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以前都是分食制,到了明代以後就成了合食制了?

仙骨生秋1


很多人對西方的分食制推崇備至,其實分食制在我國有過近三千年的使用歷史。

分食制(分餐制)始於商周時期,而我們現在的合食制(合餐制)是從隋唐時期逐步形成的。主流觀點認為,這一形成過程大致從隋唐開始到宋代初步完成。

分餐制,顧名思義就是分而食之的就餐方式,每個人的餐具與公共食物相分離;而合餐制則是指大家圍桌而食,用各自的餐具共同食用公共食物的就餐方式。

為什麼會發生就餐方式的轉變?學界形成的共識是由於高桌大椅的出現,進而促使了合餐方式的形成。其實傢俱的變革僅為分餐制向合餐制轉變提供了契機。

就餐方式的變革不僅與傢俱的變革有關,還與古代禮樂制度和人們的價值觀念,以及歷史發展背景都有關係。下面我們介紹一下分餐制是如何轉變到合餐制。

一、分餐制的形成與先秦禮儀制度有關

商周時期有著完整的一套禮儀制度,而食禮則是所有禮儀的基礎。《禮記》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食禮制度在西周時已形成一套相當完整的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也是形成於這一時期,這兩種制度的等級非常明確,而食禮更是有細緻的規定,怎麼吃,吃什麼,甚至連吃飯方式和餐具多少都有嚴格規定。

為適應這些嚴格的食禮制度,分而食之的分餐制便應運而生。這種就餐方式可以通過食品和餐具的不同來顯示就餐者的身份地位,各個階層都不得僭越。

當時的人們是穿著寬衣盤腿坐於席上,每人跟前有一張食案,案上放著各種食物,席下鋪筵(坐具),席的多少也是身份的重要標誌,通常天子是五重席。

在食禮中,客人在宴飲完畢後要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餐具和食物,交給下人。分餐制到秦漢時期,儘管經歷了禮崩樂壞的衝擊,當仍然受儒家之禮的約束。

傳統的禮儀道德促使人們依然尊崇一人一案的分餐方式,隨著皇權的加強,食禮的約束依然非常嚴格。再加上漢武帝獨尊儒術,使儒家禮儀更加深入人心。

秦漢時期,食案和食盤很是流行,帶腳的稱為“案”,無腳的稱為“盤”。就餐方式依然是盤腿坐於席,一人一案。在考古中,不少漢墓中就有分餐壁畫。

二、南北朝時的民族融合對食禮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家禮制受到玄學的衝擊,隨著胡人不斷進入中原,漢人生活習慣也在發生變化。魏晉時人們服飾都是褒衣博帶,這是為適應席地而坐。

寬大的衣裾便於蹲坐,這種服飾只能適應分餐而食。當時的傢俱主要有低矮的席、榻和案,這些傢俱的高度也決定了只能實行分餐制。

唐代以後,人們的坐具和服飾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衣袖裾緊窄便利,榻和案的高度也有所增高,逐漸演變成今天高桌大凳,坐姿也由盤腿坐變成垂足坐。

緊窄的服飾更便於共用一份食物,高桌大凳利於多人圍桌而食,垂足的坐姿使人更加舒適,這都為合餐創造了條件。這些條件的產生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

魏晉南北朝時期,周邊胡人紛紛進入中原建立政權。胡服、胡食、胡床樣式既新穎又實用,很快被中原人所接受。胡人的生活習慣對中原人影響是巨大的。

上衣下裳開始轉變為上衣下褲,無襠褲也逐漸變為有襠褲。漢靈帝時期,胡床開始傳入宮廷,垂足而坐的坐姿也隨之傳人,高的床榻和几案逐漸被人接受。

隨著民族融合的加強,人們的傳統觀念也悄然改變。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成果在唐代逐漸成熟。分餐制向合餐制的逐漸轉變也是發生於隋唐時期。

三、合餐制度形成於隋唐而定型於宋代

隋唐時期,人們的衣食住行均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現代人的很多生活習慣都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分餐也逐漸向合餐演變,但這一時期僅是一個過渡期。

這一時期的就餐特點是,合餐中有分餐,垂足與盤腿並行,常用傢俱的高度也較之前有所增高。高桌高凳及胡床也普及到民間,垂足坐姿也成為人們習慣。

這些條件都促使人們慢慢習慣於圍桌而食,唐人熱衷宴飲活動的風氣,也是促成合餐制形成的因素。在唐代的禮制約束逐漸被放寬,食禮制度也人們弱化。

唐代宴飲場圍桌會食的場面逐漸增多,更能突顯熱鬧和諧的氛圍。據傢俱史專家們的研究,在唐末五代時,高足傢俱已經普遍應用,就包括高的桌椅在內。

隋唐以後,人們宴飲時追求和諧熱鬧的心理更加強烈。從東漢末年傳人中原的垂足而坐的坐姿、坐具,在經魏晉南北朝隋唐,至宋代時已完全被人們所接受。

宋代是合餐制的定型和鞏固時期,現代意義上的合餐方式已經形成。宋代高大的桌椅和凳子已成為各階層的日常傢俱,垂足而坐的坐姿也是人們普遍的習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清明上河圖》中,餐館裡就有大桌高椅。明清時期,合餐的就餐方式完全定型。飲宴活動大大增加,勸酒勸菜的筵席文化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分餐與我們現在的合餐一樣,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分餐制是由當時的禮樂制度決定的,也是適應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的。由於民族融合及社會觀念的轉變,出現了追求和諧氣氛的合餐制而沿襲至今。

推崇西方合餐制的朋友可能還不清楚,合餐制早在商周時期就已興起,且持續了近三千年之久,就餐方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的。


野史也是史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提到飲食方式,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圍坐在一張桌子上,親密無間,推杯換盞共同圍殲一盤食物。但這種合食的飲食方式並不算十分古老,自唐朝開始流行宋朝最終定型至今大約千年的歷史。在合食製出現前我們的祖先一直採用的都是分食的飲食方式。飲食活動歷時千年,任何變化都有其產生的環境、發展的過程以及變化的結果。

“民以食為天”作為我國流傳的古訓,深刻的揭示了飲食對於人類的重要作用,作為飲食文化一部分的飲食方式同樣值得關注。我國的飲食方式在唐宋時期經歷了一次深刻變革,合食製取代分食製成為主流飲食方式。這一變化與傢俱的更新、飲食行業的蓬勃發展、胡漢文化的交融、世俗文化的發展、世族社會的衰落等密不可分。其背後所折射出的飲食禮俗、社會功能的變化更是需要深思。

一、分食階段

(一) 分餐而食與男女異席

我國的分食制起源悠久,在周代時已經較為規範。人們習慣席地而坐,進食時亦是如此,席地而食,或將食物放在俎案上,一人一份,分食之。《禮記》記載進食禮:“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渫處末,酒漿處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因為是分食,所以才可以根據單個人做出如此具體的飯食擺放位置的規定。及至春秋戰國時期,周人也還是分食的,《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刎。”試想如果不是一人一案分食,而是像現今大家圍坐一桌共同進食,每人所食食物一目瞭然,又怎麼會懷疑厚薄之分呢?

除此之外,周代的分食還體現在男女不同席進食。《禮記》卷二《曲禮上》記載:“離座離立,毋往參焉。離立者不出中間。男女不雜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姑、姊、妹、女子已嫁人而反,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這是在普通家庭飲食活動中男女不同席的記載。在正規的國家宴飲中,男女不同席的記載更多,《儀禮》中多次記載燕飲場合中的男女分食情況:“然則自尸祝以下,知義如此者,以兄弟受獻於堂上,主婦內賓受獻於房中,屍出之後,堂房無事,故知燕時男子在堂,婦人在房也。筵對席,佐食分簋。”“故主人以薦羞並及祝庶羞,燕宗人於堂。主婦以籩豆用之,燕內賓於房,是其事也。”可見,無論何種場合,中原地區的男女在進食時都要分開,遵循男女有別之禮。不過所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南地楚國男女卻是可在一起進食的。漢朝韓嬰的《韓詩外傳》記載:“楚莊王賜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燭滅,有牽王后衣者,後扢冠纓而絕之,言於王曰:‘今燭滅,有牽妾衣者,妾扢其纓而絕之,願趣火視絕纓者’。”楚國王后在宴飲中被臣子牽衣,可見在楚國男女不僅可以一起進食,座位距離也應該是比較近的。在《楚辭補註》中也記載:士女雜坐,亂而不分些。注:言醉飽酣樂合鐏促席男女雜坐比肩齊膝肆意調戲亂而不分別也。”及至漢代依舊承襲了周時的分餐飲食風格,這可在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鴻門宴一篇的座位安排中窺探一二,同書《田叔列傳》記載高祖過趙時,“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禮恭甚。”也是單人單案的體現。《東觀漢記》講妻子孟光為表達對丈夫梁鴻的尊敬,在侍奉夫君進食時將食案舉至與眉毛平齊,都是漢代實行分食制的例證。另外在漢代的許多壁畫及畫像磚中都繪有分食場景。

(二) 飲食的等級劃分功能

我國古代的飲食在禮的規範下,超越了其自身滿足人類身體機能的原始意義,被賦予了更高級的內涵,成為彰顯統治者地位,體現社會等級,上下尊卑,長幼有序的載體,進而成為統治者推行教化控制社會的工具。本節主要討論分食制下食器使用情況所反映的等級尊卑與社會控制情況。

人與人最初的分別就是體現在食物的分配上,原始社會,為了使氏族得以延續,食物按照輩分層次進行分享,之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發生分化,出現對立的階級,飲食的等級性就更加凸顯。隨著飲食水平改善,飲食器具種類豐富,擁有飲食器具的多寡,材質的優劣成為了對社會階層身份地位劃分的憑證。

正如荀子所說“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賤輕重皆有所稱者也。”在分食制的情況下,統治者通過制定食禮來規定食器的使用規則,顯現出嚴格的等級秩序,以此達到表現尊榮,法權,富貴與親疏關係的目的。

在周代,青銅器是統治階層所專用的,被廣泛應用在祭祀、飲食生活之中。然而即使在統治階層內部,不同等級所使用的飲食器在數量上也有著嚴格的等差原則。

在涉及周代的史書中,關於飲食器具使用的數目規定不勝枚舉。其中皆以鼎為中心。 在《儀禮》卷二十《聘禮》對於鼎的使用有如下描述:

宰夫朝服設飧,飪一牢,在西,鼎九,羞鼎三;腥一牢,在東,鼎七。堂上之饌八,西夾六。門外米、禾皆二十車,薪芻倍禾。上介,飪一牢,在西,鼎七,羞鼎三;堂上之饌六;門外米、禾皆十車,薪芻倍禾。眾介皆少牢。鄭玄注曰:鼎西九東七者,九謂正鼎九,牛羊豕魚臘腸胃與鮮魚鮮臘;西鼎七,無鮮魚鮮臘。眾生少牢亦飪在西,鼎五,羊豕腸胃魚臘。

同書卷四《士昏禮》,對士的用鼎數量也做了明文規定:“陳三鼎於寢門外東方,北面,北上。其實特豚,合升,去蹄。”明確表明從天子到士的用鼎數量依等級逐級遞減,除了鼎數的規定,鼎內所盛食物也有著嚴格的限制。

到了漢代,飲食器具的種類更加繁多,質地多樣,新材質的飲食器物出現,青銅器退出歷史舞臺,但青銅飲食器所代表的等級差別仍舊延續到新型食具上。上層社會使用貴重金屬,美玉製作的食具或製作精美的漆器,下層社會則是陶瓷木碗。例如李少君對漢武帝雲:“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鹽鐵論》中雲:“今富者銀口黃耳,金罍班鍾。中者舒玉紵器,金錯蜀杯。夫一文杯得銅杯十,賈賤而用不殊。箕子之譏,始在天子,僅在匹夫。”諷刺商賈使用的飲食器具超出規制。

此外漢人宴飲時格外重視座次安排,一般情況下主人居中,客人分坐兩邊。鴻門宴座次的安排是“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我國古代室內賓主宴席,以東向最尊貴,其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最次為西向。幾人中項王地位最高,東向坐;張良地位最低只能西向侍。這種情況在親人中依舊存在,漢武帝朝宰相田蚡“召客飲,坐其兄蓋候北向,自坐東向,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因田蚡位列宰相,在與兄長宴飲中就坐在尊位,並未按照傳統的長幼次序就坐。

分食現象所反映的並不是一種表面問題,而是一種深度問題。這種禮制方面的等級限制是辨別分層生活方式的最有效要素。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飲食這一活動在上層社會是一種禮制活動,他要求參與者嚴格按照禮制的規定去從事飲食活動。從食具的選擇,食物的類別,飲食中座次的安排無一不受禮的制約。

二、 分食與合食並存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期承襲了兩漢食制,分食制的傳統得以繼承。但是由於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他們的飲食習俗也為漢民族所借鑑和使用,使得這一時期的飲食方式具有明顯的過渡特點,總的來說魏晉時期多為分餐,南北朝尤其是北朝時期合食制初露端倪,但仍舊是以分食製為主流進食方式。

(一) 親密關係中合食初現

在《世說新語》就有類似合食的記載,“孫安國往殷中軍許共往返精苦客主無間,左右進食,冷而復暖者數四。”“桓公(溫)坐有參軍椅,蒸薤不識解,共食者又不助,而椅終不放,舉座皆笑。桓公曰:‘同盤尚不相助,匡復危難乎?’敕令免官。”其中同盤二字可以認為當時桓公幾人應是合食。同書還記載“諸阮皆能飲酒仲容至宗人間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以大翁盛酒,圍坐相向大酌”阮氏諸人宗族間共飲時彼此圍坐,相對飲酒。《魏書》亦有類似合食的記載:“遇諸父兄有如僕隸,夫妻並坐共食,而另諸父餕餘。其自矜無禮如此,為時人所鄙笑。”“又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盤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亦有過中不食,忍飢相待。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別食也。”另在《北史》中也記載了崔贍被動與裴氏合食的事件: 在御史臺,恆宅中送食,備盡珍饈;別室獨餐,處置自若。有一河東人士姓裴,亦為御史,伺贍食,便往造焉。贍不與交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觀贍食罷而退。明日,自攜匕箸,恣情飲啖。裴氏只帶自己的匕箸去吃崔贍的飯菜,可想而知應是同盤合食了。

在史料記載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室壁畫中,也繪有多處合食場景。北齊安伽墓和徐顯秀墓中所繪的夫婦宴飲圖均是兩人並坐,中間一副食案。

但這種合食只佔極少部分,且都發生在有親近關係的人之間。在當時的正規宴飲中

仍採用分食制。《陳書》記載:

孝克每侍宴。無所食啖,至席散,當其前膳羞損減。高宗密記以問中書舍人管
斌,斌不能對。自是斌以意伺之,見孝克取珍果內紳帶中,斌當時莫識其意,後更
尋訪,方知還以遺母。斌以實啟,高宗嗟嘆良久,乃敕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饌,
並遣將還,以餉其母,時論美之。

徐孝克能在宴會時偷偷將食物帶回家,宴會採用的應該是一人一案的分食制,不然大家圍桌而食,怎能不動聲色的將食物藏在帶中帶出呢。 魏晉南北朝時期飲食方式的轉變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現實生活中新型坐具的使用,餐具的改進,烹飪技術的發展,以及高居在飲食行為上並影響飲食的家庭倫理,社會心理等因素都可能使飲食方式發生變化。同時,飲食方式的變化也折射出這一時期社會變化情況,並與社會變化相呼應。

三、從分食走向合食的飲食方式

唐宋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在此期間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唐宋之前的傳統分餐進食方式被合食製取代。

(一) 低矮食案到高桌大椅的變遷

在飲食方式變革過程中,飲食坐具,承食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飲食坐具、承食具的變革幾乎與飲食方式的變革同步。更確切的說是飲食坐具、桌具先發生改變,進而呼喚新的飲食方式的出現。

我國最早的坐具是席,無論是平時吃飯還是聚會宴飲,都是將食物放在席上或席前的俎案上,人們雙膝著地,臀部壓在腳後跟部跪坐在席上進行飲食。

到魏晉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他們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用具也隨之影響中原民眾。其中胡床因其“斂之可挾,放之可坐”的便捷性對傳統的席地而坐產生極大的衝擊。胡床在北方遊牧民族中多於打獵,遊覽等野外場合充當臨時性坐具。一般通常認為胡床是在東漢時期傳入,《後漢書·五行志》記載東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及至魏晉時期,胡床的流行範圍已經十分廣泛。如東魏孝靜帝時命舍人草敕致高歡“子升逡巡未敢坐,帝據胡床,拔劍作色。子升乃為敕曰……”侯景篡梁後,宮中“床上常設胡床及筌蹄,著靴垂腳坐。”除皇宮外一般富貴人家家中基本都有胡床。《晉書》中記載“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搬,及為羌煮貊槃,貴人富室,必畜其器,及享嘉會,皆以為先。”同書所記謝萬拜訪王恬,恬就坐在胡床中曬發:“謝萬嘗造恬,既坐,少頃,恬便入內。萬以為必厚待己,殊有喜色。恬久之乃沐頭散發而出,據胡床於庭中曬發,神氣傲慢,竟無賓主之禮。”

除男子外女子也坐胡床。《隋書》中記載爾朱敞幼年出逃遇長孫氏“遂入一村,見長孫氏媼踞胡床而坐,敞再拜哀求,長孫氏愍之,藏於複壁。”同書《鄭善果母傳》中亦記載:“母性賢明,有節操,博涉書史,通曉治方。每善果出聽事,母恆坐胡床,於鄣後察之。”胡床類似於今天的馬紮,距離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人們坐在胡床上,坐姿由傳統的跪坐向垂足坐發展演變。 及至唐代新的坐具種類繁多,帶有靠背的扶手椅繩床,各種墩凳類坐具,逐漸在社會上普及和流行。

(三) 單案分食到圍桌合食的變革

高桌大椅的出現為分食制向合食制的轉變提供了契機,唐中期時合食制已經取代分食製成為了主流的進食方式。人們開始圍坐一桌共同進食。不過此時的合食與我們現在同盤共器津液交流的合食仍存在一些細微差別,人們圍坐在一張桌子前,主要的菜餚食品仍舊是一人一份,只有餅類、粥、羹等湯類食品才放在一個大盛器中,供大家自取。

《因語錄》中記載:“上又與諸王會食,寧王對御坐噴一口飯,直及龍顏。”唐玄宗在與諸王飲食過程中,寧王的一個噴嚏竟然使噴出的一口飯直及玄宗臉上,可見二人應是同桌而食離的極近。不然若是單人單桌保持一定距離,寧王打噴嚏時噴出的飯菜是怎麼也做不到直及龍顏的。

白居易在詩《江樓宴別》中雲:“樓中別曲催離酌,燈下紅裙間綠袍。”其中紅裙,綠袍分指男女,形容夜宴中夜男女並肩雜坐的情景。 這一時期的唐代繪畫作品以及敦煌壁畫也直觀的向我們展現了合食場景。

《唐代野宴圖》中可以看到九個人圍坐在桌子周圍,其中每三人共坐一長凳,桌子上擺滿了各種食物,每人面前一份食物,桌前還擺放有一份湯品,內置一個勺子,應是為了方便每個人自取盛湯。畫中人雖然坐在椅子上,但與我們現今的坐姿大不相同,桌子正後方三人為盤腿坐在長椅上,兩側的人則是分為雙腿盤坐與盤單腿,另一腿垂地兩種形態。這可能是由於傳統的席地而坐習慣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更改的,也正因如此,唐代的長凳大多比較寬,以此適應人們的坐姿需求。

在另一幅《唐代宮樂圖》中描繪的飲食場景與野宴圖類似,也是多人圍坐在長桌四周,每人面前一副食具,桌子中間擺放一份湯品,其中一名宮女正從中盛湯。只是宮宴圖中所坐坐具是單人單個的四足方凳。在敦煌莫高窟第360 窟的酒肆圖以及第 474 窟的婚禮宴飲圖中均是一張長桌男女分坐兩邊。

到了宋代合食制這種共食共器的飲食方式已經完全被人們接受。在《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茶肆酒館中人們垂坐在椅子上圍桌而食,推杯換盞,小店裡的桌椅擺放亦是方桌,四條長椅環圍四周。與現今飯店擺設無異。宋代農民起義小說《水滸傳》中也有很多多人圍坐合食的場景描述,如武松與哥嫂三人吃酒,座位安排是“武松讓哥嫂上首坐了,武松掇個杌子,橫頭坐了。”這是三人圍坐,一邊一人。當人數多時,一邊可坐兩人,例如武松宴請潘金蓮、王婆、姚文卿等人時,座次安排是潘金蓮坐主位,王婆與其對席,武松與姚文卿等四人分坐兩側。歐陽修也用“共食惟恐後,急先屢成譁”來描述大家吃車螯時爭先恐後的場景。宋徽宗的《文會圖》中,一黑色方形高桌上擺滿果食與餐具,八九位文士分列四周,或兩兩私語,或一人端坐,或持盞進食,合食氛圍和諧自然。隨後合食制逐代沿襲,流傳至今。

綜上所述,唐宋時期由於高桌大椅等飲食器具的變化為合食制的出現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飲食行業的快速發展,酒樓食肆除了為人們外出飲食提供了場所外,也為合食制的流行定型起了推動作用。

飲食方式由分食到合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進程,從唐朝的基本普及到宋朝的最終定型,飲食方式的每一步變化都是社會變化的縮影與折現。唐宋時期,飲食烹飪技術水平的發展、飲食行業的快速崛起、新式高桌大椅在家庭及飯館酒肆的投入使用、為合食制的發展提供了客觀物質條件。而人們渴望一次品嚐多種菜餚的心理、以及高居於飲食之上並影響飲食的文化傳統、家庭倫理和社會心理等因素也為合食制的發展和最終定型提供了極大的助推力。

飲食之於人類而言,從來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人們往往向飲食中傾注更多複雜的情感。分食制時通過飲食器具多寡、食材豐疏、坐席方位來凸顯地位,劃分等級,進而維護統治。合食制時亦可通過飲食器具材質,坐席首尾來彰顯地位高低、長幼有序,不過相較分食制,這種辨等序別高低的功能自然是弱化了的,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溝通功能,君臣間攏下媚上、同僚間相互援引、朋友間把酒言歡、親人間共敘天倫無一不需要飲食這一特殊載體。

現今社會,隨著人們衛生意識的提高,合食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抨擊,人們開始主張恢復分食。未來食制將何去何從將由社會經濟、文化、心理來共同決定。


杭州刺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分食制只是在古代貴族和富人中,底層平民基本都是沒有的。

大家隨便想想就知道。

古代農業水平低下,以北方為例,主要作物是小米。

至於今天的小麥,直到明代才在北方普遍種植,也只佔到一半。

據《天工開物》記載北方“齊、魯、燕、秦、晉 ,民粒食小麥居半“。

之前的小米,產量是非常低的,一畝往往只能收一二百斤。

試問,普通農民能夠幾畝土地,就算10多畝,往往只能收一二千斤,勉強夠全家維持基本生存和日常開銷。

所以,連飯都吃不飽,副食更是幾乎沒有,哪裡談得上什麼分食制。農民家各自盛飯,然而爭搶一二盤菜而已。

分食制的缺點是可能會造成浪費。大家想想看大家去吃西餐,總有人會剩下很多。

中國古人怎麼可能分食

所謂的分食制,主要指的是貴族和富人,尤其是宴會。

這些人不在乎吃飯花多少錢,採用分食制也沒啥問題。

到了明代,科舉已經非常盛行了。除了朱家人是貴族,其餘的貴族不多,絕大部分都是草根上來的官員。這些人習慣普通老百姓的吃飯方式,也就採用合食制了。


薩沙


其實不只是分餐制漸漸衰落,中國的許多習俗在宋代都發生了改變,例如跪坐在宋代就基本上退出了日常生活

首先先搞清楚一點,什麼是分餐制?分餐制並不是說不在一起吃飯,分餐制也可以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但分餐制是不能共同使用任何餐具的,所有的食物都是一人一份,個人的碗筷刀叉(古代漢人用叉子)是不能觸碰他人的食物的,否則就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分餐也可以在一起吃,但是不能共用餐具)

我們今天常說一個詞叫“染指”,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獲取原本屬於他人的利益,這個詞的起源春秋時期鄭靈公請王公大臣們吃甲魚,但是在宴會期間,鄭靈公故意戲弄公子宋,不給他甲魚湯喝。受辱後的公子宋一怒之下走到鄭靈公的餐桌前,拿手指伸進甲魚湯裡蘸了一下放到嘴裡,隨後拂袖而去。

公子宋的行為讓鄭靈公非常生氣,他甚至表示要殺掉公子宋,而公子宋也密謀除掉鄭靈公,於是鄭國高層就爆發了一場“一條甲魚引發的血案”。而“染指”一詞就誕生於這件事情。

在宋代之前,中國施行的是分餐制,就是大家一人一份飯菜,各自吃各自的,不能拿筷子夾別人碗中的飯菜,而拿手抓別桌子上的食物更是失禮。今天凡是出土的先秦餐具,基本上都是隻能滿足一個人的飯量,甚至還出土過類似於今天食堂餐盤樣式的餐具,

除了“染指”一詞,今天“筵席”一詞也是起源於分餐制,“筵席”中的“筵”字就是指分餐時代的竹蓆,由於古人是流行跪坐的方式,因此南北朝之前是沒有凳子這個東西的,大家都是席地而坐,跪著坐。而在吃飯的時候,主人會為每一個客人都提供一個席子,這個席子就是“筵”。

分餐一直持續到唐朝,到北宋時期分餐制就開始走向沒落,大家開始流行聚在一起,使用共同的餐具進餐。至於為什麼放棄分餐制,這個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其實中國人也並不是突然放棄分餐制的,任何一種文化的轉變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從唐朝末年開始,合餐就開始慢慢流行了。對於這種文化的轉變,現在普遍是認為是市井文化興趣造成的。

唐朝之後,士大夫文化日漸湮沒,市井文化越來越昌盛,北宋時期的中國人更加追求人文主義,重商和娛樂的風潮瀰漫著整個宋朝社會。從宋朝起,底層文化開始影響上層文化,而更加熱鬧,更加適應底層社會,更加便利的合餐就因此代替了分餐制度。

除了分餐制以外,中國的很多文化在宋代都發生了重大改變,例如建築樣式,宋代之前中國是不存在“飛簷走壁”的,而到了宋代,尤其是南方建築為了更好的排水,將屋簷進行上翹。

(宋代之前,唐代的建築樣式,唐風的建築形式如今在日本保留的較好)

(北宋之後的建築,屋簷的四個角都飛張以來,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在下雨天讓雨水沿著一個拋物線流到更遠的地方)

而且由於中國人不再流行跪坐,北宋以後的房間內也不再使用木地板,側拉門等屋內傢俱也都漸漸變消失了,整個建築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北宋之後,中國人用青磚鋪地,大家坐在凳子上一起吃飯,所有的菜餚都放在一起,所有人都在共同的盤子中取餐,這便是北宋之後的中國飲食文化。

不過分餐制只北宋之後也沒有絕對消失,只是不再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主流,而到了清末,除了寺院裡面還有分餐制度以外,中國其他地方已經看不到分餐形式了,這確實是一個遺憾。

目前西方各國是一直倡導分餐,因為分餐更加衛生,目前歐美和日本都是分餐,韓國也比較流行分餐。當然,分餐也肯定沒有合餐熱鬧,對於當前中國人的文化而言,分餐真的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


千佛山車神


分食就是分餐,本來是西方人值得炫耀的生活方式,因為分餐文明、衛生;而合餐制則是落後的產物。

一說起合餐,眼前就會浮現出幾個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幾雙筷子在一個碗裡夾來夾去,偶爾會出現一個熱情的人,往你的碗裡夾菜,非讓你感受他的氣息,想想就倒胃口。

不過要說起分餐,恐怕中國人還是西方人的祖師爺。因為中國在古代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分餐,比西方人早多了。

但中國的分餐,除了跟衛生有關,主要還是因為資源的貧乏。

那時候生產力低下,人類收穫到的食物有限,為了按勞分配,或者按照地位分配,就把收穫的野味和果實分割開來,個人吃個人的,這就是中國分餐制的由來。

我們看到出土的商周青銅器“鬲”,雖然形狀與鼎類似,但是容量大小就差著很多,很適合一個人的飯量,這就是分食制的證據。

中國後來之所以實行合餐,也受到了西方的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是文化和習俗,而是西方傢俱的輸入,無形中改變了中國人的就餐形式。

我們知道絲綢之路增進了中國跟各國的物質交流,也增加了各國和中國的文化交流,這種影響潛移默化,波及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就餐方式。

在中國古代,中原和周邊地區的人民一直是"分食制"。

在正式場合,到場的嘉賓無論人數多少,無論男女老少和尊卑貴賤,大家往往都要"席地而座",不急不躁。

一旦各種菜餚準備完畢,傳菜員就會往客人面前的案桌呈上各種菜餚。

而在廣大農村,在私人場合,在普通家庭,大家也習慣個人自吃碗中餐,各自為戰。

在農耕時代,工作節奏非常快,大老爺們喜歡坐在門口,端著碗的,拿筷子的,手拿著油餅,卷一根大蔥,蹲下來,大家三三兩兩圍在一起,說三國、道水滸、女人們則喜歡坐在門前的石墩上,邊吃飯,邊興致勃勃嘮嗑。東家長李家短,西門慶傍上潘金蓮,唐伯虎愛上小白鞋。

隨著漢代絲綢之路開通,西方的生活習俗也慢慢向中原地區滲透,百姓的生活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比如胡笛,讓音樂更豐富多彩;胡服,讓男人更帥女人更美;胡椒,讓人們更有食慾;胡飯,讓人們胃口大開;胡帳,讓生活更有情調;胡舞,讓人目不暇接;胡床,讓人浮想聯翩;胡坐,讓人更舒服安逸。其中的胡床胡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更大。

胡床其實跟睡眠無關,它就是一種坐的工具,一種稍微高的座椅。

座椅帶來的變化,最初是坐姿的革命。就坐的時候,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委屈自己。同時為了適應胡坐,中國人的桌子也由原來的低矮,變成高大。

其實,西方人並沒有要中國人改變分餐習慣,是中國人自己來了靈感,或者說是西方的傢俱迎合了中國人的性格。

一是中國人喜歡熱鬧,有錢有權的人喜歡在別人面前顯擺,在一起吃飯,就給顯擺的人提供了方便。親屬之間,朋友之間,同學之間也喜歡吃飯的時候海闊天空、東拉西扯,大增食慾,也受益匪淺、心情舒暢,活躍了氣氛。

二是有權的人喜歡藉著就餐的機會來增進交流,增進感情。上級請下級吃飯,以彰顯恩澤;下級請上級吃飯,以表達敬意。而為了顯示彼此關係親密無間,一個鍋裡耍勺子,一個碗裡面喝湯,是再合適不過了。

三是中國有錢有權的人生活奢侈,窮奢極欲。不管有錢還是有權,都希望餐餐滿漢全席,頓頓魚翅燕窩。君王一席宴,百姓一年糧。大款一頓飯,吃了一半扔一半,糟蹋糧食,顯示身份,是中國人合餐永恆不變的主題,也是中國人浪費和奢侈的真實寫照。

四是隨著中餐菜餚的豐富,烹飪方法的複雜,吃法的多樣化,合餐成為一種必然選項。飯菜的種類太多,食材太多,烹飪方法五花八門。幾個人到飯店吃個北京烤鴨,弄了紙包魚,大家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多有氣氛,爭先恐後搶過來的肉吃到肚裡才叫美味。

如果把一隻鴨子或者一條魚切分開來,首先不好分,其次分到盤子裡吃也沒有興致。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相當長一段時間,實行的是分餐制,這種說法是沒有爭議的。但中國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實行合餐制,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從漢朝之後,有的說是打宋代開始,有的說是自蒙古征服中原之後,有的則說是從明朝開始的。

很多學者傾向於認為合餐制的過渡期開始於宋朝和元朝,明朝開始普及。

宋朝時期開始使用鐵鍋,炒菜盛行,菜式花樣繁多,火鍋也出現了,更加熱鬧的合餐制開始在餐飲場所流行開來。

元朝因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生活節奏緊張,攜帶的東西也從簡,做飯條件也比較簡陋。所以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是在一起吃飯。合餐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快捷,方便。而且遊牧民族主要是吃肉,他們也不缺食材,無論怎麼吃,吃飽就行,速度就行。

到了明朝,合餐制已經基本戰勝了分餐制,除了極其隆重的大禮儀的場合,合餐製成為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的首選。


歷來現實


現代人很推崇分餐制,認為這是一種特色,是西方文明的一種體現。

其實,分餐制在中國由來已久,並不是西方國家的專利。

但中國最早的分餐制,跟講究“衛生”無關,分餐只是因為食品短缺。

古代生產力低下,食物匱乏;出去捕食回來收穫時多時少,獲得的食物不能滿足大家的胃口,只能把得到的食物按人平均開,確保公平。這就是我們祖先分餐制的初衷,並非是害怕傳播疾病;因為在當時人們的大腦裡,還沒有疾病傳播的概念。

考古學家在殷墟出土的文物中發現,那時候人的湯鍋——鬲容量只夠一個人食用。

《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裡面有個故事,也從側面證明了分餐制的存在。故事裡的孟嘗君熱情好客,廣招各類人才,門客達到三千。

故事裡講到,孟嘗君有一天晚上大宴門客,其中有一個人被安排的位置偏僻一點,非常生氣,以為給他的飯菜沒有大家的好,欲起身離去。

孟嘗君趕忙把那人叫到跟前,讓他看看自己跟前的飯菜,那人一看大家吃的飯菜跟自己的沒有區別,竟然羞愧難當、拔劍自刎。

由此可見,分餐制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是非常風行的。

但分餐到後來已經不是為了平均食物而分餐,而是一種森嚴的等級制度。按照官職大小,地位尊卑來分配食品的多寡和優劣。

天子國王五道席,士大夫三道席,普通官員兩道,侍衛和普通工作人員一道。

同時有關文獻記載,位尊者使用的餐具,也跟位卑者的不同。統治者使用的餐具是象牙和金子做的,位置低點的官員用銀子做的餐具,再低的官員用的餐具是銅質的。普通百姓最下賤,用的就是陶質的餐具了。

分餐制存在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它可以體現封建禮教中的男女隔離,授受不親的原則。男女在宴席中分桌而坐,分席而食,防止越軌事件發生。

哪怕是在家裡,有身份的人家家人之間也實行分餐制。

《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案是木製的托盤,專門盛放盤子和飯碗用的。梁鴻的妻子孟光每次到了用餐的時候,不但親自把飯菜送到丈夫餐桌跟前,還跪下來把案舉到頭頂以示敬意。夫妻都是分餐,可見分餐制多普及了。

從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分餐形式在唐代之後還非常盛行。

魏晉南北朝開始,隨著匈奴、鮮卑和羌人政治重心南移,中原開始了不同程度的“胡”化,胡凳、胡床進入內地,桌椅板凳的腿也變高了,人們多年以來的用餐方式隨也隨之悄悄發生了變化。

胡床說白了跟現代的摺疊床相似,跟我們過去的馬紮有點類似。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用時可以收起,需要了把它展開,不佔地方。胡床經過演變,變成了桌子,大案高腿的桌子。而這種桌子容積大,可以放很多酒菜,讓合餐成為可能。

而且遊牧民族居無定所,吃東西沒有那麼多講究,就著大缸、大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他們簡單便捷的合餐方式也對分餐制形成了不小的衝擊。

合餐制之所以迅速風行,也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

中國人家庭觀念重,還是人情社會,大家注重交際,喜歡聚會。

長輩晚輩,上級下級、同學朋友、情人情侶、黑道白道、警察罪犯,喜歡在飯桌上加深感情,增進友誼,完成交易。

許多難以啟齒、見不得陽光的東西都能在飯桌上迎刃而解、一蹴而就。

而且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講究吃的民族,一條魚、一隻雞能吃出一百種花樣。在聚餐享用的時候,大家你一塊我一塊“搶吃”,跟切成塊分吃,感覺全然不同。

合餐,雖然有點不衛生,但有氣氛,國人要的就是這種氣氛。

所以合餐制就成為時尚,分餐制就不那麼受待見了。


小約翰


首先,先介紹一下分食制和合食制。

通俗易懂地說,分食制就是快餐模式,各吃各的;而合食制就是大家圍在一起吃大眾菜。

只是以前的分食制和合食制是與當時的等級分封等禮儀有關,而現在是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分食制的文化淵源

早在戰國以前,並沒有桌椅這些東西,吃東西時只能將食物放置在低矮的食案,或者窮苦人家直接放在身邊的地上。

這是由於當時技術不發達才造成古代人有席地而坐的飲食習慣。

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當時森嚴的等級分封,有了地位的高低貴賤之分之後,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要區分開來,分食制就很好地體現這一點。

高中課本里讀過的鴻門宴當中: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一人食一案,桌上都是相同的食物(或者按等級分配不同的食物),由於等級的差異坐在不同的位置。

分食制常出現在貴族人家,也只有有錢人家能夠做到吃一頓飯興師動眾,勞財勞民。

合食制的出現

上面講的是中原地區的分食制文化,而北方的少數遊牧民族,他們動不動就是烤全羊烤全牛的。

一隻熱騰騰的烤肉端上來,大家圍在一起拿刀刮下來吃,像他們這種飲食習慣,好像想形成分食制也很難。

況且處於北方,一到冬天天寒地凍,讓他們坐在地上靠著食案吃也不怎麼現實,所以他們漸漸出現了椅凳,稱為胡床胡椅,成功解決了地板冷的問題,由於地域文化差異形成了合食制。

分食制逐漸被合食製取代

而為什麼到了宋朝開始以後就形成了合食制呢?

上面講到了兩個地域產生的兩種不同的飲食習慣,本來應該各自經營下去才對,但是宋朝之後的一個朝代——元朝。

是由蒙古族擔任國家領導者,不同文化產生了相互碰撞的機會,分食制和合食制碰到了一起,讓中原文士發現了分食制的缺點,勞師動眾,等級區分明確不利於感情的交流,從而向合食制靠攏,逐漸形成合食制的飲食習慣。


正一品貴妃


不能說宋朝以前都是分食制,這是因為早期的分食制盛行於貴族階層,而對於來自底層的人是不具備分食條件的。所以,任何時代都會有分食制和合食制的並存的現象,只不過為迎合當時的社會趨勢,大多數人流行起來的只有分食制而已。

對於分食制,它的盛行也是以經濟條件和禮制條件為基礎的。因為在史前的氏族文化裡,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當時的人們都是選擇共同勞作、共同去抵禦風險。

這就會導致一個問題,在食物匱乏的時代裡,很多東西都不夠吃,為了按勞分配、按地位分配,所以分食就會慢慢成為當時的人們,生存下去的法則。

直到先秦時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禮樂文明,便是在吃飯上開始講究了。為了體現長幼尊卑秩序,所在便出現了“天子九鼎八簋, 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這樣的分食配比,以此來確定人的社會身份、規範人的行為。

因此,早期的分食制是因為物質條件匱乏、長幼尊卑秩序而興起的。後又經過宋朝的商品經濟的繁榮,食材多元化、烹飪技術的多樣化,極大地豐富了宋代餐桌的菜色,開始出現了合食制。

最後又因絲綢之路的興起以及明朝的桌椅文化的普及,合食制便從宋朝到元朝進行過渡,再到明朝開始真正的普及。

周朝“八政之首”的飲食禮儀文化,興起了分食制,而唐宋胡椅高桌的出現,奠定了合食制的基礎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就步入了青銅時代,因為社會分工的明確,物質生產也有了顯著提升。所以在商朝青銅文化的發展上,形成了貴族在飲食上面的禮制。青銅器不但是個食器,還是一種禮器,代表的是政治和權力的象徵。

“天子之豆三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禮記》

在周朝時期,我們知道最多的便是周朝貴族“鐘鳴鼎食”的習俗了,貴族為了體現自身的地位和文化的優越性。在周天子在舉辦宴會的時候,會根據尊卑的順序,讓下面的人,各自坐在自己的桌子前,這時候會用到一個叫“青銅豆”這樣的食器。

其實,這個“豆”相當於現在的碗,根據等級不同,對於食品的擺放以及食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規矩。這就是當時極為奢侈的分食制的文化,而這一種餐飲文化一直流傳到唐朝初年。

雖然在周王朝時期,合食制在民間也有所出現,但是其發展還是非常緩慢的。除了分餐制度的強大之外,更多的還是與古人的席地而坐的就餐習慣相關。

後隨著漢代絲綢之路開通,西方的生活習俗也慢慢向中原地區滲透,百姓的生活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於是,在唐朝後期,座椅帶來的變化,奠定了合食制的基礎,所以也有很多人會說受西方傢俱的輸入的影響,讓中國人的就餐方式無形中發生了改變。

合食制的文化優勢,增進了餐桌上的感情交流,在明朝成為了主流

據說在宋朝那時候,因為科舉制度的完善,宋朝人已經不太看中門閥,反而更看中寒門學子勵志成為宰相的故事。所以皇室貴族為了拉近與寒門士子的關係,便從餐桌上開始了互動。

由此可見,飲食文化的變遷與當時的社會有一定的關聯,因為貴族與那些當了官的寒門士子,一起相互享用美食,所以帶動了合食制。

而合食制的興起,正是因為方便大家在一起溝通感情,讓人感覺到上流社會與底層百姓之間,並沒有隔閡與身份的差別。

再到元朝,因為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的飲食習慣差別比較大,而且又居無定所,平時攜帶的東西也從簡,生活條件也比較簡陋。

並且,遊牧民族主食是吃肉,所以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是聚在一起吃飯。因此,合餐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是最快捷、最簡單的方式。

所以,到了明朝,桌椅的普及,讓很多人已經適應了新的就餐方式,合餐制便成為了當時的主流。除了極其隆重的大禮儀的場合,合餐制也成為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的首選。

總而言之,合食制在某方面來說是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也會造成很多傳染性病毒的交叉感染;而倡議到現在的分食制,除了會有較高的就餐成本之外,在追求品質生活和個人空間上,是能夠提供極大的生活保障的。


秋原歷史


中國人的合餐制,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鐵榔頭”郎平的老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育成,便在這個方面別有心得。

按照王育成教授的說法,中國人的合餐制要早於宋朝,而且是於唐朝開始的。我們從流傳至今的唐代畫作中,經常能發現古人有合餐的跡象。如果合餐制度不是很普及,那麼流傳下來的畫作上,是不會如此頻繁地出現這種場景。我們之所以能經常在壁畫上看見,原因只有一個——合餐是隨處可見的場景,所以它才會被畫家們記錄下來。

下面這張圖中,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幅《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人們已經開始實行合餐制度了。

圖為南唐韓熙載夜宴圖

但在唐代之前,在那更為古老的時代,人們吃飯的狀態可並非如此。

我們在古代流傳下來的壁畫中,可以直觀地發現,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分餐制。下面這張漢代宮廷宴的壁畫,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們吃飯的時候,是一人一盤,各吃各的。

我們要記住一個小細節:漢代的人是席地而坐,有的還跪在地上,因為當時並沒有高椅子。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想要合餐極為不便。如果圍著大桌子跪成一圈,腿得多難受?

有個著名的小故事,春秋時期的孟嘗君,門下有三千食客。有一次,孟嘗君招待賓客吃晚飯,有個賓客看到孟嘗君吃飯很香,於是他感覺很惱火,認為大家吃飯都不平等,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他的相比,結果發現兩者是一樣的。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於是立刻自殺來表示謝罪,孟嘗君則更加名聲遠揚。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來,中國自古以來,吃飯都是各吃各的,而且距離比較遠,大家都不知道對方碗裡有什麼。

而到了宋朝的時候,高椅子高桌子普及了。大家不再跪著了,而是共同坐在一個桌子邊上,或共用一個條案,合餐制這才普及開來。我們從宋朝的繪畫作品中,不難看出當時的生活圖景。

在宋徽宗的《文會圖軸》中,已經是典型的大高桌子了。大家已經坐在一起吃飯,已經有了合餐的跡象。

但咱們有一說一,無論是唐朝還是宋朝,那時所說的“合餐制”,僅僅是大家坐在一起而已。但餐,還是分開吃的。

下面這張圖,可以更好地詮釋什麼叫“坐在一起,用餐分開”。

至於什麼時候,大家不僅在一個桌子上吃飯,而且是在同一個盤子裡夾菜呢?答案是明朝。這個答案,仍然要從藝術作品中去尋找。這部藝術作品,就是著名的《金瓶梅》。

我們在《金瓶梅》的原著中,經常看到西門慶帶著妻妾共同用餐,有時候還會拉上幫閒的應伯爵等人,大家一起喝酒吃菜,享受人生。

雖然書中描述的場景是宋朝,但這本書卻誕生在明朝。最終的答案只有一個:明朝時的合餐制,已經成為了頗為流行的風尚,所以這種場景,才會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反覆出現,從而為後人所知。

所以,結論已經呼之欲出了:宋朝以前是分餐制,明朝以後是合餐制,歸根到底是傢俱的發展(高桌子高凳子有利於合餐),才讓人們吃飯的方式產生了變化。

我是@渭水徐公,歡迎關注我,一個有趣的文化歷史博主。

渭水徐公


現在中國人的習慣是一家人坐在一張桌子上一起吃飯,這樣的方式確實會顯得一個家庭其樂融融。


隨著人們追求更加健康的飲食方式,分餐制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甚至有人認為分餐制是起源於西方的健康飲食方式,其實不是的,中國古代歷史在很長時間內一直流行分餐制。


中國和西方的分餐制還不太一樣,西方現在指的西方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份。但是在中國古代的分餐制中,習慣是一人一案。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課本里曾經學到過的著名的《鴻門宴》一篇,裡面提到:"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裡就是典型的一人一案,分案而食的分餐制場面。



不過分餐制在漢代,只是之前的延續在,在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也有很多可以體現出中國式分層制的記載。


據說孟嘗君喜歡養門客,有一天他在宴請新來投奔的門客,侍者估計是擋在了門客和孟嘗君之間,所以這位新來的門客,感覺自己吃的東西和孟嘗君不一樣,所以就感覺很氣憤。孟長軍發現之後就親自端起來自己的飯菜,給這位門客看說大家的食物是一樣的,真相大白之後,這位門客羞愧難耐。這也足以證明戰國時期的分餐制。



那麼在中國分餐制是從什麼時候向合餐制發生轉變呢?這個轉變大概是發生在唐代中期以後,到宋代,合餐制就開始在中國更加普及。轉變之所以出現是由於民族融合帶來的新的事物的出現。


中國古代流行席地而坐就餐的習俗,所以當跪坐在地上時,一人一案的飲食方式顯然是更加合適的,不過隨著民族融合的進程,桌椅板凳都出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以後大家發現坐著椅子似乎比跪座更舒服。


桌椅板凳的出現促進了飲食習慣從分餐制到合餐制的轉變。


現在發現的證據,像陝西長安唐代韋氏壁畫墓中的壁畫《宴飲圖》中就有一張大桌子上面擺著各色吃食,然後四周有人坐在板凳上邊欣賞歌舞邊吃東西。



南唐著名的繪畫《韓熙載夜宴圖》中也出現了大桌子上面擺著各種食物的景象,不過同時還有一個人的小桌子,這可能是分餐制仍在流行,合餐制已經出現的一個階段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