载不对,根据下面封侯而得项羽身体)赏千金封万户侯!郎中骑王翳抢到项羽的首级后,汉兵将士开启了疯狂的碎尸——抢项羽尸体的模式。抢攻砍杀了几十个将士后,由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一部分。力能扛鼎豪情万丈的纯爷们就这样被五人分尸了。

通过福垊的描述,我们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他们四个人(王翳分的是头)抢的是什么部分?凭什么说不是大腿呢?

前面福垊说了,抢的不是一条大腿。理由也在前面说了——杨喜是这五个人中最牛的侯爷。据《史记.卷十八.表第六.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载:这里的最牛就是封侯户数,公元前200年(高帝七年)正月己酉,刘邦一下子封了分尸五人中的三人。分别是赤泉侯杨喜(封地河南鲁山县),食邑1900户;杜衍侯王翳,食邑1700户;中水侯吕马童,食邑1500户。几月后,刘邦还封了涅阳侯吕胜,食邑1500户。前199年三月辛卯,封杨武为吴房侯(福垊按:不是网上所说的吴防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可证)。为什么抢到头的王翳没有题主所言抢到大腿的食邑多呢?很显然题主的提问是错误的。故而福垊推断,其四人所分的躯体为:杨喜躯干加一条胳膊,吕马童、吕胜分的两条大腿,杨武分到一条胳膊。

第二、《史记》的记载来看,这五个人中,明明是杨武是小兵嘛!莫非杨武题主所说的后裔皇帝、丞相是杨武的后人吗?

有的看官就说了,之所以杨武封邑最少,封的最晚,是不是因为他只是个小兵啊?前面《史记》里也没记载他的职务啊。福垊告诉您的是,刘邦才不是小气鬼,吴房侯杨武不仅不是小兵反而是五人中军职最高的,再说了吕马童、吕胜他们军职不同,但封赏相同啊!那么杨武当时的军职是什么呢?《史记.卷十八.表第六.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载的是比郎中骑将还高的都尉!因为杨武一出道都是郎中骑将。《年表》记载:吕胜、王翳都是郎中将,吕马童是骑司马,杨喜是郎中骑。题主所言的称帝拜相的杨氏后裔的确不是杨武的后裔,福垊也不知为何杨武的后裔情况资料非常稀缺。杨喜功劳排名103位,杨武排名为92位,大概这个也跟军职有关吧。福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五位侯爷他的谥号都是庄。

杨喜后裔的9位皇帝及49位宰相。

杨喜侯国世系:庄侯杨喜→定侯杨敷→杨毋害改封位临汝侯,此后时免国时复国。

【隋朝】不算追尊的五位,算上追尊是七位。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得天下最容易的隋高祖文帝杨坚,其次就是好大喜功的有志青年却又被黑出翔的隋世祖明(也谥闵)帝杨英(隋炀帝杨广本名杨英)。注意重点来了——然后就是隋炀帝的三个孙子:恭皇帝杨侑(617-618,177天。)建元义宁、废帝杨浩(618.年三月-618年九月)年号天寿,恭皇帝杨侗(618-619)年号仁谨。追尊的有太祖武元皇帝杨忠,世宗孝成皇帝杨昭(杨广和萧皇后的嫡长子),23岁薨。

【吴国】就是五代十国中的吴国,有皇帝一人,追尊三人。吴太祖武皇帝杨行密,吴烈祖景皇帝杨渥,吴高祖宣皇帝杨隆演,睿皇帝杨溥。这四位也只有没有庙号的亡国之君杨溥称帝了。吴国的杨氏下场非常惨,他们被取而代之的南唐君主幽禁虐待,以至于出现了乱伦的现象,到了李煜的父亲南唐元宗李璟在位时,将他们族灭。看到李煜的下场,真有点天道轮回因果报应的味道。

【51位宰相】

杨喜支系玄孙位丞相侯杨敞,其岳父就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福垊编辑制作一张图。若有遗漏错误之处敬请指教斧正。至于杨氏家族的将领就更多了,比如杨家将等。因为题主没有问,福垊也就打住了不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