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结了冰霜,具体是什么情况?

莎莎


历史上的1816年没有夏天。

在这一年中出现了6月下雪,7月结冰,8月霜冻的现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们称作“无夏之年”,甚至有人把这一年称作“冻死人的1816年”。

这一年夏天,低温席卷了全球。最为严重的是欧洲、北美和亚洲,整个地球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因此下降了近3℃。

当时处于嘉庆年间的中国同样未能幸免,云南因此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

(1816年的夏天)

在美国东北部,1816年的初春还相对正常,虽然春寒料峭,但大部分人家已经移除了取暖设施,熄灭了房间内的炉火,期待着一个春暖花开的五彩季节如期而至。2月的时候,虽也遭遇了长时间的倒春寒天气,但相较往年也还算正常。3月间,气温逐渐回升,树木变绿,春花竞相开放,但大风天气明显多于往年。

到了4月份,本该春意盎然的天气突然变冷,甚至下起了冻雨,天空中居然飘下了雪花。5月的天气更加诡异,就像进入了冬天,不但天上继续纷纷扬扬地飘下了雪花,池塘和河里在低温中也结上了一层薄冰,庄稼被冻雨和霜雪蹂躏,大部分农作物被直接冻死。

6月份的时候,加拿大和美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风雪,农民们不得不穿上冬装在田间地头忙碌,尽量让残存的庄稼能活下去,很多地方冻死了人畜。更为奇怪的是,气温有时候会高达35℃,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急剧下降到0℃。

夏日寒流席卷了整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并且向南蔓延到了美国的弗吉尼亚。据当地的地方志记载:“在6月的数场大雪后,人们需要坐雪橇出行。7月4日,正值美国独立日,这一天大雪纷飞,水塘里的水结了冰,参加独立日庆典的人们不得已拥入教堂,因为那里的火炉能够让大家得到一丝温暖。”

8月的加拿大情况急剧恶化,地面上几乎看不到绿色植物的影子,全都被冰雪覆盖,一位市民用僵硬的手记载了当时的情况:“霜冻和冰雪冻死了地里所有的豆类和谷物,田里空空如也,像12月一样一片雪白。”

(异常气候下的灾民)

在欧洲,1816 年夏天的雨量,比往年要高出许多,大雨在爱尔兰无休无止地下了整整8 个星期,农作物全部毁于一旦。低温和多雨的天气导致英格兰的农作物遭受了灭顶之灾,大片的草场和苜蓿被毁于一旦。

在中国,也有广大地区出现了极端的低温天气。例如,在江西彭泽县的县志里就有如下记载:“六月下旬北风寒,二十九日夜尤甚,次早九都、浩山见雪,木棉多冻伤。”

在东北黑龙江,双城在农历七月出现严重霜冻。作物失收,垦丁逃亡。在台湾新竹、苗栗等地发生了罕有的冬天霜冻,新竹出现“十二月雨雪,冰坚寸余”。

极端低温天气带来的后果就是庄稼大面积冻死,粮食减产严重,引发饥荒。

史料中记载了1816年云南的饥荒“是岁大饥,路死枕籍”,百姓饥肠辘辘,饿殍千里,甚至为了生存卖儿卖女。

在美国,因饥荒导致数万人死去。研究此次低温气候的科学家韦伯说:“人们被迫以田鼠为食,甚至为了一块植物的根茎不惜大打出手。”紧随饥荒而来的就是瘟疫流行,“大多数人都因罹患伤寒等流行病,以及和饥荒有关的病症死去”。

(坦博拉火山喷发)

那么,造成此次“无夏之年”低温天气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这是因为前一年的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的。

这座并不著名的火山海拔有2851米,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在1815年4月5日,坦博拉火山开始隆隆发作。驻扎在数百公里外爪哇岛上的士兵,以为发生了战争,立即全副武装集合,等待着上战场的命令。

这座火山强势喷发时,把多达150立方千米的尘埃和岩石抛到空中。喷涌而出的火山灰和火山渣覆盖了巴哇岛方圆一百英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约3.7米。

炽热的岩浆以每小时上百公里的速度,顺着山势倾泻而下。所过之处万物俱焚,山脚的森林和草场,都被焚烧殆尽。

这次坦博拉火山喷发和其后引发的海啸,是有记载以来损失最为严重的,共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喷发的火山灰,冲上平流层,形成了一个大约4亿吨的巨大气体,将地球层层包裹。

这些气体中,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它们在大气层中经过反应后形成溶胶,阻挡和反射了太阳光,使得太阳的热量难以抵达地面,从而导致极端低温天气,最终形成1816年的“无夏之年”。

(参考资料:《坦博拉火山爆发带来的影响》)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公元1816年,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大清朝嘉庆时期,也就是嘉庆二十一年。


历史上的那一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各种灾情频发,在欧洲,北美洲甚至都有着六月飞雪的事件发生,亚洲也是深受其影响。大清当时在云南等地区出现了饥荒。

这一年是英国在乾隆五十八年之后,再一次来到了大清,嘉庆皇帝依据旧时典礼招待了他们,结果他们不遵循理解最后被嘉庆一怒之下赶了回去。可以看出不仅仅是气候上的寒冷,其实就外交其实也是到了一个冰点的地步。



无夏之年其实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北美洲以及欧洲地区,还有亚洲地区。他们那里的气候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使是在本该炎热的季节,结果甚至飘起了大雪,罕见的低温,给那里的国家的生产,政事等等各个方面都影响甚大。


就大清国而言,在这一次的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受到了灾难的打击,历史记载中也出现了八月飞雪的事件,但是大清国总体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逃荒的人还是不少的,相对于欧洲,他们由于食物缺乏,抢夺粮食的时候情况十分严重,北美也是冻死了不少人。

对于这一场灾难呢,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和前一年的一次火山爆发有关。


围知历史


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印象中,夏天就是炎热高温的象征,即便是部分高原山区,夏天也至少是十来度的温度,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结冰或者下雪的情况。但是,历史上却出现过这样的一个夏天,它不仅结冰下雪,甚至还冻死人,而且波及整个全球。

这个夏天,是在1816年,这是人类历史最难以忘怀的一年,也是历史上温度最低的一年,整个北半球在夏季均出现霜冻和降雪,由此它又被称之为“无夏之年。”在咱们中国,又将它称之为“冻死人的1816年”。

当时的天气有多冷?我们可以分别从美国、欧洲和中国来看。

首先据美国民间的历史资料记载,1816年的春天还算正常,农民们忙于耕种农作物,但从5月开始,天气突然变得寒冷起来,晚春的积雪也随之而来,大多数牲畜冻死在草场上,人们从没经历过这么寒冷的春天。



然而这种寒冷天气才刚刚开始,从6月份开始,美国大地上就开始飘起雪花和冰屑,水塘和河里也结了半英寸的冰,当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一位88岁的医生叫爱德华,他还是一位天文爱好者,曾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6月17日早晨气温就开始下降到零度以下;7月伴随着冰雪而来,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州部分地方覆盖上一层厚玻璃似的冰雪。等到8月,几乎所有绿色的植物都冰封在霜降之下。天气极其寒冷,土地冻得坚硬,风雪呼啸了一天,在中午的暗影处,冰柱有12英寸那么长。”

在欧洲大陆,当时他们刚结束对拿破仑的战争,本来都在迎接春暖花开的日子到来,结果从六月份开始,欧洲最主要的河流都出现大规模的结冰,这寒冷的天气还造成大量的农作物和家畜被冻死,越来越多的人们填不饱肚子,据估计欧洲约有20万人饿死或冻死于这个夏天。

在中国,当时正值嘉庆二十一年,据史书上记载,农历八月时“天气忽然寒如冬”。昆明及滇西等地连续三年冬天降雪。东北黑龙江在农历七月出现严重霜冻;安徽、江西等地亦有农历六、七月出现降雪的纪录。在台湾新竹、苗栗等地,都纪录到罕有的霜冻。



那么,很多人肯定会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天气反常现象呢?

根据历史记载的文献来看,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在1815年4月份,沉睡了两个多世纪的坦博拉火山突然爆发,大面积的岩浆喷薄而出。

这次坦博拉火山的爆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威力为火山爆发指数的7级,所喷出的火山灰总体积多达150立方公里,而且抵达高至44公里之平流层,远至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都可以清洗看到因火山灰而出现的日落彩霞。

也正因为这次火上爆发的力度实在太大,其爆发的火山灰将地球整个大气层覆盖,加上坦博拉火山喷出到高空中的近1000万吨到1.2亿吨二氧化硫,这些硫酸盐气溶液弥漫于空气中,遇冷会逐渐形成干雾,严重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光照,这种危害等到1816年夏天时,就被集中爆发出来,最终酿成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我是赵帅锅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18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很多地方都“没有了夏天”!有些地方甚至在七八月份出现零度天气,下起了黄色、红色,甚至是肉色的雪。

本该是火热的夏季,却到处冰天雪地,江河里的水被结成厚厚的冰,马车都可以在上面行走;鸟儿在空中飞过,一不留神就被冻死落地。

这就是被历史上称为“无夏之年”的1816年!

“无夏之年”涉及的地区

无夏之年导致夏天出现罕见的低温天气,农作物产品全部没有收成,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饥荒灾情,受影响的地区有美洲、欧洲和亚洲。

1816年初夏的时候,美国的气候还算稳定,平均温度可以有20多度。但从5月份开始,美国东北部地区开始出现霜冻,农作物直接就被冻死了;同样的现象发生在加拿大、英格兰等地区,导致美洲粮食价格飞速上涨;

欧洲的情况也不乐观,由于粮食短缺,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抢粮食的现象,其中瑞士最为严重。德国发生霜冻是在8月份,情况也一样严重,在这场灾难中,欧洲大约有20多万人死于夏天的低温。

亚洲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就是中国云南,1816年正好是嘉庆二十一年,史书上记载那年农历八月份,“天气忽然寒如冬”,由于恶劣的低温天气,导致云南发生了严重饥荒。同时受影响的还有东北地区、安徽、江西,不过相比云南来说,情况稍微好一点。

“无夏之年”发生的原因

夏天飘起鹅毛大雪,其原因主要来自1815年4月份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火山爆发事件!

1815年4月5日至12日,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上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当时场面相当恐怖。火山喷出来的岩浆高达44公里以上,把160多平方公里的火山灰直接推到了平流层!而且火山爆发产生的温度直接把山体熔化了,整座大山从海拔4300米熔化到2851米,可见这次火山爆发的规模有多大了。

大量的火山灰停留在平流层,天空就像被盖上了厚厚的棉被一般,太阳都变得暗淡无光,人们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和耀斑。坦搏拉火山爆发后,当地居民没有及时撤退,造成死亡的人数高达九万多人,但因此而造成的影响却在第二年才表现出来。

1816年的时候,由于厚厚火山灰的原因,太阳光线无法照射进来,很多地方就在夏天出现了极端的低温天气。本该烈日炎炎的夏天却下起了鹅毛大雪,雪中夹杂着火山灰,颜色变得非常古怪,有黄色,有红色,有些则是肉色。

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让鸟儿变得难以适应,夏天本该是觅食的季节,却变得寒风透骨,经常有鸟儿飞着飞着就掉到地上,死了。

结束语

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这一切都是因为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1816年,大量火山灰喷到月球上,导致现在月球土壤和地球属性相似,美国人登上月球后很奇怪地月土壤属性如此相近,怀疑论于是产生,美国人根本没有登上月球,发现这一现象以后,美国人放弃登录月球数十年,原因就在于此。苏联人也得到这个结论。因此美苏争霸月球计划戛然而止。此时的印尼是中国的附属国,权益属于中国,中国的土壤飞到了月球上,月球的权益也因此属于中国,由此得出结论,月球自古属于中国。各位看官,编得如何?打个赏呗。


123若晨474


我们敬畏自然,是因为自然可以将一切文明,在一刹那间,彻底销毁。历史上无数文明都是如此,其实1816年的无夏之年,是跟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喷发脱不了干系的。

1815年坦博拉火山大喷发,不到十万人遇难。

这一年是人类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坦博拉火山喷发的这一年,导致周围居民九万多人集体遇难,几乎是在一刹那之间。

火山喷发的时候,老百姓压根就没办法逃脱。岩浆喷射出44公里之高,周围的花草树木全都被吞噬,与此同时被吞噬的,那就是人类了。

由于火山岩浆的温度过高,导致岩浆将山体石头都给熔化了。原本海拔高度4300米的山,一场火山喷发过后,只剩下了2851米。连山体都吃不消这次岩浆的吞噬,更不要说人类本身了。

一时间印尼当地的百姓都陷入了恐慌之中,谁也不知道这种灾难,何时会再次发生。其实人类不知道的是,这场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1816年,无夏之年的出现,几乎全球都受到了影响。

到了第二年,人们出奇地发现,这一年的夏天非常寒冷。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霜降和冰雪的天气。那个年代还是以农作物为主的生产年代,所以这一年的田地之中,几乎颗粒无收,到处都是饥民。

所波及最严重的地区有亚洲、欧洲甚至还有美洲。可见影响范围之广,原本美洲等地气温在春天时期还维持在20度左右,可是到了初夏的时候,气温直线下降。

原本都是穿短袖的时节了,可是人们却不得不披上棉袄。整个美洲东北部出现了大量霜冻情况,地里的庄家几乎都被冻死了。整片整片的农场处于颗粒无收的状态,整个美国基本上都陷入了饥荒之中,这种情况在亚洲多国和欧洲大部分国家都相继出现。

天灾所导致的物价飞涨,使得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不久之后,本该炽热的夏季,居然下起了大雪,这可真是六月飞雪了,但是雪的颜色却与众不同,黄色、红色掺杂在一起。

火山灰流入平流层,导致全球气候突变。

这场灾难来得实在是太突然,很多人都不知道,远在几千上万公里之外的印尼,在此之前所发生的灾难,并没有完全结束,一切从那一天才刚刚开始。

由于火山喷发,导致大量的火山灰都流入了平流层,整个天空都被这些火山灰所覆盖。世界各地的百姓们都能用肉眼看到漂浮在空中的黑点。

表面上造成九万多人遇难的坦博拉火山喷发,实际上却影响了全时间几十亿人口的生活。太阳光压根就没办法从厚厚的火山灰那一层照射进来,导致全球气温急剧下降,也就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无夏之年。

整个欧洲因为饥荒所造成的影响,几乎遍布全欧洲,这一年的欧洲,有20多万人,死在了当年夏天,要么是被冻死的,要么就是被饿死的。

亚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816年是中国清朝嘉庆21年,史书对这一年的夏季有特别详细的记载。说这一年的夏天,天气变得十分寒冷,云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其实史书只是冷冰冰的文字,真正的灾荒要严重的多。

总结:全世界任何地区的环境灾难,极有可能影响全人类。

这次坦博拉火山大喷发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看似只是一场地区性的灾难,所受到影响的国家只有印尼一个。

所以全世界其他国家并没有引起重视,以至于仅仅隔了一年的时间,环境对人类的报复就开始蔓延了。当时全球几乎都遭受到了这场灾难的影响,而人类甚至还浑然不知。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所有人类都需要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现在有些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环境的美好,所以将重工业、污染功业全都往发展中国家转移。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做法对他们国家自身,是有好处的。

其实如果我们联系全球的环境影响的话,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人类只要在源头上切断污染的根源,才能使得全人类获得自救,可惜现在很多人还是不明白。


江湖小晓生


一次火山喷发,直接导致了第二年全球气温降低。很多地方,本来应该炎热的夏天,竟然发生了霜冻,或者是下雪。无数的土地绝收,大量的百姓因此逃荒,甚至是丧生。这件事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影响了我国的大清王朝的进程。



坦博拉火山爆发

无夏之年是指1816年,而它之所以被称为无夏之年,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前一年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岸的坦博拉火山大喷发。

这件事发生在1815年4月5号。当时的坦博拉火山已经沉睡了五千年,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在这一天喷发,而且如此剧烈,爆发指数甚至达到了7级。

敲黑板了!这里简单普及一下关于火山喷发指数的常识。通常情况下,火山爆发的强度被分为8个等级。2011年,艾雅法拉火山爆发,导致整个欧洲航空系统瘫痪,它的强度仅达到了4级。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大量的火山灰埋没了整个庞贝古城,等级也仅仅为5级。

相比之下,人类观察到的强度为7级的火山爆发少之又少。



这一次火山喷发,从4月5号一直持续到了7月中旬。当时,大约17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和碎石喷涌而出,剧烈的爆发所产生的巨响甚至传达到了2500公里之外。同时,这些火山灰形成了45千米高的火山灰柱。因此,大量的火山灰到达了平流层,扩散到了全世界。

火山爆发三天后,天上漂浮的火山灰将坦博拉附近方圆480公里的天空全部遮蔽,天空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同时,从火山口倾泻下来的巨大熔岩流,在淹没农田后流入大海,激起了冲天水雾。另外,由于火山爆发导致了地壳运动,坦博拉火山周围的一切村镇全部被海啸吞噬,数万人因此丧生。

这种场景犹如世界末日一般。

7月15日,火山停止爆发。此时,原本高达4100米的火山,只剩下了2851米。据后世估计,这次火山爆发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的5万~7万倍之间。



坦博拉火山爆发影响

火山喷发的第二年全球进入“冷冻模式”。

这一年4月,美国发现,即便春天到了,河里依然漂浮这冰块,地面上还有积雪。甚至到了5月,由于异常的低温,很多农作物都被冻死了。

到了7、8月份,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的气温还是不见上升,而且在一些河流之中不断出现结冰的现象。到了9月,很多地方的百姓甚至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当然,由于农作物歉收,美国的粮食价格也翻数倍。以燕麦为例,从1815年的12美分一桶,上涨到了92美分。

在欧洲,情况同样如此,德国的8月依旧冷的异常,霜冻现象频频发生,农作物歉收现象严重。据英国人统计,这次灾难使得欧洲20万人丧生,无数的百姓沦为街边乞讨的流浪者。

在这种寒冷情况下,大量的牲畜因为没有食物而遭到灭顶之外。当然,这也促使了人们竭力寻找马匹以外的交通工具,可以说,自行车的发明与改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一场灾难。



最后说说咱们中国。

1816年,云南全省出现了严重饥荒,《邓川县志》;“是岁大饥,路死枕籍”。粮价也因此飙升到了300钱一升,很多人也被迫卖儿卖女。另外,当年的八月,云南的天气依旧是忽冷忽热,而且在其后三年的时间内,每年冬天都会下雪。

当然,受灾的不仅仅是云南,而是所有地区。在满清兴起的关外,当年的六、七月份出现了严重的霜冻,很多地区农作物大面积绝收,无数的百姓向外逃荒。



在江浙一带,也有一些地区有降雪的情况发生,这也导致整个江浙一带的粮食减产三成左右。原本富庶的江浙地区,由于农业产量下降,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大量百姓放弃耕种,土地大面积荒芜,经济瞬间变得萧条无比。

这次事件之后,由于经济的衰退,清王朝危机更加深重。可以说,这一次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王朝的进程。


我是越关


1816年一般被称为无夏之年(在欧洲则称为乞丐年),并不是说没有夏天。而是因为1816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对北半球的气候产生了极其重大影响,使得北半球很多地方原本炎热的夏季,下起了冰雪。可以说坦博拉火山的大爆发改变了19世纪初的人类历史。



为何一次火山喷发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坦博拉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从人类记事以来它都是处于休眠状态。1815年4月5日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它开始喷发了,它喷发的规模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整个火山喷出来的熔岩,留到40公里以外。浓烟遍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数十亿的粉尘飘向空中。它的喷发不仅导致了超强地震,还引发了致命的海啸。坦博拉火山原本的海拔为4100米,经历了这次喷发后海拔仅剩2851米,火山的高度硬生生被削去大约三分之一。



而它的影响不仅仅是如此!“蝴蝶效应”大家都知道的吧?大致意思是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造成的气流,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就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大的风暴。



是的,坦博拉火山的喷发不仅仅只是影响到印尼当地。最为致命的是这次火山喷发出的数量巨大的气体穿透高空,进入到了平流层。进而融入到全球气流系统中,扰乱了整个地球的正常温度和降水模式。这次火山喷发导致当时全球平均气温下降了1.5摄氏度。这点温度看起来有点微不足道,但由此引发的一些极端天气,比如低温、洪水、干旱、暴风雨等,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816年,火山喷发后的一年。远在美洲的美国出现了7月飞雪的异常天气,伴随而来的极端低温造成粮食锐减,饿死了一大片人,最终导致了美国的西进运动。而在欧洲,英国从6月开始连续下了三个月的冰雹,德国也遭遇了全国性的饥荒,人们衣食无着落,社会秩序不安定,由此拉开了欧洲长期的动荡和变革。而在整个北半球,因天气的影响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欠收、牲畜死亡,出现了19世纪最严重的饥荒。这也是1816年被称为了“无夏之年”的由来。

1816年,一个没有夏天的年份,也是人类离世界末日最近的一年!


弹指千年


1816 年,是地球上没有夏天的一年。这事和头一年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有关。这次火山爆发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天气的重大变化,使得1816年的世界温度大幅降低,美国和欧洲夏天发生了强烈降雪。这次火山爆发还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说从某种角度上改变发欧洲历史。

(坦博拉火山爆发)

坦博拉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海拔2850米,是一座复合型火山。坦博拉在印尼语中是“走开”的意思,当地人通过用这个词语告诫人们,不要靠近这座危险的火山,因为它曾经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从1815年4月初开始,住在距离这座火山几百公里外的爪哇岛上的居民一直被一种沉闷的轰隆隆的声音困扰着。当时人们以为是某个军营在进行打炮演习,也没有人放在心上。


这一年的4月5日,随着一声巨响,三股火光从松巴哇岛上冲天而起,浓浓的烟柱和白色的气体冲向了40000米高空。松巴哇岛上地动山摇,许多大树被连根拨起,炙热的岩浆从火山口痛出,以160公里/小时的速度横扫一切,冲向了入海口。随即,海上爆发了强烈的海啸,海啸裹着火山烟和火山灰冲上岛,使得岛上的一万二千名居民瞬间失去了生命。这场火山爆发使坦博拉火山的高度从4100米减到了2850米,有九万多人死于这场火山爆发。

(爆发后的火山)

火山爆发使得整个东南亚的天空到处弥漫着硫酸气体和水蒸气的混合物,那些火山灰、悬浮颗粒和尘土开始弥散到世界各地,遮天蔽日长达几个月之久,全球出现了强烈的气候异常。

这一年的夏天,美国缅因州的河里和池塘里结了近一英尺厚的冰。波士顿一天之内温度下降了40度,雪在城市中打转。欧洲萨克森的持续降雨使得萨勒河出现洪涝灾害,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莱茵河和内卡河比平时上涨了 9.5 英尺,淹没了曼海姆周边地区,无数村庄都浸泡在水里。法国的洛林省出现食物短缺。当年七月,法国、比利时、荷兰以及德国西部、爱尔兰南部、英国西部的降水是平常年份的三倍,食品价格上涨了五倍,无数穷人陷入饥饿之中,饿死的人口超过了三万。

(滑铁卢大战)

1816年,正是伟大的拿破仑同英荷联军决战的时刻。这年六月,当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对英荷联军形成包围,马上要全歼的时候,天降暴雨,拿破仑的近卫军的火炮和炸药全部被淋湿,马拉的大炮陷入烂泥无法动弹,这导致了英荷联军得以撤退,并退到滑铁卢阵地。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滑铁卢,惠灵顿战胜了法国皇帝,世界历史被改写了。如果没有气候异常的影响,如果拿破仑全歼了英荷联军,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向何处去,还真是个未知数。

相对来说,这场灾难对当时中国的清政府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虽然也出现了八月飞雪,西藏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树森被冻死,一些地区也出现了饥肠辘辘的灾民,但是相比其他国家还是幸运的。这时的大清刚刚渡过康乾盛世,盛世的惯性还使得当时中国的经济情况没有跌到谷底,这应该说是中国人不幸中的大幸。


笑语千年


一般说来,夏天的天气非常的炎热,在夏天是不可能下雪的。不过如果夏天下了雪,在中国古代的说法,那就是应该出现了很大的冤情。在世界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一次夏天下雪的情况,那一年整年都非常的偏冷,被称为是无夏之冬,那一年是公元1816年。

造成那一年的极端天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815年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大火山的爆发。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奇怪,因为火山爆发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也没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但是坦博拉火山爆发的那次不同,坦博拉大火山的爆发的威力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记载的威力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当时周围有将近10万人遇难,那还是因为当时的印度尼西亚并没有多少人居住。

当时这座火山的海拔应该是4000多米,但是爆发之后,被消去了将近1/3,海拔只剩下2800米左右。据估计,这次火山爆发的威力相当于数千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都非常的深远。因为爆发之后,有很多漂浮物漂泊到空中,这些漂浮物阻碍了太阳对地球的照射。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了足够的太阳光的照射,自然对天气和农作物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因为古代是没有化肥的,农作物的产量完全是不稳定,所以农作物生长完全靠天吃饭。在1815年爆发了这么大的一次火山爆发,结果对1816年的天气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1816年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夏天下雪的诡异现象。农作物的减产对世界的格局也有深重的影响,当时美国,中国还有欧洲都出现了农作物大量减产。

至于粮食的减产,美国开启了大规模西进运动。而欧洲同时期因为农作物不足,所以导致很多人饿死,据统计人数在10万到20万之间,很多人最后被迫移民美洲。中国也有详细的文献记载,在那一年冬天夏天就比往年的温度要低。至于有没有大饥荒所造成的饿死人的现象,以中国古代王朝的惯例,恐怕是不会记录的。

知,由于1815年印尼坎博拉大火山的爆发,对1816年的天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一年被称为无夏之年。由于天气变异造成了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影响深远。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