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对皇帝如何,对自己的母亲如何?

蔡永固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想我可以简单的将我所知的“海清天”介绍给大家,回答的对与不对大家多包涵!

我是一个工作生活在海南的东北人,24岁大学毕业就来到了海南海口,至今已经十五年了,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所以对海南的一些本土文化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海南史称粤东,历史上出过不少的朝廷大员,海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瑞是海南琼山人,就是现在的海口市琼山区,“海瑞墓”中有一个牌楼,上书“粤东正气”四字,可见海瑞是一个清正廉明的清官。海瑞在四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海瑞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就教导海瑞读书识字,教育海瑞要注重个人修养,注重个人品格和抱负的提升,在母亲的教育下铸就了海瑞耿介的性格,这一点从海瑞,号“刚峰”就可以看出。



插一段题外话,海瑞墓在海口市秀英区,距离海瑞故居的直线距离有6公里,按照风俗,海瑞应该葬在祖屋附近,但是当年海瑞棺木途经此地突然坠落,此为不祥之兆,当地官员称:这是海大人看中了这块地方,所以找到此地的主人,要买下此地,主人听闻是要安葬海大人,故分文未取,并找人平整土地,安葬了海大人。



海瑞为官清廉,当时的工资折合现在人民币也就2000元左右,又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因此生活十分清苦。明朝对待官员是十分苛刻的,要是不贪污,几乎连生活都无法保障,所以明朝时期官员贪污腐败盛行。但是海瑞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清官,所以到死都没有贪污过,因此,海瑞死后,皇帝赐了一块“谕祭碑”,为的是树立典范,不过官员们不当回事,直到大明灭亡。



关于海瑞生活的清苦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海瑞的母亲过生日,海瑞让仆人出去买了二斤肉,这震惊了当地,连卖肉的商户都说,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做上海大人的生意。看似一个笑话,但却真实的反映了海瑞平时生活的清贫。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海瑞的了解,简单的叙述给大家,不到之处敬请海涵,对于题主关于海瑞母子关系的问题,本人不甚了解,不敢妄加言讳,还请见谅!


BV疯言疯语


其实书本的答案信一半就可以了,因为很多书本歌颂他爱国、忠诚、廉结有政治目的;看一下个人需要全面的角度去看。

海瑞自幼丧父,他小时候活泼好动;但是在他母亲的严厉教育下,变得生性孤僻没有朋友;同学也不同他做伴。

由于明朝任官需要通过读书才可以,所以他为了做官耗费了半生青春。后来终于做了一个学院的教员类的官职,由于他的严厉他的学生都怕他。

因为他与官场每一个人不样,所以就同另类一样的人活着,官僚中也需要这样的偏执狂。所以就的阴差阳错做了县令,但是由于明代的官员工资非常小,一个县令的工资折合现代工资是2000左右;当官活的不如平民百姓。他上任后下属都走了,因为拿不到好处拿那些死工资待遇活的不好,没有几个下属只好自己把县令以下多数职位做完了。当然这时的他没有多少政绩,也没有百姓爱戴。

由于他做县令没有人喜欢,就把他调到京城做一份文职活,但是他一年后写信给皇帝攻击当时官僚主义。皇帝生气把他抓去坐牢了,这个皇帝死后。另一个皇帝为了展示他爱廉洁大臣,让他任职了“纪律大官”。

上台第一件事就要求官员把占了百姓的田归还,百姓当然高兴了,所以百姓在有利益下特别爱“海瑞”这样的官。但是官员们不喜欢,经过半年多的官职又被人调走,生气下就写信给皇帝,之后就贬在家休养。……然后又换了一个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只是把他当活榜样的空职放在一边;真正出名应该是死后吧。

他为官廉洁、死守规矩、永不变通;因为他的偏执狂行为受到代代皇帝、清朝及现代官场推行的榜样。

家庭方面:从小时候对母亲的小小叛逆,到后来对母亲言听计从;任何节日都让母亲过好,可以说是孝顺的孩子吧。

但是感情方面就让人有点觉得他不好了,一生娶了9个妻妾,当然不是一次娶这么多。而是娶一个妻子受不了他跑了或自杀、病死了;因为他眼中并不尊重女人。更多的只是生育工具,可怜他希望生一个儿子;但是都是生女孩子,生了有儿子的却又早早夭折了。

由于他固执到偏执的性格,他几岁女儿吃了男奴仆给的食物犯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最终自己的女儿活活饿死。

我个人评点:如果他是一台机器,应该是好机器;因为纪律严明,死守纪律及规矩;军队、官场需要这样的人。但是如果他是一个人就应该不完全是好人,除了母亲过的好,其它家人同他就是活受罪。




治平看世界


海瑞(1514年-1587年)是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因参加乡试成绩优异,被推举当官,在其任职期间,他减少了官税,帮人民公正办案,备受人民尊重和喜欢,赢得了一代清官的好名声。在1562年,海瑞被举为淳安知县,见这里“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的骇人现象,他决定重新分划土地,规定和减少人民的赋税负担。听闻这则消息后,淳安农民觉得负担有所减轻,不少逃亡民户又回到这里。海瑞推举的清廉,甚至达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从当时官场的风气可见,新官到任时,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此来表现他们的祝贺。

  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太大,也是人之常情。但海瑞不这样想,从而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他们送的礼品一一退还,就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从远方送来的礼也是一样。至于公家的便宜,他更不占取一毫。在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再退回去。海瑞为人大公无私,总是先为别人着想,而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总放在首位,不收取一丝在自己应得以外的东西,就连快去世时欠哪家几根柴火都记得,还嘱咐家人要替他还清。他的清廉伴随了他的一生。

  纵观海瑞的故事,可看出他一生清廉,刚正不阿,为人民和国家着想的伟大形象。海瑞是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从小就开始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在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时中举。一开始时他担任福建南平教渝,后来升为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在他上任期间,他推行清丈、平赋税,并许多次平定了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人民的爱戴。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时,海瑞凭借罢官抗逆显于后世,从而使自己任诸暨知县;在嘉靖四十五年时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在此期间,他上书批评了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行为,从而遭迫害入狱,在世宗死后才获得释放。

  隆庆三年(1569年)时海瑞被调升为右佥都御史,他和从前一样,依然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并推行了一条规定,让贪官污吏退田还民,然后就有“海青天”之誉。后来被人们排挤,辞职闲居了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时,海瑞又重新被起用,先后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海瑞依然推举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的法正,两年后在南京去世。海瑞的故事不仅告诉了我们他波折和伟大的一生,还使我们永远敬佩和喜欢这样一个为人正直和清廉的官员,从而使我们了解到了做人的原则和方法,感谢海瑞。历史上的海瑞是一代清官,几乎与包拯包青天其名,其中最有名的还数海瑞罢官的故事,海瑞不畏强权的刚直与正义在民间影响深远。

  在明代的松江府,发生过一起欺压乡里的事件,官二代徐瑛作为还乡老太师徐阶的三儿子,不仅强占民田,霸凌乡里,更是不择手段的强抢民间女子赵小兰。小兰有一母亲叫洪阿兰,不堪欺压,到华亭县伸冤告状,结果因为县令王明友暗中收受贿赂,反而斥责赵小兰一家诬告徐家人,并当庭杖打小兰的祖父,并导致小兰的祖父当庭暴毙。时年海瑞官至应天巡抚,便服微服出访到华亭县,机缘巧合碰到洪阿兰,洪阿兰声泪俱下的讲述了自家的悲惨遭遇,海瑞怒发冲冠,在经过许多波折,终于彻查了此事,真相大白后,依法判处徐瑛、王明友斩立决。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徐阶虽告老还乡,在朝廷之上却还是有着不小力量的,徐阶早在海瑞介入此事之时起,就重金收买皇宫太监和相关权贵,妄图通过设计与诡计,诬陷并罢免海瑞,用以阻止案件的继续调查,但是,海瑞通过蛛丝马迹察觉了此奸计,在躲过奸计的陷害后,海瑞雷厉风行的下令处决了徐、王二人。自此以后,海瑞真正接触到朝廷的阴暗与浑浊,愤而挂印辞官,还乡故里。

  海瑞罢官这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剧,赞颂了海瑞执法为民,申冤除害的行为和不畏权贵的正直精神。海瑞的墓,作为纪念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清官而修建的墓,其主体结构包括石牌坊、海瑞墓、海瑞塑像、海瑞陈列馆和相关的一系列建筑群体,因此,海瑞墓又称作海瑞纪念馆和海瑞公园。传闻,海瑞墓的选址颇具神话主义色彩,故事还要从海瑞死后的出殡说起,海瑞灵枢被众人合力运往选定的墓地,结果在途中一处地方,抬灵枢的绳子突然断掉,众人皆以为不详,最后一位路过的道士劝慰众人,这是海瑞自己选定的安详之地,人们才释怀,后寻此道士,终不得寻,人们纷纷下跪拜谢,最后决定尊重海瑞的死后意见,就地挖坑下葬,也就是后来的海瑞墓的所在。到现代社会,海瑞墓被花岗石多次堆砌,已近三米高,呈圆顶形,根据史实,墓地前立二人石像,名海安和海雄。由于海瑞一生鳏寡,陪在身边的唯有这两位跟随海瑞多年的仆人。除了石像,墓前还有四米高的石碑,碑文是海瑞唯一同乡许子伟撰写的。

  海瑞陵园大门有一条宽阔的麻石大道经过牌坊,后直通基地。甬道两旁立着栩栩如生的石羊、石马、石狮和石人,或坐或站,生机盎然。海瑞于1587年,逝世于南京,卒时担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北京的万历皇帝亲自下诏南北二京两同时举行公祭,但闻当时,奠祭哭拜海瑞的人连绵百里,哭声震天,朝廷甚至都无人手来维持秩序。海瑞墓有无数重修历史。解放后的最近一次是在1959年,同时在三年后,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在1962年公布海瑞墓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1966年11月,因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以及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等浩劫,海瑞墓遭到严重的破坏。


子凡说历史


如果说最符合历史上孔孟之道的官员,大概非海瑞莫属。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好的官就是清官,所以包青天的名字永垂后世。海瑞比起包青天有过之而无不及,海瑞到任上亲自耕种,甚至让自己的老家仆在后院开垦了一块菜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海瑞平时粗茶淡饭,以素食为主,老母过生日,海大人亲自到市场买了一块肉,这一举动令在场的人大为惊讶,海大人买肉,这真是爆炸性的新闻,甚至远在南疆剿除倭寇的胡宗宪大人在军师会议上都提到了这个新闻,可见当时海瑞的清贫是多么的家喻户晓。

好官另一个标准就是不畏强暴,当时胡宗宪作为严嵩的门徒,又剿匪有功,在朝堂上可谓大名鼎鼎,胡宗宪的儿子在外面胡作非为,无人敢阻拦,到了海瑞治理的县上,被海大人打了一顿,海大人还写信给胡宗宪,说您这样大人物怎会有这样不争气的儿子,他肯定是冒充的,我教训了他一顿,他再也不敢打您的旗号了。

好官的第三个标准就是直言敢谏,所谓文死谏武死战。当时皇帝迷恋修道不理朝政,海瑞给皇帝上书并且预备好棺材,虽然皇帝勃然大怒,但是他也被海瑞的铮铮傲骨,赤胆忠心所感动,并没有杀海瑞。海刚峰的名声上至庙堂,下至江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猫咪老师ALICE


海瑞是一个一心为公刚正不阿敢于挑战皇权抨击贪官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忠于皇帝为国家利益着想,对自己的母亲言听计非常孝顺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亏欠妻女的非常多,妻子女儿双双离他而去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比皇帝还要惨。

海瑞的传奇命运

海瑞出生在一个读书氛围浓厚的家庭,除了父亲一生比较平庸外祖先有过做官中过举人的亲人,海瑞在乡试中中了举人结果由于试卷针砭时弊政治性太强当时严嵩父子掌握朝政被埋没了,只做了一个教书先生。名气过大进入了裕王一派的视野需要正直的大臣去与严嵩父子的党羽对抗就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一般人都有七情六欲缺点一旦被政敌所掌握就必须要乖乖合作,而海瑞却像一个圣人一样太完美了软硬不吃,在国家利益面前即使以父母妻女相要挟也动摇不了他的意志。当时在江浙一带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丝绸远销国外占据了国家财政的大半同时也形成了以严嵩父子为首的贪官一党,国库空虚嘉靖皇帝还要大修殿宇身为首辅的严嵩一派提出了改稻为桑的国策,出发点是为国家增加税收基层官员却利用政策漏洞冲毁堤坝毁掉农田低价收购农民土地从中牟取暴利,海瑞被派到受灾县当了父母官阻挠实行这条国策的官员。

对于皇帝忠君爱国

受寡母的教育长大海瑞从小就知道要报效国家以身许国,关心百姓的疾苦与贪官污吏斗智斗勇,解救了被诬陷通倭寇的受灾百姓,抵制富商沈一石低价收购农民土地的行动,与他私交甚好太医李时珍帮助了守在百姓。不惧皇权别人对皇帝所说的话言听计从,只有海瑞敢于揭露所有事实的真相批评皇帝的过失,嘉靖皇帝盛怒之下仍不能杀掉这样耿直的大臣。

善待母亲称的上愚孝


海瑞由自己的母亲一个人拉扯大知道自己的母亲非常不容易,因此对母亲非常孝顺即使自己成家之后每晚都要陪着母亲睡觉,海南的天气非常热他为母亲扇扇子驱赶蚊虫让母亲睡着之后自己才敢睡觉。母亲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海瑞没有生一个儿子为海家传宗接代,请来了李时珍,李时珍开出良方就是要多陪陪妻子,对待母亲到了这种地步可谓是孝顺至极,结果最后也没有完成母亲的心愿,女儿被水淹死,妻子难产而死,搞成妻离子散的局面。

海瑞成就了他名流千古的传奇,他也失去了自己至亲至爱的家人,他是大明王朝的擎天柱没有他明朝可能撑不了那么久,他最后没有自己的亲人养老送终。论忠君爱国关爱百姓,海瑞可以与狄仁杰,包拯,于成龙一拼,论孝顺父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知史说史鉴史


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琼山(海口)人,明代著名政治家。

海瑞是忠臣,又是孝子。海瑞尊重法律,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当人们评论他的政治措施,却不仅会意见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极大。在各种争执之中最容易找出的一个共通的结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海瑞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是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挫抑豪强,清丈土地,退田予民,改革佃仆、佃户的地位;禁止向城市居民滥派供应;清理驿传,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审理积抑,昭雪许多冤狱。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清苦之行举朝第一!




坊间流传


海瑞的为官特点,1:不惧皇权,敢大骂嘉靖皇帝。“嘉靖,家家净也!”“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2:刚正不阿,仗义执言。“举朝之士,皆妇人也”3:为官清廉,一生中的最后一句话“送六钱银子到兵部”,明代276年的历史中,在清正廉洁这方面,海瑞要是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