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一共有几个儿子,哪个最有才华?

拨散心中阴霾


历史上的曹操还真的是挺能生育的,一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可考证的女儿还有六个,没有对不起他的名字曹操。

曹操最有才华的儿子共有五位,分别是长子曹昂、次子曹丕、三子曹彰、四子曹植以及曹冲。

长子曹昂少年即举孝廉,跟随曹操征战四方,整体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能力,可惜还未来得及跟随曹操展现能力,在宛城之战中曹昂为了救曹操,将坐骑让给曹操,自己被降而复叛的张绣叛军的乱军杀死。

曹丕对哥哥曹昂感情很深厚,在曹昂死后,宛城张绣再度投降,曹丕多次为了兄长之死对张绣耿耿于怀,处处刁难,张绣最终在曹丕多番刁难逼迫下自尽而亡。

曹丕在篡位建立魏国后,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哥哥曹昂早逝的伤心,曾经对众人说过,如果哥哥在世,这个皇位轮不到自己来坐。可见曹丕对曹昂感情有多深厚。

曹丕即魏文帝,他是曹操的次子,在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势力,并且逼迫了汉献帝退位,自己建立了魏国,曹丕可以说是文武兼资,在文学上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被文学史上称为“三曹”,与汉末三国时期的“建安七子”齐名。

在武功上曹丕还是比较有作为的,解决了曹操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曹操时代青州和徐州一直为军阀臧霸、孙观等当地豪强所把持,他们名义上归附曹操,实际是拥有独立的军权和财权,算是曹魏集团内部的割据势力,曹操为了拉拢臧霸和孙观不得不采取羁縻政策。

而曹操在世时以曹操之威名可以震慑青、徐二州,曹操死后,青州兵和徐州兵便发生骚乱,这时候曹丕想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解决办法,曹丕决定亲自征吴,实际上曹魏当时不具备灭掉东吴孙权的实力,但是曹丕只是以征吴为名,借机剥夺了臧霸和孙观的兵权,直接稳固住了青州兵和徐州兵,后来曹丕果然借着征吴的广陵一战,顺利解决了青州和徐州的问题,使得曹魏内部更加统一。

在这就可看出曹丕政治能力、军事能力都是非常不错,整体来说曹丕兼顾文武,比较全能。

曹彰是曹操所有儿子中最擅长武功,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一位良将,曹彰起于行伍,善于用兵和训练士兵,曹魏集团的特种兵渔阳突骑就是曹彰一手训练出来专门用来对付匈奴的特种兵。这只骑兵不只善于骑马战斗,更善于骑马射箭,精于骑射之术,可以力抗北方匈奴骑兵。

曹彰常年为曹操镇守曹魏北方边境,抵抗匈奴人入侵,曹彰非常善于用兵,且骁勇善战,当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展开了汉中之战,刘备养子刘封在战斗中骁勇异常,在曹操面前大展雄风,曹操曾经说过,“吾黄须儿若在此,吾何惧刘备一假子”,确实如此,如果曹彰当时在汉中,刘封没准就得被曹彰打的丢盔弃甲了。

由于曹彰善于用兵,且握有兵权,曹丕继位后对这位弟弟深为忌惮,甚至不允许曹彰回都城为曹操吊孝。

后来曹彰暴毙而亡,历史上都猜测曹丕过于猜忌曹彰而暗害了亲弟弟。

曹植是曹操所有儿子中最善于文学,曹植文学能力是最强的,尤其是曹植才思之敏捷,甚至更胜于其父兄曹操和曹丕。

曹植以文学见长,当年曹操曾颇为欣赏曹植的文学能力,想立曹植为世子继位,后来由于曹植的文人骨子里那种放荡不羁和任性而为,让曹操深为厌恶,所以更坚定了曹操立曹丕为接班人的决心。

后来曹丕继位后对曹植的能力也是颇为忌惮,曾经数次逼迫于曹植,后世著名的《七步诗》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曹植被曹丕逼迫而出。

曹冲是曹操所有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也是最让曹操喜爱的儿子,后世著名的曹冲称象故事就能最好证明曹冲的机智和聪明。

曹操本打算确立曹冲为继承人,都已经为幼年的曹冲培养人才,可惜曹冲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让曹操最为伤心。

曹操曾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曹丕、曹植等儿子说,曹冲死了最伤心的人是自己,最应该高兴的而是他们这些兄弟,因为如果曹冲活着,他们都没有机会来争夺自己这个位置。

而且曹丕也不止一次对众臣说过,“若大哥曹昂在这个位置轮不到我,若仓舒(曹冲字仓舒)在这个位置也轮不到我。”

所以可以想见幼年的曹冲有多么聪明,能让唯才是举的曹操有不顾长幼之序确立曹冲为接班人的想法。

其实抛开曹昂和曹冲早逝不算,曹操最有能力和才华的还得是曹丕、曹彰、曹植三个儿子,但是很可惜,曹操最为优秀的三个儿子却并不团结,如果兄弟齐心,以他们三兄弟的能力或能统一三国。

可惜的是曹丕完全继承了父亲曹操的疑心病,对两个能文能武的弟弟处处提防,不委以重任,让两位弟弟抑郁而终,而最后却便宜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于曹氏兄弟不团结,互相提防猜疑的现象评价最为透彻: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小岛知风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最有才华的是曹植




寒御讲历史


历史上记载着,曹操实际上有25个孩子。这是任何一个帝王必备的基本保障。但是在这25个孩子之中最出名的也就那几个,曹昂,曹丕,曹植,曹彰。而曹昂在曹操征讨张秀的时候阵亡,其余的人中最有文采的自然是曹植。从七步诗的传说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生长在帝王之家。有文采并不代表就能成大事。还有有胆识和谋略。而曹丕正是具备了这一点。曹植确实是有文采,在众多子嗣中也算数一数二的。在政治上的缺陷也让他成了权位之争的牺牲者。





悠悠屋


曹操共有子25人!

这二十五位儿子中,有八位早薨,即:除曹熊、曹铄、曹矩、曹上、曹勤、曹京、曹棘和曹乘。除长子曹昂,战宛城时,为掩护父亲曹操,被乱箭射死外,其余十六位均封王侯。

一般认为其子曹植最右才气!

曹植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三子,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为曹操宠爱。后有历史上著名的(七步诗)。

曹植文学功底深厚,其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史料记载,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睿为其集录过著作百余篇。

其主要的著作、诗歌众多,如:《丹霞蔽日行》、《飞龙篇》、《薤露行》、《惟汉行》、《吁嗟篇》、《豫章行二首》、《浮萍篇》、《野田黄雀行二首》、《门有万里客》、《泰山梁甫行》、《怨歌行》、《圣皇篇》、《灵芝篇》、《大魏篇》、《精微篇》、《孟冬篇》、《当欲游南山行》、《名都篇》、《美女篇》、《白马篇》、《升天行二首》等等等等。但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洛神赋》。

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


流云看天下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可谓是文韬武略颇具战略思想的军事统帅,曹操一生有记载的一共有25个儿子,他们也继承了父亲的才能,才华出众,其中最为出色的有五位长子曹昂、次子曹丕、众子曹植、曹冲与曹彰这五人 。

曹昂,曹操长子,聪明勇武且性情刚胆谦和,建安二年曹操出征张绣,曹昂与大将韦典一同战死於宛城。

曹冲,聪慧过人,机智多谋,大家对他的印象多半来自典故"曹冲称象"可惜死得太早。

曹植,三国曹魏文学家,七步诗一举成名文章上有出色才华,代表作有《白马篇》 、《洛神赋》《七哀诗等

曹彰,勇猛威武,曹操众多儿子中武力最强的,据史料记载,曹彰武力不亚于马超赵云等名将。

曹丕文武兼备比较有心计精通一些权谋,具有政治头脑。对于君王来讲曹丕无疑是更合适的,在曹操前表现出节俭仁义,得到曹操偏向,再就是帝王的狠辣,就凭这点也比曹植等人更适合做君王。



阿文放映屋


曹操一生中有25个儿子,不算义子。最有才华的首推曹植,曹丕次之。如果神童曹冲不夭折,可能会是他。

长子曹昂,曹操征张绣时,死于宛城。居说曹操强纳张绣寡婶,张绣恼羞成怒,临时反水,曹操仑皇出逃,曹昂、典韦为救曹操战死。

次子曹丕,魏文帝。文采出众,是三国时代杰出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并继承了曹操的帝王心术和手腕。

三子曹彰,有勇有谋的军事将领,并非演义里说的有勇无谋。

四子曹植,谢灵运称其独占天下八斗之才,七步成诗。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铜雀台赋》等。最有才华,当之无愧。

神童曹冲,七岁称象,聪明绝顶,曹操酷爱此子,可惜早夭。

其他儿子不怎么出名。曹熊,曹铄,曹矩,曹上,曹勤,曹乘,曹京,曹棘都死的早。

曹彪,楚王,孙姬之子,参与王凌谋反,事败被赐死。

曹徽,东平王,宋姬之子,志存高远,文武全才,武官做到辅国大将军,文官做到丞相三公。

曹茂,地位最卑微,性格倨傲而缺乏教养,被曹丕所弃,曹丕当朝时只有他一人没有封王,后来曹睿时封为聊城王,曹芳时又徙为乐陵王。

曹均,樊侯,周姬之子,唯一一个被过继出去的儿子,为曹操已故的胞弟曹彬继承香火。

曹整,郿侯,李姬之子。

曹干,赵王,妾陈氏之子。

曹据,彭城王,生母环夫人,有一个儿子被过继为曹冲的弟弟。在曹芳之后自己险些成了皇帝,但于理不合,最后没有当成。

曹宇,燕王,生母环夫人,妻张鲁之女,性格恭良,两代托孤重臣。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奂是他的儿子。

曹林,沛王,杜夫人子。

曹衮,中山王,杜夫人子,少时好学,喜读书,有文采,对三坟五典有精深的研究,崇尚节俭。

曹玹,西乡侯,秦夫人子。

曹峻,陈留王,秦夫人子。



长知史


曹操这辈子,仗打了不少,女人也娶了不少(一多半是他抢的),自然娃娃也生了不少。那么他生了多少个呢?25个!这个数字虽然比不上康熙的三十多个,却也在中国古代帝王之中算得上是高产了。

有关他的这些儿子们的名字和生母,在《三国志》里有明确的记载:

武皇帝二十五男:
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

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
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
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
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
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仪生赵王幹,孙姬生临邑殇公子上、楚王彪、刚殇公子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乘、郿戴公子整、灵殇公子京,周姬生樊安公均,刘姬生广宗殇公子棘,宋姬生东平灵王徽,赵姬生乐陵王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儿子里,没有一个是曹操的元配夫人丁夫人所生的。实际上,丁夫人根本也没给曹操生下来过一儿半女,她只是收养了早薨的刘夫人所诞育的长子曹昂。而曹昂早早地就在曹操征张绣的过程中战死了,这也间接地提高了卞夫人所生的四个儿子的身份——

卞夫人的四子里,曹丕后来当了皇帝,而且干得也确实不错;曹彰是一员猛将,被曹操爱称为“黄须儿”,但是搞政治不行,早早地被排除在立储的候选人名单里;曹雄早早就夭折了,自不必说。真正为后人惋惜的,是之前提过的曹昂,还有曹植和曹冲。

曹植的故事不必说了,这位陈思王因为在夺嫡之争中输给了二哥曹丕,再加上真真假假的“七步诗”事件,从而被无数人所惋惜。后世狂生如谢灵运者,甚至都自愿承认曹植“才高八斗”,自己不过一斗而已。但是,曹植的水平大多都体现在他的文学修养上,其军事才能和行政能力,几乎没有体现,这也是曹操不将其立为储君的原因。

曹昂早早战死,但是由于他长子的身份,使得后人对他如果还活着所产生的影响有着无限的遐想。实际上,卞夫人的正妻身份是在曹操去世前夕、曹丕已经是魏国太子时才确定的。如果曹昂成功被立储的话,卞夫人的身份都会存疑。

至于曹植,他的聪明更是被每一个中国小朋友所熟知。在他十三岁夭折时,曹操曾对上前安慰自己的曹丕冷言相加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就连曹丕自己也在称帝后不无感慨地对大臣们谈道:“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看来,他也对自己的这两个兄弟的才华超过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

您对曹操之子这个话题还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


青言论史


有史可考,历史上曹操共有25个儿子,但是比较知名的就只有曹昂、曹丕、曹植、曹冲这几个。

曹操和原配丁夫人没有子嗣。

与继室夫人卞夫人生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儿子。对的,夺嫡之争最厉害的两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长子曹昂虽是妾室刘夫人所生,但因其生母早亡,是由正室丁夫人抚养长大,所以曹昂只是庶长子。曹昂在随曹操出征张绣为救曹操时被杀,所以曹操对这个儿子很是愧疚。曹昂死后丁夫人也因此与曹操见恶。

曹丕是曹操与继室夫人卞夫人的嫡长子,自幼文武双全。在世子之争中击败了自己的同胞弟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后来建立魏国,史称魏文帝,追封父亲曹操为魏武帝。曹丕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为建安三曹,建立魏国后不仅在政治上大有作为,且文学造诣也很高,我们学文学的都学过他的《典论》,《典论》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曹丕的同胞弟弟曹植,字子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最经典的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七步诗》等等,传说《洛神赋》是为他的嫂子甄宓所做。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这样评价曹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但是因恃才傲物,任性而行,放浪形骸,被曹操不喜,在储嗣之争中失败,后半生抑郁不得志,死时年仅41岁。

曹冲是曹操和妾室环夫人之子,自小就聪明可爱,深得曹操喜欢,历史上还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但是也很可惜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13岁。

除却这几位,其他儿子在历史上均不太出名,只留下寥寥几笔,不提也罢。

据传言在曹操25个儿子中,能有资格一争储嗣之位的分别是曹昂、曹冲、曹丕和曹植。可惜曹昂早年战死,曹冲13岁因病早逝。只剩下一母同胞的曹丕曹植两兄弟。史传在曹冲死后,曹操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却实是你的大幸。曹丕后来也对人说,如若曹冲仍然健在,将没有我的太子之位。

最在曹丕和曹植两个人的储嗣之争中,最终曹丕顺利胜出。

但是曹昂和曹冲终究只是庶子,立嗣真相究竟如何,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不二妖刀


按照史料记载曹操有名有姓有分封的儿子有二十五人。

很多都非常有才华,像曹丕、曹植、曹冲。而曹植、曹冲主要的才华在文方面,而曹丕刚是能文能武,也是“建安七子”之一,更是曹操的大儿子(其实大儿子是曹昂,只是其母亲早死,又在保护曹操中死去,而曹丕的生母成为曹操的正夫人,按当时的嫡子制,曹丕就是长子)。曹冲死得早,所以说曹植应该是最有才华,不过这主要在文学方面,而曹丕则是能文能武,则是全才。所以说哪个更有才华,只能说有才华的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下面是史料记载曹操二十五子情况: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

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

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

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

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

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仪生赵王幹,孙

姬生临邑殇公子上、楚王彪、刚殇公子勤,

李姬生谷城殇公子乘、郿戴公子整、灵殇公

子京,周姬生樊安公均,刘姬生广宗殇公子

棘,宋姬生东平灵王徽,赵姬生乐陵王茂。